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国家只有一个人,那么它的财富不管怎么分配,都是“绝对均匀”的,它的基尼系数不管怎样计算,都是0。
你见过的所有贫富差距小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人少。
我接下来会说明,比较人口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的国家间的基尼系数,卵用木有。
怎么理解这个问题?
我举个例子,自由市场竞争社会下,存在资本家和小资和无产者三个阶级。
他们的人口分别是,1000,1万和10万。
每个人的财富分别是,1000万,100万和10万。
那么,假设每个资本家之间的收入是完全一样的1000万,同理,每个小资之间的收入也是完全一样的。
这种假设其实已经降低了一些基尼系数的计算,稍后我会给出证明。
众所周知,基尼系数的计算是(1-洛伦兹曲线的面积/理想均匀分配曲线的面积)
详见百度百科-基尼系数,此时我默认大家都知道基尼系数是怎么算的,就不多说了。
在上述经济体中,每个阶级持有财富都是一百亿,如果分布均匀,那么可以轻易算出总体人均财富是27.03万,理想的财富分布下,(人口以万为单位,财富以亿为单位),面积为1665。
然而财产在阶级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如果我们从小到大排列,可以得到财富分布曲线如下:
因此可以轻易算出基尼系数为0.595。
可见,该经济体的实际基尼系数高达0.6左右,然而如果这三个阶级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参加统计,而是作为三个国家作为统计,即,属于资本家的国度,属于小资的国度,和属于无产者的国度。
那么每个国家的基尼系数是多少呢?答案就再简单不过了,因为我们假设每个资本家持有的财富是相同的1000万,每个小资都是相同的100万,每个无产者也是相同的,那么答案显而易见,这三个国家单独统计的基尼系数都是0。
于是我们只需要把这三个阶级当成三个国家来统计,就会得到贫富差距极小的结果。
接下来回到正题上,欧洲的贫富差距究竟有多大?可能并没有人专门给40多个国家的人进行同时随机调查,算出一个统一的基尼系数,在世界银行数据库中并没有给出这个数据,而且这些个国家货币都不一样,根本无法对比。
因而其实全欧洲的基尼系数很大,分到一群小国头上进行统计就显得每个国家都小了,于是题主可能产生了幻觉觉得欧洲贫富差距小,而且还很有可能觉得是什么经济政治制度的原因,我看来确实有制度原因,这个制度就是闹独立。
欧元区倒是有统一的基尼系数,2016年的时候财产基尼系数是0.685,而中国当时的基尼系数是0.73,可见欧盟不比中国好多少。
我们熟知的欧盟收入基尼系数0.30左右是每个国家的基尼系数的平均值,什么意思?就是之前说过的,发现无产者国家基尼系数是0,资本家国家基尼系数是0,小资国家基尼系数是0,于是“平均得出基尼系数是0”的算法。
欧元区国家的基尼系数都高达0.685,而欧盟国家在欧洲也都算是比较富的或者有点小钱的了,我们要是把乌克兰,摩尔多瓦,土耳其,马其顿这些老几拉进来,恐怕基尼系数还会更大,因此我估计欧洲贫富差距和中国差不多。
上面给出的是统计资产基尼系数的结果,除此之外,下面,我还可以提供一种算法估计全欧洲的收入基尼系数。
我们先假设欧洲国家每个国家的每个公民都拿走刚好等于平均收入的收入,仅仅考察国家间的收入差距。
以下为2016年欧洲37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现价美元),其中教宗国,圣马力诺,安道尔,马耳他,列支敦士登等国由于太小,没有数据,但是他们人口加起来也不过100万人。
我们把这些国家的所有人都视为全部统一的收入,即默认每个国家的所有公民收入都是相同的,都等于人均收入,只考察国与国之间的数据。
因而我们可以根据各国人口,画出洛伦兹曲线如下:
(抱歉matlab出了点问题,这个软件有点老了)如果有人用更先进的软件画出来了更好。
其中红蓝两线之间的面积是绝对均匀分配曲线的0.31换言之,即使根本不考虑国内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欧洲也有0.3的基尼系数。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是无视国家内部基尼系数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因此我还作出了进一步估计。
以下为示意图:
这就是正常的洛伦兹曲线了,显然是一条光滑曲线,然而我们没有直接给这几十个国家同时进行过调查,这条曲线咱们是不知道的。
如果我们把一个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给无视了,也就是我之前说的那样。
那么图就变成了这样子。
这个图中,洛伦兹曲线变成了折线,其中每一段直线就代表一个国家。
但是国家内部还有贫富差距啊,这个我们可以试图补上:
第一步估计的曲线中每个国家都是假设内部均匀分布的,但我们可以把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给补上。
我们可以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然后把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补上,很简单,用图中黑色三角形的面积乘以那个国家的基尼系数就可以了。
于是我们就可以得到上图中这样一条绿色的线,它是每个国家洛伦兹曲线的组合,当然我实际上并不需要把它画出来,我只需要求出它和蓝色线之间的面积,而这我之前说过,只需要用三角形(该国总收入占比和人口乘占比积的一半)乘以该国的基尼系数即可求出。
而我们又有下表。
最后一列是世界银行的基尼系数,抱歉,许多国家没有2016年以后的数据,所以我用2015年的代替了一下,只是估计,不必要求太严苛:-)
(周末闲来无事,这件事情花了我一整天,你们可以点个赞。)
随后这条37条洛伦兹线的组合所算出的基尼系数是0.42,换言之,整个欧洲的基尼系数是在0.42以上。
接下来我要说明的就是为什么是0.42以上?这种估计法有何不足?这种估计法的确既反映了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又反映了各国国内的差距,但是它是打乱的顺序的。
理想的全欧洛伦兹曲线是无视了欧洲之间的国界的,换言之,无论你是法国的还是俄罗斯的富人,都会排在后面,而各国国内洛伦兹曲线的这种组合,会把穷国的富人排在富国的穷人前面。
那么,这等于是总体洛伦兹曲线中一部分穷人和富人交换了位置,那么这会导致什么?答案是会导致算出的基尼系数明显偏小。
以下是这种算法一定会导致基尼系数变小的数学证明:
换句话说,在使用了一种“一定会导致结果变小”的数学计算中,我得到欧洲统一的基尼系数是0.42。
中国统计局2016年收入基尼系数是0.465,如果说两边统计局的数据都是真实无误的,那么欧洲的贫富差距也丝毫不比中国低。
此外,中国的人口是欧洲的接近2倍,我之前已经说了,人口越多,阶级成分越复杂的国家基尼系数就越容易偏大,即使中国基尼系数比欧洲大一些也丝毫不能说明欧洲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欧洲有些国家贫富差距那么小?是怎么做到的?
答案很简单,把“国家”这个范畴改一下,放任土豪和穷B滚出去闹独立,自然剩下的人贫富差距就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