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美国决定一颗芯片也不给中兴,中国大陆高端制造业能突破重围吗? 第1页

     

user avatar   xie-jun-xin-0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很奇怪,这个问题底下竟然没人科普IC产业以及中国IC产业现状,只会大谈工资低?要知道IC产业已经是本来就是已经极其成熟甚至是有些夕阳的产业了,在欧美发达国家工资也还是比不上金融和互联网等产业,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其次很多人有个误解,好像互联网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实IC产业才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互联网和人家比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IC产业不是像互联网那样你高新挖几个程序员过来公司就可以立马崛起的,人员上的投入倒是其次,大头在研发和生产阶段,这才是要持续的大量资金投入的地方。最高票的言论可以说是极为可笑:一金融互联网工资高是市场决定的,这有什么好喷的?全世界都这样。二只加高从业人员工资就能让中国IC产业立刻崛起吗?你以为是互联网吗?研发投入呢?生产投入呢?

要谈IC产业和中国IC产业先要知道以下两个概念:

线宽:半导体行业最先进的制程工艺从几微米,再到几百纳米, 130纳米,65纳米,45纳米,28纳米,20纳米,16纳米,14纳米,10纳米,直到今年三星就要量产的7纳米,每隔两年左右就更新一代,但是这些线宽,各个厂家仍然有不同的工艺技术,有时候线宽也只是一个商业宣传噱头,因为IC电路上的每一个晶体管都是由多种半导体材料搭建而成,每种材料的形状和线宽都可能不同,厂家选择最窄那个宣传,仿佛水平最高,实际上也许不那么高,比如英特尔的20纳米制程工艺在实际效果上要强于台积电的16纳米制程工艺,所以我们在评价一个IC厂的制程工艺是否先进的时候,线宽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但不是唯一的。

生产投资:摩尔定律告诉了我们IC工艺将如何进步,但是没预料到建造IC工厂的投资如何增长。实际上每一代制程工艺的进步,新建工厂所需投资都成倍增长。从70年代的几千万美元,到几亿美元,十几亿美元,几十亿美元,上百亿美元,而最近三星,英特尔和台积电投资的7纳米生产厂,投资额都已经超过二百亿美元。这种天价的建设成本带来两种后果:第一,小国几乎没有经济实力追求最先进的制程工艺了。台湾和韩国都是举政府之力全力支持,并且从几十年前IC工厂所需投资还没那么大的时候就进入行业,经过以厂养厂的良性循环,利用旧工厂的高利润才能撑得起对新厂房的投入。而如今欧洲和日本的IC企业都已经无力再追寻最先进的制程工艺了。全世界最先进的IC制程工艺只掌握在三家公司手中:三星、台积电、英特尔。而目前唯一有可能赶上来的,就是中国。第二个后果,就是如此高价的生产建设投入,只生产自家产品是无法满足盈利以及填饱产能的而且还会导致自家产品的成本飙升。为了填满产能,摊平成本,所有掌握最先进工艺的厂家都会选择为其它公司代工。这就导致了IC行业分化为没有工厂只有设计和市场部门的FABLESS企业,和为其它企业代工生产的FAB公司。台积电是典型的FAB公司:只有代工,没有自己品牌IC产品。三星和英特尔都有自己品牌的IC产品,但也为其它企业代工。而我们熟知的AMD、NVIDIA、高通、MTK、博通等等都是没有IC厂的设计企业。网上有人说华为海思的芯片是代工的,所以华为海思也一般,这个观点是错的。高通也没自己的IC厂,所有产品都是台积电或者三星代工生产的,你敢说高通不牛?

那么中国的IC产业水平到底怎么样?

中国目前最先进的IC制程工艺是中芯国际和厦门联芯的28纳米制程。厦门联芯的28纳米良品率已经超过95%,而中芯国际的28纳米良品率还不高。但中芯国际已经把14纳米制程作为研发重点,争取在2019年底之前量产。前面提到过三星的7纳米制程刚刚量产成功,这样看,中国的IC制程技术比世界先进水平落后两代以上,但从时间上看是落后四年左右并没有一些键盘侠挖苦的那样落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注:台积电和三星的14/16纳米制程工艺都是在2015年开始量产的。

那么中国IC产业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除了投入时间晚以及早期投资少等历史因素,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欧美对光刻机设备的垄断。IC制造设备中最重要的就是光刻机。比如三星7纳米制程刚刚量产成功是应用了ASML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完成的。而台积电没有使用EUV光刻机的7纳米工艺要到今年底才能量产,英特尔会更晚些。使用EUV光刻机未来可升级到更先进的5纳米制程。所以很多键盘侠说中国IC制程技术比台湾韩国都落后十几年也是纯属放屁,实际上离开了ASML的设备支持台湾韩国一样玩不转。ASML是荷兰飞利浦公司的半导体部门拆分出来的独立公司(飞利浦半导体部门拆分出的另一家公司是NXP恩智浦,最近美国高通公司要收购NXP,需要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赶上美帝对中兴禁运,这就十分有趣了)。

这里还有一个误解是欧美光刻机对中国禁运。实际上ASML每年光刻机的产量只有几十台,每台卖一亿多美元,只能优先供应它的主要股东,就那三个最先进的IC厂家:三星、台积电、英特尔。中国企业如果订货得排在后面等,交货期长达21个月将近两年,交货后生产线调试,工艺调整还要一年左右;所以从下订单到到货要至少三年。这样通过正常的商业手段,就能达到美国政府制定的,让中国落后于最先进IC工艺至少三年的目标。根本没必要特意站出来说要禁运。实际上中芯国际现在就有14纳米制程的全套设备,不然也不会有信心说19年年底要量产。

那么中国到底有没有机会赶上呢?

毫无疑问是有的。摩尔定律在纳米阶段已经逐渐失效了,以目前的工艺技术,到了3纳米以下的时候,电子在半导体内的流动就不是按照我们所理解的理论来走了,而是会遇到神秘的量子效应,当前的工艺技术就会面临天花板。所以在几年之内,各领先企业都会停滞在3纳米制程附近,正是中国赶上来的好机会。另外IC制程工艺未来有一个发展方向是实用的并且已经在闪存行业应用了:那就是向多层发展,3D堆叠。目前三星已经量产64层堆叠的NAND Flash芯片,正在开发96层堆叠的技术,中国紫光刚刚量产32层堆叠的NAND Flash芯片,64层的计划到2019年才能量产。这个领域差距更小大概在两年左右。

但是,除了对速度和功耗有极致要求的一些IC需要追求最先进的制程工艺外,比如各种CPU和GPU等,其它大部分的IC产品实际上并不需要使用最先进的制程工艺。实际上,目前业内公认性价比最高的制程工艺是28纳米,而这一工艺已经被中国大陆企业掌握,但是产能不够。另外一个有趣的事实是28纳米工艺的营业额目前是台积电所有工艺里最高的。只要把这块市场拿下做大,中国的IC企业对台湾经济将产生不小的冲击。

最后说这么多,大家可能还是对IC产业需要多少资金投入没概念。举个例子,仅长江存储在武汉19年要开建的的3D NAND Flash芯片厂投资额就是240亿美元!另外紫光南京DRAM工厂投资额是105亿美元!紫光还规划在南京和成都各再建一个3D NAND Flash工厂,总投资500亿美元!所以我才在开头指出IC产业不仅是研发投入大,生产投入也不少。很多人说中国只会在共享单车外卖这种互联网企业上烧钱,这种话可以说是十分搞笑了。共享单车何德何能,烧的钱可有别人一个厂房的钱多?

PS:另外两个没那么多人关注的问题底下专业人士倒是有一些科普。这个问题宣泄情绪的人实在太多了。

中国的芯片现状如何?

小胖:中兴通讯被美国商务部下达出口禁止令,会对其本身和行业产生多大的影响?


user avatar   zheng-tian-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无解只要金融地产互联网继续蚕食大量社会资本,就没有制造业出路,谁都不是傻子学it毕业20万,学电子毕业10万不到,盲人都会选,毕竟人才们都要买房结婚生子,你说讲情怀,讲初心?那为什么那群红三富二都在国外读艺术时尚砸钱玩?士族都不讲情怀,你个寒门都算不上的黔首讲给谁听???


user avatar   huo-hua-de-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中国难道以前不知道吗?

不要只有情怀 中芯国际建立十多年了 后面还有造假的汉芯 持续投入的龙芯 国家持续投入没有上千亿也有上百亿了 怎么还做不起来 不该反思一下吗

2. tick-tock的终结

大约十年前,英特尔宣布了著名的“嘀嗒”(Tick-Tock)战略模式。“嘀嗒”意为钟摆的一个周期,“嘀”代表芯片工艺提升、晶体管变小,而“嗒”代表工艺不变,芯片核心架构的升级。一个“嘀嗒”代表完整的芯片发展周期,耗时两年。

原始的摩尔定律说每18个月晶体管数量翻一番。按照tick-tock的节奏,英特尔可以跟上摩尔定律的节奏,大约每24个月可以让晶体管数量翻一番。

去年,英特尔宣布将会采用“制程-架构-优化”(PAO)的三步走战略。这意味着每36个月晶体管才会翻一番。从这个意义上说,摩尔定律已经终结了。

3. 后摩尔定律时代

业界大概提出了三条后摩尔定律的道路。即More Moore, More than Moore 以及Beyond Moore。More Moore使用创新半导体制造工艺更激进地缩小数字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More than Moore则在系统集成方式上创新,系统性能提升不再靠单纯的暴力晶体管特征尺寸缩小,而是更多地靠电路设计以及系统算法优化。Beyond Moore方案,即使用CMOS以外的新器件提升集成电路性能。三条路都极具挑战,无论哪一条都很难在延续摩尔定律高速增长的传奇。

4. good old days:半导体的光辉岁月

摩尔定律的威力在于生产一个晶体管的成本每18个月减少一半,这样的指数增长速度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如果汽车生产符合摩尔定律,那么现在一辆汽车可能只要几块钱。很不幸,农业和大多数工业并不符合摩尔定律,他们线性增长甚至对数增长。正因为有摩尔定律,集成电路高速发展,带动了软件和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才有了现在世界的繁荣。

摩尔定律发现的时候,那是半导体行业的黄金时代。著名的仙童八叛徒乘着半导体技术的硅火燎原之势,先后创立了百余家公司,并使得圣何塞旁边的地方被人称为硅谷。

硅火燎原的时代,芯片拥有极高的利润率,极高的投资回报率,吸引资本疯狂跟进,吸引海量顶尖人才进入。当时芯片的火爆程度绝对不亚于如今的互联网。那时候,工艺技术简单,设计简单,投资周期短,投资回报率高,民间资本都非常乐于参与。美国依靠着那时候的海量资本和人才建立起非常非常高的技术壁垒。

5. 芯片行业发展停滞饱和

上面这图是过去几十年博通的合并历史。摩尔定律终结之后,半导体行业发展停滞饱和,利润率下跌,资本市场早已不追捧。美国半导体行业已经是夕阳产业,没有什么年轻人的机会了,而且现在很多企业都是转型,抛售,合并,市场上的职位越来越少,就算现在能够保住一个职位,很难保障十年二十年以后还有位置。研究院里面二三十年经验的老人被扫地出门。

6. 国家必须带节奏

如今,芯片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复杂程度不可同日而语。芯片行业的投资非常大,英特尔建一个新厂花了400亿,研发周期极长。投资回报率低。投资风险大。在美国已经很少有风投会选择投资芯片行业了。

芯片工业是建立在一次次迭代上,每次迭代有收益,然后用收益支持下一次迭代。目前美国芯片的工业水平是依靠过去几十年挣来的钱持续投入达到的。

但是我们现在必须直接追到相近的水平才能开始赚到钱。算上通货膨胀,这个投资额是个天文数字。所以,国内资本不投入芯片行业也情有可原。

这个时候,必须要国家来带节奏,抱着不追求投资回报,就为发展芯片产业,亏得底掉也要发展的信念,才可能把芯片行业发展带动起来。

7. 补贴的核心应该在从业者

中国企业被诟病过太久,重资产轻人力,行业从业者待遇普遍不高。芯片是需要极高智力资源注入的行业,需要非常多的聪明人。如果国家不提高从业者的待遇,吸引最聪明的年轻人来从事芯片行业,行业很难发展。

所以芯片补贴的核心在从业者,不在企业,不在消费者。

———————————分割线————————

8. 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摩尔定律生效的年代,工艺技术快速发展,花几年时间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才追上了现有技术,人家已经迭代到下一代技术了。技术落后,产品竞争又处于劣势,赚不到钱,但研发投入依然巨大。当年日本半导体企业就是这么被拖死的。如今,摩尔定律失效,物理极限的铁律阻挡在前,对手没办法再拉开我们更多距离了。追平对手不再遥不可及。

最后我来闭环逻辑:摩尔定律失效,芯片行业发展缓慢,所以贼难搞还不挣钱,所以民间资本没兴趣,所以要靠国家的顶层设计和补贴,核心在于补贴人才,因为对手发展缓慢,所以是追平对手的重要机遇!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益相关:目前在美国供职于某半导体厂,此企业在讨论中国芯时的报道十有八九都会提到。

最近中兴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看过很多媒体的讨论,但是真正有过在美国先进制造业工作经验或者相应眼光的作者少之又少。部分文章作者还处于捧一派就要打一派的水平,凡是要提起半导体,就要贬损一下软件业,讲『中国企业只是善于送外卖』或者『学半导体的都去改行写代码了』,这种文章,在我的一些搞新型电子材料的朋友中还特别有共鸣,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又男儿保家卫国,加油撕了几片石墨烯,搞『下一代芯片』去了。

这种言论看得我是又气又好笑,且不说送外卖的这种distributed system和半导体制造业有着惊人相似,单单把fab厂理解成一个不需要写代码的劳动密集工厂就是大错特错。 因为作为人类最先进的制造业,半导体,其制造流程是高度自动化的(我厂连Process Engineer都基本要会写几百行的SQL脚本处理data你敢信?更不要说一群真真正正的码农在帮他们开发internal tool,这些tool是真真正正的那种上百万行代码的大型软件),并且在世界一流的半导体公司,这些制造过程还在逐渐智能化。因为在生产相似产品的时候,一个半导体工厂的效率和产能,基本决定了这个半导体工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请参见之前各家半导体厂抢着代工iphone芯片的故事),而自动化和智能化则是提高效率和产能的不二法宝。

所谓自动化,这里你们翻墙看一下某企业三年前的生产视频,就能发现他们的复杂程度远不亚于京东的外卖装货机器人。



生产的智能化或大数据工具的应用,则更为恐怖,我目前算是这个部门的吧,不能讲太多,就透露几个台湾某厂那里已经公开的数字。某半导体生产工序的机台以及其配套的附属设备,每秒就能产生0.5G的data,而一个fab厂这样的设备有上百台,并且这个数据也再随着摩尔定律的推进不断增加(晶体管更多的缘故)。如果把fab厂比作一个庞然巨兽,上面视频里的机器人只是他的四肢;还有个更鲜为人知的大脑在它的后面,这就是一个巨大吞吐量并且能够在非常低延迟条件下(这个延迟要求比淘宝购物还要低数倍)判断出生产工序出了什么问题,需要怎样调整规划的数据中心。

此外,半导体工序设计的智能化,更领先公众认知数年。可以这么讲吧,去年到今年有一些在nature等刊物上发的一些将AI应用于传统科学的文章,例如『化学AlphaGo』设计反应路径的AI,在学术界引起大波澜。但其实对于这些paper,不仅我厂这里,台湾某厂那里也一样看不上眼,据我所知,那里几年前也有很多博士在搞相关课题了,其人工智能产品已应用在生产。大名鼎鼎的Andrew Ng之前搞得landing AI,应该也是在帮富士康搞类似的课题。

最后,这些东西貌似在国内半导体产业还是空白,真希望有心『男儿保家卫国,要么上战场,要么搞芯片』的后辈们,不仅要有做实验的体力,更要有推公式和写代码的脑力,因为只有那样,才不会在这个战场上像清朝骑兵一样,拿着长矛马刀,悲壮地对抗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要记住,你们在这个战场上面对的不仅是伯克利MIT毕业的最强大脑,更有帮助他们思考的人工智能,以及一行代码就顶普通工人工作一天的自动化工具。

所以,我真是看好劝退这工作,更看好送外卖的淘宝收购了一个半导体厂开始做起了自己的芯片,因为被『劝退』学CS的人和淘宝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专家们,肯定会有一波人,搞起了半导体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真正需要的工作。 @材料劝退活雷锋 @到处挖坑蒋玉成 @徐国曦 @矢量场 @霍华德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发现越是行业外人士,越是敢讲,越是没读过硕博做过科研的人士,越是敢想。像我们这种读到硕博,然后在半导体流水线老老实实做过几年的螺丝钉的,反而对艰深的技术有一颗敬畏之心。也许是读硕博时推物理公式推怕了,发文章时被审稿人怼怕了,也许是在fab里被客户或本公司老板各种追杀而磨灭了棱角。总之,国内半导体行业花几年时间赶日超美、灭韩平台、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情怀,本人肯定是没有的。
闲话少叙。那些吹捧国产设备商的,先看看这篇文章zhuanlan.zhihu.com/p/36
再说说为什么半导体代工是一项极其庞大、需要大量资金注入、又需要大量优秀螺丝钉加入的行业。
首先,一道工序如果良率是99%,有五百道工序,总良率是多少呢?99%的500次方是多少,自己可以算一算。
其次,在制程只有14nm,7nm,5nm的时候,一道薄膜的沉积和蚀刻,都要控制到非常精确,否则会影响电性。举个例子,在HKMG的制程,用Hitachi或AMAT的设备对一层1nm左右厚的金属薄膜进行沉积,误差需要控制在0.05nm以内,0.05nm是什么概念?一层原子层都比它大得多,也就是说连原子表面的粗糙度都要考虑进去。一片wafer上一个die要这么精确,那从中心到边缘64个die呢,是否要非常一致?WIWR(with in wafer range)有多大?我见过某fab的一道薄膜沉积出来WIWR控制在0.02nm的。
用设备把薄膜沉积出来了,还要用KLA-Tencor的设备把它量测出来,可以想象量测的精度需要达到什么程度。
还有wafer表面的缺陷,得用KLA-Tencor的设备把它找出来,相当于在方圆100公里的土地上找一枚一元硬币。
最后,美国intel,Globalfoundry,韩国三星,台湾台积电的fab里的螺丝钉,基本都是顶尖名校的硕博士,为何在我们的fab里普遍是只能拿月薪七八千的小萌新,而且往往干两三年就忍受不了薪资低压力大、24小时on call和老板斥骂,跑路了?因为一流的应届毕业生都选择互联网和金融了。就这样的生源,我们的fab如何能追赶世界一流大厂?光靠高薪引进中上层?

以下是原答案:

————————————————————


利益相关:本人供职于某美资半导体设备商商,入行几年,先后支援过境外某些fab N14(16),N10,N7,N5制程的研发,以及国内fab N28,N14的研发。
入行前,我曾经也盲目乐观认为我国半导体技术赶超美帝指日可待。入行后,我被这巨大的技术壁垒所震惊。
先从半导体设备技术来看。本人所在的公司出售半导体设备,各类机台售价从几十万到几千万美元不等。公司招聘的员工也都是国内或美帝名校毕业,给的薪资虽然赶不上互联网,但也算制造业顶尖。公司生产的机台为全球各大fab的良率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领域内占绝对垄断地位。其实只要美帝政府下令包括本人公司在内的全球头几号半导体设备商任何一家禁止向国内的fab供货,我们的国产芯片就得胎死腹中。
再看芯片。因为工作需要,我看过我们国产N28,N14与境外先进厂商N14,N10,N7的TEM。不得不说,国产的制程是真得差,很多process控制得不好,材料长得很不均匀。另外,我在帮国内fab打工时,发现制程老是在大改,感觉他们还在瞎摸索。鉴于台湾某逻辑芯片二哥很早就做出N28,并且良率很高,但做N14像便秘,做了好几年良率都上不去,我有理由相信基础更差的国内某fab攻克N14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还有,国内fab的小萌新好多都是毕业于不知名院校的硕士,碰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往往要我们这些vendor来教他们。问一下他们的薪资,好多是月薪7500-8000左右,但人穷志不短,个个被上司洗脑洗得自以为是中国半导体的脊梁。
鉴于此,我真的不敢相信我国半导体行业能在几年之内追上对手,可能差距还会被对手拉大。不过,国家目前大力投资半导体产业,追总比不追好。我的好多同事和客户都受不了国内fab的高薪诱惑,纷纷跳槽去国内fab捞金。
最后说一下,南京某厂的N16就是个工厂,跟我们国产半导体技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该厂所有制程相关的参数都是经过加密。该厂的员工权限很低,遇到线上出包只能把问题传输到总部解决。人家台湾人精得很,哪能让你这么容易学到黑盒子里的技术?
希望大家认识到我们半导体技术跟对手的差距,正视差距,不要盲目乐观,知耻后勇。要知道我国芯片人是在跟无数美日韩台名校毕业的半导体流水线螺丝钉对抗。
小萌新,说得就是你!又在刷知乎!还不回去加班!不加班到爆肝,怎能拳打intel,脚踢台积电,臀压三星!


user avatar   ceng-jack-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朋友

当年

索尼终于开发出能用的CCD

主管领导殚精竭虑

大业未成身先死

日本人是要把芯片贴在他的黑色墓碑上

以示慰藉的

いっしょうけんめい







(感谢仓鼠君的分割线 ᶘ ᵒᴥᵒᶅ)


加一段,

观察了一天,评论里总算有小伙伴提到我藏起来的名字啦|・ω・`)

上世纪70年代,索尼的社长决意开发CCD的时候,早已做好了长期投入的准备,他说:

“完全收回投资(CCD),到本世纪末都可能做不到”

然后到现在,咱手机里大部分用的还是索尼的CMOS,央视依旧是索尼的忠实用户。

看了下大家伙的答案和评论,都提出了芯片业目前的各种难处。

不过啊,你看这位社长搞CCD的时候,条件不可不谓之不好。技术刚刚发明,资金充足,公司高层全力支持,其国势也正值鼎盛。

日美之间不存在什么瓦森纳协定妨碍,技术交流必然便捷。

在这种情况下,从立项到最后量产,也用了十多年才完成。

由此可见,不管在什么地方,芯片产业的开发都不容易,除了巨额资金投入,还得有一套坚守梦想的完整体系。喊完口号之后的实干艰苦卓绝,中国能获得的外援不多,但绝非不可能。因为在国内外有能力的国人不少,开发精密硬件的能力并非西方人士所独有,包括大名鼎鼎的FinFET也正是出身台湾的胡正明提出,没有这些东西,就算是intel也无力研发更先进制程的处理器。

日本开始从生产白色家电,到往高端制造业转型,就是70年代之后的事情。日本为何能在西方世界中留下如此深刻的烙印,皆来自于此。直到今天,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头号玩家中还能看到当年影响。

而正巧

如今

我们的历史节点终于来到了。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伟人说:

“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某些人后来说: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还有些不知道屁股站在那里的人说:

“十八亿亩红线没必要”

不自力更生,就要挨打。

被封锁,被逼着自力更生,挺好的。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写答案的时候思路有些乱,所以难免会被某些人曲解,当然这个没有啥问题,因为各自所处环境不同,不同的想法和看法非常正常。但是为了方便大家我把我的观点作些总结:

  1. 中兴事件是美国借题发挥,中兴该罚但是不该这么罚。好比随地吐痰就要满门抄斩一样,中兴有不当的地方但是不该被满门抄
  2. 中国芯片产业不能发展并不完全是中国的错,根据《瓦森纳协定》全世界33个发达国家不允许对中国出口先进的或者正在大量应用的芯片制造技术,甚至连该技术的子技术哪怕是一个滤光片的生产工艺都不可以出口给中国。也就是无论中国愿意出多少钱都买不到。
  3. 我们如果把中国和美国交换一下,以美国当前强大的科技能力和国力,倘若中国连同其他32个国家也对美国进行芯片制造及相关技术的封锁,也即是有钱也不卖给你。那么要不了几年美国企业的脖子也会被卡。因为相关技术不是任意一个国家可以凭一己之力就全部掌握的。
  4. 中国不是没有被技术封锁过,如果说原子弹技术得到了苏联专家的帮助,那么氢弹技术作为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给中国提供帮助。中国依靠本土的一次都没出过国的专家于敏独立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氢弹技术。至今仍然是世界最好的技术!除了法国在中法友好阶段得到了部分以外,世界各国都无此技术。
  5. 新中国建立以来被封锁,被孤立,被打压从未断过。这一次相比其早年的危急存亡,根本不算什么。此外,于敏这样的“土专家”也证明一件事,尽管很多人崇洋媚外不自信,但中国人本身确实是很厉害的。
  6. 竞争的实质是谁更能吃苦,谁更加勤奋,谁更敢于冒险并承担损失,短期内靠敲诈勒索,拉帮结伙,孤立打压甚至烧杀抢掠是会有一定效果。但是长远来看,这些都不过是魑魅魍魉的鬼蜮技俩。不专注于如何让自己的技术更好而专注于如何封锁技术,如何给别人使绊子,这本身就是对自身的强烈不自信。在这场博弈中攻守之势并不像表面上看的那样。

/////以下是原答案///////////////////

我以下说得都是我个人的感觉,希望大家谨慎阅读。

台湾有台积电,韩国有三星,这两家公司都是芯片供应商,它们生产芯片,而且是世界一流。那么是不是他们就站在了高端制造业的顶端呢?

答案是否!如果美国愿意,只要他决定不给台湾和韩国出口光刻机,台积电和三星将不会比中兴现在的状态好多少,也许不会秒跪但也离破产不远了。

很多人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来看中兴,更有人充满讥讽地说这是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那么我跟大家再谈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荷兰对美国禁运光刻机,大家觉得intel又能支持多久呢?

当然我没有细致地调研过,不过据我所知,即便是美国,它也并不是独揽所有的高科技。假如缺失了欧洲的科技支持,美国的很多企业也同样会有灭顶之灾。新一代的光刻机只有荷兰的公司有,目前只有台积电,三星和intel 正在装配。光刻机的绝大部分组建都是欧洲生产设计的,可替代性也很低。如果,我是说如果,欧洲对美国禁运光刻机和配件,而台湾和韩国也因为某些原因不提供任何芯片加工技术,那么苹果,intel,谷哥也将陷入同样的巨大危机中。

所以,并非是中国真的就那么差劲,而是21世纪世界的基本逻辑就是全球化和贸易自由。这也就意味着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或者可以掌握所有的技术。在自由贸易的基础上,大家才能够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否则,难道每个国家都要研究一整套属于自己的芯片制造技术,都要有门类齐全的工业,都要农业能自给自足,那世界的效率会降低到什么程度?

正是因为贸易自由的原则被建立起来,所以世界各国才可以不必浪费时间在那些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直接参与到全球化分工中,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就可以了。而分工产生效率,美国人自己也不必从电容到电阻,从鞋子到纽扣都要专门设立相应的人来从事生产,外包给更高效的国家来做就好了。

所以,中兴问题,并不是说中国就不行。如果中国也有能力搞个公约来禁止世界高科技进入美国,那么美国现在的表现丝毫不会比中国强,美国的无数企业也会如中兴一样难以为继。因此,中国的问题从来都是如何突破技术封锁,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而限制中国发展的也绝不是所谓“技术落后”,而是“技术封锁”。以芯片为例,目前我国只能买到几十年前的光刻机,而台湾,韩国,日本可以任意购买光刻机,精密机床。那么请问,造成我国“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我们不够努力?是我们不够聪明?是我们的制度不民主?

都不是,是因为发达国家发自内心的恐惧。这个人口总和跟发达国家相当,人民勤劳刻苦,政府高效的国家,倘若真的不对它进行技术封锁,它要不了多久就会超越发达国家。再加上历史上这些发达国家欺负了中国很久,这些都构成了对中国威胁的恐惧。尤其是在技术封锁已经达到这种程度的情况下,中国依然大跨步发展,这简直就是令人恐怖。

联系历史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国是个天赋异常的奇才,早年吃喝嫖赌,败掉了家产,被人欺负殴打,打到半死。后来幡然醒悟,浪子回头开始好好学习。结果成绩直线上升,但究竟欠下的功课太多有些基础不牢。然后班长连同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等班机前二十的学生联合起来不给中国看笔记,拒绝回答中国提出的功课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手段有用吗?短期当然有用!但长期来看恐怕意义不大。相反越是严厉的技术封锁,反而更可能加速攻克难题的速度。其实中国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危机感,三十年的和平,让很多人都丧失了危机意识,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如此。当危机感重新到来的时候,当国民达成了技术大牛比小鲜肉更帅的共识的时候,国家实质的发展才会进入加速轨道。

所以,不用太着急。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并不会因此绝灭,相反市场的迫切需求会创造大量机会,资本会源源不断地流入进去。

最后,大家要知道,最先进的技术并非芯片技术,而是氢弹。下面我转发一片文章。中国土生土长的专家于敏,在那样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氢弹技术的突破,至今还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技术,也是中国这三十多年和平的保障。我想说的是,如果技术封锁真的能够遏制住中国,那么根本用不着等到今天,早就有人做了。事实是,贸易自由让中国人丧生了忧患意识,以为芯片花点钱就能搞定。恰恰是这个想法才导致多年没有建树。而这次中兴事件如同当年核技术对中国封锁一样,很有可能会催成一个大大的意外。其实,之所以多年来中美关系稳定的背后逻辑并非是美国总统们都愚蠢,背后的真正逻辑是,如果没法打败你的敌人,就把敌人变成朋友。

所以,中兴事件将会是一个契机,是中国下定决心产业升级的最后的一脚。


2018年4月13日,


  美英法在叙利亚(专题)的国土上,

  投下了110枚导弹,

  这座古老的城市瞬间变得面目全非,

  生灵涂炭,

  而今天战火中的叙利亚,

  不禁让我们想起,

  当年焦土中重建的新中国,

  同样弱国无外交,

  同样列强环伺孤立无援,

  可为什么今天美国敢攻打叙利亚,

  当年却不敢打中国呢?

  那是因为有这样的中国人存在,

  他是美国眼中最可怕的中国人,

  铸造了11个月里独立研制出氢弹的神话,

  更因此促成中国回到联合国席位的壮举!

  他是隐姓埋名55年的超级英雄,

  打败世界四大核国,

  使中国成为今天世界上,

  唯一拥有氢弹的国家!

  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中国的氢弹,

  就没有今天腰杆挺得直直的中国!

  他,就是于敏





  1926年8月16日,

  他出生于天津宁河县芦台镇,

  一户最普通的人家,

  父母都是小职员,起早贪黑工作,

  赚取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

  虽家境贫寒,但他从小就聪明好学,

  整天扎在书堆里,看过的书不计其数:

  《资治通鉴》、《史记》、《汉书》、

  《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

  ......

  他过目不忘,古诗词读一次就能背会,

  众多历史人物,

  他最崇拜的就是诸葛亮和岳飞,

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他的座右铭,

而岳飞的“精忠报国”更是他的毕生追求。

  年少时,他的家乡,

  先遭军阀混战、后遇日军侵略,

  中华大地生灵涂炭,满目苍夷,

  他和家人以及众多中国老百姓一样,

  饱受着战争的蹂躏,

  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

  山河破碎之时,他没有颓废,

  而是更加激发了斗志:

有朝一日,定为中华崛起尽全力!


  他满腔热忱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16岁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

  他的功课门门第一。

  1944年,18岁的他以优异成绩,

  考进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北京大学工学院,

  刚学了一年工学,

  就在此时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

  投下原子弹的消息传来,

  核武器的巨大威力震惊世人,

  备受震撼的他毅然决定,

  “科学救国”转入理学院。

  果然他物理天赋极高,

  如大鹏展翅,从此一飞冲天。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之时,

  他以北大物理系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了,

  之后成为北大理学院张宗燧的研究生,

  开启高难度的量子场论方向的学习,

  那时张先生在国际物理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当他的学生都要面对“两高”:

  一是起点高,

  张先生的讲课从头到尾全用英文,

  且内容深奥难懂;

  二是要求高,

  指定的参考书学习起来难度极大。

  可他就专门找极难的课题挑战,

  他的记忆力惊人、超强的领悟力,

  也经常让教授和同窗们目瞪口呆。

  一次代数考试中,试题刁钻古怪,

  北大数学系的学生平均成绩才20分,

  最优秀的也不过60分,

  而唯一一张极其突兀的满分试卷,

  就是他于敏的。

  张先生对他大为赞赏:

  “于敏,是我带过的最优秀的学生。”

而此时的他还不知道,

他的命运即将发生一次重大转变,

未来的他,不但就此改变了,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更一力扭转了整个世界的局势!





  1951年,25岁的他,

  发表毕业论文《核子非正常磁矩》,

  这篇论文被我国原子能先驱钱三强看到了,

  钱三强惊呼:“我为祖国找到了一个好苗子!”

  一天,他被神秘的带入,

  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接待他的,

  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彭桓武

  当时这个研究所,

  集中了当时中国所有核领域的顶尖人才,

  他同朱洪元、邓稼先、黄祖洽、金星南、

  程开甲等8人,

  一同分入了彭桓武的原子核理论小组。





(彭桓武)

  可参加研究所之前,他研究的是量子场论,

  和原子弹的理论研究完全不同,

  但他清楚,原子弹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这时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更无经验可循,

  但必须要出色的完成最终结果。

  之后他在国际核物理的调研中,

  大量阅读文献,仔细钻研,

  最后小组成员递交给彭桓武的报告中,

  彭桓武看后仅说了一句:

“真正钻进去了的只有于敏。”

  在研究所短短数年间,

  他不仅掌握出了国际核物理的精髓,

  还写出了多篇重量级论文,

  1957年,

  《关于208Pb 附近一些原子核的能级》,

  1959年,

  《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结构理论》,

  《一个具有等间隔能谱的费米系统》,

  《原子核在短程力下的相干效应》,

  ……

这些论文,

直接让我国的原子核研究,

上升到全新高度,

让全世界都为之震动。

  当时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日本专家朝永振一郎,

  为了要见他一面专门跑来中国,

  在得知他从来没有出过国门、

  更是未受过任何国外名师的指导,

  竟然仅靠独自钻研,

  在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

  就能获得如此巨大的研究成果后,

  朝永振一郎是惊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于敏)

  到了1961年,

  他已经是中国原子核领域顶级专家,

  而正当他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上,

  越走越高时,

  一个新的任务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一天,钱三强把他叫到办公室,

  非常严肃地对他说:

  “经所里研究,并报请上级批准,

  你有一个新的任务:参加氢弹理论的研究。”

  可原子弹和氢弹,是完全不同的,

  一个是重核裂变,一个是轻核聚变,

  让他一个搞原子核的,去研究氢弹理论,

  不亚于强迫飞鸟去大海学游泳。

  这也意味着他要放弃持续多年的原子核研究,

  放弃一片光明的学术前途,

  从此隐姓埋名,长年奔波.....

但他想都没想就接受了这个任务,

十年前,

他从研究量子场论转行研究原子核,

十年后,

他又从原子核领域转行研究氢弹,

为了祖国他从不怕从头开始。

  一腔热血报国的他,

  从此全力以赴摸索氢弹原理,

而这次的“转行”,

不但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

更改写了全中国的命运,

世界局势因此而发生巨大的变化!

  当时中国科研人员们,

  只知道氢弹的威力巨大,

  1961年苏联试爆一颗氢弹“沙皇炸弹”,

  相当于,

  美国在日本扔下原子弹威力的3846倍!

  这意味着

如果中国能独立研发出氢弹,

那么就拥有了捍卫国土、

捍卫民族尊严的利器!

可要当时进行氢弹研究,

那是比登天还难啊!





( 苏联“沙皇炸弹” )

  当时国际上,

  只有英美苏三国成功研制了氢弹,

  氢弹内部结构是各国家最高机密,

  再友好的国家,对此也是守口如瓶,

  花再多钱也买不来一点点信息。


(美国第一代氢弹)


  而氢弹的理论涉及理论物理、

  原子物理、核物理、中子物理、

  辐射输运、辐射流体力学、

  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

  爆轰物理等诸多学科。

  在图书馆书库中,

  他根本找不到任何可供参考和学习的资料,

既然没有资料,那我就自己去研究!

  这个浩大的工程就是在一张白纸上开始的,

  他不靠任何资料支撑,

  足可媲美爱因斯坦思考出相对论的过程!





  而他面对的情况,

  还有极其恶劣的地理环境,

  核试验现场在人迹罕至的大西北,

  生活条件相当艰苦,

  吃的是夹杂砂子的馒头,

  喝的是苦碱水;

  一到傍晚,蚊子追着咬人,

  每个人头上都套着一个网罩,

  要是不说话,都不知道是谁;

  还不时在附近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

  那是饿急了的老鼠在啃电缆的外表皮;

  茫茫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

  冬天气温零下30℃,道路冻得像搓板,

  吉普车开上去颠得像“打摆子”,

  人坐在里面不停的撞头……





  非但生存环境恶劣,设备条件也十分简陋。

  当时,

  我国唯一一台最大容量J50计算机在上海,

  而科研中大部分的计算工作要依靠它,

  于是他经常编完计算程序就往上海跑,

  计算完了再回北京,

  继续编下一个计算程序,来来往往,

  直到把氢弹的计算数据准确地算出为止。

  那时,法国也在搞氢弹,

  条件不知比中国好出多少倍,

  很多人都认为,

  法国一定会在中国之前搞出氢弹,

  但他心底默默说:“那也未必。”

  1965年10月,他在做学术报告的过程中,

  认定提高热核聚变材料的密度,

  是氢弹研制的关键,

  而提高密度靠炸药是远远不够的,

  他带领研究小组争分夺秒上机演算,

  每天都把自己埋在大量密密麻麻、

  杂乱无章的的数据中,

  他以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

  在复杂纷乱的现象和数据中,

  理出头绪找到关键,

终于,在奋战了100个日日夜夜后,

经过计算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后,

中国的氢弹理论方案,被他完成了!





  他提出的氢弹原理基本思路,

  是以原子弹来维持热核材料的自持聚变,

  其原理简单来说,就是用原子弹当作雷管,

  去引爆氘和氚组成的热核材料,

  发生剧烈链式反应,

  比如,可以把太阳看作是一个巨大的氢弹,

  依靠氘和氚的剧烈反应来释放能量维持。

仅仅三年时间,

他从一个对氢弹完全不懂的人,

在新中国科研环境及其简陋的情况下,

硬是突破了氢弹理论技术途径,

转身一变成了世界顶尖氢弹专家!

  解决完理论,接下来就是氢弹的制造,

  这可要比原子弹的制造难千百倍,

  刚开始,专家们设计了几十个模型,

  均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直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

  邓稼先加入,和他见面进行了一次长谈,

  梳理了这些年氢弹研究的历程,

  很快就制定了一份全新的氢弹研制计划。

  1964年,他发现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

  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

  他兴奋不已地给邓稼先打电话,

  留下了这样一段著名的暗语对话:

  于:

  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

(发现有效氢弹构型!)

  邓:

  你们美美地的吃上了一顿野味?

(你确定?)

  于:

  不,现在还不能把他煮熟,要留作标本,

  我们有心气的发现,他身体结构特别,

  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

  可是我们人手不够。

(基本确定,但是要进一步研究!)

  邓:

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就是这样在他们的努力下,

  1967年6月17日,

  沉寂的戈壁大漠上空,

  伴随着雷鸣般的响声,

  同时升起了两颗“太阳”,

  蘑菇云随之拔地而起,

  中国向世界庄严的宣告:

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

中国成为了,

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再到氢弹爆炸,

  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

  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

  法国是8年零6个月。

  前苏联不到4年,

而我们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

而这其中的过程是世界上最难的,

但速度却是世界上最快的!

  他的研制壮举,击败美苏英法四大核国家,

  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氢弹之父”





  而就在此时,

  国际上已经炸开了锅,

  法国的氢弹研究还毫无进展,

  总统戴高乐怒不可遏,

  将原子能委员会痛骂了一顿;

  英国谨慎观望,

  无可奈何承认了这一事实;

  阿拉伯世界普遍欢迎并祝贺,

  以色列(专题)则愁眉苦脸;

  更有意思的是,

  周总理考虑到日本的核阴影面积比较大,

  第一时间就通知了日本,

  而之前日本得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已十分震惊害怕,

  这一次又得知中国已经氢弹都爆炸了,

  那是完全懵了,

  一夜间遭受了无比剧痛的打击;

  而美国则是叹息着做了一个决定:

不能再假装中国不存在了,

必须马上把中国拉入到安理会当中去,

于是1971年,

中国顺理成章的恢复了联合国席位,

从此国际局势因中国联合国席位的恢复,

而彻底改写!






而所有的这些,

不仅是他的才华换来的,

更是他的命换来的。

在这些氢核试验过程中,

他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为了研发出氢弹,他日夜无休的科研,

  加上实验中放射性物质的侵害,

  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

  连走路都很困难,

  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

  1969年,首次,

  地下核试验和一次大型空爆热试验并行,

  热试验前,他到小山岗上看火球时,

  由于之前操劳过度、心力交瘁,

  他突然头冒冷汗,脸色发白,

  大家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

  而他情况越发严重几至休克,

  医护人员紧急施救,

  过了很长时间他才慢慢恢复过来。

  而就在休克还没过去几天,

  “文革(专题)”又开始了,

  他踏上了去往西南的专列,

  挤在没有厕所的大闷罐车厢内,

  如此长途跋涉又让他胃病发作,

  在火车上整整四天四夜,

  就这样到了大西南,

  由于工作条件不具备,

  上级又命令他马上返回,

  他只好又带着没休息过来的身体、

  没有治好的病,又回到了北京。

  回到北京后,他病情日益加重,

  后来领导特许他的妻子孙玉芹回京探亲,

  一天深夜,他气喘心急,

  突然又一次休克,

  妻子马上将他送往医院急救,

  如果那晚要是妻子不在他身边,

  也许后面中国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





  出院后他本有理由好好休息一下了,

  可是为了完成新任务,

  他又再次奔赴西北,

  1973年,由于在青藏高原连续工作多日,

  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他开始便血,

  回京后在医院急诊室输液时,

  他又第三次休克在病床上,

  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幸运的是,三次他都坚强地撑了下来,

  可病情一好,他就又开始了新的研究,

而他不仅是中国物理学天才,

更是一个伟大的中国战略家!







  1980年,他敏锐地发现,

  美苏的氢弹研究水平远在中国之上,

  其氢弹技术已登峰造极,

  此后,美苏肯定会采取措施,

  限制其他国家进行核试验,

  那么中国必须抢在美苏采取措施前,

  让本国氢弹技术水平和美苏持平。

  于是他马上向中央提出:

  加速中国的核试验。

  之后在他的领导下,

  我国多次进行核试验,

最终制造出千万吨级当量的热核弹,

也就是传说中的“GWT”核弹,

从此,国际再也不敢小觑中国力量!

  这个“GWT”核弹究竟有多可怕?

  美苏都进行过试验,

  试验的结果惊呆了所有人,

  美苏领导人仅用了六个字来形容,

  那就是“世界末日来临”。





  十年过去,他的预言成真,

  1992年,

  美俄开始核裁军和全面禁止核试验,

  并很快签署条约,

  从此全世界除了联合国五常以外,

  其他国家如果再搞核武器,

  那就是威胁世界和平,

  会受到严厉谴责与制裁。






而他对中国氢弹研究的贡献,

还远不止于此!

之后在他的带领下,

中国更是成为了,

世界上唯一拥有氢弹的国家。

  原来世界上最初氢弹的构型只有一种,

  那就是美国人爱德华·特勒设计的,

  “泰勒·乌拉姆”构型,

  但这种构型维护成本十分高昂,

  许多核国家纷纷开始放弃氢弹。

  而考虑到中国的氢弹构型和经济实力,

他却主张决定:

这一威力强大的武器中国不能放弃!

  只要解决高昂的维护成本,

  那么这类武器就能派上大用场。

  之后又是一轮不断的自主研究和实验,

  他又创新性的发现了,

  世界上第二种全新的氢弹构型,

  全世界首创,于是这种氢弹构型

  也被称为“于敏构型”。

  它非常小型化利于储存,

  更利于实际使用,安全系数也极高,

  还可以长期储存且维护成本低,

  威力上与美国氢弹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有美国专家表示,中国一枚氢弹的威力,

  相当于当初投在广岛原子弹1000颗的威力,

  只要日本本土上落上这样两颗,

  恐怕这个国家就将会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了。

  而除了中国以外,

  其它国家都是使用的“泰勒·乌拉姆”构型,

  成本高昂且技术上无法取得突破,

  众多核大国决定将储存的氢弹全部销毁,

  2012年,

俄罗斯首先销毁了所有储存的氢弹,

  2013年,财大气粗的美国,

  也销毁了储存的所有氢弹。

  因此目前所有有核国家中,

中国拥有世界上仅存的30枚可使用的氢弹,

而正是这些氢弹的存在,

令国际霸权不敢欺辱我中华半分!

是他的呕心沥血,

让中国拥有了真正的大国尊严!





  他虽造出了杀伤力极大的核武器,

  可他却是一个及其热爱和平的人,

  他说:“我当然不愿意打仗,

  我打心眼里赞成核武器最好完全禁止。

可是,在50年代,

世界上以美国为首的几大核国,

屡次三番威胁要使用核武器来对付中国,

我们不能没有核武器啊,

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

给我留下太多惨痛的记忆,

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

但也绝不能受旁人欺负!”

他对于中国的贡献是无价的!

  为此政府几乎给他颁遍了国家顶级奖项:

  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5年、1987年和1989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5年,获“五一劳动奖章”;

  1987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92年,光华奖特等奖;

  1994年,中国杰出科学家奖;

  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5年1月9日,

  获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5年4月,

  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5年1月9日,

  获国家顶级科学家最高规格的奖励:

国家最高科技奖,

  ......





  从1961年参加中国的氢弹研究开始,

  他几乎隐姓埋名的日夜苦干,

  一干就是55年,

  他是中国的“土专家”,

  没有出国学习过一次,

中国的氢弹从无到有,

完全是自主化产物,

是最地道的中国制造!

  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说:

“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原子能奠基者钱三强评价:

“于敏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感叹:

“原子核理论是于敏自己在国内搞的,

他是开创性的,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

  “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盛赞:

“毕生奉献、学界楷模。” 





  他孜孜不倦为国奉献一生,

  曾写过这样一首七言律诗《抒怀》:

忆昔峥嵘岁月稠,朋辈同心方案求,

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

身为一叶无轻重,众志成城镇贼酋,

喜看中华振兴日,百家争鸣竞风流。·

  而他终生学术如山,性情如水,

  在家人看来,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淡泊

  他说:

“只有淡看名利、潜心做事,才能有所成”,

  可就是他这样一个淡泊的人,

  几乎支撑起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而他却说:

“我于国家之强盛,只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







  现在,已经89岁高龄的他,

  仍是科研单位的重要“顾问”,

  每遇到难题或重大决策时,

  大家就会想到要请“于老爷子”出山,

他以平生所学,

还继续在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

发光发热!





  从意气风发到白发苍苍,

  一个绝密55年的名字,

  一段创核盾卫一甲子的传奇,

  他以完全出乎常理的方式,

  扭转了整个中国氢弹研究的方向,

  改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当今世上能如此功勋,

撑起一个庞大的国家核保护伞的,

全世界也只有他一个!

  如今国际战事又起,美国再次举起战斧。

  有人问:为什么要攻打叙利亚?

  美英法说:我们怀疑他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为什么不攻打朝鲜(专题)?

  美英法说:他真的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还是那句话,

公平和正义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今天盛世中华,

  祖国的和平与安定,繁荣与强大,

  正是因为有像于敏这样的“灵魂人物”,

  才使中国的腰杆挺得越来越直。

峥嵘岁月,天纵英才,

国士无双,彪炳春秋,

巍巍重器,佑我中华!


user avatar   liu-da-yang-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可以了。半导体技术已经发展到近乎物理极限,硅为原材料的半导体已经走到差不多百米赛跑的最后几米了。我们追一个将要停滞的技术怎么会追不上?

之前追不上国际先进水平不过是因为国际上半导体技术还处于飞速发展期。如摩尔定律说,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电晶体(晶体管)数目,约每隔两年便会增加一倍。由于单位面积上晶体管数目的增多,所以预计18个月会将芯片的性能提高一倍(即更多的晶体管使其更快)。所以,当龙芯之类的之前只能是和因特尔等越差越远。

然而,这个定律已经接近了物理极限。简单说,就是晶体管做的太小,由于隧穿作用,本来是半导体的显示导体的性质了,俗话说就是漏电了。在整个半导体行业技术进步放缓的情况下,中国追上去其实是完全可能的。

这种形式的追赶就好像登山。美国人已经快登顶了,步履蹒跚;中国人算是才到半山腰。美国人登山的时候,山上并没有路。而我们走在山下,沿着他趟出来的路往上走就可以了。就算我们走到半山腰的时候,人家已经登顶了。但无所谓,毕竟他就在山顶,又不能上天。我们早晚也能上去的。

真正难的是怎么突破硅的限制,也就是开发量子计算机之类的,而且这也是对于人类真正有意义的。追赶硅为材料的半导体工业,恰恰是中国人最擅长的山寨,也就是说技术路线都是现成的,不属于原创性的工作,对于这点我是很有信心的。


user avatar   bao-lai-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美国人,日本人,德国人做得了,而中国人做不了的事情。




     

相关话题

  为什么俄罗斯陆军会重视战术弹道导弹,西方国家则不会? 
  如何看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全球都想成为美国盟友」? 
  如果开设科普专业会有帮助吗? 
  为何中东地区常年战争不断? 
  为什么拜登牌多? 
  从香港动乱到邱晨事件,不理解会有国人愿意国家分崩离析,深层次分析这个阶段应该怎么进行爱国教育? 
  微软现在是不是真的到了离倒闭只有18月的时刻了? 
  如何看待老年人被智能手机”抛弃“?数字化时代下,如何保护和激励老年人不沦为“难民”? 
  联发科能否依靠 5G 旗舰芯片「天玑 1000」在 5G 时代翻身? 
  如何看待 4 月 22 日清华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对中国芯片研发和人才培养有哪些意义? 

前一个讨论
自己动手装机有哪些误区?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丁香园售卖 1980 元一双的矫形鞋垫?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