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见过哪些让你震撼的文物? 第1页

  

user avatar   xi-bo-da-s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让我震撼的是陈列在厦门胡里山炮台的德国克虏伯大炮了。

这门炮,是一尊海岸炮,1883年生产,生产厂家是德国克虏伯,1896年厦门地方政府奏请清朝光绪皇帝加强厦门沿海防御,皇帝特批16万两白银购入四门主炮,又花了4万两白银运回国,其中两门就安装在厦门胡里山炮台。

这门岸炮,口径280mm,长度11余米,射程最远达20公里,非常先进,以至于41年后仍然发挥巨大作用,立下不世之功。1937年,日军三艘驱逐舰侵犯厦门外海,这门克虏伯大炮一炮,拦腰击中其中一艘驱逐舰若竹号,当场毙命20名日军海军士兵,该驱逐舰很快就因为伤势严重而沉没。鉴于如此强大的炮火,加上淞沪会战需要兵力支援,日军只好暂时放弃了攻占厦门的计划,厦门攻占被拖延了5-6月之久。

这次击沉日军驱逐舰,是中国军队抗日战争击沉的唯一一艘日本军舰。连甲午海战也都没击沉过日本军舰。


后来,日本占领了厦门,夺去两门副炮,但保留了主炮。后来新中国建立,其中西炮台的主炮被拆毁去大炼钢铁,东炮台的主炮保留下来。这门炮也有幸成为现存19世纪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火炮。

去厦门,一定要去胡里山炮台看看。


user avatar   bao-mo-mo-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代水晶/玻璃制品足以让人震撼,清代以前的文物给人感觉很少会与玻璃之类的联系起来,即便有,可能也是比较简单的镜片之类的,直到看到了下面的这些文物……

按年代一个个来看,先上个清早期的玻璃器皿:

没人说真会以为是宜家买的,不过清代的西洋技术逐渐东传,可能偶尔有这么一个玻璃碗也不会太过于惊奇。

那么久看看接下来这个惊掉下巴的元代玻璃酒瓶:

真的是800年前的玻璃酒瓶?确定不是穿越者带回去的?

再往前看:南宋赵某墓出图的水晶壁

完美一词感觉已经不足以描述这个文物了,另说一句,水晶壁穿着的绳子也是出土文物……

继续往前,疑似曹操墓里出土的东汉水晶透镜

说白了就是给老人看文书用的放大镜,那个墓是不是曹操墓我不敢说,但是这个墓主人肯定是个高级将领或者政治家,老了还看书简看地图……

同一时期罗马帝国的玻璃器皿文物

不多说啥了,我觉得这一套大小玻璃盘子,从博物馆里拿出来就能上餐厅用了……


最后,再上个更久远的: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杭州半山出土战国水晶杯……

器型之完美,雕琢之精致,或许跟那个越王勾践剑一样,是勾践曾经使用过的也未可知……

文物的魅力就在于此,当我们用现代的眼光审视那些“蒙昧早古”的时代和那些时代人们的时候,总能被古人的智慧和精彩所震惊。


user avatar   wu-qing-qi-fen-pi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09年南京博物院考古队在江苏省大云山地区发现一座规模宏大的汉代陵园,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经过近1年的考古勘探与发掘,确定此为规格极高的夫妻同冢异穴合葬墓,据考证墓主人是江都王刘非。

刘非(前168年―前128年),是汉景帝之子,母程姬。前155年立为汝南王。前154年,吴楚七国叛乱。当国家出现危难之时,他正时年十五岁,他没有退缩,决定挺身而出。于是上书自请平叛,于是被任为将军,吴破,徙为江都王,治故吴王所属之地。汉武帝元光年间,匈奴入边,又上书愿击匈奴,不许。为人好气力,治官馆,招四方豪杰。在位二十七年死。

在刘非墓的考古过程中,人们发现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两盏灯,造型十分特别。每盏灯包含五枝灯,一组两件,两件大小相同,唯底座造型似有一雄一雌的两只喜欢吃害虫的小青蛙。灯通高60.8厘米,最宽处97厘米,由灯盏、灯柱、灯座三部分组成。

灯盏呈碗形,9.8厘直径米,深2.7厘米,盏底有一方锥形支钉,插入灯柱的接口中。灯柱主干两侧各伸出两条枝干,上饰竹节纹。每支顶端托一灯盏,下层枝干与底座处于同一水平面,增加了灯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底座为趴伏状,长18.7厘米,最宽处18.7厘米,背部向上伸出高6.8厘米的銎,上接灯柱。

整灯造型简洁,错落有致,古朴美观,是一件罕见的灯具珍品。西汉时期青蛙一直被人们视为神物,当时人们相信可以辟五兵、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之物。

这件文物就是刘非的一生的写照吧。


user avatar   lin-jian-ming-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让我震撼的文物当属:“十块石头”。

在三体中有这么一段描述:“文明像一场五千年的狂奔,不断的进步推动着更快的进步,无数的奇迹催生出更大的奇迹,人类似乎拥有了神一般的力量……但最后发现,真正的力量在时间手里,留下脚印比创造世界更难,在这文明的尽头,他们也只能做远古的婴儿时代做过的事。把字刻在石头上。”

石头在古人眼中是最坚硬的东西,因为石头非常重,不容易搬走;又不怕风吹雨淋、水火刀剑,不易毁之,故能长存。

像许多文明,都用石头刻录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汉谟拉比法典」就是用黑色玄武岩石。又比如海贼王里用石头填补空白100年的「历史正文」(皮一下

而在我国,也有这样传世的石头。

当时是在秦国时期,先民们在花岗岩上刻下了十首关于游猎的诗,200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诗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组石刻文字。

它被历朝历代争夺,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已经是国宝。到了现代故宫特地设了一个馆存放这十块石头,但它的名气之大也导致它的命运坎坷,而承载它们的原本平淡无奇的花岗岩,成了康有为先生倍加推崇的“中国第一古物”。

这“十块石头”组合起来叫——秦石鼓。

“秦石鼓”为何如此之珍贵?往下看!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秦石鼓共有十块,每块高约90厘米,直径约60厘米,外形颇像鼓,因此得名“石鼓”。唐人也根据秦石鼓的出土地点,将它们命名为“陈仓石碣”或“岐阳石鼓”。秦石鼓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因其重要地位,被存放于石鼓馆中独立展示。

每块石鼓的表面,都刻有一首歌颂征旅渔猎的四言诗,故而“石鼓文”又被称为“猎碣文”。后人根据秦石鼓上的文字,将十块石鼓分别命名为:作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吾车、汧殹、田车、銮车、霝雨。

秦石鼓虽造于秦,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浮现于历史中,直至唐朝,十块石鼓才在天兴三畴原(今陕西省宝鸡市)被发现,此时距离秦石鼓被造出已有近千年。历经风雨的秦石鼓,部分文字已难以辨认。

最开始,唐人并不十分爱惜石鼓,有人甚至认为它们不过是一些长满苔藓的破石头。究其原因,在尊崇儒学的时代,孔子在编订《诗经》时并未收纳石鼓文,故而保护秦石鼓的呼吁引起了朝中“陋儒”们的抵触。韩愈曾力谏当局保护秦石鼓而不被采纳,他感慨宝物蒙尘,因而写下长诗《石鼓歌》。

是什么让韩愈如此重视秦石鼓?难道是诗文?可秦石鼓上的诗文描述的不过是秦国君王与大臣们出猎的场面,并非记录着特别之事,又因何而珍贵呢?答案是:书法。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石鼓文书法朴茂浑古,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书法大家前去临摹作拓。历朝历代,研究石鼓文的人比比皆是,元代潘迪撰《石鼓文音训》,明代李中馥著《石鼓文考》,清代顾炎武书《金石文字记》……足可见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石鼓文每字方寸有余,字体齐整统一。它用笔精妙,笔笔中锋。仔细打量,字里行间一个温润谦谦君子形象呼之欲出。康有为先生评价石鼓上的文字如“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截,自有奇采”,就好像嵌有金花的首饰落在地上,就好像灵芝盖上的云纹,丝毫没有刻意的修整,自然有着奇特的韵味。

那么,石鼓文属于哪类书体呢?它不同于金文,金文是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不同于小篆,小篆大多刻在石碑上。在书法史上,石鼓文是金文向小篆过渡间的字体。它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既承接了金文浑厚雄穆之风,又有着小篆的端稳匀称。加之它刻在石头上,隐约中透露着先秦庄严的韵味,所以康有为先生称之“为篆之宗”,后世学篆者都以之为正宗,无不临习。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因为秦石鼓的珍贵,迎接它的注定是颠沛流离的命运。

秦石鼓被发现一百余年之后,唐朝爆发安史之乱。唐肃宗命官员将秦石鼓进行迁移,官员在仓促间将其移至荒野,掩埋起来,直到动乱平息才重新寻回。韩愈上书请求朝廷将其移入京师太学妥善保管,但未能如愿,后愤作《石鼓歌》。几年后,曝于荒野的石鼓才被移到凤翔文庙,此时,十块石鼓中的“作原”石鼓已不知所踪。

几十年后,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登上舞台,秦石鼓也因为战乱失踪。宋朝建立后,宋仁宗下旨寻找秦石鼓,司马光之父司马池时任凤翔知府,寻得九块石鼓,但“作原”石鼓依旧不知所踪。当时的金石学家多方搜访,最终寻得时,“作原”石鼓已流落至一位屠夫的手中,被削成舂粮石臼和磨刀石,石鼓上的文字也被破坏殆尽。宋徽宗即位后,下旨将秦石鼓移入都城,又在石鼓文上填注黄金以示尊贵,同时也减缓了它们的自然风化。

但是秦石鼓的旅程并未结束。靖康之变后,许多珍贵的文物被金兵掠走,其中就包括十块石鼓。由于金兵不知秦石鼓的价值,运输过程中,秦石鼓磕碰严重。因为石鼓笨重,金兵掳运秦石鼓至燕京(今北京市)后,便剔去黄金将之抛入京郊的荒野,秦石鼓再次失踪。

而后,“元诗四大家”之一的虞集在淤泥草地发现了秦石鼓。此时,石鼓文已经有接近一半不可辨认。人们将其陈列于北京国子监并置铁栏保护,秦石鼓也平安地度过了元明清三朝。

到了民国时期,秦石鼓再次辗转四方。当时,为避免战争对文物的破坏,秦石鼓随着故宫文物南迁至上海,随后转至南京,被安置在南京朝天宫。紧接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岌岌可危,秦石鼓又往西迁,途中遭遇土匪抢劫、日军空袭、交通事故等,每次都陷入近乎毁灭的境地,却最终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之后,秦石鼓险些被带往中国台湾,多亏石鼓颇重,飞机严重超载,秦石鼓得以留在大陆。1950年以后,秦石鼓被转移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安然存放至今。

这便是我国传世的“十块石头”,也是最让我震撼的文物。

当我们回望秦石鼓颠沛流离的命运,会发现它已经超越了它原本的价值——与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一直紧密联系在一起。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从鼎盛到衰退,由衰退再到鼎盛。

民族之所以不绝,是因为文化绵长;文化之所以不绝,是因为文字从未磨灭。文字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记录着我们民族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当我们走进北京故宫博物院,欣赏秦石鼓之上笔锋奇劲如“金绳铁索”的文字时,我们似乎能够理解那使我们民族凝聚不散,使我们的文明源远流长、从未间断的力量。

原文(大家可以关注下)
创作团队

编辑 | 张芮;审核 | 王涛;文字 | 林简明;插画 | 果不知;

校对 | 刘思滟、李文婕;文 | 首刊于《今日中学生》

最后

感谢大家的点赞与关注,这是码字的唯一动力了~

别走别走~我还有个博物馆群,都是一批爱好文博/考古/建筑/艺术/历史的小伙伴,大家都来自全球各地、五湖四海。进群方式在公众号,欢迎来玩~


user avatar   gu-dong-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让我震撼的不是文物,而是卢芹斋此人。看百科感觉他已经被洗的很白了……我就一句话,不要拿支援辛亥革命洗白他,他在辛亥革命之后对中国文物犯下的罪行只能用丧心病狂形容。

被其盗卖的辽代木雕菩萨像

1918年将唐太宗昭陵六骏全部砸碎,四幅被截获另外两幅成功卖往美国


将6米高的隋代佛像砸成三段,卖往英国。

临死前献给美国的北齐河北响堂山石窟佛头

临死前献给美国的五代/后周壁画




  

相关话题

  考古行业上到专家学者 下到实习生 此行业在现场发掘中如何保证不会私藏古董? 
  龙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的继承者吗?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中,有哪些即将要失传的老手艺? 
  为什么杜尚的便池可以算是艺术,而广东大芬村的油画山寨品却不算? 
  小说看多了就会写吗? 
  请问这是哪幅画? 
  有哪些画光的画家? 
  裸体绘画是艺术吗(怎么用一句话对普通人解释清楚裸体绘画是艺术)? 
  如何直观地说明古罗马到底强大到什么程度? 
  《盗墓笔记》这类题材的盛行,给大众对于考古的认识带来的影响?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说内向的人精神内耗很严重呢?
下一个讨论
东北话中的某些专有词汇到底是来源满语还是山东话?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