知乎乱,乱就乱在太随便。
付费好,减少浪催瞎胡搞。
我说正经的呢,我早就认为知乎应该开启付费模式,绑定网银或专门有一个ID账户。
点一个赞1毛
点一个反对2毛
提一个问1块
不愿意掏钱那你就浏览
答题就算写稿了,质高才能赞多,赞多才能钱多,为了钱他自己就会主动提升自己的答题水平的,也减少一帮闲人胡点赞。
点反对也付费是为了尽量避免有些人一看点赞要掏钱,尤其一看一破千的答案都赚了上百块了,恨得慌,弄八十个小号在那点反对捣乱。
知乎是一个基于问答的社交网站,所以问题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知乎的走向。很显然现在的知乎是一个杂毛答案满天飞的情况,张嘴就吧唧,问了七百多遍的还问,没人搭理还一副委屈样。为了知乎的质量不能由着他们胡来,想提问,好啊,掏钱。
价太高了容易吓跑一部分人,价太低了起不到作用,所以我觉得定位在几毛钱上挺合适。
让问者少扯点淡,让答者多获点利。一来二去,我相信知乎复兴指数五个月之内就能提高16%!
我一定是被盗号了,太特么正经了!
强答一个。
老爸当过兵,上过老山前线。当年部队从山东上火车出发往云南走,在山东上火车的时候,站台上放着《十五的月亮》,部队的亲属们都在火车站送行,虽然有些悲壮,但是几乎没人哭。火车到了云南境内,靠站歇停,这下可倒好,不知从哪来了一群又一群的云南当地的老百姓,老太太老大爷大哥大姐小弟小妹小朋友,根本没人组织,也没人安排,就是挤到铁道边拉着车上素不相识的解放军的手往他们手里塞酒碗,塞鸡蛋,塞吃的,操着一口完全听不懂的方言说着什么。一车的小伙子哭的泪人一样。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