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生当小姐,网络一片痛斥。一个小姐上大学,网络一片赞许。
这是一个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例子,因为它简洁明了地揭示了网络世界一个特殊的潜规则:对同一件事不同视角的表述,将会引发群众截然不同的情绪。实际上,这两种表述都是在描述一个人在一个时间点上同时具备的两种身份,并没有说是先有大学生身份还是先有小姐身份,但前者的表述给人一种大学生堕落的感觉,后者的表述给人一种小姐奋进的感觉。差别的根源是语序不同引发读者脑所补出来的“身份先后信息”。
同样的道理,这道题的表述视角完全也可以是“贫困学生省吃俭用锲而不舍追逐摄影梦”。题主的确拿了助学金,但他完全也可以说是在用助学金来维持自己平时的生活,但用省吃俭用打工做家教的钱来买的照相机——难不成买照相机的钞票上还能自己标记出哪些出自助学金,哪些出自省吃俭用做家教吗?
我们一定要警惕这样一种荒谬:同样是买照相机,说题主用助学金的钱买就会引发批判,说题主用省吃俭用做家教的钱买就什么事都没有。通过强行将买相机的钱和不同的收入来源挂钩,有心人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和操纵我们普罗大众的情绪。对他们来说,新闻没有中立,大众就是傀儡,对同一件事他们可以根据雇主和自身利益,让我们演绎出喜怒哀乐等不同情绪——而我们会以为那是我们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更会为他们撰写的那些与我们“情感”共鸣的文章和言论点赞叫好。
每一条被鱼梁捕获的鱼,都是自己游进去的。
错就是错了。
你要是靠奖学金买,大家举手称赞,那是靠本事的事情。可是助学金啊,真不是靠本事的事情。
因为你明确的说了,你的相机的钱是使用了贫困补助
买相机的钱:自己兼职(家教和其他)挣4000,加贫困补助2000,加从生活费里抽1000,一共七千,应该可以买个二手的了。
而很不好意思的是,贫困补助不是用来给你买相机的,而是用来帮助你完成学业的。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如果拿着贫困补助还买相机,和那些开着宝马领低保的有啥区别?
另外,真的说起来,你家算不算贫困都是两码事
题主:一天能得到的收入加起来也就300-500,一般情况就350左右,除去化肥,租地等七七八八的费用,月收入十分微薄。
中国贫困的标准是
2010年是2300,2015年是2800,2017年有报道是3000(每人年均收入)
假定题主家庭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的话,你们家总收入9000,也就是你父母劳作18-30天的收入,就让你家脱贫了。如果算上题主做家教赚的4000,你父母劳作10-16天,也就是半个月,就脱贫了。
而目前中国处于贫困线下的大概还有4335万(2017年2月28日数据)。
题主:如果我真的买了相机,同学肯定以为我很有钱,说不定还会招来众多非议。哪怕我是真的贫困我也没脸拿助学金了,但是我又真的需要那笔钱。
所以,题主心里有点数,你不是“真的贫困”,别到时候买了相机被人扒出来不算贫困,那就不合适了。
我估计你这个贫困证明啊……
最后,多读书,少上知乎。
上知乎久了,浮躁不说,还容易被别人的世界欺骗了眼睛。所谓“和牛人在一起久了,以为自己也是牛人,就忘了努力”。
每次看到你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真的好羡慕。而我想要什么都只能想想。
谁跟你说想要什么有什么?我去菜市场都不能自由的随心所欲的买东西。所以你看到的只是那些要什么有什么的,要不去看看这些问题?
贫困生就真的不能以摄影为爱好吗?买一台好点的相机真的错了吗?
贫困生当然能以摄影为爱好了,这是你的自由啊。但是你拿着贫困助学金去买一台相机,真的错了。
每年都有各种手机摄影大赛,拍出来的片子那个精彩啊。
朋友,这事不妥。不是错误,而是不妥。
所谓“滑坡谬误”,是一种逻辑错误,我们不能通过预设因果关系,拿假设当前提,环环推理出不合理的结论。但在生活中,滑坡的力量无处不在:
“你看,那个人拿着助学金,还买这么贵的相机,这助学金恐怕是骗来的把?”
“哎别这么说,人家家里是真的穷,我知道他家里情况...”
“那就更不对了!有这么多钱自己享受,不给家里分担一点吗?不孝!”
你看,这就滑坡了吧。如果是一名辩手在辩论赛上,肯定可以有理有据地说:对方辩友,您不知道助学金是如何发放的,也不知道对方和父母的相处方式,仅仅靠预设的立场进行推理,认为我方骗取助学金或者不孝,属于逻辑上的谬误。” 但辩论,毕竟不是生活。
而且,这样的滑坡逻辑链,也可能存在于学校管理方面,最终影响到其他人。
试想一下,如果“拿着助学金买单反”事件流传开了,引发舆论争议,会不会有人质疑助学金的合理性,甚至一竿子打死一船人,认为助学金就是存在重重“黑幕”。这样一来,可能那些最需要用助学金满足紧迫的生活和学习需要的群体就会受到牵连。
我不反对自由,我说的是,责任。在您身边,还有很多向您一样通过财政补贴获得教育机会的人们,您就是这个群体的一员。我们都是各自群体的代表,就好比留学生在国外代表着中国学生,作为普通人,做的事情只要不违法,那是自己的事情,有的人花天酒地,开豪车,旷课,都是自由的一部分。但当您代表着一个群体时,您的一举一动,也在代表着他们,塑造这留学生这一群体的形象。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当中。就拿助学金来说吧,这是我们这些纳税人的钱,通过国家转移支付给了需要帮助的学生,花纳税人的钱时,是否应该考虑对应的义务?也许有人说,我们也要让贫困学生有尊严,要吃饱也要吃好。但尊严不一定要靠购买奢侈品来获得,而且这个国家,需要社会帮助才能过上有尊严生活的人太多了。。
--
从摄影本身来说,我也是业余爱好者,谈谈自己的想法,不一定对:
从摄影中获得乐趣的方式有很多种,“器材党”其实也可以自得其乐。我有喜欢倒腾器材的朋友,热衷于写各个镜头的评测,发尼康和佳能的对比图,用不同的镜头来拍摄同样的景物作为对比,的确各有风味,他也乐在其中。
但除此之外,熟悉一款相机,不断钻研如何打好手上这张牌,也是乐趣无穷的过程。我在大学期间就是带着入门款的尼康D3100和18-55狗头走天下,慢慢体会如何发挥这枚镜头在广角端的水准,也拍出了一些自己很满意的风景照片。
摄影界有句话,说相机后面那颗头,比相机前面那颗重要。诚然,全画幅相机,昂贵的“牛头”,的确能带来作品质量的提升。有次,当我站在山顶,看着云朵在地上的投影和从地平线蜿蜒而来的河流,也会想,如果有D800和金广角在手,岂不抬手就是一张风光大片?
器材,的确能提高作品水平的上限,但到达这一步之前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而这些提升并不需要很多钱。
题主,我已经没有去年撕耐克球鞋这篇软文的冲动了。不骂人,就简单问你三个问题。
包括所有持"贫困生就不配买XX吗"问题的人,不管是真事还是月经帖,都欢迎来。
我大学时期作为学生干部,负责计算评选本科奖助学金,对这玩意儿很了解。2000是吧,不是看成绩的贫困生国家励志奖学金,正好是贫困生国家助学金的平均标准。
你把自己挣的4000,并了父母给的1000,再加上国家给的2000,想买个不确定能有什么用的单反是吧?
第一个问题,请你读出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总则第一条,告诉我脸红不红?
第二个问题,作为比例内的第一档幸运儿,请问月总收入、人均月收入和申请理由当初你写的是什么,见到过滑档的人哭吗?
第三个问题,已经12月了,这个冬天有没有给你辛苦劳作的父母买点什么?
(此处无图,因为你看不见)
当然,名额有限,档次冲突。你可以买,其他人也可以举报。要是因此被取消了,不服一可以告学校,二可以告教育厅。
跟你一样不算特困仍拿一档,拿了助学金还用苹果的人有没有?
见过。
发上来问有没有人支持你?
没人。
最后回答你的问题,能,错了。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因为罗琳对于金妮的着墨比较少,感觉就是第六部强拎出来凑数的…
看一下每一部对于金妮的描写
金妮在国王十字车站登场,表达了一个小粉丝对于哈利的崇拜。这个时候觉得还蛮可爱的。
金妮被描写成自尊心强,有点小内向,容易被忽悠,还有点笨的女孩。最后被带进了密室,哈利将她救出,还被蛇怪咬了。这一部中,金妮被带进密室之前,书中对于金妮的描写极少。我们只是事后知道金妮是在丽痕书店被卢修斯坑了,然后就被抓密室了。我们对于金妮在整个过程中的故事和心情一无所知。金妮感觉跟道具差不多。
如果我没记错,这一部金妮好像没有出现。如果说罗琳一开始就想好了金妮要跟哈利在一起,经过了第二部的英雄救美,第三部多给金妮一些笔墨不是更加顺畅吗?而第三部初登场的角色是秋张。这样一来,金妮更像道具了…
金妮出现在哈利和罗恩想找舞伴,但是她已经答应纳威了。从这一部开始,金妮开始变酷。我认为作者是准备提升她得戏份,也许会配给纳威之类的,那是还不一定是哈利。
金妮戏份变多。引荐了卢娜给三人组。各种换男朋友。加入DA。一起去了神秘事务所。这一部,金妮的人设变成了,善良,聪明,有个性,万人迷。讲真,这个弯转的太急了…毕竟在这之前金妮的情况基本都是一两笔带过。我们很难对她产生感情。在这一部,金妮的性格描写都比较符号化,远没有卢娜立体。而且卢娜跟哈利的精神交流非常多。我记得那个时候,哈利女朋友呼声最高的是卢娜。
金妮告诉我们她之所以一直换男友是为了引起哈利的注意……这不是渣女么……迪安招谁惹谁了……金妮更不招人喜欢了…然而这一次居然没有分手,就这么一直在一起了……
卢娜那么懂哈利,赫敏陪了哈利那么多年,然而哈利居然跟金妮了?而且一开始还是哈利突然发现金妮变好看了,突然嫉妒迪安了。纯肉欲啊…跟哈利波特全书的风格不一样啊…
一开始,哈利要走,金妮表达了支持。我觉得这是罗琳想要表达金妮比秋张更懂哈利吧。但是只是几段文字,怎么能扭转读者过去6本书的印象呢。怎么看都是临时硬凑的啊…
我们看着长大的哈利突然跟一个我们都不咋熟的人突然在一起。能喜欢才奇了怪了。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
这个故事里面,没有一个人是正确的。
这个问题下面,每个人都在讨论对错,互相甩锅。
然而这个社会上,没有任何一个角色的人,可以帮到这个家庭。
没有人可以帮助孩子,也没有人可以帮助父母。
人们反对语言暴力,反对肢体暴力,反对禁闭管教,
人们几乎反对所有“极端方案”,却没有人任何人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这个案例里,父母的行为,已经做到了一个正常父母,甚至高素质父母能做到的一切。这个故事在一次“长记性”的暴力殴打之后得到了控制。
然而如果这样都控制不住呢?
比如打过之后,依然没用,女儿开始逃学,抽烟,夜不归宿;家里人没有办法,把她锁在家里关禁闭,她用床单当绳索从3楼爬出去,离家出走几天不回家。家长该怎么办?
这其实不是一个假设,
这是豫章书院事件中,那个“只是有点早恋”的当事人,在接受我的采访时口诉的故事。
实际上不管是送去杨永信还是送去豫章的孩子,他们的故事和这个新闻都类似,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在从爱的感动,到灵魂交流,再到科学教育法,最后到心理咨询师;
当“正确”的方法都无效之后,还有谁能帮助这些人?
这些人是少数,可能只有千分之一;
同时也不是少数,千万人口的城市,儿童近百万,千分之一就意味着数千家庭需要面对这种极端情况。
在豫章书院之后,我也在试图寻找这件事的答案。
我对话了豫章书院当事人sona的心理咨询师,她告诉我sona不该送去那样的地方,但同时也认为有些人需要在那里管教。
我找了浙大的儿童心理学教授,他告诉我心理辅导和更好的教育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我们的讨论中,出现“驯服人类的方法”这样极限的闭门话题。
一位在工读学校工作了14年的高级教师,他给出的答案更令我惊悚。靠”管“能解决的问题不会送来工读学校。工读学校的作用是把这帮人关到18岁,等他们出去了就能判刑了。
这段时间我看了大量教育学的书籍。但我发现,整个社会对正常儿童的教育信息非常丰富;对于异常儿童和家庭的帮助方案近乎于玄学;而对极端状况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回到主题,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这件事的背后,是整个社会对叛逆少年研究和帮助的空白。我们有海量的关于对错的讨论,有海量政治正确的讨论,却没有任何一个方案禁得起“如果这样做无效呢?”的反问。
父母无处求助,孩子无处管教。声称能给出帮助方案的机构,全部诉诸暴力而被网友围剿。
如果学术上不解决这个问题,社会角色不能良好的补位,这样的悲剧永远不会是最后一次。
而这个问题下,现在所有的争论其实都毫无意义。
因为香港人登岛了,
讽刺的是,
几个港D分子率先登了岛,
紧接着,
美分突然跳起了忠字舞,
港D突然变成了民族英雄,
媒体的加油炒作,
U型锁的神秘助攻,
上层神仙们趁机斗法,
都让事件变得无法控制,
在日本国内,首相鸠山由纪夫被骂为“日奸”,
鸠山由纪夫被迫辞职,
亚元成为一个笑话,
中日韩三国自贸区彻底化为泡影,
理由很简单,
一个强大的东亚联盟绝对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美国人既然能用一袋洗衣粉灭掉一个国家,
当然也能挥挥小手,就让东亚掀起一场风暴,
见到前辈鸠山由纪夫的下场,
年轻的安倍晋三被吓得尿了裤子,
立刻摇着尾巴讨好美国人,
从亲华派变成了反华派,
并积极参与到TPP的建设中来,
后来韩国又来了一个亲华的总统朴槿惠,现在还关在监狱里,
这几年能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能拍好几部电视剧,
实际上,美国人一直通过香港来搞一些大事情,
现在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