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感觉最近几年日本动漫总体质量不如前几年?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ting-61-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刀剑神域第一季:2012年七月番,bangumi评分7.2

进击的巨人第一季:2013年四月番,bangumi评分7.9

东京喰种第一季:2014年七月番,bangumi评分6.5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第一季:2013年四月番,bangumi评分7.5

樱花庄的宠物女孩:2012年十月番,bangumi评分7.4

冰菓:2012年四月番,bangumi评分8.2

某科学的超电磁炮第一季:2009年十月番,bangumi评分7.5

总的来看题主提到的大都是13年左右的动画,得分浮动在7.5分上下,里面这里面刀剑神域、进击的巨人、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某科学的超电磁炮都在近期刚推出了续作,而且基本都还会继续出下去,其他几部除开冰菓也算不得评价顶尖的作品。

所以题主限于自己的阅番量,并不能举出恰当的例子来,光是从19年以来在bangumi网站上得到超过8分评价的日本TV动画就有11部,让我从最近三年的作品里找出五十部7.5分以上的作品都不是难事。但这样破题似乎并不能解答出疑惑,那我还是稍微分析一下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最近几年日本动画总体质量不如以前。

看番方式发生变化

通常在这种问题下许多人会提到“幸存者偏差”,也就是大家拿过去的好番来和现在的普通作品作比较,得出以前的作品质量更高的结论。在动画领域还有一点比较特殊的情况是最近十年间许多人的看番方式发生了改变,现在比较主流的方式是追番,而放到十年前更多人选择的是补番。动画点评的相关文章和视频也是如此,现在大多为新番推荐,而过去多为补番推荐。

版权时代带来的变化是,现在的观众一个季度所追的动画数量,远超过去所补动画中来自同一个季度的数量。实际上题主提到的这七部动画就来自六个不同季度,大家可以轻松说出三四部出自本季度的动画,却很难说出和这七部作品出自相同季度的其他动画,因为以前根本不会在意这种事。

同时,追番的心态和补番的心态也有很大差别。补番是对于已知事物获得相关情报后进行确切地挑选,追番则是对于未知事物进行下注,补番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随时观看,追番必须遵循每周一集的更新进度,补番会有许多观众写的作品解析讨论,追番会充满自己的各种预测猜想以及来自原作党的剧透。补番爆雷的概率和成本无疑要更低,而追番除开少数在前几集就直接爆雷的良心作,其余的至少需要用月份来当单位才会触雷。

对于命运石之门、自新世界之类有漫长伏笔或者死亡笔记、异度侵入之类收尾不佳的作品,补番者有了心理预期后更可能保持平和的心态,追番者则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像凉宫春日无尽的八月事件,追番者是很难做到客观冷静来进行评判的。

所以在发出当下作品不行的感叹时,也要考虑一下,是否真的有把现在的作品和过去的作品放在同样条件下进行比较。

演出作画方式的改变

10年代是日本动画行业熟悉数码作画后画面质量不断进步提升的十年,把现在的动画角色和十几年前进行比较,会发现在虹膜、发饰、背景等细节方面的作画精度上提升了不止一点半点。业界专注于描绘出更加动人可爱的美少女和更加真实的场景,开始了作画技法的内卷。

问题在于,当画师数量以及投入成本没有得到明显提高的前提下,把大量作画资源往这上面投入的结果就是其他方面的表现受到了限制。用了太多精力画脸,就没有更多的余力来画动作,因而现在的动画很容易出现动作僵硬、演出呆板的问题。十几年前的动画里常见的动作夸张、表现超现实的亢奋型角色在空气系演出流行的当下渐渐失去了发挥舞台。

比起从前的动画,现在的动画角色动作幅度更小更加接近真实。但问题是,动画原本就是想象力的盛宴,是不真实的艺术,用夸张的表现换取细致的精度是否可取,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动画公司的更替

每个观众都有自己喜欢的作品和动画公司,这些动画公司有着各自的特长,例如骨头社的打戏,沙发套的分镜,日升的萝卜剧等等。但万事万物都有更替,在十多年前风头正劲的公司中,madhouse遭遇了今敏离世和丸山正雄出走,从此一蹶不振,京都捣鼓自家文库后拿不到像样的剧本,又无端遭遇灾厄,PA的原创作品越做越诡异,快要成为反面教材,Brain's Base一分为二,两家都大不如前,其他公司也各有各的变化。

如果是这些公司的粉丝希望在它们的作品里获得同从前一样的感动,就难免产生失望,发出今不如昔的感慨。当然这十年间也有许多新崛起的公司,例如MAPPA、Orange、Studio Kai等等,它们也同样有着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现。但老观众是否欣赏得来这些后起之秀们的作品,是否喜欢这股新的风潮也要打一个问号,即使能够接受,但能否替代老公司们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恐怕答案也是不言自明的。

动画市场运作带来的制作变更

本季度共有六十多部动画,其中只有七部已经确定为半年番或更长的作品,十年前的2011年4月有接近五十部动画,其中有二十一部为半年番或更长的作品。十年过去,日本动画的产量增加了许多,而中长篇动画的数量却大为减少,十年前还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占比,而如今已经缩减到接近十分之一。

产量的增加自然是资本涌入的结果,但业界的人才储备却没有得到进一步增长,强行增加作品数量只会拉低平均质量。而中长篇动画的减产一方面是投资方规避风险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当下生活方式令观众越来越无法忍受中长篇作品的缓慢节奏。前者体现在不少原本定下半年篇幅的作品也被强行拆分成季番来进行放送,后者则令作品遭到大量删改,节奏被无限拉快,甚至出现了梦幻岛第二季这种用11集动画改编一百多集漫画的怪胎作品。

在这种制作模式下,日本动画产生了大量快销品。我统计了一下,bangumi上评分排名前100的作品里只有18部是季番,名单如下:

进击的巨人第三季part.2、水星领航员 第三季、虫师 续章、虫师 续章 第二期、蜂蜜与四叶草2、赛马娘第二季、四叠半神话大系、排球少年 乌野高校 VS 白鸟泽学园高校、魔法少女小圆、乒乓、摇曳露营 第二季、昭和元禄落语心中 -助六再临篇-、化物语、银魂' 延长战、怪化猫、太空丹迪 第二季、永生之酒、夏目友人帐 参

可以看出这些作品绝大部分都属于长篇作品的一部分,真正算作独立季番的只有四叠半神话大系、魔法少女小圆、乒乓、怪化猫、永生之酒这五部,并且其他作品在长篇里也大多是中后部分。十二三集的篇幅里很难完成顶级的创作,而中长篇作品则可以有足够的篇幅来进行铺垫渲染,上限也会更高。把中长篇作品压缩成季番,或者强行拆成几段来播出,对作品的连续性和观众的观看体验都是严重的破坏,进一步降低了精品动画的产生率。

即便面临着诸多问题,但实际上从18年以来,日本动画一直处于佳作的爆发期,除了去年因为特殊原因在数量上有所下降,其他几年都有相当不错的表现。今年一月和四月放到往年都有足以称霸全年的质量,在这种环境下说日本动画不如从前显然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诚然日本动画在这些年有一些退步的地方,但用个人观感否定掉日本动画整体的进步显得太不负责。相比动画,变化更大的或许是观众自己。




  

相关话题

  日本动漫行业很发达为什么吉祥物很丑? 
  什么动漫看名字完全没欲望,但是看过发现超好看? 
  日本动漫是否缺乏针对 25 岁以上观众的题材? 
  如何评价动画剧集《巨神兵在东京出现》? 
  《四驱兄弟》中大神派的战斗赛车是否更有市场? 
  女生都喜欢什么样的漫画/动画作品呢? 
  如何评价漫画《 咒术回战》? 
  中国动画特效的制作水平在十年间有了怎样的进步? 
  日本动漫和游戏相比,哪个对青少年的影响或危害更大? 
  为什么感觉最近几年日本动漫总体质量不如前几年? 

前一个讨论
《一拳超人》漫画原作版和重制版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下一个讨论
《大航海时代 4 》在电子游戏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如何?都有哪些值得学习和玩味的细节?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