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各种电影和纪录片的弹幕与评论的时候,本人是不知道看见了多少涉及“武士道”的误解,更让人想吐槽的还是有人将这种武士道文化视为“日本的信仰与精神”。
在读完《日本のいちばん長い日》的译者前言和本书内容之后我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至于过去主流社会对于武士道文化的看法如何我不清楚,但是大多不会偏离“军国主义洗脑”之类的。而如今对武士道的看法却是正面与赞扬的不在少数,肯定了武士道作为日本文化的精髓与“可贵精神”,认为日本的武士道是一种“勇气、忠诚、果敢、专一乃至正义”的代表。甚至还有将日本战后重建重新登上世界主流经济大国地位与“武士道文化”联系在一起,提出所谓“工薪武士阶级”发挥“武士道精神的忠诚与专一”是日本战后经济复苏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实际上武士道文化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可以看看武士道到底是怎么起源的?
其根本说到底还是一种封建制度下,君主与臣下的文化枢纽,其所谓的道德文化就是服从主君,而且这些规则与礼节只在士族阶层中适应,和百分之九十的日本普通人扯不上关系。
更让人感到恶臭的应该还是武士道文化在某些情况下的扭曲和反人性,因为“无条件服从”主君,更会让武士道显得极度狭隘与偏见。
就举书中译者一例
武士神崎式部受同僚武士照顾其子,结果同僚之子溺水而死,神崎就命令自己的儿子跳河自杀,以此来弥补过错。
大概就是这种:“我不小心弄伤了你的腿,但是我不帮你包扎,我拿刀砍了自己的腿,就算弥补过错。”
日本更没有吸取所谓的儒家思想与文化,因为武士道作为主流士族的思想,其仅仅要求臣下爱“主君”,而儒家的宽广与仁,与士族思想实际上是完全冲突的,所谓网上宣称“日本为儒教国家”也是有极大偏差的。
而对旧日本大多数国民来说,武士道和他们是扯不上关系的,武士道精神也不是战时日本帝国驱使无数官兵死战到底的“国民精神”,实际上日本在旧帝国时代树立的“国体思想”与“国家神道”与武士道是完完全全两码事。
武士道要求爱“主君”,国家神道要求爱“天皇”,看似两种文化精神是一类,但是实际上国家神道更要求国民献身是以“天皇为代表的皇国国体”,而“皇国国体”不仅仅指代天皇,更代表了整个旧帝国的统治阶级。
结论:武士道对日本,尤其是近代日本的影响有限,而且其并非所谓“勇气可嘉”而仅仅是类似于“三从四德”之类的封建糟粕罢了
以上
近代日本我印象最深的三位切腹的,一位乃木、一位阿南、还有一个就是三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