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和炎帝是传说时代的人物,更多来自周人的构拟而非现实。其实从《史记·五帝本纪》“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的得名就可以看出,黄帝只能是五行学说产生后才有的称号。而甲骨文中“帝”只指天帝或某些先王,并不用于在位的人王。不但如此,在黄帝同时还有炎帝(赤帝)、玄帝(黑帝)、白帝、青帝等称号。《墨子》有“帝杀四龙”的说法、《孙子兵法》又有“黄帝胜四帝”的说法。可见,在某些文献中,依然保留了五行帝作为天帝的特征。
在商民族的史诗《商颂·玄鸟》和周民族的史诗《大雅·生民》里,商周两族都来源于天帝感生,当时还不存在黄帝、帝喾这些先祖。而到春秋战国时期,炎帝、黄帝开始人王化,并且成为华夏族的祖先。战国齐威王时期的青铜器“陈侯因齐镦”有“高祖黄帝”的说法,这是黄帝人王化最早的证据。太史公撰写《五帝本纪》依据的《大戴礼记·五帝德》《帝系》,来源于战国儒者所著,可以说在春秋战国之际,商周两族都被拟构成帝喾之后,而帝喾的世系也被连接到了黄帝之下。
在战国秦汉大一统的观念下,儒者纷纷把各族的世系归于黄帝。于是玄帝也和颛顼对应,并成了黄帝之孙;青帝、白帝则分别和东方天神太昊、少昊对应,太昊、少昊尽管不是出于黄帝,但相互之间也有联姻,比如秦的祖先父系为少昊(后来少昊被划为黄帝之子),母系就是颛顼。另外还有一个姜姓被划入炎帝世系,这应该和战国姜姓式微有关,所以被附会上了被黄帝战败的炎帝。而黄帝胜炎帝,多少有姬姓战胜姜姓,共同建立周国的影子,所以黄帝为兄、炎帝为弟。
然而我们在不同文献中,还能看到似乎不同时期的黄帝、炎帝、太昊、少昊、蚩尤、后羿,也有说蚩尤就是炎帝之臣,甚至就是炎帝本人,又有说神农氏八代榆罔才是被黄帝打败的炎帝。所以有人认为,这些黄帝、炎帝等上古大神都是表示世代的部落而不是一个人。其实这些人物都是各部族的自然神、祖先神,本身并没有时间前后之分,所以在不同传说中会呈现不同的形态。故炎帝和黄帝本身来自于五行天神,到春秋战国时才被儒者拟构成兄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