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赚的是认知的钱
没有一种方式能像投资股票一样直观,将你认知的深浅体现在账户的盈利上。
人的思维,是个操作系统,一生都在更新迭代。
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如何看待世界、影响世界。
但思维对世界的影响,往往是隐性的,不易被察觉。但股票投资除外,没有一种方式能像投资股票一样直观,将你认知的深浅体现在账户的盈利上。
投资,赚的是认知的钱。
我写过一篇文章《即将踏出社会的高危人群:人生有坑注意绕行》,就是阐述了人的思维:越是底层的观念,披着简单的伪装,越是能毁灭你于无形。
投资也是同理,越是简单的概念,比方什么是股权?什么是股价?什么是波动?披着简单的外衣,却最容易让投资人一叶障目,陷入不理性的陷阱。
1.你真的理解股权吗?
买入股票,买的是什么?是一种有价证券,在价格低的时候买入,在价格高的时候卖出,赚取差价。说法对吗?对!但不够本质。股权的本质,是你买入了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意味着你拥有这项生意的一部分。因此哪怕你持有的股票不能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依旧有价值,只要企业还能持续盈利,你依旧能够每年分到企业利润的一部分。(因此我常常以“敢不敢持有一只股票10年”作为我是否投资的依据,这让我远离了所有没有业绩支撑的概念股。)
一只股票理论上的内在价值,就是这家企业未来能收到的净利润的总和,但货币有时间价值,10年前的10000元和现在的10000元肯定价值不同,因此还需进行折现。记住这个底层概念:
股票的内在价值=企业未来能赚到净利润总和的折现。
所有量化股票价值的估值方法,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公式之上。只不过企业未来能赚到的净利润,是还未发生的预测值,千人千面,不同投资人基于对同一家企业不同的理解,估值可能完全不同。
具体如何估值?这里就不细表了,不同行业的估值方法不尽相同,比如快消品行业未来现金流相对稳定,可以用PE、PEG估值法,保险行业考虑到保单未来能持续释放利润的高确定性,可以用内含价值来估值。这都需要投资人花时间去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
2.买股票赚的是什么钱?
前面我们提到,股权的本质是生意,给一项生意估值,得看这个生意未来能赚多少钱。那理解了股权本质是生意,就理解了股票的内在价值。可以将股票的内在价值作为锚,当市场给出的估值远小于股票的价值时,就是买入的机会,反之,则卖出。而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部分,就是买入的安全边际。可以记住这个底层概念:
投资股票的利润=安全边际+成长(未来的增长率+增长的确定性)
怎么理解安全边际?很简单,就是值10块钱的东西,现在打折甩卖只要4块钱。简而言之,就是买的足够便宜。资本市场能有这样的好事?有,比如熊市,基本面没什么问题的企业,因为情绪的悲观,资本市场能够用脚投票给出极低的价格,对理性的长线投资人来讲,这就是捡钱的机会。因此,买的足够便宜,非常重要。
除了安全边际,你投资股票的利润,还来自于未来的成长,比如一家公司的净资产就有1000W,账面上就趴着500W净存款,目前市值只有400W。一定是很好的投资机会么?不一定,如果这家企业每年的利润都在减少,已经步入了企业的消亡期,依旧不值得买入。
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总结的很到位,以高估值买新兴行业而落入成长陷阱是沉迷于未得到,以低估值买夕阳行业而落入价值陷阱是沉迷于已失去。
因此,哪怕买入的安全边际很高,但如果企业完全失去了成长,依旧不是一笔好买卖;同理,企业成长性很强,但给了极高的估值(牺牲了安全边际),也不是好买卖,一旦利润增长不及预期,就会业绩、估值双杀。
尤其要注意的是,成长是预测的,天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要找有护城河的企业,找大概率未来能持续增长的企业。
不妨从两个层面来看成长,一是增长率,几乎没有企业可以做到连续10年以30%的利润复合增长,因此再好的企业也要适当降低未来利润的增长预期;二是确定性,要投资有护城河的企业,比如掌握社交关系链的腾讯,比如在消费者心智中是高端白酒第一品牌的茅台……
而未来的增长率预期,以及未来增长的确定性预期,往往会反应在股价上。
3.你真的理解股价吗?
股价的本质是什么,是市场先生给的价格。其实,九年义务教育的教材里就有写到:短期内价格会背离价值,但长期看,价格肯定会回归价值。巴菲特也说,市场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这里的底层概念就是:
价格迟早回归价值。
价值投资,其实也就是尊重常识,当价格远低于价值,就是买入的机会,值10块钱的东西只要3块钱,为什么不买呢?
只不过在中国的A股市场,价格回归价值的时间可能要更久一点,背离程度也要更大一点。但这不正是理性投资人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么?
4.你真的理解价格波动吗?
谈论股价,一定要谈波动性,不少投资人将波动性等同于风险,其实是不对的,什么是真正的风险?是会发生永久性损失。至于因游资短期炒作、或者企业业绩波动等而引起股价波动,哪怕浮亏,只要你不卖,就没有亏损。不过前提是选股的质地,以及什么价格买的,这决定了是否能涨回去,甚至再创新高。
……
5.你真的理解复利/概率/赔率吗?
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复利,概率,赔率,投资必须懂的数学思维》
因此,当理性的投资人迈出认知的牢笼,主动升级操作系统,不被底层的思维BUG迷惑住,认识到股权、价值、价格、波动的本质,那么大概率能在资本市场赚到认知升级的钱。
1 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面对问题时,通过某种结构,把它分解成一个个你能解决的部分。它的实质是,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致的一种思路是,把最顶端你需要解决的终极问题,分解成若干个解决问题的不同方面,再将这些方面进行二次分解,形成若干个组成这些方面的原因。当然,如果问题不够细致,你也可以再分解成若干部分。
一个完整的结构化思维过程应该是一个论-证-类-比的过程。
我们先来说论,论的意思就是结论,它是结构化思维思考的起点。结论,事实和理由,是在一段无序的信息中,容易混淆的东西。举个例子来讲,假如你是X司的CEO,有一天,你的下属来和你汇报工作:X总,目前我司的总用户量和流量逐季上升,但几个商业版块的收益却在下降,因为知识付费盗版市场太猖獗,所以,用户纷纷都去买盗版的课程和电子书,让我们很吃不消。这里肉眼可见的理由是在因为后面,而在此之前的话,显然是结论。结论和理由是主观的东西,可能会错,但事实却是一定正确的。在要开始一段结构化思维之前,我们先要学会的是,甄别信息中哪些是结论。把结论作为最顶层的观点或者说中心思想,一步步向下一级推演。
证的目的是为了判定结论的真实性与否,一般来说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是否有客观事实来支撑主观得出的结论和理由;二是,事实,理由和结论三者之间,能否有完整的论证关系。比如上文说的那个栗子,结论是:商业版块的收益在下降,理由是:知识付费盗版市场猖獗,这二者之间下属并没有告诉你可支撑起的逻辑关系。比方说另一个知识付费平台,同样是面临着盗版市场猖獗的问题,假使它的商业收益是在稳步上升的,那么就可以判断出,这是一个错误的信息。结构化思维要求任何一个层次的要点都能推演出下一个层次的理由,直到最后得出的是事实为止。
而类的存在,则是为了方便我们的整理和记忆。举个栗子,你是某明星的铁粉,你准备跟你的朋友介绍这位明星的影视作品。第一种方式是直接报菜名:我们家爱豆拍过吧啦吧啦...第二种方式是分类阐述,我们家爱豆拍过很多电影和电视剧的,比如说喜剧有XX和XX,院线电影有XX和最近上映的XX,哦对,他也拍了几部都市片,比如XX。相信我,你用第二种方式去记一记,效果肯定比第一种好很多,这就是典型的要素分类法。麦肯锡提出的MECE的五种分类法包括:二分法,过程法,要素法,公式法和矩阵法,就是对不同信息进行分类,以便思考的一种方法。
最后是比,比的目的是为了清晰的表达自己思考后得出的信息,它常用方法是:归纳和演绎。归纳的重点在于,找出信息背后的共性。具体可以分为属性的共性和结果的共性。比如你要去面试一个新媒体运营岗位,你要让HR相信你可以胜任这份工作,最重要的不是和他介绍你做过多少份工作,这些工作的内容是什么,而是告诉他你所做的这些工作,和新媒体运营岗位的要求,存在什么共性,给对方一个完整有意义的结论信息。演绎法则是一种倒退的过程——你可以罗列新媒体运营最高岗位的一些要求,然后再分析这些要求产生的原因,需要哪些素质,最后再去举例自己做过什么事符合这些要求,得出结论:我满足你们的条件,选我,我最甜。
猫眼ceo郑志昊提出的价值网(Value net)概念,实力也是一种结构化思维的演变。过去的互联网企业,你做好一个点就行了,但是现在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利润变低,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统筹全局时也得由点变成线,由线变成网,结构化思考,你才能有机会活下来。
结构化思维是一种适用于多种情境和场合下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如果能够真正掌握,并且熟练运用到实践中,毫无疑问,可以让你多出一双理性看待世界的眼睛。
2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主要是让我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既不照单全收,也不凭自己的感觉去主观臆测,而是根据已有的信息,找到客观的事实依据,经过独立思考去做判断。人是感情的动物,当我们看到那些较能煽动情绪的信息的时候,很容易被感性控制,而批判性思维则是要我们学会理性,这里且介绍批判性思维最基础的一个知识点,就是:分清事实和观点。
苦瓜是苦的,这是事实,苦瓜比西瓜好吃,这是观点,我爱吃苦瓜,这是事实..也是观点。简单的说,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观点是个人主观的看法,事实和观点,有时又能同时存在。那为什么要区分事实和观点呢?因为这是讨论和思考问题的前提,如果你连事实观点都木有分清,很可能出现的状况是,A把这个当事实讨论,B把这个当观点讨论,你俩鸡同鸭讲,不在一个频道。
事实和观点最大的特征是,事实存在真假,观点不存在真假,只有赞同和反对之说。区分事实和观点的标准,主要看,它是否具备可被证明性。举个栗子,我今天下午和朋友见面,他问我中午吃了什么,我说,我吃了苦瓜,苦瓜是苦的。这句话在这种语境下,不是事实,是观点。原因在于,我的感受,我的朋友无法分辨,我认为是苦的,不具备可证明性。
那这句话怎样是事实呢?要满足的前提是,讨论时,明确对“苦”对定义,什么程度算“苦”?大家是否认同?大部分人都认同这个标准,它具备可证明性,则是事实。就像一盘辣椒炒肉,湖南人说这一点也不辣,XX人说辣的要死,真伪不具备可证明性,永远都是观点之争。
很多别有用心的人(也可能无心之失),总喜欢将观点包装成事实,或是在一堆事实里夹杂着某些观点,给人造成误区。比如,你的室友看不惯你,你最近又沉迷游戏,他找了个机会要好好损你,“你最近每天晚上玩手游都玩到一两点呦,这样长期熬夜下去,人会变得越来越猥琐,也难怪你的女神不喜欢你。”这段话很明显..玩手游是事实,会不会变得猥琐后面,显然是观点。
你听了是不是很生气?如果他再长着一副欠揍的脸,你肯定恨不得揍他打一顿。但是如果换个场景,你这次考试拿了奖学金,你的室友告诉你,“XX最近学习真是努力呢,每天都奋斗到两三点,如果把这股劲用在撩妹上,你的女神肯定会答应你。”你是不是就很开心了?
然而这两套话术的逻辑都是一样的,说完事实以后,再讲观点,看似有道理,实际没有。只是好听的话,我们更喜欢听,难听的话,我们比较反感罢了。而如果你没有批判性思维,很可能就分不清这些信息背后,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被赞扬所迷惑,被挑拨所激怒。
这还是浅层的,像公众号那些疯转的谣言,什么这个和那个不能一块吃,分析的头头是道的,那么多人信,最主要的还是,很多人分不清哪句是事实,哪句是观点,在一堆包装成事实的观点或者夹杂在事实中的观点面前,弄晕了。批判性思维教我们的是,形成分辨事实和观点的能力,这不仅仅可以让我们不被轻易带节奏,更重要的是可以运用到不同领域里,发现更多思维的灵感。
3.塞利格曼效应。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他把一群狗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狗被放进一个笼子里,里面设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但不会伤害它们的身体。这些狗会在挣扎一段时间仍然逃脱不出笼子后选择放弃。随后,再把这些狗放进另一个用隔板隔开的笼子里,隔板的一端有电击而一端没有,隔板并不高,但是尝试过电击的狗并没有选择尝试逃脱到安全的另一边。与之对应的是对照组的狗,那些没有经过第一道实验程序的狗,很轻松地就跳到了笼子的另一端。
接着塞利格曼又做了一次实验,对狗先进行“逃脱电击训练”,方法是先把它们放到可以逃避电击的笼子里,再进行如上实验。实验发现,那些有过成功逃脱经验的狗更不容易陷入绝望中。而那些无论做什么都无法躲避电击组的狗,大多都产生了「习得性无助现象」。
它们主要表现在动机缺陷,情绪缺陷和认知缺陷。动机缺陷:狗已经学会跳起来躲避电击,但它们丧失了继续努力躲避电击的动机。情绪缺陷:狗显得无精打采、惊恐和痛苦。认知缺陷:即使把狗们放到一个很容易回避电击的情境里,它们也不会再尝试躲避。后来也有学者采用许多其他动物进行过类似的实验,均得到了与之相同的结果。
人..其实差不多的。那些长期经历失败,在童年中有过诸多不愉快经历的人,往往会被沉锚效应所影响,第一直觉告诉自己掌控不了局面,容易陷入在沮丧的状态之中。而那些有过成功体验,自小就养成了优秀习惯的人,也更具备对付各种磨难和挫折的应变能力。
塞利格曼效应带给我的思考是,你完成了某个阶段性的任务,给自己一些反馈,一个小小的礼物也好,一场具有仪式感的旅行也罢,接着再去完成下一个阶段的任务,你会变得更自信。相反,在一条看不到边际的长路上漫漫游走,不去接收任何信号,没有多少人能够单凭毅力走下去。
一个人做任何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都是需要去给自己正向反馈的。大多数能为一个目标不断坚持努力的人,通常并非是在意志力层面上有过人之处,而是懂得如何去切割分解任务,在适当的时机给自己一些信号来“鼓励和相信自己”。这也是关于坚持的小秘密。
辛苦写了3.5k字,如果对你有启发欢迎点赞↓↓感恩(╥﹏╥)
.
公众号:梁悦
女王:求求题主放过我,我可不敢有什么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