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短视。
听闻Two Sigma,DE Shaw,Renaissance,Citadel,IMC, Optiver, DRW,CTC之流第一年给10万奖金就去了,殊不知自己失去了整个世界的无尽可能性。不想想20年后会真的在乎这10万刀么?本质上将来市场越来越efficient,君不见这些年多少钱已经从active manage的对冲基金转到了passive low cost funds里了。Goldman这年头开始做零售银行,DRW这两年开始干房地产,二级市场这种把钱从一个兜里转到另一个兜里的行当不说价值就纯粹说收入长期来看靠什么支撑?
之后回顾这一辈子干了什么,结果发现人生最宝贵的几年要么在优化高频想方设法的去front run别人的交易单(with all due respect),要么在跑回归(和用别的统计手段)找因子。说白了,弄一些机器学习方法做什么pattern/feature detection什么trade result separation,和我妈买完菜回来拿一本江恩技术指南看什么形态分析到底是”吊颈“还是”探针“有什么本质区别?
然后如白马过隙发现曾经在一起的同窗少年都已经在改变世界去了,stretching the limits of human civilization,做了一个又一个有意义的实现了自我价值的人。
不后悔死了。
******
之前没有意识到关了评论,已开。
补充两句:
1)没有恶意,偏见可能有,没有diss所有上街的人。
2)全文没有说过做developer和research scientist收入低或者随时间推移的收入方差大。相反,言下之意说人家一样挣很多钱,说不定更多。
3)关于价值观:
觉得本质上想说的是二级市场交易的本身能带来的social welfare的surplus/positive externality是什么的问题。所有人都会说,一,发现价格,以及随之而来的二,提供流动性。那么现在问题来了,量化对冲基金可不可以帮我们发现价格和提供流动性呢?答案是可以。一个买方写了一个exotic contract没有定价对,我来套利来了,发现价格了;一个特别illiquid的对一个high yield写的期权没人交易,我作为一个prop shop来做市(虽然估计也没人真的来这种市场做市),提供了流动性。但我所发现价格和提供流动性的情况是否真的带来了正的外部性呢。
一个股票研究分析师可以说,如果这个股票的价格不是“正确”的话,对于公司发展和对于私人投资者而言都是非效率的,从这一点上而言他的工作确实是有正的外部性的。一个种玉米的农民可能需要买一个plain vanilla来控制风险,而一个OTC的exotic contract本身,到底能给社会提供是什么价值?而很多真的illiquid的市场,需要那么多流动性么?对于在这些没人碰的市场而言,所有人一天“见一次”定一个价格难道不是对社会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吗?
然现实中,很可能出现的情景是,贵shop同时还跑了一个高频,post了一堆假的order混淆价格,同时suck out了市场的流动性。
pony.ai - 楼天城
face++ - 印奇, 杨沐, 唐文斌
momenta - 曹旭东
小鹏汽车 - 何涛
禾赛科技 - 李一帆
深鉴科技 - 单羿,姚颂
商汤科技 - 徐持衡,杨帆
etc
这个讲法没有证据,是几个正确拼凑出来的错误。一、姚班的确是清华理科生中比较优秀的群体。二、清华理科拔尖的人的确都去了美国。三、美国量化的确招聘了很多非金融的理科生。------ 问题是,计算机并不是量化最需要的专业知识。量化最需要的知识是数学。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数学方面,并不比天体物理毕业生,占多少优势。
作为既在顶尖互联网公司呆过,也在顶级prop trading firm呆过的,先匿了怕被认出来。
不太明白为什么这里这么多人diss量化吹捧互联网。一个是赚机构进出场的零头,一个是割用户的韭菜,真的就一个比另外一个更高尚吗。
互联网所谓的改变改变世界,不过是绞尽脑汁优化算法来给用户推荐更多的垃圾内容,让用户本应工作学习创造价值的时间,用来深陷手机不能自拔。这些公司则把这些注意力转化成真金白银,自己赚的盆满钵满,还转过头来称之为改变世界。真想方便用户改变世界,你们先把自己的广告去了试试?
就个人发展来看,就算硅谷FLAG这种公司的SWE,每天主要的工作也不过是想法设法去创造一些根本不需要的项目,编造自己都不信的鬼话去过design review,然后草草做出来来升职加薪 (不信去看看谷歌地图几个月前的升级,注意时间点,微笑)。即便是manager,每天也是在思考如何索要更多的headcount,招更多的人扩大自己的team,哪怕自己根本没有项目来给他们做。于是自动回到本段1,毅种循环,直接把纳斯达克顶上了8000点。
真正在改变世界的,是那些扑在载人航天、生物制药、可控核聚变等第一线的科研工作者,虽然他们在贵乎习惯性被劝退被diss,但是这才是人类的希望,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而金融和IT这些繁华社会里出现的蛀虫,都没有为社会贡献,还在这里菜鸡互啄,再一起劝退diss真正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你们配吗
量化交易为社会提供什么价值?
没有任何价值,甚至是负价值。
然而人类最优秀的人才却挤破头去研究量化交易,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悲哀。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唯一关注的只有利润。
为了利润,一个好人可以去贩卖奴隶、鸦片和战争,这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
利润,是万恶之源。
为了利润,什么社会责任、良知,统统可以放到脑后。
利润,就是权力,就是奴役他人的魔瓶。
利润,激发了人性中最丑恶的那部分力量,甚至超过了它所带来的价值。
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物质生产的奇迹,也创造了各种人类最卑鄙的恶行。
是时候思考下如何面对这个问题了。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先下结论:电影想把Freddie塑造成一个有人性的神,却忘了真正的Freddie只是一个有神性的人
如果作为一部粉丝向的情怀片,《波》已经达到了满分,哪怕不谈对细节出色的把控,光是最后二十分钟的神级还原已经足够让所有的情怀在we are the champions中泪流满面
感受一下当时的直播:
Live Aid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2941240030597120
但是作为一部传记片,《波》还是太流程化了,才华横溢的主角惊艳出场,遇到小人,遭遇挫折,众叛亲离,踢开小人,亲友重聚,完美收场。作为人物小传也算及格,但是对于Freddie这样的传奇人物的剖析还是不够大胆,想要表现其人性的一面,又不敢去探索Freddie其实也有自私功利的角落,想要表现其亦男亦女的魅力,却又只是浮于外表没有触碰到灵魂,以至于片子自始至终有种畏手畏脚的憋屈感。
不过不管受众是谁,《波西米亚狂想曲》至少是一部及格线以上的作品,再加上Queen的音乐加成,哪怕不至于血脉喷张,但让观众在电影院点点头抖抖腿还是绰绰有余了
看完电影之后,再看到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歌词,或许会有一些不一样的体会
Is this the real life
Is this just fantasy
Caught in a landslide. No escape from reality
Open your eyes.Look up to the skies and see
I'm just a poor boy, I need no sympathy
Because I'm easy come, easy go,A little high, little low,
Anyway the wind blows, doesn't really matter to me
freddie的生命像一场华丽的错觉,但他所留下来的,is not fant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