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为有趣的问题:
39年德国哪来的长管75炮?
剩下的随便说说吧:
- 倾斜装甲当然是好设计(85mm@55°就是V了,51mm@57°也能达到谢尔曼水平),德三要是能尽早应用当然是能锦上添花。
- 柴油机的主要问题在于德国有庞大的潜艇部队,需要大量柴油。如果是从降低燃烧率的角度出发的话,不如加水套。
- 宽履带这会儿肯定是没有的,不过加上去对坦克的机动能力肯定是有提升的。
- 大负重轮其实很有意思,因为对于20吨级坦克来说四号的悬挂其实没有太大问题,问题出在对坦克的升级上。也就是说,大负重轮对于现世界线的四号的优势要等到KwK 42上车才能显现出来,对于前期的影响其实不是很大。
最后,从实战角度说说这种坦克的作用:
- 1939年开始设计、主炮重新开发、推翻原有体系重新设计的坦克,何时才能投入生产呢?为F1装上KwK 39都花了半年才造出样车,在没有受到刺激的情况下能在40年投入生产就已经是奇迹了。
- 产量足以造成什么影响吗?巴巴罗萨开始时的3398辆坦克中仅417辆为四号,就算把它们全部换成题目所假设的新四号,对德军装甲部队整体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最多是面对T-34/KV时能有更多的方法,并非决定性因素。
- 只升级坦克足以造成什么影响吗?对于德军装甲师来说,这当然是个非常好的消息,但是对于仍在使用Pak 36的步兵师来说情况并没有太大的改变,遇到敌军T-34他们还是只能用师属榴弹炮和集束手榴弹应对——他们正是冬季反攻中对抗苏军的主力;而装甲师,仅靠有限的提升了性能的坦克也肯定是无法跨越十一月的泥沼攻占莫斯科的,毕竟装甲师内的卡车可没换。所以说,对于1941年的德军来说,这种神奇武器并不能改变什么。而1942年的德军呢?问题更多的是过薄的侧翼,有限的机动力量难以对抗大量的苏军,而不是在一对一的坦克战中落下风(或许中央集团军群更希望拥有这种坦克,毕竟他们有这个需求)。
综上,这种坦克对战争的影响不会很大。困扰德国装甲部队的问题一直是数量,装备KwK 40的四号坦克在T-34-85之前是足以应付东线的,想方法提高产量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