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抖音卸载了。
不是因为这是一个很差的APP。相反,它做的太成功了。
从一个产品的角度看,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内容丰富,并且能随时随地刷。
一个现象级的手机软件。
早上公交车上可以刷。
吃午饭排队可以刷。
午休时可以刷。
晚上睡觉前躺床上可以刷。
抖音一条视频可能一二十秒,很短。可我每次刷都会刷半个多小时。
刷完了,关闭抖音,却又常常感觉茫然与空虚。
这感觉有点奇怪。刷抖音的快感与刷完的茫然同时存在,似乎不太合理。
我开始想这件事情,抖音和其他“美好”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我看书,看到精彩的文章,优美的句子,会很开心。合上书,感受到的并不是空虚,而是满足。
我踢球,和伙伴们一起挥汗如雨,团结协作,会很快乐。踢完球,浑身酸痛,但浑身舒爽。
谈恋爱,拉着姑娘的手散步,心会怦怦跳。就连分别后,手上也有淡淡的香味。
为何刷“美好”抖音不是这种感觉?
于是我做了个实验,卸载抖音一周,观察自己的生活。然后又安装抖音一周,观察自己的生活。对比之下终于发现了原因:
原来抖音是一个小偷。
抖音的产品初衷,是消磨“碎片时间”。
什么是碎片时间?碎片时间就是在两件事情中间,你没有明确目的任务的时间。
比如我在公交车上,我的目的是去公司,而现在要忍受的是公交车时间。这不是目的,这个时间是碎片时间。
比如我要排队吃饭,我的目的是吃饭,排队不是目的,而现在要忍受排队的煎熬。这排队的五分钟就是碎片时间。
比如晚上要睡觉了,躺床上了但还没睡着。躺着干瞪眼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尽快睡着休息。睡着前的10分钟时间就是碎片时间。
抖音这个产品的目标定位就是这些时间。
很好的想法,精准的目标,好产品,解决用户痛点,刷起来!
经过我一周的对比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在自己卸载抖音的一周,并没有抖音去帮我处理碎片时间。我有另外的节奏。
公交车上,会看一下昨夜今晨的新闻。然后想想今天的工作计划。
排队吃饭时,会和同事寒暄,聊聊天。
晚上睡觉前,会和老婆沟通下今天公司的事情,儿子的教育,然后沉沉睡去。
没有抖音,生活似乎更加美好。
公交车上的碎片时间,满足了我对信息与社会参与的需求。并且为今天的工作,提供了简单的计划。
排队吃饭的碎片时间,满足了我的社交需求,增进了我和同事老板的关系。
晚上睡觉前的碎片时间,满足了我的家庭需求,增进了夫妻间的信息沟通,调节了家庭的和谐。
碎片时间,是无目的时间,但并不是没有意义。
而刷抖音时这些时间被偷走了!
一个周末的早上,我找到了刷抖音会有空虚感的来源。
我的计划是8:00吃早饭,9:00开始看两个小时专业资料到11:00。
吃完饭刚刚8:40。想着我有20分钟碎片时间,可以“休息休息”刷刷抖音吧。我刷着刷着发现居然已经9:30了!明明感觉刚开始刷,怎么就9:30了!
空虚,懊悔,然后我迅速打开书,开始看起来。
10:00我发现,书中这个章节十分难懂,看得头晕脑胀。我开始安慰自己:现在状态不好,这种状态看这种书是看不进去的,看了也没用。于是我拿起手机,硬生生刷抖音刷到了11:00。
然后我又开始懊悔,开始空虚,开始自责。
在这个例子中,我本来的碎片时间是20分钟,但是实际刷抖音时间是1小时50分钟。抖音以占有我20分钟时间为名,占有了我接近两个小时。
你以为它是小偷,却更像强盗。偷走了“碎片时间”,抢走了“目的时间”。抖音以偷碎片时间为名,抢走了目的时间!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不加控制,有价值的目的时间,因为它潜在的难度或者难以忍耐,会被无意识的,轻松愉快的碎片性娱乐时间而代替。更严重的是当我们习惯了或者喜欢上了一些很容易获得的感官刺激,就会让一些有意义的时间变得更加无趣和令人厌倦。
分析“睡前时间”,我发现了更多问题。
我躺床上了,没睡着,我觉得是碎片时间,很无聊开始刷抖音。
我想着刷10分钟抖音就睡。
一种情况:我没有自制力,刷了一个小时,那么抖音算是以“小偷”身份拿走了10分钟,以“强盗”身份拿走了50分钟。
另一种情况:我很有自制力,我刷了10分钟就把手机关了。
但是,刷了10分钟抖音,我仍然和10分钟之前一样,需要再花10分钟才能入睡。这10分钟根本就不是“碎片”时间或者“小偷”时间,而是正常入睡程序中的有意义时间,是抖音作为一个强盗偷走的时间。
很多时候,你以为的碎片时间,恰恰是目的时间。
碎片时间,只是因为它是碎片化的,时间短而已。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休息,需要放空,需要调节。而不是塞满各种信息。
抖音,刷到了很多笑话,但是关闭抖音我并没有变得乐观。
抖音,刷到了很多大道理,但是我仍然没有过好自己的人生。
抖音,记录美好生活。但是却不能帮我创造美好生活。
看过一句话:要想成功,便不要沉迷于能轻易给你短期快感的一切东西。
比如抖音。
抖音在碎片时间给了我们短暂的快感,但是会让我们的目的时间更加艰难。
抖音偷走了我们珍贵的碎片时间,并抢走了我们大量的目的时间。
所以我卸载了。
把碎片时间还回来,在碎片时间放空自己,听听耳边风的声音,看看路边春的颜色,想想我爱的人。
卸载抖音,创造美好生活。
-----------------
感谢大家好多赞,好多人私信我,不一一回答了,最多的问题是问我如何克制住再次安装的,分享在这里哈:
-----------------
作者简介:大东山谷,来自齐鲁大地农民的孩子,现在一线城市打拼。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大东山谷】,坚持原创,0广告,写自己所想所得,不媚俗。近期文章推荐:
认识不少该公司的员工甚至高层。
他们中的一些,属于130+的级别;
还有一些属于100 - 110的级别。
他们都挺优秀的,我挺喜欢他们,起码不讨厌。
在现代化公司体系的加成下,
他们致力于给不到100的人,提供日常蓝片口粮;
或在算法的加成下,让本有可能达到120+的人,
退化并固化到100,然后热衷食用日常蓝片口粮。
这不是讽刺,这是很正当的生意。
且从诸多角度看,有很正面的社会意义。
真心的,一点儿也没开玩笑。
但我自认是个先天或后天130+的人。
最起码,我有朝向这个方向演进的坚定追求。
于是,我就是再没有揶揄和刷优越感的心思,
也不太能接受一个以100 - 110为主体的人群,
去主动设计我退化到100的行为。
所以手机里并没有这两个App,
所以也谈不上卸载。
(以上的数字,旨在指代 “有区别”。具体含义,可自由理解)
防止小孩沉迷[狗头保命]
说实在的,刚想发布条想法——刷几年纸糊太累了,还是刷抖音去算了。
昨天测试了纸糊限流,发现还真没有限流的迹象——那更可怕了——估计粉丝都是死的,都跑路了。
有幸中美两地的都吃过。不懂餐饮行业,仅从食客角度谈一下。先甩一张人生第一次吃Popeyes小激动留念。
开业首天工作日,前期宣发和筹备都估计不足,导致排队直接爆掉。加之疫情原因,众多食客的怨气显然比以前更易聚集,其结果同前段时间必胜客上海四店秘密限定后又取消的自助餐,几乎是一样的窘境。这些从点评的众多半颗星评价即可窥见。第二天周六我和朋友去吃,显然紧急调整了用餐流程,从排队到点单,其实并不到一个小时。人多但显然不至于Shake Shack、Niko and...和麦吉machi machi开业前期疯狂。环境是OK的,人少的时候坐在这个地段的这个店面里吃炸鸡其实算惬意。
像Popeyes以前在北京开过又关门这种老历史我就不说了,咱直接说吃吧。
这些年国内的食物氛围,其实都笼罩着越来越明显的“韩式”氛围。别的不说,光提到炸鸡,若前面不是“韩式”炸鸡,似乎真想不出第二个更有存在感的选项。光说在上海,以Kyochon1991校村等一大票味道平庸性价比超低的韩式炸鸡真的是霸占同类食物版面太久。其实我觉得以上海的时尚模样,它本应该汇集世界各地的美食。但失望的是,他并没有。这展开就跑题了,对应本题,美式炸鸡就没有。
美式炸鸡到底有啥特殊的,就以国外吃过的Popeyes炸鸡,结合一些其他的常见食物,说一下。
Gravy可以理解成为肉汁。他是什么味道呢?你可以想象成肯德基土豆泥上面的那个酱。这个酱通常有两种情况比较常见:一种是烹制肉的时候做蘸酱吃(牛排啊,火鸡啊),另一种就是北美炸鸡。老美在吃炸鸡的时候,很习惯用炸鸡或者其他小食蘸着Gravy一并吃。相较于国内肯德基土豆泥上越来越少的那个酱料,老美们通常蘸食的Gravy黄油味会更浓一些,味道也稍微咸一点。
这东西我第一次尝试这种吃法的时候,惊为天人。脑子里说着要胖要胖,嘴上却啃着好吃好吃。当时我脑子里的OS就是“都别管我,让我胖,ok!”
当然,土豆泥在上海Popeyes是有的,土豆泥质地很绵密,优秀,但酱料少的要死。
并且,并没有Gravy单独出售,垃圾!
2. Coleslaw Salad(大头菜沙拉)
这东西算是老美常见的沙拉之一。其实就是大头菜和其他常见蔬菜切丝拌沙拉。相较于土豆沙拉,鸡蛋沙拉等其他常见沙拉,这种沙拉原料比较好搞,且容易解腻,所以尤其在快餐存在感更高些。说不上有多好吃,但就这炸鸡的确不错。
但看上海Popeyes菜单,国内的沙拉似乎直接毫无诚意地换成了生菜番茄等蔬菜的烂俗沙拉,毫无特色。懒得找图,也并没兴趣点。失望。
3. Biscuits(黄油酥饼)
这东西在北美原版,是圆形的。黄油量大,吃一口也是又香又罪恶。但是国内的明显减少了Buttermilk的用量,看似更健康,但味道不伦不类。我很不喜欢。唯一的创意,是形状改成长条,并且蘸着味道还不错的冰淇淋。尽管如此,我依然怀念圆形胖Biscuit蘸着Gravy的传统吃法。然而这个组合若用上海Popeyes的长条蘸着土豆泥顶层酱来效仿,既无味,又可怜。
讲真,上海Popeyes的Biscuits,去掉冰淇淋的口感遮掩,本身味道很一般。
4. Pickle(酸黄瓜)
这东西与Coleslaw一样,快餐解腻常客。没有额外点,但在上海Popeyes的汉堡里可以吃到两片。
味道并不正宗,酸味严重不足,吃到嘴里头脑中想到的第一个词,是“六必居酱瓜”。所以原料采购方真的令人无语。上海卖三明治的店,随便抽出一家来,附带的Pickle都比这应景。
5. 各种酱料
老外的沙拉酱料当然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美乃滋(就是肯德基香辣鸡腿堡里面的那个白色酱)。经常吃的酱其实可以先好好研究下赛百味。而这其中常见的几个酱:Honey Mustard(蜂蜜芥末酱)、Tar-tar(塔塔酱)和Ranch(牧场酱)。
这几种酱可以在上海Popeyes见到,终究是那么多北美炸鸡店特点的大失望后,的些许安慰。
首先蜂蜜芥末酱算是Popeyes家的招牌,因为其中芥末颗粒清晰可见,味道不算甜,味道浓郁。塔塔酱在吃炸鱼薯条的时候经常见到,其实可以类比千岛酱(只是千岛酱在国外虽然有,但存在感反而不高)。而Ranch酱因为吃起来些许酸味十分开胃,所以是我的最爱。这三种酱算是稍许挽回些局面。
(当然北美好吃的酱远不止这些,以后有机会细说。)
所以以上说了那么多,我记起的,关于美式炸鸡的一切,上海Popeyes几乎不占,或者表现平平。所以还是失望的。当然,当年第一次吃Popeyes真正惊喜,还是因为它的辣味炸鸡。这次好不容易点了那么多,还另加了两块炸鸡。吃完有些失望:鸡肉并不大,表皮味道和之前吃到的一样的酥脆,一样的味道,但,里面干的要死,干的要死,就吃在嘴里脑子浮现撒哈拉沙漠的干的要死!
而这却不是偶然,因为顺便点了肉酱饭,一样的毛病:量就是一个冰淇淋球的大小,然后干的要死!我怀疑他俩是说好一起殉情干死的!!!!我要死了。
你说,有不干的东西嘛?有,那个汉堡。
说实话,汉堡是真的不错,里面汁水多,表面面包油光锃亮,看起来也可爱。但是里面炸鸡鸡排的油是没沥干就夹里面了嘛?面包内层已经被油浸渍太多啦,最后几口真的开始腻了。主要酱不多,酸黄瓜还就可怜的两片,味道不够酸,跟国内没腌好的咸菜黄瓜似的,不顶事儿。完蛋。
吃的过程有奶香,是特色,我承认。但吃完因为太油也是真的。
薯条其实蛮想着重的讲一下,因为真的是不错的!
但是若想说明白,聊到Cajun,恐怕我今晚说不完,所以未来有合适话题再细数。这个粗薯条味道有,口感有,我是给高分的。
所以总结一下:其实相比美国的Popeyes,上海的Popeyes阉割的东西还不止上面提到的那些。炸虾没有了,绿豆角没了,肉桂苹果派也没有了。
反正对我来说,没有单独的Gravy,没有Coleslaw,没有同原版一样好吃又胖的Biscuits,上海Popeyes目前不配冠以“地道美式炸鸡店”之名。当然,若有机会尝尝招牌的汉堡、辣味炸鸡,和Cajun薯条,配上三种不错的酱料,臆想一下美式炸鸡的遗风还是可以的。
考虑到那么多美式炸鸡的精髓在上海Popeyes旗舰店被完全阉割得一点都不剩,我不清楚确定国内Popeyes最终菜单的那位市场部领导,到底有没有吃过原版Popeyes。至少就目前的菜单现状和同国外相比的变化,我既看不到上海Popeyes对美式炸鸡的理解,也看不到对国内市场的任何诚意与野心。用东北话形容:完犊子。
整体上,我给70分。比较原版,失望,但不差。不惊艳,但可以尝尝。
以上的失落情绪,并不代表国外的月亮就圆,只是因为国内的Popeyes,太方。
最后,上海哪里能吃到蘸Gravy的炸鸡啊!肯德基土豆泥的酱也越来越少,越给越抠门,别说拿来蘸炸鸡了,连土豆泥都不够拌开的!为了什么啊!
我要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