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多与罕见有关。罕见有两种基本视角:大众的和科学的。前者受限于个体视觉经验和科学认知水平,后者可能接近事物的本质特征;独特也有两个基本层面:表观独特和内在独特。本题主要涉及表观独特,包括形状、色彩和表面肌理(后二者组成纹理)等视觉特征,个别情况下还可能与触觉、嗅觉特征有关,但一般不涉及听觉和味觉。内在独特通常与五感皆密切相关。
(一)
网上那些沙粒的显微摄影作品,不过是把一些形状、肌理和/或色彩独特的挑出来摆拍,并运用一些成像技术(例如偏光显微镜)使其特征更加突出罢了;有些甚至不是普通沙粒,而是海洋生物的残骸。但沙粒毕竟是沙粒,绝大多数并不独特。
有兴趣看看Jenny Natusch的沙粒摄影作品的,请点击:
就像你把姚明和郭敬明放一起拍全身照,老外一定觉得中国人好独特,两个都叫什么明的人,差异竟然如此之大!但他们也很容易把二人归入东方人甚至东亚人甚至中国人甚至中国南方人,只要把他们的头像做成一样大小就可以了,比如看护照。
但是我们一般不会把差异定义为独特。事实上,任何一片沙滩或者沙漠的沙粒长相都差不多,在任何观察尺度下可分辨的差异都不会太大。而将沙粒放大看,个体差异性虽然确实存在,但独特不独特,多半是观察者自己的感觉。见多识广,也就见怪不怪了,这个怪多半是独特(罕见)的初步印象。
因为我们说到独特,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主观(相对的、表观的)独特,二是客观(绝对的、内在的)独特。题主所言沙粒的独特显然属于前者,与硅、氧、氧化硅并没有多少直接关系。
主观独特主要体现在形状、色彩和表面肌理(后二者组成纹理)等视觉特征上,个别情况下还可能与触觉、嗅觉特征有关,但一般不涉及听觉和味觉。客观独特通常与五感皆关系密切,而其确认多半需要借助人类五感的延伸仪器,例如各种显微镜(人类视觉的延伸,还包含人类视觉无法感知的其他信息)。
(二)
就物质表观形态来说,主观独特来自观察者从未看到或者想象过这种形态或其呈现方式,与个人罕见或大众认知关系密切。例如我们在飞机上或气球上俯瞰沙漠或者海滩的时候,沙粒是不存在的,更不要说沙粒的独特性了。而当我们把沙粒拿在手中看,用放大镜看,用显微镜看,用扫描电镜(SEM覆形或镀膜)看的时候,同一沙粒的表观形态却又是迥异的,但是否独特,因人而异,因为有些人一生也不会有使用比如SEM的体验。好在网上不难找到那些不同观察尺度的照片。
而客观独特性只有一个,就是这种表观形态只属于某种物质的某种存在状态(包括不稳定状态和亚稳状态),与自然罕见或科学认知有关。例如成分相近的沙粒,表面状态大同小异,同一观察尺度上的差别微乎其微,与这种物质的存在数量无关,无论天然抑或人造机造;但可能与表面形态的获得方式有关,比如风蚀、水蚀、海蚀或机械破碎。
不仅如此,沙粒的独特性还与其成分有关,比如太平洋东岸海滩的沙粒与西撒哈拉沙漠的沙粒就很容易区别。对有的矿物学家或者地质学家来说,甚至几十公里以外的沙粒也不难分辨出来。显然,这种分辨能力并不仅仅来自视觉感知。
(三)
题主的问题可能涉及另外一种视觉独特性,即整体形状附加表面形态细节的独特。前提是在一定观察尺度下能够看到大部分全貌,通常还需要附加一些限制条件(有时是某种参照系),才好判断是否独特。
比如我们站在埃菲尔铁塔旁边的埃菲尔雕像前看铁塔,它一定不是你平时看到的那个样子(可能出乎意料的丑陋),特别是当你站在那里平视铁塔的时候,它可能更像是老旧一些复杂一些精致一些的高压线塔身,甚至只是一堆漂亮的石质构筑物。
同样的,当我们的观察工具(例如500倍以上显微镜)只能看到沙粒的很小局部时,其任何独特性也都会大大降低。就像高倍显微镜下你的脸和大多数美女帅哥的脸差不多一样。如果你比较介意青春痘,就找一片完美无暇的面皮放大就可以了,因为每个人脸上都可以找到无数块这样不输任何美女帅哥的局部,其可靠性远远大于化环生材论文中的显微照片。
另一方面,当视场相对于被观察者足够大而无法分辨其表面细节时(比如高空看沙粒,裸眼望星空),个体独特性也就不存在了,独特的是另外的东西(比如沙漠的肌理,星空的神秘)。但借助于足够好的天文望远镜,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很多星星的独特性。
(四)
更多内在(客观)独特性以及关于事物、过程、现象的非物质层面、非物质表面的独特性,更加复杂。比如认知的方法、感知的技巧、物质的密度、材料的强度、气体的味道、液体的颜色、爱情的节奏、快乐的体验、成功的感受、愤怒的烈度,以及为什么丑陋的人眼里很少有人漂亮,而漂亮的人眼中大部分人都挺好看,等等。
有机会再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