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写一个以明朝为背景的小说,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第1页

  

user avatar   159271025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收到邀请很久了,但因为最高票的两位已经说得比较充分了,我就一直没答。因为我以前自己也写过类似的以明朝为背景的小说,略有感悟,还是来回答一下,他们说过的我就不再重复,尽量补充一些新的东西。

0、故事性是最重要的!!!

以明朝为背景的小说,它还是小说!不是写严瑾的历史学论文,你历史考证做的再好,再注重历史细节,但故事讲得稀烂,照样没人看!

真要看历史知识、历史细节,我何必不去看《明实录》、《明史》这类正经史料呢?甚至连《明朝那些事儿》都比这类编出来的历史网文靠谱得多啊!

只有在把故事讲好的情况下再去注意历史细节才有意义,历史细节只能是锦上添花。

1、不要动不动就文官集团,同样,也不要动不动就什么东林党,东林党。

明朝并没有一个利益集团是以文、武来划分圈子的,每个“小圈子”,它都必然是有文有武,同时还有阉宦,只有三者互相勾结起来,才玩的转。在朝的高级官僚在外头肯定是会支持几个武将的,同时还会拉拢几个当朝阉宦。如果你大搞阴谋论,将文、武官员对立起来,搞的水火不容,那真是贻笑大方。

而被现代人津津乐道的“东林党”,并不是一个有什么共同纲领的政党、党派,他们的政见也并不统一,更没有隔三差五的聚在一起开党代会,所谓的“东林党”只不过是某些大搞党争的人将曾经在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的一种笼统称谓,很多人是莫名其妙被“入党”的,真是人在家中坐,党籍从天降。而且,即使是上了“东林点将录”名单的所谓“东林党徒”,其品性节操、个人能力、在明亡时的选择,也是大相径庭,根本不能一概而论。

2、写历史类小说,一定要看地图!!!注意距离!!!注意古代交通的速度!!!

有些小说,今天还在南京,没两天就跳到了两千多公里外的辽东,你坐飞机、高铁去的啊?还有带着部队去干仗,跑得比现在的机械化部队还要快!

古代基本就三种交通工具:

1、船,走运河、长江等,速度快不了,一般顺风顺水,一个时辰三四十公里可能都没有;
2、马,一天跑一百公里就得颠死你;
3、你自己的腿,1212......

麻烦写小说的时候,稍微算下空间距离和时间的关系,不要信口开河,跟在纸上玩战略游戏一样。

3、注意称呼,尤其是皇室成员之间。我重点来谈谈皇室之间的称呼和自称。

首先,别让皇帝成天的朕不离口,朕朕朕,狗脚朕啊!

但也不是完全不用,你要注意场合,尤其是皇帝私下,很多时候并不自称“朕”,“我”、“余”、“吾”,甚至“俺”都是有可能的,当然,有时候也就是直接称“朕”的,不要走了极端。

我贴一些《明神宗实录》关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史料:

上以雒于仁本手授时行,云:“先生每看这本,说朕酒色财气,试为一评!”
时行方展疏,未及对。 上遽云:“他说朕好酒,谁人不饮酒?若酒后持刀舞剑,非帝王举动,岂有是事!又说朕好色,偏宠贵妃郑氏!朕只因郑氏勤劳,朕每至一宫,他必相随,朝夕间小心侍奉勤劳。如恭妃王氏,他有长子,朕著他调护照管,母子相依,所以不能朝夕侍奉,何尝有偏?他说朕贪财,因受张鲸贿赂,所以用他,昨年李沂也这等说!朕为天子,富有四海,天下之财皆朕之财,朕若贪张鲸之财,何不抄没了他?!又说朕尚气,古云少时戒之在色,壮时戒之在斗,斗即是气,朕岂不知?但人孰无气,且如先生每也有僮仆家人,难道更不责治?如今内侍、宫人等,或有触犯及失误差使的,也曾杖责,然亦有疾疫死者,如何说都是杖死?先生每将这本去票拟重处!”
上曰:“人臣事君,该知道理,如今没个尊卑上下,信口胡说,先年御史党杰也曾数落我,我也容了,如今雒于仁亦然,因不曾惩创,所以如此。”
上曰:“不然,朕就是心,先生每是股肱,心非股肱,安能运动?朕既委任,先生每有何畏避,还要替朕主张,任劳任怨,不要推诿。”
上曰:“朕已知之,先生每回阁去罢。”仍命各赐酒饭。
时行等叩头谢,遂出去宫门数十步。 上复命司礼监内臣追止之,云:“且少俟,皇上已令人宣长哥来,著先生每一见。”
时行等复还至宫门内,立待良久,上令内臣觇视,申阁老等闻召长哥,亦喜否(pi)。
久之,司礼监大监传言:“皇长子至矣!”
皇三子亦至,但不能离乳保,遂复引入西室,至御榻前,则皇长子在榻右,上手携之,皇三子旁立,一乳母拥其后。
时行等既见,因贺上云:“皇长子龙姿凤目,岐嶷非凡,仰见皇上昌后之仁,齐天之福。 ”
上欣然曰:“此祖宗德泽,圣母恩庇,朕何敢当?”
时行等奏:“皇长子春秋渐长,正当读书进学。”
上曰:“已令内侍授书诵读矣。”
时行云:“皇上正位东宫,时年方九龄,即已读书,皇长子读书已晚矣。”
上曰:“朕五岁即能读书!”
复指皇三子:“是儿亦五岁,尚不能离乳母,且数病。

以上皆节选自《神宗实录》万历十八年正月初一万历皇帝召见申时行等人的一段对话,看起来非常口语化了,基本可以认为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到,皇帝既有自称“朕”,也有自称“我”,万历皇帝叫首辅申时行“先生”,皇长子朱常洛这时候被叫做“长哥”。

这还是与申时行这些“先生”说话,要是跟宫里的太监、嫔妃在一起,估计会更口语化、通俗化一些,彼此之间的称呼可能和民间没什么差别。

另外,太后、皇帝、皇后、嫔妃、太子、诸王、公主等等皇室成员,他们之间的称呼,像“父皇”、“本宫”、“臣妾”、“母后”、“哀家”这类称呼也尽量少写。

现代影视剧真是一大祸害,这类称呼不是说一定都没有,但一般出现在像庆贺礼、各种礼仪大典等等比较正式的场合。在平时、私下,麻烦让他们说人话好么?

至于他们相互之间具体怎么称呼、怎么自称,可以参考当时民间的叫法,“爹”、“爹爹”、“爷”、“哥儿”、“姐儿”、“儿”、“奴奴”、“奴”、“奴婢”

皇后面对皇帝的时候,多数就自称“妾”、“吾”、“余”,比如崇祯的周皇后,见过几则当时的史料,多自称为“吾”,皇后和皇帝之间一般是比较平等的,他们也是夫妻啊!

而田妃、袁妃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她们似乎多自称“奴”,也有野史说她们叫皇帝“爹爹”,自称“女儿”,这尼玛不忍直视啊~

而皇帝叫自己的儿女们,怎么可能常常叫封号?一家人私底下说人话不好嘛?

多半都是“长哥儿”、“三哥儿”、“四姐儿”之类的。

另外还有太后的“哀家”,我真是被各种电视剧、小说给听吐了,太后并不经常这么自称的啊,“老身”、“老妇”不比什么“哀家”更有亲切感么?

总之,皇室成员的称呼及自称多参考当时民间的叫法就是,真想较真的,可以自己查阅史料,或者看看当时的一些小说,比如《金瓶梅》,《三言二拍》,很符合当时的口语。

4、别把官员称呼为“某大人”!!!

这又是一大重灾区!明朝极少有这种叫法,有时候看一些历史类网文,一群年纪四五十的官员们在一起,彼此称呼对方为“这大人”、“那大人”,我尼玛,明朝那时候,“大人”一般是指自己父母的啊,你这是让他们互相认爹吗?

其实官员们的叫法多如牛毛,你叫什么不好,非得叫“大人”?一般只有极少数职卑者在跪舔位高权重的高官时,才偶尔出现这种叫法,你长期这么叫,会让士人不耻的!

“阁老”、“大司马”(兵部尚书)、“本兵”(兵部尚书)、“X公”、“督宪”(总督)、“部堂”(总督)、“抚台”、“X帅”等等多的是,甚至你直接叫官职,例如“李巡抚”、“王知府”等等都比“李大人”、“王大人”要适合。

5、总督和巡抚——小说中最常见的两个官。

本官和差遣职事的问题,上头已经说了,我就不再重复,这里主要说总督和巡抚的问题,明朝有两百七十六年(不算南明),其实一直是在变化着的,至少在中期以前,正式的文件较少有“XX总督”、“XX巡抚”这样的用法,一般都是巡抚某处(副)(佥)都御史,总督某处都御史(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在中早期,“总督”、“巡抚”更偏向于动词,少有“湖广巡抚”、“陕西总督”这样的用法,一般都会加上代表他品级的侍郎、都御史职衔,后来才慢慢向名词发展。

另外,在明朝中早期(其实在万历以前都是),总督是很少的,而且不常设,大多是总督粮储、总督仓场、总督漕运这种,和地方(省(布政司))关系不很大,只有到了晚期、末期,战事多了起来,才常设“总督陕西三边”、“总督蓟辽”等等职位,这是为了应对战争频繁的需要。

而巡抚和地方的关系更大,但是巡抚并不只是一省(布政司)一个,一省多个、一省一个、多省一个,都有可能,写小说的时候最好查清楚了再写,不要想当然,有些职位可能根本不存在!有些以省名命名的巡抚职位可能根本管不到全省,比如湖广在明末晚明时期同时存在湖广巡抚、偏沅巡抚、承天巡抚和郧阳抚治,江西存在江西巡抚和南赣巡抚,他们的职权划分你最好弄清楚,千万千万不要拿清朝的情况去套明朝的。

举一些例子:

巡抚湖广左佥都御史王俭;巡抚两广右佥都御史吴祯;巡抚延绥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左佥都御史滕昭;巡抚宁夏右副都御史陈价;巡抚陕西右副都御史项忠;巡抚南直隶右副都御史刘孜;巡抚淮扬右副都御史陈泰;总督宣大右都御史杨时宁;总督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王继谟;

至于任命某某为某某巡抚的用法,一般格式是以某某为(都察院)(左)右(副)(佥)都御史,巡抚某某地方,而且要注意一点,一般情况下,在外的巡抚,都御史的职衔多数都是右职,尤其是晚明、明末,很少有左职了,左职一般就是京师都察院的朝官,右职几乎成了总督、巡抚加衔时的专用。


我来举几个例子:

张亮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庐池太平;
方震孺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
巡抚保定右佥都御史徐标为兵部右侍郎,总督畿南山东河北军务,仍巡抚保定。
改命提督两广军务右佥都御史吴祯提督广西军务兼理巡抚。
命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徐廷章巡抚甘肃。
兵部右侍郎吕大器仍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江、楚、应、皖援剿事务,兼理粮饷。

而为了更正式更有逼格一些,最好这么用:

以XXX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等处地方,赞理军务,兼理粮饷。

注:巡抚一般是赞理军务,以治民为主,上头一般还有总督军务、提督军务的总督。巡抚加提督军务更偏向于管军。

最好不要写“封XXX为湖广巡抚”,这就太没有历史感了。


user avatar   mao-you-meng-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部分小说分不清本官和差遣职务的区别。像总督、巡抚、总兵、巡按、提督、经略这些官都是差遣使职,没有品级,理论上是被皇帝临时差委去干一件具体的事。而像尚书、布政使、都督、指挥使、按察使、侍郎、御史、知府、知县这些才是本官,正式官职,有品级。举个栗子,如钦差提督西厂御马监太监汪直,“御马监太监”是正式的四品官职,是汪公公的本官,被皇帝临时委派去干“提督西厂”这件具体的事情。一般小说中如果出现什么“二品巡抚”、“三品参将”、“四品道台”之类都是笑话了,巡抚、参将之类在明朝都是没有品级的职位。

明朝在地方上设有分守道、兵备道等职,也是没有品级的差遣使职,一般以布政司参议、参政,按察司副使这些正式官员来担任,但一般不像清朝称为某道、某观察,而是本官是啥就怎么称呼,本官是布政司参议就称“少参”,是布政司参政就称“大参”,是按察司副使就称“宪副”。

锦衣卫是比较特殊的存在,锦衣卫是直属皇帝的亲军卫,正式的最高职务是正三品的锦衣卫指挥使。但皇帝往往为了突出其重要性,又喜欢给管理锦衣卫的人加官,比如锦衣卫掌卫事都指挥使某某。“掌卫事”也是差遣职务,负责掌管锦衣卫事务。本官是“都指挥使”,但又因为锦衣卫是不属于任何都司的直辖卫,所以这个“都指挥使”也是不挂靠任何都司的,实际只能起到表示品级大小的作用,明人沈德符还吐槽过这个问题。但是假如皇帝继续给“锦衣卫掌卫事”加官,加到都督同知、都督之类,那么他又可以挂靠在五军都督府,成为正式的都督。唯独锦衣卫有这样的混乱情形。

我还看过一本小说,竞把毛某某称为“毛军门”,这也是笑话,武将做到总兵的,关系好的称某帅,关系一般的称某镇,天子都称毛帅而不名,何必自出心裁呢?“军门”在明朝一般是对领兵文官的称呼,到清朝才演变为对提督的称呼(提督在清朝是正式武职)。但也有少数例外,一是抗日援朝期间,神宗显皇帝竟然让李如松直接负责军事,李如松就可以称军门;二是袁某某把后金军一路领到北京城下后,毅宗烈皇帝让满桂接替过袁某某一段时间,满桂这时也能称军门。明神宗和明毅宗因为让社会底层的军阀、丘八担任军门,而被认为是千古昏君。

还有就是高皇帝恢复中华以后,鉴于宋朝重文轻武的教训,大力提高了军人的地位。“土木堡之变”后,掌权的文官又开始自己鄙视军人,抛弃了高皇帝的祖制,自创所谓的“祖制”来打压军人,但大部分其实都是上不得台盘的潜规则,什么都督见了试御史都要下跪叩头口称公祖老大人之类,如果遇到读了点书的,较真的军官,文官们一时也无可奈何,只能通过别的手段去打压。明朝在都司卫所设有都司儒学、卫儒学等,专供军人子弟进学,进了学就是生员。翻开明代登科录,军籍出身的进士比比皆是。

还要注意古今地名之异同,明朝是没有江苏、安徽、河北、湖北的。江浙被称为浙直。像灰熊猫写的垃圾小说《窃明》,竞然出现了大连,跟他提意见还删贴子。

古代地图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的,所以江东才称为江左,江西称为江右。同样是三流写手灰熊猫写的垃圾小说《窃明》,把左右都搞反,把在东边的陈继盛称为“右协”,西边的黄石称为“左协” 。

补充一点,很多小说不懂得“君前臣名”的规矩,在天子面前称某人或者自称,不能用字号,尊号等,一定要用名字。像有的小说动不动袁元素,孙稚绳的,这就不好了,啊。天子自己高兴怎么叫人都行,这是一种特权。。


user avatar   shao-quan-yi-s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不要动不动文官集团,这玩意简直就是毒药。

2,如果主角是走文官路线,不要动不动就什么六首、三元、魁首。不是我鄙视主角。而是,主角真的比不过人家古人。

3,同样,如果主角走文官路线,不要动不动给就要给主角封爵,然后主角十动然拒。抱歉,他明朝二百年,基本勋臣不入阁。

4,就如高票答案说的。不要动不动一品总督二品巡抚三品总兵四品参将之类。

他明朝这些官称,全是差遣,临时性职务。没有品级,品级只视本官官阶而定。

5,不要动不动就抄袭后世的诗词。

暂时就这么多。以后想到再说。

另外,感叹左侯肾真好!




  

相关话题

  吹明朝阉党的都是什么心态? 
  明朝灭亡后,明朝王爷的结局如何? 
  如果让你决定,希望三国演义在哪里结尾? 
  毛文龙如果不死,能否灭掉金朝? 
  唐朝天子九迁,国都六陷,唐朝在军事方面是不是弱与汉朝跟明朝? 
  极度的清黑和极度的明黑分别都是什么人? 
  足利义满是否是因为试图借助明朝势力推翻大和朝廷,自己当上天皇。所以统一南北朝的功绩被日本史学家低估? 
  明末魏忠贤为了大明做了哪些事业? 
  明朝有酷吏吗? 
  明朝的官制是怎么样的? 

前一个讨论
地球上有哪些超出常人想象的神秘事件?
下一个讨论
搞笑一家人里有哪些让你难忘的情节?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