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开始,本答案的目的在于:
第一章 中国航空工业与国际合作的流水账
1.1 飞行时代的前40年
一般认为莱特兄弟在1903年完成了首次自带动力的可控载人飞行,人类从此迈入了飞行时代。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间隔期间,飞行器得到了快速发展,包括但不限于:飞艇,飞机,直升机,火箭(导弹)。
至二战结束。喷气式发动机得到了应用;同时火箭发动机也具有了实用性,经过40年的努力,人类进入了喷气/火箭时代。与此同时,标准化概念,自动控制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电子技术也进行了初步应用;飞行器的性能有了跨越式提升。
具体到中国,抗战初期的空军打光之后,基本上是由外国人员及设备执行主要任务。抗战中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日本投降后,国共双方接收了一些日军空军的人员和设备,美国也给了国军一些援助。40年代末,台湾当局空军脱离本文论述范围。在此之后以下提到中国均指北京当局。中国于1949年底建立了空军,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
总体而言,这个阶段的中国航空实力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航空器停留在活塞动力水平上,仅能承担拆修维护工作,建立初期空军的日常工作严重依靠日方的投降技术人员和剩余物资。
1.2 装备跨越发展
问:中国空军装备水平最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是什么时候?
答:朝鲜战争。
志愿军空军拥有当时全世界顶尖的米格战斗机(不输美军对应机型),靠近国境线作战,背靠苏联援助,更有苏联教官的指导(甚至直接参战,不确认)。在对美军的空战中往往可以获得局部优势。由于喷气式战斗机空战的使用特点与活塞式战斗机有着较大区别,美军飞行员的经验优势难以发挥,以上均为志愿军空军发挥优秀的原因。
在朝鲜战争期间及其结束之后,苏联的直接对华军援力度较大,有一些装备免费提供,其他大多也是出厂价五折,这些装备使得当时的中国空军实力大大加强,跻身世界一流空军的行列。另外,维护保养工作也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为自行生产研制打下了基础。
1.3 技术跨越发展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依靠苏联援助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从农业国快速发展成为工业基础较为全面的工业国。并参考苏联体制建立了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到配套高校的全套工业化体制。这其中的成就和代价已经探讨很多了。
这期间,中国在苏联专家和资料的支持下,完成了对歼5~7、轰6以及辅助机型的仿制(引进生产)。积累了一些设计生产上的经验,摸索了发动机的生产经验。总体而言这一历史阶段的核心思想就是”以苏为师“,无质疑的学习苏联的一切,并将其贯彻在实际中。这样的思路对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延续直到今天。需要说明的是,在全盘学习苏联的问题上,军方和党内高层都有着一些不同意见,也进一步引发了政治上的事件,有兴趣的可以研究一下50~70年代的政治史。
1.4 发展停滞期
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再也无法获得苏联的援助。在歼七的仿制后期就遇到了巨大困难。之后长达20年时间,中国航空工业经历了全面的停滞期。这时期革命理想主义较为浓厚,有很多脱离实际的尝试(双2.6截击机),也有行政干预的问题导致反复修改技术指标(歼九等),更有在艰难条件下完成的项目(强五)。这些都是中国航空史上宝贵的财富与教训。具体表现在:
与此同时,世界航空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阶段。七十年代初,第三代战斗机(旧式划分)出现,协和研发成功,B747投入运营。而中国的歼八还在经历二十年的艰难研发。国际先进水平远远将中国甩在了后面。
1.5 与西方的国际合作
由于国际政治局势局势的变化,中国有了进行国际合作的机会,比较有名的包括引进斯贝、和平典范计划、整机引进黑鹰,一些民机生产引进等等。这些国际合作使得中国航空工业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也付出了一些代价)。
即使在此蜜月期之前,西方国家(包括日本)也不是铁板一块,中国凭借其经济政治体量和谈判手段总可以打开一些突破口。例如斯贝的引进就是在文革结束之前敲定的。
一九八九年,蜜月期结束。绝大多数国际合作项目终止。
限于时间太短,中国得到的实物成果并不多。但从根本上讲,这一时期使得中国彻底抛弃了苏式思想,从思路到标准努力向西方靠拢。整个航空系统的文档资料教材全面更新,在合作项目中走出去的一批技术人员成为了中坚力量。中国航空工业体验了西方先进思路和技术强大威力,以后的路要怎么走也就很明显了。对于技术水平原因无法彻底抛弃苏联基础的方面,中国也在积极的寻求改进。
1.6 新的停滞和新的发展
九十年代初,中国航空工业再次面临巨大的困难,不再赘述。
但是得益于对之前国际合作成果的钻研以及高层的思路转变,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航空工业有了新的起色。服役了一些新型号,获得了一些成果。
随着国际政治局势的再次缓和,中国航空工业再次开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至今为止,获得了很多成果。这些成果的背后,都有或明或暗的国际合作的基础,这方面也有很多讨论,有兴趣请自行查阅。
1.7 本章总结
本章简要论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以及与国际合作交流之间的关系。
航空工业作为人类物质文明的集大成者,涉及面广、资源投入和发展难度巨大。是对一个国家自然和人力资源、理论科学、工业基础、决策组织能力、科研实力等等方面的综合考验。中国作为后进国家,注定会经历坎坷的发展过程,也注定需要大量的向外界学习的过程。不管是初期的以苏为师,后期的全面向西方靠拢,到政治风波之后与东欧国家的合作,都是基于当时客观条件之下较好选择。
就我的个人观点看来,这些时期的主要问题是:
上述问题对中国的造成航空工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不但浪费财力物力,更是荒废了技术人员的数十年青春。应引以为鉴。
第二章 中国航空工业的国际合作现状
2.1 目前的国际化程度
相对于国际水平,中国航空工业的国际化程度非常低。主要原因有:
2.2目前对国际化的态度
当今中国是一个工业体系完整,理工教育体系完善的国家。
共和国建立以来,航空工业虽然常年在引进生产的水平上徘徊,但毕竟有一些自行研发的成果。第二次国际合作的高潮之后,中国航空工业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步伐逐渐加快,奠定了中国航空工业今天的技术和产业基础。
综上,中国航空工业目前的国际化态度是:以自成体系为目标,在学习的基础上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加上中国官方一直绷紧的保密弦,除了官方敲定的重大合作项目(往往与政治因素相参杂)之外,中国航空工业目前对于国际合作的态度总体而言较为保守。
2.3 对于国际化身份背景的态度。
分三个方向:
第三章 关于国际合作的几个常见问题
3.1 两弹一星搞的出,飞机/发动机搞不出?
这个问题已经烂大街了。试回答。我不懂核武器,关于两弹一星下面就以航天(导弹)为主了。
首先,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共有21位有留学经历,16位获得了博士学位。很多人在留学时即为教授、副教授,在本领域代表国际先进水平(钱学森、钱三强等)。反观航空,被誉为中国航空工业奠基者的徐舜寿、陆孝彭、黄志千、吴大观等人,以本科毕业为多,工作经历也大多是在西方飞行器/发动机厂所实习。虽说航空在当时来看主要是一门工程技术而非科学,但是仍需要空气动力学和固体力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为依托。所以,同是发展自西方技术基础和归国人才,中国航空和航天本来就不在一个层次上。虽然双方的中坚力量都是苏式速成教育法培养的青年技术人员,但是带头人的水平差距决定了发展水平。
其次,两者的起点不同。在两弹一星时代,全世界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而世界航空已经发展了近五十年,从头追赶太过漫长,完全依赖苏方补课又严重影响自己的基本功。
再次,两者本身的技术难度要求不同,两弹一星说到底是一锤子买卖,一次性达到技术要求即可,而航空器是要受到成本和寿命两方面限制的。
最后,国家的资源投入不同。
综上,对于当时的中国,两弹一星不一定比飞机/发动机难。两弹一星搞的出,飞机/发动机搞不出也是当时的客观情况。
3.2 美式体系哪里好?
继承性、拓展性、全面性。对问题的全面考虑,对错误的及时纠正,对趋势的密切追踪。
二战结束以来,除了没有估计到冷战迅速结束导致大量项目下马之外,美国在航空发展上走的弯路不多,失手之处也多及时止损(Boeing 2707)。几乎没有类似Su-27的推倒重来的情况。
F-4初上战场没有机炮,过分依赖导弹,导致表现不令人满意。美国一边恢复机炮、改进空战战术,一边提升导弹性能,一边加紧开发新式战机。直到F-15彻底颠覆了F-X计划的预定目标。美国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走出了曲折。况且F-4本身并不是失败的设计(贝卡谷地)。
又来事了,匆匆结尾,未尽之处回头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