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体制之前我也感觉gwy大都是混饭吃的,进体制内我才知道,闲鱼与大神同在。一个简单的事情,涉及到数万人的时候量变会产生质变,会有各种不可思议的特殊情况发生,前期方案和条例做的再细也总会有几个特殊到无法解释的奇葩情况出现,闲暇时候去窗口单位看看,看到群众来办事,各种数据清楚明白,服务井井有条,查个后台数据立马就可以办理业务,想到自己在这项工作里推动了多少,对接各个行业部门核实了多少存疑数据,做了多少繁琐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能让群众一来就能办理,让群众少跑多少路,少扯多少皮,那种成就感是在企业工作时候得不到的!颇有一种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潇洒感觉!熬多少夜、加多少班,值了!群众不会知道窗口开一个简单的证明来了就能办这一个简单的小事背后有多么庞大到让人绝望的数据支撑,不会知道有多少人熬夜加班,背后有人做了多少工作。套用一句歌词: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
进了体制内才知道体制内干了多少活儿。华灯初上,约三五好友出去撸串喝酒的你,不会在意身旁的路灯背后的项目实施,不会考虑到背后的供电保障与市政电路优化,不会考虑到数百米外派出所一帮熬的眼睛通红的民警为你保驾护航,不会考虑食品安全有多少人在监管,不会考虑到背后有多么庞大的交通工程保障才能让远在中西部的你喝着青岛啤酒就着沿海出产的海鲜,不会知道有多少人在边防哨所守护着你的安宁!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一体的,哪怕喝酒撸串这么一个在你看来再简单不过的小事,背后也得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支撑!
我们国家的综合治理能力简直强大到恐怖,这次面对疫情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是多么强大的一个制度才能让一个数百万人的城市瞬间按下暂停键还能保障所有人的生活必需品!是多么强大的一种信念才能让平时和你斤斤计较一个十分钟的活儿谁干谁担责的体制内老油条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跑前跑后一声不吭!党和政府认真起来强大到爆!那段时间各个相关部门满负荷运转,平时能扯皮几个月的事情几个小时就解决了,平时觉得干不成的事儿三下五除二搞定!平时文质彬彬的领导红着眼扯开嗓子撸起袖子连吼带骂的做安排!平时开个会一讲就是三五个小时让你还听得模棱两可的领导五分钟时间开个碰头会给你把各项工作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人命面前没有不急眼的!
首次点赞过千,实名了。
在三个单位干过,都是体制内,期间有一次,事业单位改革;一次辞职读研。现在还在事业单位工作。
1、在体制内不要想当技术型人才。哪怕你是个“瘟猪”,都不要试图打破旧有的规则和制度。除非涉及到你的利益。你可以看着其他人加班,也不要告诉他你有简便方法。你只要做了,这项工作成功了,就是人家的功劳,失败了,就是你在里面捣的鬼,故意整同事。同时,你要辛苦的把这项本不是你的工作做完,还要确保不出任何问题。但很多事情不是你能把控的,因为本就不是你的工作。只要你粘上,你就要负责到底。技术型工作有时别人是没办法接手的。
2、体制内不需要你出众,因为出众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情,你会称托出领导很“弱鸡”,平平安安,稳稳当当至关重要,知道为什么在体制内大家工资都差不多么,就是告诉你,别做太“秀”的事,没什么用。如果一家单位绩效工资差距较大,这一定不是一家团结的单位,因为有很多人相互拆台,盼其他人倒霉,你秀了,工资拿的到多不了多少,还会被排挤。
3、工作干的好很重要,这能保证你的幸福感和价值感。人际关系好也很重要,这能保证你能当个小领导,平时有人帮助你。唯有工作能力强,人际关系好,各方面处理的都很得当,你才能有进一步走下去的可能。否则还是老老实实的当个“闷头皇叔”,别想做出成绩拿个奖励什么的。免得被挖坑掉进去,工作更难干。
4、开会就是领导和一小部分人的“作秀”,会议基本不会解决什么问题,只是能统一思想。统一思想很重要,那样大家才知道这件事情是领导推动的,大家都会配合。别试图在会议上提出问题,尝试解决。现在大家工作都很忙,没空听你和领导在那里汇报,叽叽喳喳耽误时间,也没空搭理你们争吵,最多看看热闹,心里也是真恨你。有事情,麻烦你提前和领导汇报商量好,考虑到各个细节,开会就宣布,或者“秀”下“民主”,你在会议上喳喳叫的越久,人们越讨厌你,越不会配合你的工作。
5、千万不要随便帮助那些新来的人,特别是“女同事”,她们常觉得,她是新人,你就应该帮助她,一旦你遇到忙的时候,她就觉得你是个“绝情”的人,不仅关系没处好,还给自己平白添了个敌人。最好的状态是“不为难”,“缓接触”,“雪中送炭”。“保持距离”仅此而已,平时还是不要试图帮助她们什么,免得被人说三道四影响家庭和谐。
6、一些工作涉及到你的利益,或者半路拉你出来背锅或者加班帮忙,一定要考虑仔细周全,活是要干的,人民养我们不是真的让我们白吃饭内耗的,但每一步都要和领导沟通清楚,最好能保留下邮件交流记录,最差也应该是有个QQ聊天记录,这样到时候被甩锅,不至于伤到自己,而且也能为“人民群众”保留一个好干部。
如果活是自己的,就要真的舍得干,要保证数据绝对准确,如果时间允许,表格也一定要美观,要有断其一指,打一胜仗的决心,干好了,刚进体制内的印象会影响你未来的发展,一开始就糊弄的人,以后大家也不敢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你,时间久了,就只能干一些打杂、看门的活。
7、新人进去,老人是都会给你安排一些工作。基本都是吃力不讨好的脏活累活。这个时候要处理的有技巧,要有理有据。
第一招:详细询问工作的各个过程。包括找哪个部门,哪个工作人员,什么时候去,做的多详细,遇到问题怎么办?大家都是上过大学的,用一些国外经典管理教材中的的模式,做好入门训练。工作概况、项目目标、怎样得到支援和材料、怎样利用这些资源、找哪些人帮助,出了问题怎么办等等。问清楚了,活就不难干了,而且你还能很快熟悉环境,让大家对你刮目相看。
第二招:用自家领导挡箭或和自己主管领导汇报。就说自家领导安排了很多工作,还比较急,可否请来者和自家领导商量一下,一般这个工作还是会给你,但是你告诉了来者,你懂一些道理,我干的活是我家领导授权的,以后给你安排活,都要考虑你家领导。一般能做到领导的,都是有高超人际关系技巧的,你可以过去说某领导给你安排了一些工作,你推脱不掉只能接下来了。但是要和领导汇报一下。让领导知道你的辛苦,你不是一个“吃里扒外”的人。
本科室其他同事给你安排的工作,要谦虚的多问,不要自己做决定,刚开始不要怕麻烦,拿个小本本,把整个的流程记录下来,详细的写下自己的困惑。上班的时候问各个同事,吃午饭问各个饭友,还有疑惑要问主管领导。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工作不会出错;二、老人不敢随便给你乱安排工作;三、领导和同事看见了你的辛苦,特别是主管领导;四、表现出你是一个谦虚好学的人。记住要拿个小本本当面记录,别人才不敢乱说。吃饭时问的原因是,吃饭总要找话说,但在那么多同事面前聊八卦,会影响你的形象,聊工作要好一些,或者不说话。
第三招:干可以,但是要等一会,不要马上答应,即便是很简单的小事。不让对方那么容易得到满足。如果连小事都不会干,有可能是上了年龄的老同志,他们倒不是真的不愿干,有时候也是技术水平达不到,帮他们解决个技术问题还行,因为他们比较有资历,得罪了以后工作不好干,另一方面,这种技术问题也就花个三五分钟最多,不会成为自己的锅。但不要谁的活都答应,特别是和自家领导关系不好的。
8、进入体制不是职业的终点,而仅仅是起点。人生后续还有很多困难。评论里有人问我,从体制辞职读研,后来又进了体制,是否是在折腾。其实真的进入体制以后,你才会懂每涨一次工资有多难。有时候提升学历真的是涨工资的法宝。我工作第一个月到手工资1800元,你会觉得自己的价值就值这么点钱。第二份体制内工资2200元,拿了两年,第二年2210元,工作一年,涨了十块。职称上去了,涨了101元。体制并不是,也不应该是香饽饽,追求金钱的千万别进体制。别追求安稳,钱放银行最安稳,但贬值也是最快的。
顺便读个在职的研究生,在很多小地方,都会惊为天人,你工资也能涨个几百块,比职称涨工资多。
9、工作很重要,但身体更重要,平时下班要多锻炼,舒缓心情。体制内很多工作很耗费心力。身体不好,真的心态要崩,扛不住。身体也跟着出毛病,各种癌症很常见。
10、体制内终究还是一份工作,学会沟通很重要,虽然有时大家都藏着掖着,但你坦然了,你真诚了,别人也会跟着坦然真诚。遇到难事直接和领导交心,虽然对方不一定喜欢你,但沟通了还是会比不沟通好一些,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工作,没必要把下属逼死。
11、国企央企和高校,虽然属于体制内,但却和公务员事业单位有很大区别,以高校为例,人员工资确有差异,最高的教授可能是刚进来助教的一两倍,不过新人不要气馁,你需要的是熟悉工作和所谓的论文话语体系,如果是普通教师,你就狠狠发论文,上课不要瞎说,平稳的上课,照本宣科,学生期末也好复习突击。如果是行政,还是专心搞好自己的工作,做一个让人放心的人。很快,你会发现很多工作都喜欢找你做,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不同的是,干一份活,会有一份钱,年底一算绩效,还是比普通老师高那么多。
12、单位里有一些人除了会说话,几乎什么都做不好,还经常甩锅。这样的人往往还混的挺滋润。一是可能有一个好爸爸,或者好干爹,或者单位里需要这样的人,人前优雅,人后狡诈。但你接受的教育明明是体制不养闲人,明明是拍马屁没好下场。慢慢的,你可能会发现,她确实有些能力,特别适合做一些比较隐没的事,领导老婆孩子旅游买机票,领导家里缺什么了,她都可能知道。也没必要羡慕,谁都有谁的路。做好自己的工作,还是保持距离,不得罪也不讨好。
13、体制内的人很怕三样东西,12345、当地议政网(或市长信箱)和普通群众举起的手机。想在日常工作中避免这三样东西,一定要有个好脾气。对待群众,务必耐心、细心,毕竟大多数人都是没啥靠山后台,即便有,也经不起这三大“怕”。
14、体制内的评选有自己的一套法则。因为各类参奖、参评数量都很庞大。负责干活的人又少,很多情况下会让本科生评价研究生研究的内容,甚至刚进单位的实习生来评价。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看职称和工作年限。因为毕竟他们都看不懂,教授的项目,总比讲师助教的要靠谱一些。所以,很多助教讲师拼尽全力,也常拿不到项目或者获奖,其他人却轻而易举。所以,如果想让自己的项目获奖,想让自己的项目能有机会脱颖而出,一开始甚至要把第一作者写成博士教授领导的名字,项目多了才可以自己再写,否则打击次数多了,你自己就真的愤世嫉俗,伤心绝望了。
15、刚到一家单位时,一定记住要不要多说话,更不能盲目自信,不能因为自己之前干过,就觉得应该是这么干。体制内很多情况下工作都是一辈子,一开始如果说了伤害人的话,或者触发了别人的利益,你这辈子可能都没啥机会了。这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会有人落井下石,脏活累活、过年值班,都安排给你,你的生活只会越过越难。
16、马克思说过,矛盾是普遍的,任何单位也好,企业也好,都有自身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时候是主要矛盾或者主要问题,过段时间,情况变了,又成了次要矛盾或者说问题了。做工作就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啥都想管,啥都要做。这样生活太累,而且不会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有时甚至会出大纰漏。
17、乖乖听领导话,故意装傻充愣,比工作创新要更得人心。这个人既包括领导,也包括同事。如果你想秀,想让自己的学历、资历、位子都上去了,再去做。在位卑的时候,保持一颗平静的内心,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努力提升自己的学历、知识、见识,才是最重要的。
更新(2021-11-18)
18、同事之间喜欢聊八卦,经常也会聊到工资啊,加班,区别对待这些,如果你不想经常被领导骂,请离这些人远一点或者赶紧岔开话题,并且要深知一件事:那些和你聊八卦的同事是危险的,但那些不和你聊八卦的就更加危险。千万别傻乎乎把自己心里想的东西直接说给同事,特别是体制内。因为你可能要在这干一辈子。我遇到过他在吐槽工作,你随口说了句,上次加班很晚,到食堂饭都没了,就被人告到领导那里,领导还要质问你“让你干个活,你就到处和人说你没吃饭?你真辛苦了!我谢谢您” 那些不和你聊八卦的,可能随时在抓你的把柄,所以古人的说的“祸从口出”真的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有些可能是你觉得人畜无害的路人,有些是食堂吃饭的邻桌,有些甚至可能是你的下级,你的“好兄弟”,“好朋友”。体制内现在也很卷,领导总需要个出气筒,那只要你是出气筒了,别人就会少被出气一些。
19、电影《一念天堂》里,有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自古真情留不住,全靠套路得人心。上班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这不是让你来快乐来了,是你需要上班,不是单位需要你,我们不上班会难受,但单位少了我们,还有别人。在单位就需要把表演天赋拿出来,不要动不动生气,撂挑子的,要在表演中把工作做了,这个社会需要进步,但别做愣头青,要和风细雨,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20、体制内保持一颗正直、不卑不亢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也有一些人,真的做到了,虽然这些人可能官职并不高,但活的轻松快乐,我见到过一个副书记,已经是教授了,学校还是安排他做学生工作,平时安排工作也非常和气,工作出现纰漏也愿意给下属背锅,有时候,上面瞎折腾,出一些昏招也敢于当面指出,经常也会被更大的领导批评,但他本人活的很滋润,教授了,工资也不低。这种人真的很令人敬佩,体制内也有一些人真的是一股清流,不拍谁的马屁,也不会看我写的这种所谓“体制内人的经验”或者压根看不上或看不起这种经验,就是靠着一颗正直的心做事。虽然官职不大,但却非常收人尊敬。
部委工作近10年,分享一些体制内工作的体会,大家一起探讨。先放结论,后面详细展开。
1、体制内晋升提拔,是各种因素平衡的结果
2、体制内家境好的男孩子,是婚恋市场的王炸
3、不同地区,薪资福利相差悬殊
4、写好材料非常重要,但只会写材料发展很受限
5、老好人很难有发展前途
6、适当摆摆资格是必要的
7、县官不如现管
相比在体制外,体制内升职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只靠业务能力和工作努力,很难。全靠关系或溜须拍马,也不容易。但体制内晋升和提拔也不完全是玄学,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总结起来有几个重要因素,能力过关,人脉过硬,人情练达,运气很好。
能力过关:一是指工作的主要能力过关。如专业技能、统筹协调能力、公文写作能力、表达和汇报能力等,不一定要成为最好,但至少保证在中上水准。二是指不存在明显的短板。比如有些同志公文写作能力很强,倚马千言,下笔如有神。但是统筹协调能力比较差,在推动实施一些具体工作的时候办法不多,手段有限,很难达到领导对工作时限和工作结果的要求。于是一直被钉死在写材料的岗位,得不到提拔重用。
人脉过硬:体制内想提拔晋升,一定需要上级领导班子有人把你提出来,才能纳入组织部门的后备干部人选。一种情况,是“朝中有人”。另一种情况,是通过“纳投名状”成为领导信任赏识的人。大部分人都是需要通过第二种方式来建立自己的“人脉”。“纳投名状”的方式有很多种,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人工作能力强,工作思路和领导契合,能吃苦能加班,靠突出的工作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有的人具备文娱体育方面的特长,在单位一些集体活动上展示出来后,恰好领导也有这方面爱好,成为球友、牌友,通过文娱体育活动,和领导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还有的人善于揣摩领导心思,对于领导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想法,能够提前一步落实,有时候甚至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
人情练达:对于体制内晋升提拔,单位内的人缘口碑虽然没有提名权,很多时候却能成为绊脚石。组织部门选人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有些同志虽然各方面很优秀,但是人品比较差,或是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得罪了很多人,结果在晋升提拔的关键时刻,组织收到大量举报信或者舆论的反对,不管事实真假,组织部门都需要先把提拔的事放一放,查清核实之后再启动。一耽误往往就是一年半载。
运气很好:运气其实是体制内晋升提拔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比如有时候一把手倾向于提拔A,二把手或者分管领导更看好B,双方为了平衡,最后选择了都比较认可的C。再比如,小A在单位本来比较得到一把手领导B赏识,已经作为后备干部人选了,结果突然B调走了,从外单位新调来一把手领导C。由于C需要重新再熟悉单位里的干部,晋升提拔先暂时冻结,后备干部也需要再重新确定,小A提拔的事也就放下了。再比如,恰好在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遇到了一个仕途是星辰大海的领导,成为了他的旧部,这点可以参考很多2002-2007年在浙江工作的同志的之后的发展轨迹。
之前网上有个段子形容新公务员,“报名筛学历,笔试测智商,面试测情商,体检测身体,政审测身世”。虽然是玩笑话,但是也有一定道理。能通过层层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各项基本条件和综合素质都是相对比较优秀的。
除此之外,选择体制内的男孩子作为婚恋对象,相对于体制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有比普通人更加严格的党纪国法的约束和道德标准要求。违法违纪的事当然不能干,酒吧、夜总会这些娱乐场所原则上也不能去,至于出轨,基本上就是赔上整个职业生涯。
如果这个男孩子家境还比较好,只要外貌身材没有特别明显的硬伤,那就是婚恋市场的王炸了。选择相亲这条路,受追捧程度属于一年52周能见至少100个不重样的。
这几年到地方出差、举办全国性培训等,认识了不少省厅、地市局的朋友。关系熟悉之后也经常会谈起各地的工资福利,总结了一些普遍性的规律。
一是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收入绝对值在全国公务员中属于中低档。如果再考虑物价、房价等因素,相对收入基本上是全国垫底。
二是公务员收入水平绝对值和所在地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普遍来说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公务员收入越高。比如深圳市科级干部各项合法收入总和在25-30万,珠海市、广州市等也在25万左右,但同样广东省内,粤西粤北几座城市公务员收入却只有10-15万。这里有两个例外就是北京和上海,虽然GDP在全国排名前两位,但收入水平远不及珠三角和长三角。科级收入也在12-15万左右。
三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公务员收入往往是省不如市、市不如区县、区县不如街道。很多朋友原来在市直机关或区县,费了老大劲通过遴选或者调动进入省厅,却发现工资相比基层降低不少。
写材料算得上是体制内应用最广、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无论在任何一级机构,材料写的好的人,总是很容易进入领导的视线,也成为人人夸赞的“笔杆子”。对于大部分没背景、没关系、其他方面并没有突出特长的同志来说,写材料确实是可以傍身的“一技之长”。
但如果只会写材料,发展往往会很受限。毕竟,体制内提拔是要看政绩的,比如推动重点投资项目落地,研究出台重点改革措施,实施落地惠民生改革项目等等,写了多少篇领导讲话、多少篇工作总结这些都很难算的上“政绩”。
因此,在机关工作,一定要提升写材料的能力,但不能自我局限为写材料的“书生”、“秀才”。一方面要通过写材料全面了解单位的主要业务,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注重提升自己统筹协调、沟通汇报、为人处事等方面的干事创业的能力,为提拔到更重要更核心岗位打好基础。
在体制内千万不能做老好人。很多刚进入体制内的新人,为了进入和同事搞好关系,秉持着“少说话多做事”的原则,不光要承担领导布置的工作,同事甩过来的活也来者不拒,甚至还要主动承担打扫办公室、打开水这些杂活,遇到节假日,别人都回家团圆自己却被安排值班。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干的却是不出彩的脏活累活。不仅如此,工作中出现了失误和瑕疵,还要被甩锅被追责。
体制内不想成为老好人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分清楚在你的职位上,哪些是核心工作,哪些是领导重视的工作,哪些是容易出彩的工作。对于这些工作要精益求精,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尽量干的出彩。
二是善于拒绝。比较常用的拒绝人的方式是“设置前提条件”。比如,单位老同志想把他负责的一项工作推给,你可以说“可以啊,但是我现在手里有一项领导布置的重要工作,等3天后这项工作完成了再帮你做"。
如果3天后他又厚着脸皮来找你怎么办?不好意思,这时候又有领导布置的新的“重要工作”了,还得让他继续等。
比如,放假时同事让你帮忙值班,你可以说“好啊,但是本来我计划这周要去办xx事,那下月xx号我值班的时候你来替我吧?”。
体制内,端着架子固然不可取,但适当摆摆资格还是必要的。一个过于平易近人的人,往往缺少威严。人性很多时候都是得寸进尺的,会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
在面对下级单位或者监督管理工作对象时,有些同志过于“好说话”或者“和蔼可亲”,结果就被对方糊弄,或者打感情牌,比如明明要求是周四下班前报送材料,死皮赖脸拖到了周五,为了不耽误工作,得自己耗费时间和精力周末加班汇总整理,还要去和领导解释。如果在平时工作中,摆摆资格,适当时候“拿捏”敲打他们一下,让对方知道你这个人是有性格脾气不好惹的,反而会更加配合你的工作。
体制内,有时一些高级领导,在某一方面的权力上,并不如那些专门负责某个领域的中低级办事人员。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一是具体负责人员对政策细节更加熟悉。特别是哪些要求是硬性规定,哪些规定可以灵活处理,哪些政策可以特殊突破这些关键问题的解释权,往往掌握在举办经办人员手里,上级领导由于对政策不熟悉,出于风险把控的原因,很多事情也会征求和尊重经办人员意见。
二是高级领导的指示也需要具体负责人员去落实。比如一些审批事项,1天完成、1周完成、1个月完成都是符合规定的,但对于提交审批的个人或企业来说,却有很大影响。这时候具体负责人员就掌握了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三是上级领导对于经办人员只有业务指导权,没有人事管辖权。体制内人事管辖权是最为核心的权力,如果上级领导对于某项业务的经办人员没有人事管辖权,那么经办人员即使不执行他的指示,他也毫无办法。
暂时想到这么多,后面有新的想法再更。
1、体制内需要大量能写稿子的人才,但能写的人奇缺,且每个单位都缺。
2、不是所有的领导都有很高的水平。
3、对于单位的刺儿头,领导也是能不管就不管,不求干工作,只求不惹事。
4、老实人,真的会被欺负。
5、忙闲不均是机关痼疾,有的人忙得像狗一样,也有人闲的像遛狗的人一样。
6、把本职工作干好、守好摊子就是很好地领导。把历史遗留问题拿出来解决,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协调能力,这样的领导凤毛麟角。
7、平台和机遇真的很重要,甚至比能力还重要。
8、远离这样的人:40岁以上,女性,嘴很碎、爱八卦,又不大干工作,否则会严重影响你的工作状态。
9、男孩子最好会喝点酒。
10、公检法部门招录人员,政审比政府部门更严格。
11、如果工作想调动或进步,一定要和一把手说,虽然有民主集中制,但只有一把手才有决定权,一把手不同意的事项是办不成的。
12、要学会拒绝,坚持“谁的活谁干”,不然,非自己分内工作且自己又不喜欢的事儿,你会干很多。
13、打铁需要自身硬。即使工作在忙,也要注重学习,提高自己,养成爱看书的习惯,不要放下前进的脚步。
Ps: 看到很多人感兴趣点赞,再补充几条
14、体制内形式主义根深蒂固,靠几个运动整治掉形式主义不现实,但用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每个单位都有一套。
15、在提拔使用干部上,论资排辈比较严重。
16、体制内工资不高,福利也并没有社会上传说的那么好,但也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少。
17、体制内的人对行政级别比较敏感,如果同一桌吃饭,每个人都能找准自己该坐的位置。
18、女性公务员怀孕生育有比较长的假期,怀孕期间很多工作可以不做,请假较容易,产假也比企业长很多。
19、体制内的工作严重依赖年轻公务员,他们压力也大,是加班的主力。一些年龄大的公务员工作非常轻松。
20、体制内的未婚青年,几乎是介绍对象的标配,不管对方满不满意,但对方父母大都比较青睐。
21、体制内的人有很多体制内的朋友,办一些私事会比一般人方便。
进入体制我才知道:
公文标题二号方正小标宋简体
正文三号仿宋GB2312
行距固定值28.8
页码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
页边距上3.8cm 下3.6cm 左2.7cm 右2.5cm
没想到一个随意的回答开启了一场关于公文格式的大讨论,哈哈
公标准应该是22行x28字,落款页必须要有正文,所以行距、页边距那些可以适当调整,我平时做公文为了简便就直接用上面的数据来调了。
这是每个材料狗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每次看到某公司或者某个明星工作室发表的声明就不舒服、难受,就有一股莫名的冲动想去帮他把格式调整一下,尤其是他们的文号,[2020]第56号、(2020)056号,落款日期也写成二0二一年九月十八日,真的难受!!!不知道这是我一个人的感受还是你们也这样。
有说的不对的欢迎大家指正啊,毕竟我也没接受过专业培训,都是工作中自己摸索的,哈哈。
我说说体制内的一些怪像
1,最几年的一个关键词——“台账”,什么工作都需要留痕,什么事情都需要台账。
并不是反对台账这个东西,但也不能所有的工作痕迹都需要做成台账,甚至是纸质台账。
在某些高危、敏感、重大领域,我支持建立台账机制。但工作中越来越卷,几乎你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形成台账,那确实没必要。
因为有些关于系统操作、移交的清单,本来就有电子记录或者纸质材料,但单位却需要另外的建立台账。
在提倡环保的今天,使用纸张最不环保的恰恰就是台账工作,我电脑里有整整齐齐的文件,分门别类放在各个层级的文件夹里或者电子系统里,但上级往往要求把台账打印出来,变成一张张的纸,有些琐碎的工作,随便一天下来就是几百上千的资料,那要浪费多少资源,所谓的无纸化办公从来都是一个传说。
有一次陪同领导到街镇进行某个项目检查验收,首先去的地方不是实地视察,而且检查“台账”。
被检查单位拿出这个蓝色的盒子,盒子上贴着各种标签——“检查台账”“请示报告”“上级批示”“登记台账”。最终也就领导评价是,台账齐全,验收通过。
为此,还要设计各种的台账封面、目录、表头,封面贴在蓝色盒子上还不够,盒子里的首页还要配一个封面,最好是牛皮纸的硬质封面,封面后再配一个目录和页码
无奈的事,工作天天在做,台账天天在增加,蓝色盒子一个接着一个的装材料,但目录和页码怎么编?就像一本没完成的书籍,却要每几天编一次目录和页码来应付检查,旧的页码目录就要碎掉,真是浪费。
据我所知,其实对于这个街镇来说,并没有在实际中花太多心思在实地工作上,但花在“台账”上的时间却是不少。
为什么一直提倡不要留痕主义,但却有这样的现象。在轻易被追责的现今,除了台账,还有比什么更好应对上级检查吗,更容易减少自身风险吗,这构成了一个怪像,台账怪像。
2,各种承诺书。经常上级下文件需要传达精神,下发各种要求,什么要承诺化解家庭矛盾、承诺喝酒后不开车、承诺工作中发生什么错误自己愿意承担责任等等。
然后各种紧急时间让你签,周末让你必须当天回来签,必须工作日的晚上全部人签。甚至有些承诺书,每周签一次。
其实有什么意义吗,这手段恐怕最容易应对上级检查的方式,上级来检查,领导随便拿出工作台账,给上级知道每周都有传达,还有亲自签名。
但实际上呢,签和不签对于个人来说,有不一样吗,难道签了就不用负责,或者因为签了才要负责?都不是,纯粹浪费纸张罢了。
3,没有适当的容错机制和奖励机制,但有密不透风的追责机制和惩罚机制。
很多时候的工作方案,先想到的重点不在如何有利于实施,而是在于分清责任,列清楚责任分工,最终让方案成为追责的依据。
近段时间为各下属单位拟稿一份任务进度表,领导看完后不满意,觉得我没有把追责条款写清楚,吩咐我在每一个方案分工和细则的下面附上追责的惩罚方式。
以前工作从来不怕追责,因为只要大方向没错就不会害怕。现在每天上级都下发各种方案,每个方案都挂着不同人的追责条款。随时不知道哪里被追责,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被自己都不清楚的几十份方案追责条款砸中。
前段时间改革了加班补贴,以为这成为基层加班族的春天,没想到最终也可以变味。
辛苦加班的年轻人,跟常年会走位不加班的老油条,最终加班表到了领导手中审批时,居然说为了平衡大家利益,老同志岗位也辛苦,亲自在加班表上帮他们打多几个√,直接把加班费做成平均。让仅有的加班族,可以自我感觉优越几百块加班费差额,荡然无存。
以前试过去一个新单位,领导问我会电脑不,我想了一下自己稍微懂一点,就说了会。
然后,然后就是成了单位的设备维护员,做工作之余帮整个单位修电脑。这个也算了,但每次跟上级报送所有、所有有关电脑软硬件的东西,我都成了责任人。最终不但自己为了怕追责,加班加点做这些工作以外的事,还因为一次别的同事使用电脑的失误,使得自己被追责了。
变成了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氛围出现。
所以什么“躺平”这个词成为了热点词汇,不是谁希望的,哪个年轻人没有奋斗的心呢,都是给逼出来。
4,上头领导太多,经常遇到一刀切规定,难以适从。
有时候自己组里分了很重的任务,组长说大家加班熬夜一星期,下周补休一下。
然后下周,中队里就收到上级任务,中队又召集大家加班其他事。
中队的忙完了,突然大队又接到新的任务,说要安排大家15分钟内赶紧回到单位。
大队的忙完了,分局或者支队又通知,紧急任务要求所有人今晚必须落实。
分局或者支队的任务做完了,已经大半个月没休息。市里又突然发通知,所有人这几天都要在岗在位。
终于快崩溃,省里再通知,最近全员上岗。
最后,最后,最后,一个月没休息了,下班快回到家了,又接到领导通知,哪个岗位需要抽调人员去帮忙,让我晚上赶紧过去接着上班,先去两个月帮忙一下。
经常就遇到这些一刀切命令——全部人上岗,全部人取消休息,全部人不得离开单位5公里范围。
上面这一句说得简单,有没想过下面的人是什么状态,这样的安排显得站位很高,但完全不顾及合理、科学安排人力。
5,不努力,说你工作不积极,年底啥都没有;太努力了,说你太计较个人得失,年底照样什么都没有。
在无法衡量工作绩效的体制内,年底能否立功受奖,都靠领导一句话。
曾经试过连续好几年,立功受奖都给了单位里几个完全不加班的老油条。有人因为觉得不公平,跟领导反映,被领导批评说太计较个人得失。单位里谁加班加点多,谁工作积极大家都心里有数,给了几个完全不加班的,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曾经遇到好领导,我猛干了一年,加班加点几乎很少回家,终于给了我奖励。后来换了领导,新来的领导说了一句,近两年拿过奖励的,今年不能再拿,大家要平衡一点。
一句话,几乎把我第二年的辛勤劳动否定了,根据这种个人喜好原则给的奖励,我后来坚决拒绝了。明确告诉领导,我不再要立功受奖,也不再要拉平均的加班费,但也求他别再用什么大饼来骗我加班。
6,加班是应该的,补休是恩赐的。
补休需要登记备案并写明理由,加班登记却只字不提。
补休制度完全没有保障,“补休”这两个字在领导眼里,像是谁提谁就要被挨骂一样。
曾经接到单位通知,领导说经过他们的会议决定,值班24小时的只能补休半天。后来变本加厉,又说经过他们的会议决定,值班24小时后不补休。
那时候我在想,难道他们会议做的什么决定都必须遵守吗,如果再来一个决定说值班后不能睡觉休息,那是否也照样执行。
最恶心的是,领导说以后补休必须做好登记,写清楚补休哪一个时间的加班,做好台账才能补休。
那加班呢,加班都是动不动一个电话,说“再辛苦一下”“再加加班赶进度”。加班时就一句话,到了补休还需要审批备案,补休越来越像恩赐的一样。
7,超短时间上报各种“神仙数”
经常会在上班很忙的时候,接到上级的文件——请于中午12时前上报(接到通知时是早上11时)
例如上报全市有多少民宿房间、某片山上总共有几棵树、某村村民一亩地平均用水用电成本等等,乱七八糟的天文数字,有跟业务搭边的,也有跟业务完全不相关的,而且要求一小时内就上报。
所以我们俗称神仙数,为啥这样说呢,有些东西根本无法统计,而不是像上面想的一拍脑袋就能想到的,恐怕有些数字,只有神仙才能知道,也只有神仙,才能一小时给算出来。
8,鞭打快牛——谁好吩咐,就继续坑谁
曾经试过最恶劣的时候,一个人几乎承担起单位80%-90%的业务。
老同志就如不听使唤的慢牛,领导鞭一下,他动一下,甚至一动不动。
遇到领导吩咐查一下数据,就说电脑不会。
吩咐准备材料,就说文笔不行。
吩咐准备发言,就说口才不好。
吩咐临时加班,就说家里哪里有事。
下班之后,研究股票软件比哪个年轻人都厉害,在微信群里吟诗作对比谁都文笔好,在酒桌上的豪言壮语比谁都口才好。
而不知不觉接下领导吩咐的“快牛”,不断被鞭打,因为不会拒绝,最终什么业务都接下来了。而且做得越快越好,工作就越来越多,领导就鞭打得越来越快。
推脱工作,说自己各种不行的老油条,到年底立功受奖的时候,反而到领导眼前说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业务精通。
然而,“快牛”因为接下了很多杂七杂八的工作。工作多,自然给领到挑毛病的地方就更多,反而给领导不好的印象。
最终吃了不讨好,成了一头牛,领导眼中一头笨牛,效率不高的牛,不断被鞭打、鞭打。
慢慢对领导也产生厌恶,领导也对你产生厌恶。反而“慢牛”工作轻松,对领导没有厌恶感,因为他没啥工作,也没啥犯错,领导对他也没太多坏印象,甚至他们还会阿谀奉承一下领导。
最后立功受奖成了慢牛的,快牛只剩下被鞭打得份,从此不断恶性循环。
9,只要是检查、督导、暗访,就必须查出问题,没有问题也要硬着头皮写问题,否则就是检查人员出问题。
做过被检查方,也做过检查方。
先说说被检查一方,现在的氛围是,只要被检查,就一定会被指出问题。
没有大问题,就写小问题。没有小问题,就硬要找一个问题。
曾经试过一次主动积极作为,用了另外一种方式解决了问题,结果被上级标注为异常行为,通报下来结论是“没有认真履职,存在虚假数据”。
实际上系统数据设置有问题,所以就觉得我有异常,但其实我现实中是积极主动解决了一件事。
结果通报到了领导那里,我也跟领导说明白了原因,领导也懂了。
反馈报告有三项选择“不属实”“基本属实”“部分属实”
领导说,上级说你有问题,不可能回复说不属实,那选“部分属实”吧。
后来回复内容大概是“情况部分属实,该工作人员不了解系统操作,已批评教育”
经历这个事情之后,我彻底心碎,以后绝对按部就班,能积极把事情做好的,也不要尝试了,按照死规定就做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
后来也做了检查主动方。
领导吩咐我,检查必须写不足的方面,如果不写下面有问题,不多记录一些我们检查出问题的台账,到时候下面出一些事,也变成我们检查的问题。
这件事导致了无限的内卷。检查一件事的时候,本来主要内容就是A,解决了A就是完成99.9%的问题;而我们往往挑不是毛病的毛病B,B完全不是一个问题,99.9%不会出现在现实工作中,但实在没办法,就说检查出B内容有漏洞。
后来被检单位为了应付检查,只能从A业务那里的精力抽出一半搞B内容。接着因为没啥毛病,又只能挑出C、D、E等各种不是问题的问题。那被检单位只有把主要业务A的精力,又放到CDE上面,最后主要业务A只占了精力的10%不到,而不是问题的毛病BCDE却成了90%的精力消耗。
最终搞到各个部门开始不务正业,都忙于应付各种上级认为是问题的毛病,而不是解决真正问题。上级不是神,往往越是上级越不懂基层的流程,越不了解具体的业务,但他们又恰恰为了找出问题,越抓越细,表面上排除了风险,其实不过是排除了部门自身的风险。
风险还是原封不动的依然存在。
10,事事喊整改,随口说倒查。
出现一个新的工作,大家都是想着如果把事情做好,而是先想着怎么把责任划分清楚。
自己的事情,不断内卷,卷到认为无缝可追责。别人部门的事情,最好别管,千万别管,否则责任又乱了。
心想如果是一个创业团队,他们一开始不是通过无间合作,完全的信任,互相鼓励和帮助,而是互相猜忌,互相理清责任,相信这样的创业公司,很难走得长远。
一个庞大的工作,往往挑一颗豆大小的事情,通报整改,开展倒查。每天想的就是如何把自己有关的责任理清再理清。
小事情,先倒查,证明我工作抓得细。
原则正确,流程有瑕疵的,先倒查,否则责任到我头上。
我的体会是,如果你完全想理清责任,在制度之下对自己的队友缺乏信任,那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死胡同。
为了落实通知到位一件事,可以看出有多无穷。
通知先用钉钉或者企业微信,明明有“已读”功能,却要回复“收到”。
明明已经说收到了,怕没看清,一个个电话通知。
明明电话通知了,却怕没说清楚到时候互相抵赖,那每通电话都做好录音。
明明做好录音了,怕整理乱了以后追责的时候拿不出来,那每通录音都放在电脑里按照日期整理。
明明电脑按日期整理了,怕不够正规,那专门找一个台账本,整理好一个就在里面打个√
………………还有无穷无尽
如果连信任都没有,任何的方法,都无法做到充分的信任,往往这些工作,比你真正去做业务,带领团队向前走更痛苦。我也没搞懂这个怪圈,是怎么来的,又要怎么解决。
暂时先写这么多,有想到的,继续再更新
过去据说在体制内待了十年以上,才发现这些!
一,除了一把手,单位最不能得罪的就是单位的会计,特别是女会计,名老会计。
二,想要进步,除了人事科科长,最要讨好的就是领导的司机。
三,管单位项目的人,不是一把手亲戚就跟他有莫大联系的人。
四,给单位发报纸的人,扫地的人不能轻易得罪,改天让你知道小鞋怎么穿。
五,当炮灰的一般的都是年轻人和快退休的老同志,一个为了前途,一个为了钱途。
六,年终考核优秀的基本上都是领导,你即使获得再多表彰表扬,都比不过一场党组会研究。
七,让你畅所欲言是假,通过你发表意见,一把手看你是不是衷心才是真。
八,一把手和最早下班那个人的微信运动步数一般最多。
九,喜欢陪领导喝酒和打牌的往往晋升的快,加班熬夜的往往只是偶尔给个小恩惠。
十,副职一般都是五年以上的,一把手一般都待不了三年。
现在在体制内
有人说,职场如战场。
这种说法让很多年轻人对职场心生畏惧,觉得人心难测。其实只不过是我们没有经历过,才会觉得可哦啊,任何一个环境,都自有游戏规则,总结出这个游戏规则了,自然就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要注意这么几点:
一是要始终和领导搞好关系,至少要和自己的直接上级领导维持良好的或者正常的关系,毕竟领导即便不任人唯贤,但也永远不会任人为疏。工作上大家是上下级,但是身处人情社会,大家逢年过节的时候串个门问候一下,饭局上找机会多交流,日常工种中多请示汇报,其实也没多难,也花不了你多少钱。另外,体制内单位很多人往往喜欢站队,那么你要始终保持和上级在同一战线上,因为通常情况下很多领导不需要你多么有个性或者多有能力,只要大家三观相似,那就一切都好说,假如观点不同或者理念不对,那么你为了前程必须得恶补相关的知识。
二是一定要学会四两拨千斤。在体制内上班,很多工作并非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往往一件事情很多人都可以干,那么即便是别人请你顺手帮个小忙,请力所能及的去做,但是忙要帮,可帮完了也要记得表一下"功劳",比如你一定要将这个帮忙形容的很艰难很难办,这样对方才会记住你的好,而只有记住了你,下次小圈子里面有什么好处,自然不会少了你。
三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不要展示任何的负面情绪,要牢记把任何揪心或者堵心的事情,当做上级和周围同事对你的考察,即使很多时候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但是你每一次不经意的或者刻意流露出来的负面情绪和负能量,大家都会看在眼里,都会成为你职业生涯的减分项。而且大家虽然看在眼里好像对你没什么影响,但是哪一天上级来考察或者评议的时候,这种时候大家对你的不良评价就会体现在实打实的分数上面,而且容不得你有任何辩解。
四是要重视汇报工作这件事儿。要知道在体制内上班,汇报工作可是一很深的学问,比如什么时候去汇报或者哪些事情要汇报。那么在具体汇报的时候,有业绩就重点讲业绩,没业绩就找工作亮点或者自己创新的想法说,而且重点要说清楚自己及具体的表现。尤其是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在给领导汇报时一定要有几项明确的解决方案供领导选择,而不是直接问领导应该怎么办。或者即使某项工作的确是你做错了,但你也要尽可能展示自己做的好的地方,要有勇于担当的姿态,记住,你有多大的担当,就能承担多大的事业。
五是会议发言要谨慎。文山会海形容的是文件多开会多,那么这一点的话很多体制内上班的小伙伴感触都很深刻,当然虽然开会很多,但很多时候参会人员未必都能发言,大多数时候都是领导讲话。那么假如遇到临时让你发言的会议,请记住,这是对你综合素质的一次大考验,比如你对工作的熟悉情况,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毕竟你发言的时候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你看,那么多双耳朵在听你说些什么,所以请重视每一次开会发言的机会,如果可能的话,请最好提前做好准备或者至少打个草稿。
六是好的印象一旦形成了,会很管用而且能保持很多年都有效,但是不好的印象一旦形成了,则很难再转变过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刚参加工作的新人尤其要注意,刚进单位的头一两年,非常重要,一定要勤快不挑活,即便是喊你打个杂你也要任劳任怨去做,因为这些都能帮你在单位领导和同事中迅速取得好的印象,争取好的口碑,当然以后和大家混熟了,你可以稍微放松下来,因为之前几年好的印象分还有效,也没有人会说你什么,甚至好的印象留下了,很多时候即便你犯了错,别人也不会轻易怪罪你,可如果印象不好的话,那么很多无端的指责和很多黑锅会无缘无故放在你身上,而且很多好的机会自然也就更加和你无缘了。
七是和单位那些前辈同事一定要搞好关系,哪怕他只是一名司机或者是门卫。对于单位里面那些元老级的同事,别看他们没什么级别,也没多大的权力,但他们的资历本身就是一种隐形的权力,再加上他们在这个单位里面混迹了几十年,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你一时半会估计都理不清楚。所以跟这些人不用很亲近,但至少要保持正常的相对和睦的关系。假如你不知深浅得罪了他们,结果只会是弄得你很狼狈不已。
八是去一家单位上班以后,一定要先搞清楚这家单位的用人逻辑和用人倾向,比如除了背景关系,一般普通人被重用的逻辑和导向究竟是什么?其实这背后反应了很多东西,比如这家单位的文化以及领导的喜好等等,比如有的单位看重员工的办事能力,有的看重为人处事的综合能力,有的看重实际业务水平。你只有搞清楚以后,有针对性的去锻炼,不然是没有其它捷径的。
总之,体制内外真的就像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但不管你已经进去了,或者你不想进去,这些过来人总结的经验,知道一点,总没什么坏处,毕竟这些规则,放在任何一家单位或公司,不都是这样吗?
恰逢年底,我想各位体制内的同僚应该也进入了年底忙碌的时期了。
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各种年终总结、评奖先进、数据汇总、开会等等,一直持续到明年的一月份,基本上才会消停下来。
可能是多年体制内经验,最近我真的“油”了。
领导找我要材料——最近没忙过来。
机关找我要材料——这两天出公差(其实没有),忙不过来,晚一天交。
质控问我要材料——因为之前疫情耽搁(其实没有),再给我两天时间。
大学要来查教学——我们就这么多东西,其他没了,明年我们再做好点就是了。
就,世界照样转。
我现在能感觉到体制内的一点点优势是,你是同事,就算他是你领导,他也是你同事。你的工资他懂不了,你的福利待遇是白纸黑字写明了也改不了,至于绩效,体制内的绩效没多少(这个还是根据单位哈~)
以前我老勤奋了,觉得不能因为自己的事耽误了别人的进度或者工作,每次稍微迟了点都特别不好意思。
现在不会了,因为对方也没有很care(当然,特别急的事情对方也会来协商啦~)
总的来说就是,大家虽然很忙,但大家都还peace and love。
我很多在外企的朋友们,到了季度结束或者年度末尾,也会很多事情,要加班、要熬夜。有些岗位,压力很大以至于有的时候出来我全在听他们诉苦。
因为这些表现,对他们来说是影响他们的评级、加薪、升职等等。
但体制内吧,加薪就不指望了,升职主要看岗位和上一任走没走有没有空岗位出来,评级和先进啥的,反正不能转换为物质奖励的东西都是耍流氓。
比如我写这篇回答的时候,我手边上还堆着下午要交的材料。
没事,工作总是做不完的~
放轻松~
我那会刚上班,有一天,我开车送最大的领导(有多大你们自己想象,车上领导很和蔼可亲的问我这问我那,然后问我对单位的看法,还说不要有什么顾虑,我就一股脑的把我看到的弊端全说了,领导还说我观察入微!!过了几天,我从熟识的领导那里得知,大领导在一次会上把我拎着批,说我啥也不是也敢指手画脚!虽然没指名道姓但是提了“某个部门刚进来的年轻人”一想就知道是我…这个导致我他在任期间,我即使工作在努力,也是原地踏步…
后来我去了新单位,这回小心谨慎,严把祸从口出这关,又是有个机会在会议室会后跟领导单独相处,领导又问我“你刚来,扎根不深,你对这个单位有什么看法”(这个领导也是新来的),我吸取上一次的深刻教训,直接说“单位挺好的,同事们都很友善,工作上也很有效率”…过几天,我又听人说“领导说xxx就是个老油条,私底下对领导还打马虎眼…”
后来我就知道了,场合很重要!!车上是闲聊,聊的太深入,会把问题聊死,说一大堆单位不好的,不就等于是否定这个领导,质疑领导的能力么??在会议室就显得很正规,领导也是新人,刚来显得信任你,你跟着打官腔,领导还以为你这么快就融入大部队去了!
在体制里,只能说好话,千万不能讲坏话,尤其是大家都说的时候,你只能说“可能xxx工作的方式方法有问题”但是绝对不能说“xxx这个人不行…
唉,我就不是混体制的料,老实闷头干活,比不过那些啥也不做喜欢在领导面前报喜不报忧的百灵鸟们…
举报抄袭再继续,挂抄袭的 @一起来公考 全靠抄袭骗粉骗钱,谁关注谁吃亏!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你们招聘这样的宣传干事,不怕丢人现眼吗?原来你们医院宣传靠抄袭啊!
9月29日更新:大家珍惜看吧,因为我抵抗抄袭侵权,知乎认为我不友善,这篇要被删掉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删,大家且看且珍惜。
写在前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搭理杠精。篇幅太长,删掉了一些文字过多的例子。
抄袭还举报,你很可以! @秘书的笔杆子
抄袭的真厉害。 @Analyxd 你这样明目张胆的抄袭,想过会曾被原作者发现么?啧啧啧。。。
1.一定要离年龄很大(50岁以上)、级别不高(主任科员以下并没有晋升的可能性)、嘴很碎还不怎么干活儿的妇女同志们远点儿,特别是不要加入她们聊天的阵营,否则你百分之百未老先衰,对单位的任何工作都失去兴趣。并且,这帮人嚼舌头和瞎编排人的能力是年轻的你完全无法想象的,你永远不会想象她们嘴里一个普通人会被描述成什么奇葩形象。
2.不论男女,千万不要参与无效社交。你认识的一大帮人,不见得对你的工作有什么正面帮助,甚至还会给你添点儿负面影响。酒量大并不是什么优势,酒量不大还硬撑更会被笑话。并且,没有任何领导喜欢下属拉帮结派,哪怕你们只是普通的聚餐,但凡被误会,想说清楚也存在一定困难。
3.请正确面对这个事实:体制内,学历低的不如学历高的吃香,性格内向确实没有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受欢迎,埋头死干活儿的肯定比机灵会干活儿的吃亏,女孩子真的没有男孩子在晋升上占优势。所有领导都喜欢听话、聪明、会说会写、性格不沉闷、家庭条件社会背景中等以上、待人接物规矩的年轻男孩子,如果奔着“往上走”,这几个条件能占几个就占几个。(当然如果占了“无知下留美少女”中的一半以上,也很容易提拔,只不过这个实在太少了。)
4.如果经验不是很丰富,一定一定一定多跟身边人沟通,不要轻易觉得自己的想法完美无缺。多问多学肯定没什么坏处,早就过了“多做事少说话才能出成绩”的年代,态度诚恳积极求教才是硬道理。什么都不顾一切多干的后果,要么就是多干多错,要么早晚沦为“老好人”、“老黄牛”,被那些老油条把大活儿小事儿都推过来。
5.没有绝对咸鱼的单位,但任何单位都有咸鱼的岗位。这个年代,真想边缘化一个人,极少会采取什么工作都不给他安排这一招。(换句话说,什么工作都不给安排这种好事儿是轮不到领导不喜欢的人身上的。)体制内不会轻易开除一个人,所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无权无势无晋升可能性及晋升需求的人员,不一定会怕领导,但领导肯定会怕(或者是忌讳)他们。其实吧,如果你就是一个科员,又没有什么背景,领导才不会被无缘无故针对你,ta没那么大闲情逸致跟你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计较。真对你有意见想边缘化你,甚至都不用亲自为难你。最简单的,给你安排到那些出外勤比较多又比较累的岗位不就得了?但是你也没必要刻意去顶撞某个领导,就算他不搭理你,身边人也会把你当异类的。
6.越小的地方越在意权力。你惹了省长没什么,惹你们村主任试试。
7.(老百姓)打12345确实特别管用。
8.想发财别当官,想当官别发财。
9.想往上走的,就高不就低,轻易别跳进乡镇这个大坑来。
10.体制内不是江湖,行侠仗义那一套不管用,所以别随便称兄道弟抱大腿。抱好了不一定飞黄腾达,抱不好直接十八层地狱。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大腿跟你还不是夫妻呢,别以为ta会跟你讲什么义气。(确实有跟我关系比较好也同样在体制内的同志们,但是,我们本来关系就好,跟在不在体制内没关系,我们第一层关系是同学和校友。)以及,靠潜规则上位的和男女关系混乱的,哪怕一时间风光无限,但最后大都没有什么好结果,男女都一样。
11.如果一个单位男女比例悬殊并且女性数量远大于男性,而并非特定行业(比如学校、医院等),尽量不要去。如果不得不去那里工作,尽量和在该单位工作超过三年以上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如果你定力没那么足,他们先入为主的言论会对你的主观判断产生一定的影响。
12.这几个岗位的人身份比较特殊,尽量不要得罪:一是管人事的,二是管财务的,三是管档案(机要、保密)的。其中管财务的稍微好一些,因为大部分财务工作人员需要专业知识,不太容易频繁更换;其次是管人事的,哪怕不想跟ta有深入发展,也尽量不要有冲突,因为你的一切轨迹ta都非常清楚;比较小的单位一般档案跟机要、保密是同一个人做,大的单位有可能分开做,至少三十年之内你看不到和根本不知道的事儿ta都能知道,因此领导只会让信得过的人干这份工作。并不是说这些人有多大威力或者这个岗位有多大权力,而是这些岗位上的,绝大多数是大领导的“自己人”,甚至有可能就是吹“枕边风”的角色。(有人留言提醒到我了,保密机要这个事儿确实分地方。比如政府机关,接触保密机要多,管理严格,领导查阅的频率大,管理这个岗位的大多是综合办的心腹角色,那些领导信不过或者嘴碎的角色是绝对不可能接触的。但是有些单位几乎接触不到机要和保密文件,那就不太适用这一点了。)
13.非特殊情况下,除了距离你最近领导(如果你是科员,那么距离你最近的领导就是科长;如果你是科长,距离你最近的就是主管副职领导),任何人找你帮忙做事儿都不要直接答应,包括你领导的领导,特别是并不主管你本身工作的其他领导。不管事儿大还是事儿小,99%的费力不讨好。如果他非要你做什么事情,你可以说“好的,我知道了,我找我们领导商量/汇报一下” 或者“具体工作您可以跟我们领导对接一下,ta会做具体安排的”。(正常的配合工作和提供相关资料不属于该情况)
14.你可以不喜欢写材料、不把写材料当本职工作,但你一定要会写材料。写材料可以直观体现一个干部的公文撰写功底和思维逻辑能力,因此写材料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在领导眼中的形象。
15.工作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体制内幸福感最高的群体是享受待遇的虚职,幸福感最低的是吃夹板气的中层。当然这个也分单位性质和单位就级别,我指的主要是大部分政府机关(基层为主)。
16.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光流水的兵,还有流水的领导,机构改革甚至证明了营盘都不一定是铁打的,地球离了谁都转,多留出一些空间和精力来经营自我和家庭。
17.如果跟我一样不会拍马屁并且根本学不会拍马屁,就别硬凑上去了。拍马腿上挨踢,有你受的。
18.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纪委问责力度很大,且目测会越来越大。
19.没有永恒的政策,因此无关系、无背景、无特殊原因,尽量不要借调。
20.单位食堂的自助餐油盐糖都很大,哪怕不好吃也很容易发胖。
21.有些临时工的背景和面子比最大的领导还要坚挺,因此不要小瞧单位里那些没有编制但还很嚣张的角色,特别是后勤部门工作的。
22.非自己分内工作且自己又不喜欢的事儿(比如你的科长让你帮忙写ta的个人思想汇报之类的),除非你能保证以后你永远不拒绝,否则,该拒绝时候就果断拒绝。
23.工作留痕,能记日志的尽量记日志,记日志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活页本。日志很有可能在未来某一天救你一命。
24.少在单位放置大量的个人生活用品,非工作、值班、加班的时间,能不去单位就不去。
25.同事之间没必要走太近,但真到需要帮忙的时候,能帮得上的就搭把手。企业确实会有借一大圈钱之后辞职跑路的,但公职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极少,这也算是体制内的优势之一吧。该伸出援手救急的时候,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多少帮点儿。这并不是道德绑架,你有难了同事们照样也会帮你的。
26.对于自己的追求与所需,一定要把握好“度量衡”,多与少、大与小,没有绝对,只有相对。此条感触源于真实事件。原来单位有个男同志,40来岁的青壮年,在单位口碑极佳并且工作能力有目共睹,原政府办主任。班子换届之后紧接着机构改革,给他调整到了一个普通的职能部门当科长。我很诧异问他,是不是新领导欺负他。他说:不是的,甚至领导先找我谈了话,希望我接手综合办,提拔我当综合办主任,但我拒绝了。一是我家里孩子身体不好,孩子妈妈不会做饭也照顾不来他,综合办实在太忙,我还是希望多留些时间照顾他;二是这边的业务工作我也熟悉,干起来顺手,每天按部就班的也不耽误事儿。我说:但是您提拔当了综合办主任,工资能多拿不少呀,特别是将来退休,每个月多要千把块呢。他微微一笑:我还有十五年退休,现在是一级主任科员的待遇,咱们单位这种情况退休时候至少是四调,如果身体健健康康的,我至少能活到90岁。如果我当了综合办主任,退休最高也就是个三调到头了,一个月多拿那几百块,但每天累得要死要活,早晚折腾出一身病来!你看他们那些天天吸二手烟熬夜操心的领导哟,活过80岁的也没几个,甚至有的70不到就没了!退休金拿的高但不到80就没了,和一个月少拿几百但活了90几岁,你觉得哪个是“多”、哪个是“少”?
27.大多数领导都会给下属画大饼,这是常态,换哪个领导都一样,自己把握分寸即可。
28.千万不要仗着自己资历丰厚在新来的领导面前耍威风。
29.这一点可能动了部分人的蛋糕:可以说99%以上卖课的都是忽悠,包括什么钱99元加群学说话、88元教你如何维护人际关系以及本平台的部分咨询“大咖”的自荐课程。他们可能在某些政策方面略知一二,但阅历甚至还不如你对桌的同事。当然,你的同事也几乎不会和你谈真实感受,甚至会把臆想的“感受”传递给你。任何人坐到某个位置上都是有原因的,真才实学、时代潮流和人际关系的因素都会有,并非你听几次课就能“顿悟”。小马过河,深浅自知。
30.体制外一句话定音的情况比体制内严重多了。大部分体制内的晋升,所谓的“公平”是相对的,基础条件类似的人群多多少少都能享受到相应的政策;所谓的“不公平”是绝对的,因为政策随着时代和领导的更替而不断发生变化。
31.残酷地讲,屁股决定的不止有脑袋,还有心态。体制内几乎所有的“尊重”都源于“职位”,余温尚存是意外,人走茶凉是常态。权力和责任是永远相依的。
32.如果领导面带不爽之色了,而导致ta不高兴的事儿不属于你能直接或间接能解决范畴的,千万不要上去安慰ta,而是立即马上迅速绕开ta,只要ta不找你,千万不要主动上去招惹ta。不是任何人都有当出气筒的承受能力。(此条不适用于领导助理或类似职位)
33.领导更喜欢聪明的,确切说是在聪明基础上听话的。因为让聪明人学会听话容易,但让只听话却不聪明的人变聪明,太难了!
34.早就过了给领导登门送礼的年代,特别是越级送礼外加送一些诸如包装极为精美但不知道价格的茶叶、月饼礼盒、名烟名酒、土特产之类的,不仅不会招人喜欢反而会被厌烦。越大的领导越忌讳收小下属的礼物,说句实在的,有这闲钱你还不如平时买点儿零食给办公室分着吃呢。特别是现在85后、90后的领导,你送礼给他很有可能被拉黑名单了。有些地方会有相应的“潜规则”,就是只能上送(请)下,不能下送(请)上,否则犯忌讳。(此条不适用于男性领导和男下属分享香烟、女性领导和女下属互相赠一些女人的小玩意儿、出游归来分享给大家伴手礼等场景,正常社交范畴内的互赠礼物是没问题的。)
35.少看点儿作者用来赚外快的官场小说,特别是早就落后于时代的。50后领导都退休了,60后陆续二线了,70后在指点江山的同时培养接班人,80后是中流砥柱,90后也开始在舞台上独闯出新天地,如果还坚信书里那一套为“官”处世之道,那你的体制内生活只会越来越抑郁。没必要去模仿别人的“路子”,做好自己比什么都强,可进可退才是王道。
36.体制内的“关系”很微妙,尽量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
37.关于讨论很火的“无知下留美少女”:其中“无”是指无党派人士或者民主党派,这些都属于非我党人士,也就是所谓的统战对象。不要把“群众”也误解为这个范围内的。群众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人民群众,就是政府的服务对象;另一种政治面貌是群众,但这不代表无党派人士,绝大部分群众是达不到无党派人士的标准的。大部分在体制内政治面貌为群众的人,想要更进一步都会选择入党,所以不用担心要不要你入党的问题,你想入都不一定符合标准,就算符合标准也不一定有名额轮的上你。“知”是知识分子,学历高的,一线城市至少985双一流硕士以上吧。下就是下过基层或者下过乡。留是留过学,最好是公派的。美的标准比较难界定,但是,现在都有最美xx人的评选,如果选上了,这个也可以算。少的话就是少数民族。女很好解释了就是女性。这些条件的优势,取决于你已经进入体制内并且基础条件能力都优益的基础上。
38.如果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好,真心不建议考异地基层单位的公务员,特别是北京这种工资收入和房价比差距过大的地方,压力太大,容易抑郁。
39.管好自己,不要对别人的工作指手画脚,特别是自己工作还搞不利索的情况下,不要去掺和别人的事儿。
40.好不好找对象和在不在体制内没关系,别想那么多,所谓政治联姻轮不到一无所有的小公务员身上。
41.体制内对女性的包容度比较高,但产假的日期并不统一。一般来说是128天,从生下来那天开始算,包括法定节假日和周末,不是128个工作日。事业单位这方面弹性比较大,有的地方可以申请多增加天数,是否全额发工资,看单位性质、效益和具体规定,不是统一的。产检是不占用病假事假的,因为产检过程很累,我这边规定所有小姑娘产检当天都不需要来上班。但遵医嘱休息的时间是占病假的,需要有假条。产假结束后,背奶妈妈每天有一个小时的喂奶时间,持续到孩子满一岁,可以选择晚来或者早走。因为这几年我手底下的大小媳妇儿们生了一大串,所以即便我自己没娃,对这个过程也很清楚……带球面试的不少,毕竟怀孕初期看不出来;孕妇不能体检,带娃通过面试的一般晚入职一年。有一说一,这种情况的确会造成用人单位对录取女性产生偏见。这也告诉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不是用人单位倾向录取男性,而是录取面临的问题确实更多一些。但愿以后这种情况会改善吧!
42.再有理也别越级汇报,除非你的主管领导直接说明某些事情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直接汇报。哪怕是有领导越级问你一些事情,也尽量不要直接和盘托出,除非极特殊的情况“江湖救急”,比如我们镇长曾经在视频汇报现场问我全镇x月接诉量和解决率,当时主管副镇长不在,政府办给她的材料里面少东西。你可以说,领导,我只负责部分数据,具体情况我们科长(主管副职)统筹汇总后第一时间上报给您。
4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做好自己的就行了,别以己之长笑他人之短。
44.领导不是家长,特别是有年龄差的领导,与下属是有代沟的。如果领导不是你的同龄人,哪怕对方在努力与年轻人拉近距离,过于时尚的词汇和行为也不要频繁出现。
45.体制内也有职场暴力!不比企业的职场暴力程度低!最近亲眼见到了赤裸裸的一幕,很让我震惊。但是,有编制的好处就在于“稳定”的保障,现在很流行的“躺平”就是这个意思。遇到了职场暴力千万不要想不开,这个就不公开细说了。
46.分享最近一个真是体会。我闺蜜是某个科室的大科长,最近来了一个从高校来的小副职(副处),比她大一岁半,客观评价,确实是不会做基层工作,带来很多不便,我闺蜜就想以后什么事情不跟他沟通自己直接干,这样效率高。我劝她:领导再无能也是领导,他屁股坐在领导的位置上,你就要尊重他,因为他主管你科室的工作,就要承担这份责任。你觉得他干的不好,替他干了,最后不出问题皆大欢喜,出了问题你就是擅作主张,吃大亏。与其这样较劲,不如“早请示晚汇报”,有问题时候引导他参与其中,并非让他跟科员一样去干,而是让他找准自己在这项工作中的位置,这样他对工作有了认识,知道你的思考方向,相互了解才能更好地彼此尊重。
47.提拔早不一定是好事儿,提拔越早,担责任的年龄越小,犯错误的概率就越多。比如,我之前的科长25岁正科,45了依然是正科,还挨过一个处分。人中龙凤肯定是有,但人无完人,大部分人还是需要成熟的过程,所以别过于纠结提拔快慢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