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周鑫
题目没有限定是国内还是国外,所以我就谈谈自己今年印象较为深刻的几个新闻和事件评论。
1. 国外的核电发展愈发受限
自福岛核电站事故以后,绝大多数国家在对待核电建设的态度上都变得微妙了起来。
今年三月,东芝在06年收购的西屋电气的核电单元在美国申请破产。这也导致了东芝的财务状况遭受重创,被迫于今年九月将其非常赚钱的芯片业务单元做价210亿美元卖掉,其中还有跟西部数据的各种扯皮,就不再赘述了。
而由西屋电气提供核电技术的佐治亚州新核电站Vogtle,也因开支超标导致建设计划一波三折。这座美国在1987年后建立的第一座核电站,一度面临被取消的风险。好在这个月的最新消息显示监管部门重新亮了绿灯。
英国方面,由中广核和法国EDF共同参与的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也在英国国内饱受质疑。其£92.5/MWh的CFD电价(类似国内的标杆上网电价)是英国当前wholesale电价的两倍多。虽说这个项目要2025年才能上线,但是“建核电降电费”这一政府的说辞恐怕真的值得商榷....
2. 海上风电业务大势
相较于传统的光伏和陆上风电业务,海上风电一直显得十分“小众”。虽然海上的风资源密度较陆地有着明显优势,但是海上风电的高造价一直是掣肘其发展的主要原因。然而,从今年的情况看起来,各大风机厂商(较大的比如国外的西门子 @西门子中国 和维斯塔斯,以及国内的远景和金风)的“战火”也燃烧到了海上风机领域。在2014年,英国第一次拍卖海上风电的CFD补贴合同(风机计划于17-18年上线),当时的标杆上网电价是£140-150/MWh。而最新一期的英国CFD合同拍卖价格已经降到了£58/MWh(机组将于2022年上线)。这接近60%的降幅只能用惊人来形容,也佐证了各大能源代理商对海上风机制造成本下降趋势的一个乐观估计。
3. 区块链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比特币的暴涨使得各大媒体将今年称为网络货币元年。虽然说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投资的角度去看比特币等电子货币,但是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却被认为是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前的电力系统也在开始被动的“去中心化”。相较于传统的中央发电—调度—送电,越来越多的分布式能源正参与到电网运行里来。这也使得电力市场的交易和计量方式需要做出改变。考虑到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的大量铺设,社区内部的邻里交易正成为一项更加经济实惠的选择,而区块链技术则能为这种分布式的能源交易的安全保驾护航。欧洲和澳洲在能源区块链应用上已有了不少pilot项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下。
4. 各大厂商宣布其电动车改造计划
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动车不能算是电力行业,但是还是写一点。今年捷豹路虎还有VOLVE都率先宣布要“Electrifying every car”,开始向全电动转型。除此之外,最新消息显示,BMW也在考虑将Mini cooper系列车型在未来转换为全电动。
电动时代是否到来?我们拭目以待。
P.S.: 不算广告,只是挺看好蔚来的租电池计划。将电池产权集中到厂商手中,做一些V2G和需求侧响应的应用的话,对电网来说绝对是利好。
嗯大概就想到这么多。如果最近想到更多的话再补充。
今年下半年在写博士论文,知乎上没写多少干货,深感抱歉,争取明年多响应大家的邀请。
预祝各位2018新年快乐 :)
个人公众号:energy_bible,欢迎关注
以我的工作范围而言和所见所感,关于2017年电力行业的新变化和新趋热,想用三个关键词来解释——“焦虑”、“电改”、“交叉”。下面分别来细说。
不管是来自于经济的影响,还是行业内人员的职业规划,焦虑是这个行业的主潮流。
政策的收紧、经济的下行和电力供给过剩带来的行业重整,让整个电力行业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状态。
1. 行业的不景气
其实,不仅仅是电力,整个传统行业基本都面临着下行的趋势。就电力行业而言,火电严重过剩,清洁能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也突显出来。随着能源建设工作的调整,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经济都受到影响。往日行业的辉煌光景尚存余亮,体验的却尽是越发冰冷的寒流。
2. 电力人的不安
行业的急转弯,宏观上体现为经济的走向,微观上却是一个个电力人员的切身感受。国企的几轮降薪已经让人积压怨愤,突然而至的混改更是让人感到面对未知的无奈与无力,据我了解,一些知名电力外企,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业务萎缩和薪水下降。处于不同阶段和层次的电力人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也各自有着不同的焦虑。尤其以以下两类人的焦虑最为突出。
从2015年中发9号文《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之后,电力市场改革瞬间成为焦点,如火如荼地开展开来。2016年,两个概念被炒得热度极高——电力市场改革和能源互联网。从这两年的发展状况来看,明显有政府文件大力支持的电力市场改革在2017年的热度保持得更好。尤其是美国PJM参与到浙江电力市场建设的新闻更是业内名噪一时。
电力市场改革,本质是一场借由资源配置实现的利益再分配,这涉及发电、电网、用电、售电公司多方的利益。在电改进程中,制度和规则就是利益分配的指挥棒,关于如何改革的方式也出了多方的争执。
从牵头主体来看,有的地区政府一力主导,有的地区政企配合,有的地区将改革内容拆分后由不同部委分别操刀。不同的主宰,就一定会有不同的主要诉求,所以导致有的地区要大力促进市场成员的参与度、提升成员获利,有的地区着重落实清洁能源消纳等等。
总得看来,电改就是一场多方利益的再分配手段,各方都虎视耽耽,因而也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利益博弈就注定进程艰难。各地的电改都在逐步推进,山西、广州等先行者,已具备现货试点的条件,而其他地区也都稳步推进中,相信今年很多工作的积淀都会在2018年成果化。
电力行业之前一直有着较高的行业壁垒,自成一派,体系完善,外人难入。然而,随着近些年互联网等新兴领域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并不停地颠覆传统,新兴技术的价值空间不断突现出来,尤其是AI、机器学习等技术更是倍受瞩目。
在这样的形势下,电力行业的壁垒也在悄然弱化,并与新兴技术有了越来越多的融合,能源互联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互联的思路和技术手段打造高效的能源网架及网络。一个比较近的新闻《百度与南方电网广东公司合作共推电力产业智能化升级》,这应该是互联网公司与电力行业非常重大的标志性合作事件。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进入电力行业,除了整体行业的回暖之外,也或多或少意味着,将来电力行业也必然会在多元与融合的路上越走越远。所以,未来电力行业需要的人才更应该是具备新思路、新技术的交叉型人才,换言之,这样的人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走在前沿。
打破认知壁垒,促进专业融合,是当下尝试,也必然是未来的方向。
-----------------------------------------------------------------------------------------------------------------------
以下为笔者在知乎的其他相关回答,如有需求,欢迎点击阅读。
【推广】为推广更为成熟的精品文章、干货和观点,本人建立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文刀笔记,微信号:wendaonote),私人运营,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