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华为 Mate30 Pro 以 121 分的拍照总得分登上 DxOMark 榜首?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suanm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DXO更新评测规则之后,我详细对比了P30pro&note10+的分项评分之后,给出了如下推论:

基于以上几点,mate30 pro的DxO评分就算能够超过note10+,幅度也不会大,2分以内吧,而iphone 11 pro max的评测结果还没出来,这套新的评测体系对iphone 11 pro max还是很有利的,测评分数可以期待下。
总体来说,在2019年下半年的时间节点上,三大旗舰三星note10+、华为Mate30 pro和iphone 11pro MAX的相机DXO评分差距应该会很小,P20pro时代华为的一骑绝尘一去不复返咯。
zhihu.com/pin/115793374

今天我看到mate30 pro的总分之后,我觉得这个表现还不错,比预料的要好,但看到分项之后,我的反应就剩一个了——WTF?

老实说,我完全看不懂这个评分:

看完分项评分之后,我有如下几个疑问:

一、mate30 pro在取消P30pro的基于潜望式结构长焦之后,为什么变焦部分得分还是91分,几乎和P30pro持平而大幅度领先于三星note10+,也是如何做到的?

二、mate30 pro除了在曝光和色彩上的常规提升,在纹理、噪点表现和伪像上分别提升了7分、3分和15分,这也是mate30 pro的DXO评分能够超越三星note10+达5分之多的根本,可这三项主要考较的是主摄的水平,而主摄,mate30pro和P30pro是相同的。

三、mate30 pro这一代最大的升级是超广角,虽然其焦距从16mm变为了18mm,但是,其cmos面积从原来的1/3英寸提升至了1/1.5英寸,这是M43和全画幅之间的差距,或者是索尼一英寸大底卡片机和imx586之间的差距,很明显,相较于这么点焦距的不同,大底带来的好处是超乎想象的。但在超广角得分上,mate30 pro居然只有34分,落后于note10+的那个超广角达8分之多。

以上三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极其尴尬的结论,mate30pro用一个和P30pro完全相同的主摄,以及,大幅度缩水的长焦,在DXO评分上领先三星note10+ 5分,而华为花了大力气做的超广角镜头,在DXO眼里,似乎不存在,这是什么操作?

我们再来看看视频部分:

在评价P30pro和note10+的时候,我说三星依靠默认4K的分辨率优势才取得了对P30pro的领先,这个其实没有多大价值,现在看来,我的结论是正确的,一旦都默认4K,分数就没差了:

但有一个疑惑点,相机部分mate30pro相较于P30pro的伪像部分提升巨大,达到了15分,但视频部分mate30 pro的伪像部分得分却反过来,丢了7分,这是什么操作?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继续看DXO的相机测评。

照片部分,mate30pro两大奇异点,长焦的巨大缩水居然没有带来变焦分数的降低,超广角硬件的巨大提升,居然也没有带来分数的提升,我们就从这两点开始看:

Mate 30 Pro没有搭载P30 Pro的5倍光学长焦摄像头,而是使用与标配P30非常相似的3倍远摄解决方案。尽管如此,该光学长焦摄像头与新的AI-RAW算法相结合仍可在中远距离上获得良好的变焦效果。在下面的照片中,您可以看到Mate 30 Pro在中等距离上拍摄到的细节甚至比P30 Pro更到位,这是因为它在此摄距内可以完全仰赖专用的长焦摄像头,而P30 Pro则仰赖其视场融合算法,仅会在5倍变焦倍率下充分利用其长焦摄像头。
但在长变焦距离上,这种情况却逆转了:P30 Pro的5倍远摄镜头可以拍出比Mate 30 Pro更到位的细节;但话说回来,后者的细节勾勒仍然非常好,甚至比三星Galaxy S10 5G更好。Mate 30 Pro的演色性和HDR处理也优于其他竞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Mate 30 Pro上使用变焦时,我们观察到了一些成像不一致的地方:照片一小部分的细节明显变少。目前尚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缘故导致了此问题,它似乎会在某些场景中发生,在其他场景中则不会发生,但是没有明确的模式。
我们还注意到,其主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之间的转换非常突兀,并且在预览图像中比在iPhone 11 Pro上更为明显,反观iPhone 11 Pro非常平稳地处理了转换摄像头的问题。

这是DxO评分细则里关于mate30pro长焦部分表现的全部文案,老实说,我对此并不满意,这段文字包括DxO的配图并不能说明为什么mate30 pro在采用mate20 pro相同的长焦硬件规格的基础上却能够得到大幅度领先于包括mate20 pro和三星note10+在内的类似规格硬件的手机,和P30pro类似的长焦分数?

再看看超广角部分:

Mate 30 Pro在广角拍摄方面的最大缺点是,其最小焦距仅为18毫米,因此视场窄了些。这有助于防止许多伪像的出现,包括畸变和角落锐度略失的问题,但这也意味着,尽管Mate 30 Pro在18毫米的分辨率下提供了很好的图像质量,但您根本无法像其他竞品那样将尽可能多的场景挤入画面中。该华为手机的广角摄像头还使用了对于智能手机而言非常不同寻常的3:2宽高比。您可以在下面的示例场景中看到其视场差异:P30 Pro,尤其是S10 5G能够摄入更宽广的视角。
下面的一系列样张中,我们将P30 Pro和三星手机的焦距设置为Mate 30 Pro的18毫米(等效)。在这些情况下,Mate 30拍摄到的细节显然要比竞品更好:在其原始焦距上,它将细节勾勒得非常好,而其他两个手机则必须应用一些数字变焦,从而降低了两者捕捉到的细节水平。

这段话很明显了,焦段为王。

然而这段话明显是有问题的,mate30 pro的超广角cmos面积是竞品的4倍,这是全画幅和M43之间的差距,如果说焦段为王,那么我想请问DxO,索尼FE16-35 F2.8和FE12-24 F4,谁的定位更高?

又或者,如果有人告诉我奥林巴斯7-14 F2.8的定位高于佳能16-35 F2.8,大家一定会认为他不正常。

对于华为来说,植入一颗等效13mm焦距的超广角镜头是很容易的,至少要比做一颗1/1.54英寸F1.8,等效18mm的超广角镜头要容易的多,也便宜得多,但这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

mate30 pro的超广角镜头明显将手机的超广角摄影代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这样表现却只是因为焦段的问题而导致其评分居然不如一颗所谓的等效13mm的小底超广角?

至少在超广角的评分规则上,DxO的评分规则是存在问题的,而且问题非常大,我不认可DxO关于mate30 pro的超广角评分,如同我不认可它关于mate30 pro的长焦评分一样,后者高了,而前者,低了!

另一个话题是关于伪像的,mate30pro的伪像表现在相机部分提高了15分,而在视频部分却降低了7分,这一升一降的理由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相机部分

Mate 30 Pro在此项目中得分很高,一般而言,它的伪像受到很好的控制。我们对偶尔出现的耀斑和某些混叠伪像等问题(包括摩尔纹)扣了一些分数,但是,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非常令人反感。

视频部分:

Mate 30 Pro在默认情况下以4K分辨率录制视频,它在视频纹理和噪点之间取得了迄今为止我们在此类别中看到的最佳平衡。在大多数情况下,它都能很好地勾勒细节和纹理,仅有在5勒克斯时,噪点才真正开始出现,反观在户外和典型的室内条件下,这种情况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室内和低光条件下拍摄时,我们有时会观察到一些红色色调的纹理伪像。
该华为手机不提供HDR录制功能,但由于在低至5勒克斯的光照水平下仍然具有良好的测标曝光,并且就算缺乏HDR,其动态范围也相当宽广,因此在视频曝光方面仍然是表现最佳的摄像头。它的色彩表现也不错,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呈现鲜艳的色调、良好的饱和度和大致令人满意的白平衡。我们仅在低光下才会看到一些轻微的色偏。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在户外拍摄时,白平衡有些不稳定。伪像通常受到良好控制,但室内视频中出现了一些色彩量化,蓝天中也有色调偏移。

这是DxO关于mate30 pro的评分细则中关于伪像的全部描述,从这些评分细则的描述里,我无法找到这么明显的异常数据发生的内在根源。

DxO关于mate30 pro的总分评价并不出乎意料,相反,给人的感觉很合理,但是这个论证过程和分项细则却是存在问题的,它并没有真正反映出mate30 pro的相机表现,相反,我在这套评分细则里,嗅到了凑分的意思,否则,为何同样是伪像表现,mate30 pro在照片和视频部分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相关话题

  2018 手机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 
  如何评价红米4取消ID无边框的行为? 
  三星 Galaxy S8 是否会成为三星手机的转折点? 
  你目前日常携带的手机是哪一款?为何选它做你的主力机? 
  如何看待网友提出的一加手机要买单的说法? 
  怎样看待联想zuk品牌退出市场? 
  如何评价华为Nova系列可能首发极点屏? 
  如何看待小米10 5G手机详细规格曝光,疑似采用 90Hz 屏幕、前后六摄、顶配约 4600 元? 
  如何评价华为 Mate X2 售价 17999 元起?反映了怎样的市场策略? 
  你因为什么而离开小米?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国际一线品牌使用国产芯片?
下一个讨论
你目前日常携带的手机是哪一款?为何选它做你的主力机?





© 2025-04-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