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机器代替人检测越位,一是不可行,二是没必要。
对于可行性的问题,先不论成本,拿球越门线和越位的性质比较一下:
应用对象 门线技术只需要检测一个足球。越位检测需要侦测足球和场上所有球员,足球、进攻球员、防守球员三者需要不同的检测方式。
应用范围 门线技术的检测范围是7.32米长,12厘米宽的球门线。越位检测的范围是整个足球场。
触发条件 门线技术只需要判定一个条件——球在二维平台上的投影坐标是否在得分范围内。而越位至少要进行四项基本判定——球的位置、进攻球员位置、防守球员位置、引发判罚的时机,对于“位置”,05年规则里球员的身体、手臂、脚部的位置对于越位判定都是有影响的,于是“位置”就已经起码是多个不规则物体的三维坐标这么个复杂程度的变量了;对于“时机”,现行规则里的折射、故意、参与进攻、得利等一系列的主观判断条件,这些在机器给出的数据是根本体现不出来的。
触发方式 门线技术只需要被动触发,即球进入了触发区域才需要反馈给裁判。越位则必须是主动的,即比赛进行中的每一秒钟,侦测系统都必须保持运转,并且要实时记录所有球员的位置和球员与球每一次接触的时机。
门线技术使用一场比赛的成本就是2500英镑,而越位监测的工作量、误差要求比门线技术高十倍以上是肯定的。而且关键的问题是技术并不能取代人工,甚至连减少边裁工作量这么简单的要求都无法达到。技术能解决的只是“越位位置”的判断,但“越位位置”和“越位违例”并非一码事,一场比赛里出现几十次“越位位置”也未必会产生一次“越位违例”,所谓自动检测很可能纯粹只是给裁判不停地输送无用信号。所以现在的助理裁判依旧要用,也依旧要按规定跑位、观察、执法,其工作量一点没少,这个钱花在培训裁判的业务水平上不更好吗?
第二个问题是,根本没有必要从过程上来“监控”越位,监控结果比监控过程要简单、也要可行得多。现在FIFA的改革思路也是如此。
我们的需求只是减少误判,而误判一般分两种:本来应该吹越位的没吹,是为漏判;本来不该吹越位但被吹了,是为错判。
对于漏判,一般能够产生严重后果的,是最后发展为进球、点球等大事件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直接从结果,也就是进球、点球上治理显然要更为可行。现在FIFA开始实施的VAR(video assistant referee,录像裁判)就是针对这一点的。
VAR的思路是,只对进球、点球、红牌这些重要的事件,由场外看录像回放的裁判通过语音对讲提醒当场主裁,由主裁确认后做出定夺。单对于越位的情况,最常见的争议一般是边裁漏判了越位导致最后发展为进球,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在边裁遗漏的刹那间提醒,只要在进球造成比赛暂停后,有一定时间通过场外录像裁判看回放判断,这就足够更正错误并且不过度影响比赛的流畅度了。发展为点球、红牌的情况同理。如果裁判漏判了越位但最后并没有发展成关键的后果,那也没有追究这一次遗漏的必要。
另一种情况是错判,即把没越位的球当做越位来吹掉,这种情况可能麻烦一点,但边裁既然能够做出判决,那首先他的位置应该是准确的,错判只是出于判断上的失误,所以相比于可能出自位置不到位所致的着实无能为力的漏判,错判应该是更容易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来规避的。即便真出了错判,由于做出越位判罚的一刻比赛已经停止,这之后的任何事件,即便是进球,在规则中都是无效的,所以这类判罚虽说破坏了一次合理的机会,但相比因为漏判导致的比分改写、人员变动这个程度的后果,错判的争议性相对要小得多。
这是发生在近期的一个实例:大发神威!电子裁判帮了西班牙 首秀2度杀死误判
这个实例正好实测了越位漏判、错判两种情况,第一例是边裁漏判导致进球,最后通过录像回放确认,进球判定无效;第二例是主裁判定进球而边裁举旗(进球发生前主裁未看到边裁),通过录像回放认定进球有效。而如果边裁举旗并且主裁也吹哨中止比赛,那么即便边裁判断错误,后续的动作也皆已无效,录像回放没有资格启动(防止球员继续带球)。
所以,只要能通过实践充分检验视频辅助的可行性,对于越位判罚的担忧就已经可以减少很多了。现在FIFA、欧足联的都对视频辅助大开绿灯,也表明足球运动的管理层至少已经转变了过去所谓“人为因素不可避免”的观念。以后的技术发展也应该是以录像辅助为中心,尽可能减少录像辅助介入对比赛造成的延迟,这应该是一个最为可行也最为实用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