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重要了!之前有一个新闻说有个小三被原配抓到在路上暴打,刚开始弹幕都是说打的好,打死她,破坏别人家庭的贱人等等。但一看到小三长的很漂亮之后,弹幕瞬间变了,什么一个巴掌啪不响,有本事街头打小三,怎么不去管好家里那位管不好下半身的男人,肯定是原配有问题,打的太重了,心疼小三等等。
后面我又找了一下,原配其实长的也不差,我想这个男的肯定很有钱了。。
-------------分割线----------------
PS:想不到随手回答这么多赞,先谢谢大家了!我特地做了一个GIF,让大家看看。
可以转载
看下这个视频。我抖音录的。 你就懂了。
《论颜值的重要性——浅谈瓜子脸与国字脸》
《休闲装饰——试论一条漂亮yi巴的作用》
《健与美——一只狐狸的自我修养》
《运动与健康——我为什么看起来蠢蠢的》
《气质——卖萌与犯二的区别》
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块草场讨生活,同样是狐狸,你说你,你看看你自己,为什么就长得跟开玩笑似的呢?即使你转身离去,背影是那么的落寞,我还是忍不住噗哈哈哈哈哈哈哈……
脸方也就算了,你嘴还那么长……
长得不咋地也就罢了,那么多好吃的摆在你面前,你却只在乎一个黑胖子对你的嘲笑,抓鼠兔都忘了,这就有点不可原谅了。
你看吧,颜值就是这么重要。
之前看到一个新闻,可以说很符合题目。
说深夜里,在路边躺着一个醉酒的女子,身旁有三个正值青春年少的青年……
然而,然而,现在的青年们实在是太正直。并没有对这个无辜的醉酒少女伸出罪恶的双手,而是选择苦苦在她身边坚守了一夜,直到早上救护车赶来,多善良,多有正能量。
街头少女为何迷醉?三个少年为何守候?
谁又能懂得一个少女复杂多变的内心。
谁又明白少年们那一颗颗无畏坚持守候的心。
我想,是正义吧!
………可爱的分割线(●'◡'●)ノ❤…………
因为长得帅而被选去上北大的局座
局座:抱歉,长得帅就是可以为所欲为.jpg
还有,局座在北大的时候因为攒着钱买收音机(好像是)而挨饿,后来靠着女生的接济才解决了吃饭的问题2333
额,首先泻药
我就不举动物的例子了,就说一个人——高晓松
就是这个可爱的人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位大叔的家世
高景德(原来传为高晓松爷爷,后来证明是邻居,也就是隔壁老高,这两家当时建房子的时候一起建的):清华大学前校长、电机工程教授、中科院院士
外公张维:深圳大学创办者兼第一任校长、中科院工程院双院士、瑞典皇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著名力学家、教育家
外婆陆士嘉:学过流体力学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位大牛,私认为应该可以说是家族里第二牛逼的人(第一一会儿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办人之一、世界著名科学家普朗特闭门弟子(同时也是唯一的女弟子、唯一的亚裔弟子)、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不是院士的原因是因为人家自己不想当(数百位在职院士联名推荐)
父亲高立人:清华大学教授
母亲张克群:著名建筑学家,你只需要知道她是梁思成的弟子就行了
外舅公施今墨: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医
舅舅: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系主任
高晓松本人:北京四中毕业、清华大学肄业(主动退学),后考取北影导演系研究生,著名作词作曲,代表作《同桌的你》《万物生》等等(具体资料请百度)
(以上只表关系比较亲近的人,要是说千丝万缕的联系,从钱学森到金庸,从穆旦到徐志摩高老师都能攀上点关系)
我相信就上面这套简历就能吓死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国人了……不过不要着急,我们继续
接下来我们说他家族最牛逼的一位
他的某一位祖先(证据可考)叫
额...
陆游
这位不用我介绍了吧?
所以社会我高叔虽然头衔很多,但仍是家族成员里“最没出息的一位”但我们不能否认他的成就依然很高,他的社会阅历十分丰富,脱口秀对于世界各地的文化历史张口即来(虽然有些许的错误)但是可以说如果给他换上一副不那么随意的长相,他绝对是大众情人的第一选择,幽默风趣,会写歌唱歌,一家子清华教授......
但就算是这样,仅仅是因为他长成 这个样子,当年娶夕又米就落下了“不要脸,老牛吃嫩草”的名声,给大众留下的印象基本也是大饼子脸、丑
题主你说颜值重不重要?
这幅画的名字叫做《法庭上的芙丽涅》,是法国著名画家让·莱昂·热罗姆于1861年创作的名画。
画中的裸体女子就是芙丽涅,她是公元前四世纪的一位名媛、模特。她被控诉“渎神”罪,在法庭上,她的辩护律师希佩里德斯当众脱去的她的衣服,向全场所有人展示她美丽的胴体。他对法官和陪审团成员说:“看,多美啊,这么美的身体会有罪吗?你们忍心让这样美的乳房消失吗?”
芙丽涅被无罪释放。
这是西方世界里的案例,我们再来看一则东方故事。
师逵,字九达,东阿人……洪武中,以国子生从御史出按事,为御史所劾,逮至。帝伟其貌,释之 ——《明史·列传第三十八》
师逵入太学,为御史所劾。逮至阙下,囚服入见,状貌伟丽,面如玉盘,戟髯拂拂。太祖目而伟之,即以逵为御史。 ——《明语林》
这幸亏是洪武年间事,要是正德、万历年间,恐怕很难让人不想歪。
“如果一个罪人外形俊美,就可能得到神的宽恕。”——普鲁塔克
颜值即正义,不只是说说而已。
—————————————
正文部分到此为止了,下面我想说点我自己的想法。
现代社会里,单纯因为长得帅而被无罪释放这种事肯定是不会发生了,但看楼上答主 @枫枫枫叶 的答案,以及我在微博上看到过好多次的诸如“吴彦祖就是强奸杀人我也会原谅他”这种言论(说这种话的时候你考虑过吴彦祖的感受吗)。总体来看,在我们当今的时代里,颜值高、长相好的确会让起码一部分人对待TA的态度宽容温和许多。
那么,我想说……
我们长得丑的人又是做错了什么呢?
在数百年后的课堂上,历史课本会用这样的文字回顾我们这个时代:“在二十一世纪的初期,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社会分层加剧,人们饱受一种称之为颜值问题的困惑。”
“老师,什么是颜值问题?什么是颜值?”
“颜值就是评价人脸价值的一种规则。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完成生产技术的革命突变,所以资源还是非常有限的,人们发明了各种规则来进行不合理的资源分配,颜值就是其中的一种。当时的人们会根据美、丑的不同来划分人的价值,被归类为丑的人会在各种场合里遭到无形的歧视,而长得好看的人则会享有很多无形的特权。旧社会有一种叫作明星的职业,他们在资本主义的运作下,凭借脸就可以获得底层人数百万倍以上的收入。正因如此,人们疯狂地想要提高颜值,不惜去做手术,将剧毒的肉毒杆菌注射到脸上为了使得皮肤更紧致。年轻人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图片软件处理自己的照片,只是为了获得别人在虚拟网络上的一个赞。还有一种小东西叫作化妆品,资本主义将这种小物品包装成能提高颜值的灵丹妙药,人们在化妆品上消费的数字远远超过了对航天技术的投资。”
“我们的祖先到底是坏还是傻呢?”一位同学听完了老师的解释,表示不解。
“啊,这也太不公平了,一个人的脸不是被基因决定的吗?根据一出生就有了的东西去评价一个人的价值,这和奴隶制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的祖先忙活两千多年都在干什么呀?”另一位同学抱怨道。
“你要注意到时代的局限性。”有同学反驳他。
老师微笑而不语。
“我觉得这个和上个单元学习过的根据种族的不同来划分人的价值和根据性别的不同来划分人的价值这两个现象很像。”学霸冷静地讲。
“的确是这样,你很聪明,这是这两年考试大题的热点,经常会和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与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结合起来一起考哦。”
“明白啦。”学生们长按屏幕,将 “颜值问题”一词标注了颜色。
颜值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的回答是既重要,也不重要。这似乎是一个违背形式逻辑的回答,为什么会有一种东西既重要,也不重要呢?为了更好理解这个说法,在上文中我尝试提供了一个假想中的情景,希望读者能用一种超越的态度去审视当下的颜值现象。
之所以我称颜值重要,因为我们正身处在一种颜值秩序当中,而颜值也肯定不重要,只要我们超越了这种秩序。这就好比问:红灯停真的重要吗?如果你身处在城市的交通系统当中,当然重要。红灯和停止在现代城市交通规则中呈现为符号—意义之间的约定关系,只有每个人遵守这种约定关系才能维系交通秩序。但是,你若身处交通系统之外的原始森林中,红灯和停止这种约定关系就不重要了,因为你外在于这套意义关系,红灯与停止之间没有了任何联系。这里我们引入符号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总结:
我们会发现符号学对于红灯停这一现象提供了非常独特的视角。
第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非自然的。为什么红灯要停止?为什么不能是绿灯停,红灯行?没有理由,这只是人们约定俗成或法律强行规定的结果,是不可追问的事情。红色与停止之间的意义关系当且仅当在这个符号秩序中成立。
第二,符号连接的不是名称和实体,而是表达和内容。红灯停并非是红灯这个实在的物体等同于停止,而是红灯作为一种信号等同于停止。换言之,红灯在交通规则中不是以一种物质实体存在的,而是以一种抽象概念存在的。
我们回到颜值问题上。试想,当你身处一种颜值秩序中,如果这种颜值秩序青睐好看的人,歧视不好看的人,那么你重视颜值就如同在城市里你重视红灯停这类交通规则一样,只是对现有秩序的默认认同。如果我们借用符号学的概念对颜值秩序进行解构,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
同理,依据上文中符号学的启示,我们也有理由相信:
第一,一张脸和这张脸所代表的价值关系是非自然的。为什么双眼皮、高鼻梁、白皮肤才是好看的?为什么单眼皮、矮鼻梁、黑皮肤就不好看了?颜值秩序本身的正当性是不可追问的。
第二,一张脸和这张脸所代表的价值关系并不是建立在这张脸本身实体上的。换言之,一张脸在颜值秩序中是被抽离成了一种符号而存在,而非作为脸本身而存在。人们爱的往往是一张由幻象建构出来的完美脸庞,而当这张脸完全素面朝天地直面你时,反而你会觉得它很陌生。在生活中,一些女孩甚至不化妆绝不出门,因为她们相信只有自己在化妆后的脸才是唯一本真的容貌,而素颜的自己反而是假的自己。
在以貌取人的社会中,与其说你是在爱美,不如说你只是为了自保。我们对于颜值的严苛要求从来不是因为对自己本身形象的不满意,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他人的期望。对颜值的渴望本质上是对自己的身份维持一种掌握感。
颜值神话给某些特定的长相赋予了神秘的价值,一个人只要长得好看就会在特定的场合中赢得不正当的优势。久而久之,颜值社会中的人们会变得越来越看脸,就像长期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看到红灯就无意识地停止一样。
颜值社会是何以可能的?
一个人必须要通过自己的脸来展示自我,因此脸就成为了一个人的符号。颜值社会中的脸时刻暴露在媒体塑造的偶像影响之下,这些媒体生产的偶像以无所不在的形式主宰着普罗大众。每当我们想要扮演某个角色的时候,我们都不自觉地想把自己的脸转换成那个角色的样子。这种对你意识进行隐蔽的控制的过程,我们不妨称之为“规训”(discipline)。
在规训中,娱乐媒体通过资本运作将所谓的“标准美”武断地推送到社会的每一个毛细血管深处。这种标准美继而成为了一条律令,人人监视彼此,每个人都在注视每个人,人们有意无意地对他人进行判断:他好看吗?她好看吗?我们给“好看”的人投以瞩目,给“不好看”的人报以冷眼。
这种规训并非是通过一个固定的中心而实现的,而是以不计其数的点状、网络状的结构进行互相作用。每个人都被卷入权力网络当中,既是权力的控制和支配的对象,又是实施权力、运用权力的行动者。
一个人即使是在私下照镜子的时候,社会规范依然发挥着作用。人们不但是他人的监视者,还是自己的监视者,同时还是他人和自己的监视对象。在镜子面前的“我”不是孤立存在的,“我”时刻感受着来自社会规范的注视和监控,继而开始对自己的相貌批判:这里肉太多了,鼻梁太矮了,眼睛太小,眉形不够好看,睫毛不够长等,进行一系列严苛的规训。注视着“我”的权力实质上服从于社会美学规范,观看者亦屈从于一种被自己内化了的审查制度。
以上我们简要地完成了从公共领域到私人领域的颜值社会结构分析,下面亟待要解决的问题是这种结构基础是什么?它来自何处?
人类之所以进化出对人脸细节的甄别能力,我认为原因有二。
其一在于实现个体识别的功能。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不同人群之间需要进行不断地识别与确认,这对于敌我概念的建立非常有意义。如果有一支人类部落都是脸盲,他们之间的合作便会困难重重,甚至有被敌人攻击而不自知的危险。
其二在于实现表情识别的功能。在语言诞生以前,人类面部肌肉细微的表情动作承担着丰富的意义。表情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先于语言存在,人们通过阅读别人脸上的表情来揣摩他人的情绪与想表达的内容,而这些解读仅仅依赖着非常细微的肌肉变化。在原始社会合作中,误解一个人的想法是对生存非常不利的,这迫使人类进化出对面部细节的解读能力。
脸的进化虽然早在文化诞生以前就已经完成,但是只有在文化当中脸才被赋予了自然以外的意义。这些意义的建构巧妙地利用了人类的生理特点:我们比起物,更喜欢人的形象;比起陌生的脸,更喜欢被我们熟悉的脸。
人类喜欢人脸,原因在于史前社会我们极其依赖与他人的合作,人脸即意味着一种安全感;人类喜欢熟悉的人脸,这则是因为我们必须要对天天见到的脸产生好感,以促进合作的效率,增加生存下去的机会。
然而现代社会发动了一场无限制的脸部生产,使得一种全新的脸部崇拜建立起来了。
明星脸作为一种典型图像(Vorbild)充斥在大街小巷。他们也许并不是道德或文艺上的典范,但只要这些图像强行横穿在我们面前,我们便会对明星脸产生熟悉和一定好感。作为一种媒体的产物,它面向的并非是某个观看者个体,而是所有人。杂志会在封面上刊登明星脸来供读者消费,而读者消费并不是这一面容的实体,而是这一面容所象征的符号意义。
同时,脸部消费的距离被不断拉近,脸从一个人的身体中抽离了出来,占据了整个身体的主导,给人一种局部代替整体的印象。面对一个人,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一张脸,而且大部分人对别人的印象往往也只是一张脸。
当脸的距离被不断拉近,便出现了凝视距离效应(gaze distance effect)。这指的是观众越是走近一张脸,这张脸就越抽离出来自成一体。我们观察一张脸时自己的情绪与想法,要比我们在这张脸上看到的内容更为重要,我们用臆想占据了他人的脸。这在电影学上可以称之为库里肖夫效应,电影只需要通过特定的蒙太奇剪辑手法,就可以让观众自以为从演员的脸中解读出了意义。
这也进一步佐证了我们在颜值问题的符号学分析中得到的结论:一张脸和这张脸所代表的价值关系并不是建立在这张脸本身实体上的。
在颜值的历史追问之后,我们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人类的美在哲学上存在一个标准吗?
对美追问几乎与人类文明起点同步,是哲学中最为古老的问题之一。早在古希腊,柏拉图在其著作《大希庇阿斯篇》中就有对美的本质的经典讨论。
苏:什么是美?请你想一想。
希:什么是美,你记清楚,苏格拉底,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
苏:希庇阿斯,如果你说凡是美的那些东西真正是美,是否有一个美本身存在,才叫那些东西美呢?一个漂亮的年青小姐的美,就是使一切东西成其为美的。你以为何如?你看怎样回答,希庇阿斯?一匹母马是美的时候,能不承认它有美吗?怎样能说美的东西没有美呢?
希:你说的对,苏格拉底,母马很美是很有道理的。
苏:好,一个美的竖琴有没有美?你看我们该不该承认,希庇阿斯?
希:该承认。
苏:亲爱的朋友,一个美的汤罐怎样?它不是一个美的东西吗?
希:不可能否认,苏格拉底。我的看法是这样:像这种东西若是做得好,当然也有它的美,不过这种美总不能比一匹母马,一位年轻小姐或是其它真正美的东西的美。
苏:就让你这么说吧,希庇阿斯,如果我懂得不错,我该这样说:“朋友,赫拉克立特说过,最美的猴子比起人来还是丑,你没有明白这句话的真理,而且你也忘记,依学问渊博的希庇阿斯的看法,最美的汤罐比起年青小姐来还是丑。”你看是不是应该这样回答?
希:一点不错,苏格拉底,答得顶好。
苏:请问你,年青小姐比起神仙,不也像汤罐比起年青小姐吗?比起神仙,最美的年青小姐不也就显得丑吗?你提起赫拉克立特,他不也说过,在学问方面,在美方面,在一切方面,人类中学问最渊博的比起神来,不过是一个猴子吗?我们该不该承认,最美的年青小姐比起女神也还是丑呢?
希:这是无可反驳的。
苏:对这个问题,你指出了一种美来回答,而这种美,依你自己说,却又美又丑,好象美也可以,丑也可以,是不是?
希:……
在《大希庇阿斯篇》里,苏格拉底问希庇阿斯:你能定义美吗?希庇阿斯说:一个年轻小姐是美的。苏格拉底不满意,他说:我要问的是什么是美?而不是问谁是美的,什么东西是美的?
在这篇颇具无厘头幽默的对话里,苏格拉底不断地提问,希庇阿斯不断地回应,苏格拉底面对希庇阿斯的回应又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他们之间尝试了好几种关于美的定义,例如美的就是适当的、美的就是有用的、美的就是令人愉悦的,但苏格拉底又一一予以驳难,最后得出的结论只能是:美是很难解释的。
这篇《大希庇阿斯篇》仿佛预言了一部西方美学史。美的确是很难解释的,该如何解释美?哲学家们穷尽了语言的极限,几乎尝试了一切方法去定义美,但这些定义或不够严谨、或挂一漏万,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一旦我们开始去思考美、尝试去定义美的时候,我们便遭遇了“延异”(différance)。
我们往往首先默认了美是存在一个中心的,存在一个本质定义的,然后再去寻找它是什么。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去寻找这样一种“美”的基础是徒劳无益的。因为美的意义不断地在寻找的过程中被延缓。
如果美就是自然的,难道不自然的就一定不美吗?如果美就是平衡的,难道不平衡的就一定不美吗?什么是美?美就是好看。那么什么是好看?好看就是令人赏心悦目。那么什么是令人赏心悦目?美的东西让人赏心悦目。我们不断地在语言中陷入到美的定义循环当中,它表现为各种新的差异的持续竞争,“美”似乎始终抵制被我们定义,而不管我们多少次努力尝试通过概念来对其加以把握。
对美的概念解构必须要建立在消解对一切旧有观念的服从之上。我们不妨忘记所有所谓“美”的标准,再仔细思考一次美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确信美是存在的?答案是因为丑的存在。
符号学认为符号是一套异质系统。它就像交通信号灯中的红绿灯,只有在交通规则的关系结构里,红灯才对应着停止,绿灯对应着通行,而红灯之所以对应着停止,原因仅仅在于绿灯已经对应了通行,反之亦然。就好比天使这个词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当天使出现在一个神学言语系统当中时,这个系统中必须要有恶魔这个概念和它相对,天使才能获得意义。
如同理性与感性,男性与女性,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文明与落后,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美与丑。美什么都不是,仅仅是丑的对立面而已。一部美的历史就是一部丑的历史,一部美对丑进行暴力征服的历史。如同西方人用自己所谓文明与开化的世界观强行定义非西方社会是野蛮与落后的,并赋予自己救世主的地位,用观赏的态度凝视东方社会,甚至用暴力撬开东方社会一样。
美就是一种权力,一种对丑进行统治的暴力特权。赫拉克立特认为再美的猴子也没有人美,这不过是人类中心论的偏见;人们认为年轻的异性比年老的异性要美,这不过是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进行生殖价值筛选的本能,年老色衰的异性体力孱弱、不能生育,而刚刚性成熟前后、二十岁左右的异性则有着极高的生育价值,被我们视作美丽动人;在西方意识形态的持续输出下,人们普遍接受西方人的美学,认为高鼻梁、白皮肤、双眼皮、修长的四肢才是美,而自己民族的容貌特征却被矮化为丑,殊不知在历史上东方文明比欧洲文明更发达的时候,这种美学关系曾经是颠倒的。
颜值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写这篇文章并非是想通过新颖的观点哗众取宠,而是对自己一系列思考做一个回顾总结。我有着这样简单的信念:美、丑、穷、富,这些标签不应该影响我们选择是否去尊重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值得尊重和关注,每个人都需要良好的社交。
如果你已经阅读到了这里,首先非常感谢你的毅力,要是我的挫作让你觉得自己已有所收获,那么非常欢迎读者朋友能点赞或分享我的文章。也许只是你一点绵薄的力量,但这也能给超越颜值社会带来可能,文章开头的课堂场景便能在你帮助下更早地实现了。
请把颜值社会清理到历史课本上吧,我们期望未来能迎接一个无颜值社会,人们不再以相貌去武断地评价他人的价值,好看的人不必再终日惶恐自己的面容老去,不好看的人也不必再终日自卑自己的长相不佳。
祝每个人都能跨过镜子面前无形注视你的眼睛,去遇见真正的自己,去拥抱真正的自己。
相关阅读:
对人类看脸行为的文化人类学分析:黄磊:从什么时候起,人类在选择配偶时开始注意五官长相?
符号学话题的推荐阅读:ClaireCeltics:若是玫瑰不叫玫瑰,那它还代表爱情吗?
原答案
图侵删
———————————————————
2.9
超1K赞了,有点慌
没什么报答大家,就祝大家狗年大吉…吧
———————————————————
2.10
说实话,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都没认真思考过,这图片是在刷微博看到顺便复制给基友看的,自己都没保存,看到这个提问又去找来回答。知乎没设置提醒,隔天来看赞数惊呆我了。
附上和基友的对话
最近看了电影《奇迹男孩》,对我“颜控”有治疗作用。
确实先入为主的是人的外观,但也不要因为外观就否定,希望接下来相亲我能熟知这一点
—————————————————
如果丑真的不是病,那整容医院为什么要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