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诸位有没有玩过一个十三猜的游戏。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十三个提问来找到特定人物/物品的游戏。
在高手面前,十三猜的胜率极高。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夜神月小朋友,猜到你需要多少问呢?
————————
首先要承认,如果你使用的次数非常少, 又非常聪明地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并且对追踪与反追踪很熟悉,那么你被抓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但是,命运的齿轮会从这里开始:
这个世界注意到了,死神是存在的。
————————
当然会有“足够聪明的夜神月小朋友”不服气。
那么我们做个实验。
假设你在拿到笔记的第一年里已经写了1000个人,穷尽你的智慧,尽可能让这1000个人的身份不同,狗带的方式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什么都不同。
当某个“笨笨的L”发现了一丝异样后,他会提出一个假设:意外身亡的名人是不是有点多了?
于是他开始排查,以三十年为样本,每年意外88的、见报的名人是2万人,今年是2.05万人(有一半的案例没注意到)。
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
第二步,把这60.05万人按照不同维度排列,问题来了:
最近两年有曝光度的名人死亡率远远高于过气名人,高争议名人的死亡率远远高于低争议名人,最近两年有曝光度、有争议度名人的死亡原因离散度远远高于其它名人。
“是谁?”
————————
下一步,是在你察觉之前,密切观察新的案件。
我们继续假设你是“聪明的夜神月小朋友”,这一阶段我们不需要确定你的身份,只要确定一件事:这种力量的特性。
这并不复杂,你能够认识的人是有限的,如果是你身边的,那么你知道名字和长相的人正常不超过500个,如果频繁从这些人下手,你暴露得会非常快。
所以你只能从媒体下手,无非是网络、电视、报纸、书籍等等。
通过对这些案件的分析,死亡笔记的基本特性是可以被分析出来的。
“我们可以确定,存在一个恶魔/恶魔组织,只要知道名字和长相就可以杀人”。“笨笨的L”如是说。
—————————
决战时刻到了,恶魔一定是人,因为只有人才会从媒体上看到的人群里选择目标,如果是神,一般不会这么无聊。退一步说,万一是神,那就告辞。
下一步,你每写下的一个名字,就是让你脖子上的枷锁紧一毫米。
这个过程非常无聊,没有“笨笨的L”在那绞尽脑汁,没有“聪明的夜神月”在那狂飙演技,即便告诉你“我们来了”也没关系。
案例越多,就越能提现你的特点,你不可能做到所有的案件罗列在一起而找不到有价值的共性。
互联网已经做到“千人千面”了,尽可能让每个人接收到的讯息不同,尽可能调动人们的情绪,当“聪明的夜神月小朋友”的用户画像足够清晰时,就可以把目标锁定在很小(比如说100k)的范围,再定向投送一些陷阱信息,结束。
—————————
这么说吧,这个游戏的关键不是怎么找到你,而是你怎么不被注意到。
从你被确定存在的那一刻起,
“你已经死了”——by 世纪末最能打的上海崇明人:健次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