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精日”行为(此处特指美化侵略战争、侮辱抗日英烈的行为)或将面临刑事处罚? 第1页

  

user avatar   SydoraAnn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刑事处罚只能由刑法规定,文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显然是无权作出题目所述规定的。

2. 建议增加规定的内容为:

亵渎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战略行为,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意思是如果行为触犯了刑法,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与行为是否具有“精日”性质无关。也不是标题中暗示的将“精日”行为认定为犯罪。

再看行为:亵渎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战略行为,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针对的是宣扬战争,并没有针对“精日”。

3. 举出的3个案例分别是:

  • 穿日本军服摆拍,警方予以行政拘留15日。
  • 两次拍摄视频侮辱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警方分别予以行政拘留5日及8日。
  • 穿日本军服拍照(后道歉称想要“拍一组日军到四行仓库谢罪的照片”,但被网友“断章取义”),未予处罚,但“有网友表示,即便他们所言非虚,但穿着曾经的侵略者军服在抗战纪念地前拍照,并以嬉笑的口吻在网上谈论和炒作,依然是一种极为不当的行为”。
  • 身着日军军装 摆出挥刀砍杀挑衅动作,因涉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行政拘留10日。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在治安管理法中是个口袋条款,没有特别明确的认定界限。这几个人更谈不上是因为“精日”行为受到处罚。

再说行政拘留。这个处罚有多普遍呢?北京市每年被行政拘留的治安管理案件数量,注意没有包括刑事案件,约为20万起。本文从数量庞大的行政拘留案件中选出4起涉及“精日”行为的案件,用它们和另一个只能说是事件作为依据,来证明“精日”行为与刑事处罚之间应当存在因果关系,实在是没有什么说服力。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 2019 年 12 月 23 日孙小果再被判处死刑? 
  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变成了海豚,并自动地均匀地掉进太平洋,同时智商不变,能不能发展出现有的文明成果? 
  郑州一网红被追征662万元税款,这传递了哪些信号?未来网红行业从业者的税收监管如何才能更规范化? 
  如何看待腾讯为「共同富裕」再投 500 亿,当下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有哪些内涵? 
  想请问一下不是法律本科,有司法证可以当律师吗? 
  如何看待 21 世纪网涉嫌新闻诈骗一事?此事会对中国目前的「财经公关」行业带来怎样的改变? 
  如何看待有美国公司将俄罗斯国歌的版权列为本公司所有? 
  为什么饮料瓶上要写「此瓶仅用于灌装本产品,请勿重复使用」? 
  如何用事实反驳「没有大陆的支持,港台就得破产饿死」的言论? 
  3 月 23 日吉林省本地新增「1810+791」,其中长春确诊 1280 例,目前当地防疫情况如何? 

前一个讨论
四川遂宁男子公交车殴打小孩的事件如果发生在欧美国家会有怎么样的法律制裁?
下一个讨论
经验比自己丰富、资历比自己老的员工向自己直接汇报工作,如何妥善处理工作关系?





© 2025-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