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役的目的是,平时少养兵,战时多用兵。
这基于两个前提:
1.军事人员的培养耗时长;
2.军事人员的维持是很昂贵的。
我们具体分析一下两个前提:
1.以最基本的步兵为例。美军和解放军步兵的新训方式现在趋同,都是在训练基地内进行为期六个月的一站式训练(美军称OSUT)。训练又进一步分为前三个月的基本训练(美军称BCT)和后三个月的兵种科目训练(美军称AIT)。过去解放军是在师/旅新兵营内组织三个月新训,然后士兵下到连队进行具体科目训练,然而可以看出士兵在下连时并未形成战斗力,所以要让士兵真正能够作战,还是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而在现代战争中,一支作战部队的损耗速度是以天甚至是以小时计算的,而且战争需要军队尽快把尽可能多的兵力投射出去,几个月时间黄花菜都凉了好几轮了。如果面临的是全面战争,那么是永远不会有“兵力充足”的时候的。谁能组织更多的兵力,谁就能占据优势,并根据兰开斯特平方率将这一优势进行放大,使己方更容易获胜。
当然了,可以适当缩短士兵的训练时间,比如越战时期美国陆军的步兵训练周期就缩短到四个月。但是这就要冒士兵素质下降的风险。而如果进一步缩短训练时间,就基本不会得到可靠的士兵。1979年解放军对越作战期间,因为1978年冬季征兵新兵的训练不足(新兵12月中旬入伍,2月16日就开战),造成了很多无谓的伤亡。更极端的一如在朝鲜战争初期,人民军曾经把南方平民在不加任何训练的情况下征入部队作战,结果是他们只能作为炮灰使用,训练和保障他们还给部队反而带来了不少麻烦。
这才只是大头兵而已,士官和军官的培训周期就更为漫长。要培养一名合格的排长,两年制专科院校已被证明不够——需要四年制本科军校;每调一级,需要接受大量的培训和进修,学习大量的专业技能(至少美军需要);美军中校以上更是必须得到一个硕士文凭……这些人才的培养要靠战时赶鸭子上架,是绝对不可能的。
2、那么平时把这些人养起来可不可以呢?可以,但是很贵。对解放军和美军而言,人员维持成本都在每年军费预算的1/3左右。对朝鲜、韩国一类规模特别庞大的军队而言,可能每年养兵就要花掉绝大多数国防预算,因此就不要提什么采购新装备乃至保障旧装备的问题了。
特别是如果你的部队是为打世界大战量身打造的,在未经过经济动员时维持这样一支军队完全是不可能的。比如冷战后期的苏军,在动员后可能达到1500-2000万人,如果平时就养着么多人,那么都不说军费问题,光这么多劳动力脱产,连国民经济都保障不了了。
而且反过来说,你在平时养着如此庞大的兵员,又能让他们干什么呢?拔草吗?在非战争时期、对武装力量规模要求很有限时,供养一支庞大的武装力量,实际上只能让军人无所事事,反而会降低士气和战斗力。
所以最两全其美的办法是——既让马儿跑,也让马儿不吃草:既培养这样一大批军事人员,又在平时不需要用国家财政养着这些人。
这就有了预备役制度。
预备役制度是让已经掌握了军事技能、而且这些技能不需要高强度训练就能基本维持的军人,以预备役身份进入到社会中,参加社会生产过程。武装力量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这些人员进行教育征召,以保证其军事能力的掌握。一旦有动员需要,这些人员经过很短的恢复性训练就能恢复对军事技能的大体掌握,可以投入战场。当然了,一个三四十岁的预备役兵从各方面的素质上都肯定赶不上刚完成新训的十八岁士兵,但问题在于效费比。这样一来,国家平时不用养兵,战时又有很多兵可以用。
至于预备役人员究竟是用来补充损失,还是组建新的部队,其实不同国家不同军队的选择不一样。
比如美国陆军,缺乏能迅速动员的成建制预备役单位;预备役人员首要的任务,自然是补充现役部队的战时减员,以及在组建新的战斗部队时,补充其缺员。
比如解放军和台军,除补充现役部队缺员外,还要组建数量众多的预备役部队。这些预备役部队的状况可能各不相同:
※如解放军1956-1958年的预备役师,是现役和预备役人员的结合,还负责军士训练职能;
※如解放军1982年后的预备役师,只有极少数军官是现役,大部分军官和士兵都是预备役人员;
※如台军的甲种后备旅,军官和大部分士官是现役,士兵则来自于正在服新训役的役男;
※如台军的乙种后备旅,军官来自于院校的教员和学员,士兵则来自于后备役;
※如台军的丙种后备旅,部分军官来自于后备指挥部的现役人员,士兵和部分军官则来自于后备役。
比如苏军,因为苏军现役部队普遍不满员甚至只有基干,补充现役部队的平时缺员是后备役兵员的首要去向。
至于预备役人员的来源,大部分征兵制军队选择让士兵退役后转入预备役若干年(比如解放军);募兵制军队则选择与常备军平行设置预备役人员(比如美军);一些国防压力很低的国家选择不设置预备役(比如捷克军);一些军队兼具上述提及的多种特征(比如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