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农业镇、都会卫星城、偏远富人区、军事基地、旅游地、大型工业企业驻地、高速公路驿站、游牧者前哨战、北美种族灭绝幸存者保留地。
基本上也就这些。经济来源顾名思义,不再冗述。
简单说一下我做过总体规划的几个宾夕法尼亚州小镇,在美国东北部有一定代表性。美国在一个county里面,最基层的政府有city, borough 和township是三个平等的行政级别,各自财政独立,各自政府支出也基本自主 量入而出。我假设你所问的小镇,是对应的township,以我的工作经验 常驻人口在2000-5000人,由于东北部城市区较为密集 这种小镇离最近的城市中心5–20英里。
先简述城镇化历史,美国在18世纪末进入工业化时代 参与了世界工业化进程和两次大战物资供给 东北部大城市及周边辐射小镇基本上都是工业原因建立 主要产品为煤 铁 钢 石材 玻璃 及这些原材料进一步的加工产品。小镇的建立多依托矿山 铁路节点 内河航运港口。小镇例如:Columbia pa, Leigh valley pa, Etna pa。
在20世纪,随着制造业全球化,经过一些转型。如今,这些工业历史的小镇基本有三个发展策略。
第一离大城市近的,通过低廉地税,优美环境和高效的政府运营 成为大城市周边的居住郊区。然后财政收入靠税收(主要是行政区居民房产税和居住居民的收入税)。美国是一个实现大多数人口富裕的国家(按联合国收入标准)所以中产居民的税收相当可观。加上小镇的公共支出少,如无公共交通系统,无低收入保障计划,公立学校少,警察少,几个小镇合用消防队等等,实现收支平衡。这种策略好处是污染轻 人口高端 。但随着美国第五次的城市复兴,郊区对千禧代不再有吸引力 。
第二种策略是依赖产业。如果你只是来美国短期旅游,很难见到小镇的产业,因为这些产业园区都在远离居住区被森林掩映的工业区,包含,饮料啤酒生产 灌装,仓储,物流(随着亚马逊的发展,电商区域仓库在美国小镇是个大产业),还有最重要的是健康产业 这是近年的新兴产业 如制药,医疗用品,所谓health belt。以上产业要么需要地点本地化(电商仓库),要么受到美国法律强制要求必须本国生产(医疗用品),很难被外国或西岸竞争者取代。这种策略的好处是来钱快多稳定。坏处是小镇会有各种工业对居住环境冲击,如噪音交通和潜在的环境破坏(排放基本已经没有问题 )。同时现在资本劳动替代比升高是个趋势,这种工业能创造的本地工作机会也越来越少,如我去年在Lehigh valley参与的一个电商仓库的规划,上百英亩土地的用地只需要2个全职员工。不少我工作过的小镇,当地居民对要不要吸引工业都有激烈的争议。
第三种策略是旅游和本地经济,有些是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如up state new york的葡萄酒庄。如果小镇有山河湖海等自然风光,或建筑风貌特别或知名餐厅,周末会吸引来很多大城市市民休闲旅游。我之前一个项目还做过西宾州旅游出行研究,本地 外地和过夜游客流量统计, 比预想的大很多。如果小镇有一定特色,旅游收入是足可以撑起居民的就业的。
至于农业类型的我并不熟悉,俄亥俄州有很多这样的类型,但就不展开了。希望能简单回答你的问题
我有个小爱好,就是刷维基百科了解美国城市,比如去某地之前,我一定要看看那个城市的维基页,了解点人文地理,历史典故,到时候去了逛起来有的放矢,和人聊起来也会比较有意思。你们知道维基百科是有毒的,你刷的时候会看到无数词条链接,然后你就会去点,然后你就会看到另一片崭新天地,再等你抬起头来天都黑了。
维基刷多了,你会发现它介绍城镇也是有套路的,上来都是概述,然后是历史,地理,人口,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特色,名人啥的,最后是一些链接。在经济这一项,一般都会列出本城镇最大的雇主是谁,最常出现的是以下这几种。
这里可以看到美国和中国的几点区别。
第一,中国的大医院一般都开在大城市中心,而美国有很多不错的医院都开在大城市的卫星城。
第二,中国很少有大学城的概念,因为大学需要当地财政的支持,同时也解决本地高等教育的需求,所以比较倾向于依托大中城市而建。而美国的大学可以自成一体,全国全世界招生,自己就是一个财政发动机,所以如果小城镇给予土地,税收等优惠,美国大学建在小城市也毫无问题。
第三,学区在美国是一个很强大的地方组织,在很多地区等同于地方政府,和镇政府或者市政府平行运行,最重要的是很多学区是有权利制定物业税的税率的。征税权使得学区也成为一个独立的财政实体,可以雇佣大量雇员。
最后,沃尔玛在很多小城市是几乎唯一的大型购物场所,对当地居民的民生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可以雇佣几百人,是重要的当地雇主,在政治上可以起到比当地政府还大的作用。而某些连沃尔玛都看不上的小城镇,其命运通常就是慢慢消亡,年轻人一去不返,老年人慢慢等死,也是非常让人绝望的情景。
大家说的都挺全的。
我来补充吧。
国内大家可能对小镇的“小”,没有概念。
这么说吧,几户人,在美国,就能叫“小镇”了。
对,你没看错,几户人,加起来都不到一个办公室,在美国能成为一个小镇了。
你以为这是小镇?
这是城市,而且不算小。
这才是小镇,人比较多那种。
而那种几户人家的小镇,比如这个(网图都不好找)
在美国很常见,路边时不时就能遇到一个。
Dorset,人口22,在明尼苏达州。
至于最小的……一两个人也能成镇。
小镇小到这种程度,靠什么生活已经不重要了。
偏远的,农业可以自给自足。
有风景的,旅游业,开旅店。
大城市边上,商业,餐馆。
甚至有条路,搞一个加油站都能养活不少人。
这个问题里很多回答提到小城镇是作为大学城、都会区卫星城、偏远富人区而存在的,这种地方要不人口数量其实已经多到算是(小型)城市,要不就是大都会近郊的一块地方而和周围的建成区没有明显界限/间隔。真的算小城镇的地方,人口一般不超过一两千人,除了大型连锁超市和加油站以外的商业和密集建筑基本都只集中在一条主街的几百米长的一段路上,这种城镇就很是依赖特色产业,产业的衰败是可以导致整个城镇的衰败甚至解体的。
第一个例子是内华达州一个叫做因派尔的城镇。这个城镇是完全是为在镇上开石膏矿的美国石膏集团United States Gypsum Corporation服务,巅峰期人口750人,2011年-2016年间整个镇因石膏矿被关闭而撤销,后面因为石膏矿转售给另一家矿业公司而重新开放。
再来一个例子,北部靠近加拿大的蒙大拿州有一个在印第安保留地内的布朗宁镇以及隔壁的南布朗宁人口普查区,总人口约2600人(布朗宁940,南布朗宁~1600),其中布朗宁镇是黑脚印第安保留地的首府。这片地方只有少量农牧业,一间印第安人赌场,相当多的就业来自当地的教育系统(有一所社区学院)、医院和公务员,合计占超过40%的就业人数。两地失业率均为9%,高于美国全国的6%,人均年收入布朗宁是$13,905,布朗宁是$9,864,不到全国平均水平 $28,555 的一半,但当地小餐馆的炸鸡排套餐的价格在10美元,镇上一家连锁炸鸡店8块炸鸡套餐在2021年9月根据网上其他分店显示的价格已经到了24~37美元的水平。
作为对比,在布朗宁东边90公里的城镇谢尔比,因为是19世纪末为了现在货运仍然有流量的Great Western Railway铁路而设立的(现有三条铁路交汇),且有2号国道和15号州际高速交汇,提供了可观的旅客和货运需求,加之周边土地农牧矿业的开发远比布朗宁完善,所以经济情况要强于布朗宁:人口约3000,失业率3.3%,人均年收入$20,378。
再更新一个在亚利桑那的例子。66号国道是20世纪30-80年代间美国十分重要的交通要道,从芝加哥通往洛杉矶,在美国文化中至今有巨大影响力。以前在66号公路沿线,尤其是在亚利桑那州的一些路段,面向汽车自驾旅客和货车司机的加油站、餐馆、旅店等服务业催生了很多千余人口的小镇。然而,在根据艾森豪威尔的州际高速公路法案所修建的I-40州际高速通车之后,这些小镇在短时间内纷纷衰败了:
这些衰败的小镇中,其中一些城镇比另外一些城镇幸运,使得前者存活下来了而后者彻彻底底的一蹶不振。幸运的如塞利格曼,不幸的比如离塞利格曼60公里的桃泉(两地均没有设镇,是被所在县直管的人口普查区),两个地方都是为Santa Fe铁路的游客和货运提供服务而在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1978年9月,I-40高速在亚利桑那长150公里的最后一段路通车,这一段I-40从塞利格曼向西开始和66号国道塞利格曼至桃泉的走向分离开来。在这两个地方的商店,从通车前一天的像以前一样繁忙变成了通车当天几小时都没迎来一位顾客,而两地的旅店则在通车当晚碰上了几十年来的第一次无人入住。幸运的塞利格曼在本地商人的努力下,游说亚利桑那议会把66号国道在本地的路段设立为历史道路,并给重新打造起了“66号国道怀旧旅游”的招牌,让旅游业挽救了塞利格曼的经济,人均年收入将将超过美国平均,为$29,695。类似依靠66号国道文化旅游存活下来的还有在66号国道西端终点的洛杉矶圣莫妮卡——一个具有海滩和主题公园的热门景点。而因为I-40高速的绕道,桃泉的最近一个高速出入口是60公里外的塞利格曼,最终丢失了几乎所有的客流——即使是前往桃泉进行66号国道怀旧游的游客也会首选在高速路边的塞利格曼休整——桃泉在I-40高速通车前的32家商家到现在只剩两家杂货店和一家汽车旅馆,人均年收入只有$12,123,仅靠作为Walapai印第安保留地的行政中心存在。值得一提的是,桃泉在1901年因为Santa Fe铁路修了一条直通亚利桑那大峡谷的的支线把游客客源给抽走而经受了第一次衰败。桃泉和塞利格曼的命运的差异甚至体现在了人口组成上:桃泉作为印第安保留地行政中心,大约1300居民中92%都是Walapai人,而塞利格曼有着相近人口数量,其中超过70%是白人。
西部大量的小镇,本质是驿站,所以就靠过路的人们吃住游那一点点涓滴之流。
这个问题的根子不在小城镇的经济来源,
而是在美国地方政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还有一个就是美国是最典型的汽车社会,
汽车全面、深刻、彻底改变了美国社会。
中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权力极大,
地方政府实质上是中央政府的大小触手。
而美国从成立时就与众不同,州权至上,
连美国这个国家都产生于州与州的联盟。
中央政府只能管外交、军事等宏观事务,
很多其他普通事务是由州政府来管理的。
州政府也没有大包大揽,什么都去管理,
而是把具体事务下放给基层政府去管理。
也就是说,联邦政府、州政府、市政府
并不互相统属,上级不能随意指挥下级。
另一方面,本着权责利对等平衡的原则,
上下三级政府各自拥有各自的经济来源。
美国人通常要分别向三级政府缴纳税款,
联邦税、州税和自己居住城市的地方税。
地方税通常包括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和
房产税,一般来说房产税是主要的税源。
大中城市可以向当地的企业收很多税款,
费城这样的城市企业利润工资税占42%。
小城市虽然没有那么多企业税可以收取,
但他们的支出负担比大城市少很多很多。
地方政府的支出主要用于提供公共服务,
比如教育、医疗、治安、消防等等服务。
在这些服务中教育方面的支出是最大的,
比如费城这样的大城市教育支出占55%。
说实话,如果不在教育上这么使劲砸钱,
绝大部分美国政府都能轻轻松松活下来。
但是,小城镇不需要给教育花这么多钱。
既然支出不多,收入少一些也能活下来。
首先,小城镇不需要太高素质的劳动力。
年轻人用不着上大学就能找到普通工作。
既然中学生毕业就能找到差不多的工作,
地方政府没必要花大钱去提高教育质量。
其次,小城镇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
学龄人口越来越少,学校越来越过剩了。
婴儿潮时期大量投资的教育设施非常多,
不需要追加投资,维护现有的就足够了。
再次,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不得不迁走了,
留下的很多是退休的老人,不需要学校。
说完支出的问题,再来谈谈收入的问题。
其实很多地方只靠房地产税就差不多了。
比如那些富人聚集的小城镇,房子很贵,
一座房子的房产税就有几万几十万美元。
中产阶级的房子便宜,虽然没那么多税,
但是中产阶级人多啊,房子多税款就多。
很多小城镇看着没多少像样的大型企业,
似乎养不起那么多职工和相关的产业链。
但问题在于住在这些小城镇里的很多人
他们的收入可并不是来源于本地的企业。
打个比方,毗邻北京市的廊坊市燕郊镇,
那里的产业根本养活不起大几十万人口。
这些人口大部分在北京工作却住在燕郊,
把从北京挣来的收入转移到燕郊去消费。
美国也是一样,而且这个特征更加明显。
美国是汽车上的国家,几乎人人都有车。
美国的公路体系也极其发达,配套完善,
所以美国人习惯于开车长距离通勤工作。
很多人在大城市工作,但在小城市居住,
工作的地方与居住的地方的距离相当远。
也就是说,美国城市的辐射范围非常大,
大城市和周边小城市的关系相当的密切。
同理,小城镇也能辐射周围一大片乡村,
让周边的乡村人口来小城镇购物和消费。
这样,小城镇既能从大城市分流到工资,
也能从乡村分流到消费,自然收入不错。
另外,小城镇自己也是有一点点产业的,
比如很多大学城、医疗城、资源城之类。
美国的很多优质的大学和医院是私立的,
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位置,不由政府安排。
美国上级政府不能随意指挥下级的政府,
基层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有很大自主权。
小城镇为了吸引企业,提供低价的土地、
优惠的税收,从大城市抢来很多好企业。
这些优质的企业、大学、医院能量很大,
可以吸引很多资金和人才来供养小城镇。
反观中国,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都在制约,
除了资源型企业,小城镇难有好的企业。
即使是资源型企业,也被上级政府要求,
把主体设置在大城市,只在小城镇生产。
甚至企业家属区也被要求设置在大城市,
工人每天乘坐大巴往返于工厂和家属区。
归根到底,很多问题看似好像经济问题,
本质上还是政治问题,政治经济不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