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大明王朝1566》里的严世蕃? 第1页

  

user avatar   xiong-bang-wen-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明王朝中唯一没有退路的人,水平和当时最顶级政治家有些许差距。

先说大明王朝这部剧,字字珠玑,需要反复琢磨,每个人在开天眼的情况下做的都是最佳选择。每个人都懂权谋,大权谋小权谋,谋私谋国,是我所看过的电视剧中复杂最深邃最无可奈何哪怕是看了全剧也无解的电视剧。

以前年轻,英雄史观,以为只要一个人牛逼什么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只有看了这部剧才发现你个人算个屁。再聪明再能干再雄才伟略在大势前都无能为力。

中国的外国的所有电视剧都算上,没有一部能够将权谋的复杂,深刻描绘的如此深邃。

和他一比,都是战五渣。

哪怕是吹的神乎其神的《是,首相》。这部剧只是个科普剧,只是用喜剧表现了权谋斗争最后的结果,其博弈过程一点都没有展现。

这里用严世蕃来分析一下咱们中华权谋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严世蕃的权力来源。

有人说因为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才是小阁老。

不对。明朝首辅没有世袭的,严世蕃首先是工部侍郎,能够不辞辛苦为嘉靖修宫殿干脏活,其次他是严党实际的负责人能够控制严党,最后才是因为他是严嵩的儿子。

注意,严嵩儿子这一身份是他的加分项,同时也是他的催命符。严嵩倒,他必倒,谁都可以改换门庭,惟有他怎么也不能与严嵩分开。

剧情一开始,清流抓住国库亏空向严党发起攻击,首要目标是严世蕃,其次通过严世蕃倒台弄倒严嵩。300万兵部亏空,650万两工部亏空,全部砍向严世蕃,刀刀见血。

严世蕃该怎么应对?

有些答主说严嵩和严世蕃的差距在于一个喜欢甩锅,一个主动背锅,借比来贬低严世蕃的水平。这就看简单了,锅与锅的分量是不同的,有些锅下属可以背,比如吕方的恩出自上,有些锅下属是万万不能背,最起码不能全部背。如果严世蕃不把事情扯到宫里,承认这950万两的亏空全是自己和手下的错,别说爹是严嵩,就算他爹是嘉靖也必须倒台进监狱,那是真正的活不过一集。

为啥?很多朋友通过倒严全凭嘉靖个人认为严党钱分多了来推断朝廷谁上谁下全是嘉靖一个人说了算。这对不对?一部分对,但不全对。嘉靖有想把谁弄下台就弄下台的权力,但是他没有想保住谁就保住谁的权力。当严嵩发狠一定要弄齐大柱,嘉靖也必须退让,当清流一定要弄倒胡宗宪,嘉靖也必须退让。

古今中外,人类历史,所有的独裁者权利狂,没有一个人拥有想保住谁就保住谁的权力,最多只拥有想搞掉谁就搞掉谁的权力。

要保住一个人,一定要有正当的理由。

名不正言不顺。

如果严嵩和嘉靖不分严世蕃甩过来的锅,那严世蕃在第一集御前会议必死。一个贪污浪费950万两国库的人不倒台,嘉靖何以服众,朝廷体面何在?

所以御前会议严世蕃甩锅不是他政治不成熟,实在是这个锅太大没法背。他是在求生。严嵩和嘉靖体谅到这一点,认为严世蕃还有用处,才主动背了一部分锅,保严世蕃过关。

然后就是“改稻为桑”的国策。

很多朋友通过电视剧认为严世蕃应对改稻为桑进退失据,一塌糊涂,水平差。还是那句话,我们站在严世蕃角度看。

首先,改稻为桑可以说是严党的生死一战。成了,严党还能过几年,不成,立马倒台,严世蕃就是一号罪人。

其次,严世蕃是严党的实际领袖,改稻为桑的实际负责人。

第三,改稻为桑必须依靠严党实际完成。

由此可以推导出严世蕃的逻辑链条:改稻为桑事关老子的性命,必须搞成,浙江的那一班吃老子饭的同党必须使出吃奶的劲搞,谁不出力老子收拾谁。

开始按照正常程序让胡宗宪去干。胡宗宪软顶回来,危言耸听浙江要出30万反民,两个字,不干。严嵩对此还颇为赞赏(老狐狸,留后手)。但是站在严世蕃角度。改稻为桑事关生死,搞不成可能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这刚刚一推行下去下面的首席干将就反水,硬顶。姑且不论胡宗宪说的对不对,都像这样,那以后内阁说话还有谁听,严世蕃说话还有谁听?胡宗宪反水不惩处,那郑必昌何茂才反水了怎么办?冒青烟罗龙文反水了怎么办?都反水了,还有严党?

内阁的权威比事情正确与否更重要。

为了维持内阁的权威,为了维护严党的战斗力,为了改稻为桑能继续下去,胡宗宪必须靠边站。

这里必须说句,严世蕃的逻辑没有错,严嵩之所以在嘉靖那里不倒,很大原因就是严党的存在。严党也许贪,但肯定能干事,而且一定比清流能干事。一个有严密组织的团体一定会比一盘散沙的清流更有执行力。

严嵩主动拿掉胡宗宪的浙江巡抚,是出于同一个逻辑。

搞掉了胡宗宪,提拔了郑必昌何茂才。这是立威也是示恩!

不跟我走,胡宗宪就是下场,跟我走,啥都有。

然后就是马踏青苗,毁堤淹田。也许是伤天害理,也许惨无人道,但是站在严世蕃的角度,政策执行下去了,改稻为桑开始了。

改稻为桑必须搞成。

这是严世蕃的意志,也必须是整个严党的意志,严世蕃的意志就是严党的意志。

只有如此,严世蕃才有力量,严党才有战斗力。

这里必须插一句,下令毁堤淹田是严世蕃能力的巅峰体现。

你别急着喷我,这种伤天害理的事还体现能力?是的。这里我就要深入的讲一下前面提到过的背锅的哲学。

背锅,就是下级给上级承担责任,帮助上级完成一些他不方便完成的任务。

上级肯定喜欢愿意背锅的下级,但是下级可不能傻不拉几的什么锅都替上级背。

锅与锅的分量是不同的。

打个比方,上级要你花点钱安抚一下他的小三,你很完美的做到,让上级元配矛头对准你。这种事领导肯定很满意,有机会就提拔你,这种锅就值得背。

但是上级要你直接去杀了这个小三,哪怕事后许诺你连升三级,这种事千万不能干,这种锅也千万不能背。因为这种事,一发现,人头落地,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你。

那大明王朝这部电视剧中有几个打死也不能背的锅呢?第一个就是御前会议那950万两的巨大亏空,严世蕃要是背了,当天晚上就要进大狱。

第二个就是毁堤淹田。这是一个更巨大的锅,以郑必昌的精明他不可能不明白这道指令背后巨大的风险,匪夷所思的是他竟然做了,只有严世蕃的一封信严嵩知不知情根本不知道他就去做了,虽然他拉的马宁远去干。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严世蕃对下面的控制力无以复加,他是下面心中真正的严党负责人。

这也是顶级能力!

可惜,他碰到的是徐阶高拱张居正这种有明一代都数得着的超级巨星。

清流出手了。都是千年的狐狸谈什么聊斋,超级水平一出手就抓住了严世蕃的死穴。

无他,两招。

一是,地方层面,派了海瑞和王用汲两个不要命的县令,在地方硬顶,化解严党在地方的执行力。

二是,中央层面,对严世蕃施加强大的舆论压力,动摇了严世蕃从中央支援浙江的决心。

本来,在地方上受到两个有中央背景县令硬顶的背景下,严世蕃最好的选择是依靠掌握内阁的优势以中央名义下派钦差,统一指挥调度浙江的全权事宜。

这有两个好处。

一是这个钦差可以以中央的身份压住那两个只有中央背景的县令。中央对中央,我还是有正式公文国家钦定的中央,压住你这个没有中央明文背书只靠暗地关系的县令是没有问题的。

二是这个钦差可以给已经开始瓦解的浙江严党打一剂强心针。严世蕃还在,我还在支援你们,你们顶住。

假设严世蕃派出的是一个有坚强意志一定要推行政策的钦差,他很可能和海瑞王用汲当面对上。哪怕最后改稻为桑依然失败,严世蕃也可以将失败的责任完全推到清流派系的拆墙角上,同时可以团结浙江的严党,仍旧是铁板一块。

然而严世蕃犯了他整部剧最大的也是最致命的错误。

他选派了高翰文。

高翰文的政策,能力不重要,哪怕他什么都不懂,只要他坐在浙江,就会对浙江的清流造成极大的威慑。

因为高翰文代表中央。

坏就坏在高翰文不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

坏就坏在严世蕃在巨大压力下首先乱了阵脚,选了高翰文。

高翰文被策反。

他的被策反导致了一系列极其恶劣最终致使浙江崩盘的后果。

一,高翰文选边站到海瑞一方一起硬顶严世蕃代表的内阁。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中央亲派的钦差反对中央,内部狗咬狗,严世蕃对浙江的控制权威大大削弱。

电视剧也确实如此,高翰文反水后,严世蕃在浙江问题上再也没有了主动进攻,只剩下被动防守,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二是以郑必昌为代表的浙江严党派系,本来寄希望于严世蕃派的钦差能够缓解局势,他们一心干活,然而钦差反水,他们对严世蕃的信心动摇了,同时在浙江推行改稻为桑的政策希望完全破灭。严党心态崩,开始了总崩溃。

电视剧也确实如此,高翰文反水之后,郑必昌们再也没有想过去推行改稻为桑,而是一门心思只想把自己摘出去,从而弄出了一系列如私放倭寇制造局买田的骚操作,最后身败名裂。

高手对决,差距只在毫厘之间,但就是这毫厘之间的差距,结果天差地别。

严世蕃在整部剧中,对胡宗宪,张居正,徐阶,高拱的正面应对都没有落下风,惟有在委派高翰文这个看似小节的应对上显示了他和当时顶级政治家的些微差距。

他是整部剧唯一一个从开始就是死局的人,他的狂躁,他的跋扈,他的甩锅,他的短视都是在巨大的压力下绝望的反扑。

他一直在向死求生。

改稻为桑失败,作为实际操刀者和主要负责人严世蕃倒台几乎板上钉钉。

但是严嵩保住了他。

严嵩用胡宗宪和齐大柱两颗闲子和弃子保住了严世蕃,稳住了局面,稳定了严党。

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政治谋略。

徐阶,高拱,张居正,严世蕃,胡宗宪,裕王,裕王妃,吕方,陈洪,这些剧中有名有姓的大人物绑在一块也赶不上严阁老闭着眼睛。

嘉靖皇帝占着绝对实力优势也只和严阁老勉强五五开。

大明王朝1566第一政治家,权谋家,

严嵩,

严阁老!

————9.28更新——————

为什么胡宗宪不倒,严党就不会倒?

先谈三个问题。

一,剧中严党为啥能够存在不倒?严嵩的三句话:朝廷需要我的人去打战,国库需要我的人去找银子,和皇上过不去的要我的人去对付。

归根结底一句话:严党又能办事,又能背锅,缺一不可!

二,一个集团级别的贪官团体该怎么倒?

严阁老的操作,齐大柱—海瑞—谭伦—张居正—徐阶。

清流曾经也有一个机会:淳安建德知县—马宁远—胡宗宪—严世蕃—严嵩。胡宗宪快刀斩马宁远,断了这条线,这也是为什么胡宗宪一定要快速杀马宁远等人的原因之一,哪怕因此引起皇帝质疑。

由此可见,剧中的顶级大佬们打倒对方的策略都是先扫羽翼,再摸外围,最后直捣黄龙!

反之,使自己屹立不倒的最先一道防火墙:保住羽翼。严嵩的防火墙是胡宗宪,徐阶的防火墙是赵贞吉!

三,朝廷在浙江有两个战略任务。1是剿灭倭寇,2是改稻为桑,嘉靖心中前者比后者更重要,两件事情最开始都交给严党在做。

理解了这三点,严党逻辑呼之欲出:改稻为桑和剿灭倭寇必须完成,并保住胡宗宪。

清流的逻辑也很清晰:扳倒胡宗宪把火烧到严世蕃严嵩头上。至于罪名,改稻为桑不力,剿灭倭寇不力,纵容属下贪污,和徽商藕断丝连,等等等等,总有一款适合你。

亮明立场后,双方在浙江展开了三轮精彩的攻防战!

第一轮,改稻为桑国策下达,都交给胡宗宪去做。胡宗宪顶回来,这里面的原因也很复杂,我在讲严嵩的回答里谈过。核心意思就是胡宗宪认为改稻为桑和剿灭倭寇不能都由自己来做,搞不好自己就会陷进去,两件事情都做不好。确实,剧中派谭伦到浙江清流就准备把胡宗宪往黄河里逼。

严嵩看懂了胡宗宪的意思,顺手罢免了他的浙江巡抚职务,改稻为桑改由郑必昌等人做,他专任浙直总督剿灭倭寇,把他从漩涡里拉了出来。

这是严嵩胡宗宪这对师徒的默契。

从此,胡宗宪除了对高翰文说几句再也没有对改稻为桑插过嘴,呆在戚继光军营连总督衙门都不回。

你说他一个浙直总督总呆在前线做什么?

我不管改稻为桑,那么改稻为桑出现任何问题怪不到我头上。

这也是胡宗宪至始至终对严嵩感恩戴德的根本原因,什么吃剩饭都是小道。

严嵩在这件事情上展示了碾压式的政治智慧。

第二回合就是郑必昌何茂才被抓,供出内幕,海瑞将奏书上达。严嵩回府,徐阶主政,严党形势极度危险。

此时,清流张居正出招,让赵贞吉署名签发海瑞奏书,把火往胡宗宪身上烧,把正在抗倭前线的胡宗宪拉出来问话,意图以此一举击败严党。

严世蕃对比束手无措,只知道发脾气。

还是严嵩出来稳住大局,他要严世蕃给胡宗宪写信。

这封信是严嵩养寇自重的铁证,也是我们认为剧中严嵩是大奸臣的终极铁证。

结论对不对?对!

但是我们还是要具体深入分析一下,严嵩不是要胡宗宪打败战,他是要胡宗宪打了胜仗就修整。

两个要点:打胜仗,修整。

打胜仗是向所有人宣示浙江抗倭唯胡宗宪不可。

修整是说这个仗还没有打完,不能换胡宗宪。

严嵩暗含的意思是对胡宗宪说:仗打完了,那些清流不会放过你,他们一定会把你整倒,你也一定会被他们整倒。

这就是胡宗宪出战前神情如此悲凉的真正原因,也是他希望战死沙场的真正原因。他知道,就算打赢了,他也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

至于他因为看破老师的卑鄙面貌极其失望之类,不对。

哪怕到此时,严嵩也是在为胡宗宪的政治利益考虑。他是想自保,但是他更想保住胡宗宪。

这一次,胡宗宪克服了对自己前途的担忧,出战了,还没有死,大功而还。

第三轮博弈。从种种迹象来看,比如希望战死沙场,回朝不和大部队一起等等,胡宗宪对自己的悲惨命运是有准备的!理由也很充分,亲谊徽商,属地贪腐的领导责任,一抓一大把。也不存在打了胜仗立了功就既往不咎,清流是下定主意把胡宗宪往死里整,将帅得胜回朝被拿下的事情还少?

这里剧中没有明说,第三轮博弈的核心就是严嵩安排胡宗宪回家养病。

很多答友估计会炸毛,胡宗宪明明病的要死自己想回家的。这对不对,对,但是你反过来想想,他这种地方顶级大员岂是想退休就退休的?上级需要你干,你就是病的明天要死,你还得干,上级不要你干,今天你就是活蹦乱跳也要病。

问题的关键不是你胡宗宪想不想退休,是上级让不让你退休。

很明显,胡宗宪急流勇退是上级默许的。

这个上级是谁,首辅严嵩!

换成徐阶,他会让你退休?肯定要你在位子上继续干,越干问题越多,徽商亲属问题要不要查一查,浙江贪污的那么多银子要不要问一问,毁堤淹田马宁远是不是你指使的,你说不是死无对证马宁远可是你亲信中的亲信,等等等等,没有了倭寇,玩政治弄死你还不是分分钟。

严嵩安排胡宗宪退休也是舐犊情深。从他倒台时最后递给嘉靖的名单第一个就是胡宗宪来看,他是希望胡宗宪暂避锋芒,以功臣之身先回乡养病,蛰伏待机。等时过境迁再重新启用。

这一招有三个后果。

一,彻底动摇了严党赖以生存的根基,失去了一员大将。胡宗宪倒台,严党不一定就跟着倒,但肯定元气大伤,毕竟最能办事的人没有了。

二,也斩断了清流党有可能伸向胡宗宪的黑手。胡宗宪主动退休,清流那些亲谊,贪污之类的杀手锏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我都退休了,还想咋滴?

第三,也撇清了自己和胡宗宪的关系。剧中,从他倒台后胡宗宪并没有被清算的结果来看,他对这个弟子真可谓仁至义尽。

严嵩倒台时,给了嘉靖一个名单,第一个就是胡宗宪,说“臣没有那么多私党,名单上的人臣都是为国用才”,希望用自己倒台的最后一点怜悯之恩为胡宗宪复起争取一丝机会。

嘉靖和黄锦在雪地里走,感叹:“严嵩父子不争气,搞得连胡宗宪这样的人都不能用了!”

九五之尊的皇帝都赏识,为啥还不能启用?谁反对?只能是清流!

没有严嵩在台上,哪怕皇上赏识你,胡宗宪也不能被启用。

都在说胡宗宪在,严嵩就在,何尝不是严嵩倒,胡宗宪必倒!

总结一下,严嵩用罢免巡抚撇清了胡宗宪改稻为桑的责任,用安排退休撇清了胡宗宪亲谊徽商,属下贪腐等一系列责任,最终胡宗宪平安落地,严党惊险过关。

整个历程,一步走错,严党不知道,胡宗宪肯定万劫不复。

所以那些说胡宗宪水平是本剧最顶尖的朋友们应该再仔细思考一下,看完以上过程,是不是觉得胡宗宪要被玩死实在是太简单了!他能全身而退,纯粹是因为严嵩!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心理咨询师是如何看待《女心理师》这部剧的? 
  《扫黑风暴》里的杀手老宁为什么一直吃大蒜? 
  如何评价吴宇森的《太平轮》? 
  有哪些让你们笑到头掉的沙雕电视剧(或电影)? 
  如何评价《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这个角色? 
  郑必昌、何茂才水平那么差怎么当上地方大员的? 
  如何评价苏联电影? 
  高育良为什么会被判18年? 
  《武林外传》里的 bug 有哪些?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要说国民党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党派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血源诅咒》「Bloodborne」究竟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 2024-09-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9-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