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找错了重点,早在没有“舔狗”“easy girl”这些反击的时候,鼓吹女性单方面对立男同胞就已经是一条甚至很多条成熟的产业链了,而反击纯属砸人饭碗,本身没有盈利模式,这个锅咱们背不起。题主肯定不是两年前或更早开始玩知乎的,4年前的知乎甚至可以看到聚众仇男一呼百应的盛景,你信不信。
题主看到的只是矛盾的爆发,并不是矛盾本身,如果换个提法,是否有人从鼓吹对立男性中获利,很明确,有。
煽动对本族男性或是对本民族的仇恨无疑是有很多商机可做文章:
1、内容流量
首先是单纯的树靶子打男人,最直接地通过煽动女性的戾气获取流量,这种基本涵盖了目之所及的女权营销了。
这不奇怪,所有女权营销最后矛头都指向男性群体,我至今没见过例外。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才凉不久的咪蒙。鼓破万人捶,你现在可以很事后武侯地说:“她不是真女权”,可人家在最早标榜自己是女权、以及随后很“弄潮儿”地表示:“我不是女权,是平权”的时候,你站出来反对过吗?
而流量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拓量的商机。流量就算不变现,投资人的钱都足以顿顿吃香喝辣了,咪蒙女士还用粉丝的力量走后门解决了孩子的入学问题。
2、仇男粉的变现及裂变
煽动完对男性的对立,下一步是什么?当然是通过戾气引导“刷存在感”性质的消费,以及把男性绑上消费主义战车了。
常规理论下的消费链条
男性对女性不好—自己对自己好一点—女性花钱;这是最普遍的女性流量变现形式。然而鼓吹对立者并不满足,他们奴役了消费主义女性,再利用这些女性去奴役男性。
这种逻辑链条很容易变成:1、男性对女性好—替女性花钱——刺激了口红、旅游等消费;2、好的男性会为女性而投资自己—男性花钱——刺激了男性化妆品、健身等消费。举例仅仅是为了让大家易于理解,当然这连冰山一角都谈不上。
看看,鼓吹男女对立的人,通过把两情相悦量化成为交易,轻松完成了“掏别人钱”的操作,还利用自己的下线完成了拉新,堪称传销教科书级案例,四两拨千斤。
3、世纪第二大骗局
你以为完了吗?大头还没出现呢——车房。
女性把车房当择偶标准可谓是全球一大奇观,真·女性地位低下的印度可是正好相反的。偏偏还有全球另一大奇观——车房在我们的国度还贵的离谱。说不贵的自己除下收入,车房别忘了那些衍生费用比如油耗、车位、装修、学区溢价,就会得到一个惊喜的比例。煽动对立男性的操作也相当简单就完成了这个任务,“不买就是无能/不爱”成功让中国男性背着两大奇观去满足他们的荷包。如果说钻石营销绑架了爱情是世纪第一大骗局,那么车房营销绑架爱情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纪第二大。我想问问,把男性写成天生欠女性一套房,算不算鼓吹对立男性?
4、车房续集:六个钱包
你以为大头完了吗?没有!因为房价已经高到怼男人只是平添单身率了!
所以下一步掏谁的?
咱们还是从鼓吹者那里找答案。我们看到了几个高频关键字:原生家庭。婆婆。产后抑郁。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
这不仅是性别对立了,更是不挑事死不休的家庭对立。
这是真的欺负老一辈不会上网了。否则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真的轮不到我们上场。这些鼓吹者,是六个钱包最忠实的推动者,教唆着下线出手掏空自己的和对方父母的棺材本,为房价泡沫添砖java。
相信不少老一辈的感觉是,这现在的女孩咋这样了。
5、逆向民族主义的营生
这种鼓吹对立如果仅限于国内,还可以说是一种大规模的内卷;
然而鼓吹对立者还把业务拓展到了国际上,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全方位鼓吹对中国男性的对立。你关注留学移民圈公众号的就知道,矮化中国男性、中国制度、中国文化,吹捧外国男性(抱歉,写西方男性已经不能尽言这些公众号的谄媚了)、外国制度、外国文化尤其是文化糟粕,已经成了移民、留学类公众号的保留篇目。
早个十年,这些人扮演的就是公知的角色。呸,一比之下公知都算良心的,好歹人针对老百姓的时候说的是“民族劣根性”而不是“中国男人劣根性”,公众号从对立中国男性到对立国家的格局真是小。
典型的可以看下北美吐槽君(就是写《中国男人为什么这么丑》那个);还有什么inside china。
这些无一不在放大你的国家你的男同胞的不足,再配几张美国女权反川游行的图,神化西方文明。配图我都帮他们挑好了:
1、游行女性套着阴唇模型.jpg
2、麦当娜放话要给暗杀川普的人blowjob.jpg
3、艾玛沃森在游行队伍中迷之微笑.jpg
然后就在一片仇男剁川的转发中完成了一轮对受众的异国文化洗礼。很多敌视国家的女性,都是从敌视男同胞开始的。
满嘴抱怨中国男人的,不会安于只敌视男同胞,最后免不了成了这种嘴脸:
她本人确实是个女权主义者。
为什么会有easy girl,为什么会有女大学生为洋男友运毒贩毒,为什么入美军伞兵部队的深圳女孩会被女生热捧,为什么召集国内女学生免费为洋人提供性服务可以做成灰色产业,这些鼓吹对立国内男性、对立政体的公众号可谓是居功至伟。
6、境外势力的招安
有段时间女权势力纷纷整齐划一地为某宗教站台,为此微博还封了几个女权大号。一查之下,发现田园的才是世界的:
从立场来说他们本该对立。一轮瓜之后我们又知道,除了买买买智商税、车房彩礼绑架、留学移民等小儿科,鼓吹对立本族男性还可以有个盈利模式——拿境外势力的投资。这点在国内外都成立,瑞典女权一样对立她们的男同胞,引入难民也是她们最积极。
瑞典政府引以为傲的女性力量
现在,回到题目。
鼓吹男女对立,不,是鼓吹对立国内男性,是有巨大的商机的,因为客观上促进了消费,自然也就拉动了税收。所以之前大环境对此是两眼全闭视而不见。文化惨不忍睹,繁荣的唯有流量明星;道德更是没法提,《非城勿扰》把作女捧成了相亲标配,没相亲的也发现原来还可以这么作,我不管坐宝马如何反正我坐自行车笑不出来你看着办吧。
后来,反弹很严重,男性压力过大,单身率离婚率上升,生育率大降,这样下去最惨的就是教育和房地产。教育还好,反正增量可以通过减发培训资格来控制,不至于热过头;但盖好的房子和将要盖的房子将来没人兜底,只能跌,中产能答应?碧桂园业主房闹忘了?和朴素的仇男情绪不同,这是真有杀伤力的,把那个数量乘以100就成了地方势力,把这个数量级再一扩就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了。
何苦如此为难男人,放纵鼓吹者敛财赚那点智商税和置业税,换来可能是为期十年的人口红利消失,折本生意。不过,咪蒙被连根拔起,还是连实习生都没放过的AOE,陆大v被封公众号,我觉得这都是好信号。
钱的问题。自媒体聚粉啊。粉丝越多,广告费费率越高。其实“远离中医药”也是这类。关键盲从者众多。翻译成大白话,傻子太多,骗子都不够用了。
把别人变成自己一样的弱势,自己就不孤立了。比方丑女,没人追。就鼓励美女恨男人。大家都没男朋友,都嫁不出去,自己就不会被指指点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