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0后,说一下我们那个年代追星。
当我们追星的那个年代,和今天完全不一样,获知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电视和报刊,当时听歌主要靠这个
这种磁带类机器,主要是日本产,有三个品牌:索尼,松下,爱华,爱华这个牌子其实是索尼旗下的,听起来倒是中国味。日本的单放机很神奇-----它可以倒着放也可以顺着放,但是不能精准点歌,比如说我要听某某首歌,这个是做不到的,一直到CD时代才解决这个问题。
有一点我们是和后来的小辈们是一样的:我们为什么要买这个东西呢?
因为学外语。反正跟爹妈是这么说的。
这个东西叫做歌本。80后很多人都有。主要是用来抄歌词的。
上面贴的那些图片,是当时小卖部卖出去的那种明星不干贴,这些不干贴长这样
可以把这些图片一个一个撕下来,贴到歌本上,撕完了的不干贴就是这样的:啥都没有了。
图片是已经做过分割了的。
当年这些玩意很流行,很多文化产品都有不干贴,比如说这个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信息主要是看电视或者杂志,杂志大致都是这样
花花绿绿的,这都算好的了,还有那种“标题党”,说这个明星和那个明星怎么怎么好上了。有的连刊号都没有,就是路边卖的。
我们那个年代和现在最大的不同是:对于明星有明显的“距离感”。
也就是说,不存在为了明星如何如何的。
明星给我们的感觉是:差不多是外星人。
为明星消费这个概念根本不存在。
当然也有比较狂热的,比如说这位
但是即便是这位杨丽娟同学,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而不是像现在为了明星。
80后有个特点:焦虑感,尤其是85前的那一批,处于风云际会的时刻,随便说说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
随便一个事,拿到今天可以从年头说到年尾,苹果发布一个新机器都能说道个半天,放在我们当年:这特么也值得说么?那年没有新事物?
注意,我说的新事物,是过去完全没有的,突然蹦的一下爆出来的。不是iphone4到iphone5的感觉,是突然出现了“智能手机”这一个物种。
好像智能手机真的是我年轻的那会发明出来的,只是我们当时不知道
新生事物的刺激,比如说电脑游戏和网络游戏导致80后的这一代人对于明星是较为迟钝的。
如果说十几岁可能对外感知还不明确,但是在20岁以后,尤其是上了大学以后,都能潜在的感觉到中国要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不知道会怎么个变化,外加上信息不发达,对于明星狂热确实比现在弱的多。
值得注意的是:80后有极大的分化,85前和85后由于国家改变太大,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全不一样。
另外说一下,我们那个时代的明星,有实力当然很好,没有实力也是要努力的。
一般没有实力而努力的,被称之为偶像派。
刘德华放今天应该算实力派,但是在我们那个年代是偶像派的代表。
流量明星---没有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