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曹操为什么要屠徐? 第1页

  

user avatar   yang-wei-44-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关于曹操屠徐州这事,历史上记载很多。但这些记载不仅零散,甚至相互矛盾。

《后汉书 陶谦传》: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初平四年,曹操击谦。

照这种说法曹操是为报父仇而征徐州。

《后汉书 应奉传》却说: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太山,(应)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逆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劭畏操诛,弃郡奔冀州牧袁绍。

照这么看,似乎曹嵩的死正是陶谦指使的。由此来说,曹操的屠徐州,好像也有点理所当然。

《三国志 武帝纪》:秋,太祖征陶谦,下十余城,谦守城不敢出。……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

按三国志的记载,曹操征陶谦至少有两次。

另外还有《吴书》的说法:太祖迎嵩,辎重百馀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於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太祖归咎於陶谦,故伐之。

而《世语》中记载的则更为详细: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兗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劭惧,弃官赴袁绍。后太祖定冀州,劭时已死。

是不是觉得有点乱,脑子理不清?

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

首先,曹操的父亲曹嵩死了,而他的死,要么是陶谦指使,要么是陶谦的部下所为,总之和陶谦脱不开干系。

其次,《三国志武帝纪》和《后汉书陶谦传》都说曹嵩死于琅邪,而《世语》、《吴书》、《后汉书应奉传》都说曹嵩死于泰山一带。

最后,《三国志武帝纪》和《后汉书陶谦传》说曹嵩是在琅邪避难时被杀,其他史料则强调曹嵩有投奔曹操的打算,但在泰山一带被杀。

几份史料之间无法印证,互相矛盾。

那么,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

我觉得,首先,《应奉传》的缘由比较容易解释,曹嵩由琅邪进入泰山,想去投奔儿子曹操;

然后,泰山华县、费县二县士兵杀曹嵩,取其财物;

于是,愤怒的曹操出兵击陶谦,所过多所屠戮。

不好意思,对待这个问题,我只好采取这种和稀泥的方法。

总之,曹嵩死了,曹操为父报仇,屠戮徐州。事情大概就是这样。那么,曹操真的屠戮了那么多人,甚至泗水为之不流了吗?

我的看法是,这事肯定有,但没那么离谱。

对这事,写的最离谱的就是《曹瞒传》了。

根据《曹瞒传》的说法,有一大波京师难民避难于彭城,被正巧进攻陶谦的曹操遇见,于是全部坑杀于泗水,使泗水为之不流。

这个说法太离谱,我实在不想解释它。

除此之外还有《后汉书》,记载的也是一塌糊涂。在《陶谦传》里,说曹操屠杀了三辅难民;但在《董卓传》里,又记载长安是在兴平二年才彻底变成一座空城。前后矛盾。

我认为,这事还是应该信《三国志》。

初平四年,曹操东征,这是曹操对陶谦的第一次出击。而这次出击的缘由,是陶谦与下邳阙宣联手,攻略泰山华、费二县。也就是说,这次出征是曹操对陶谦军事行动的一次反击。

接下来的第二次,兴平元年的东征,才是曹操真正屠杀徐州的一次军事行动。

所以,接下来,我把我的推断完整的说一遍:

初平四年,陶谦与阙宣联手,攻略兖州泰山郡华、费二县,曹操适时反击,陶谦不能守;

在琅邪避难的曹嵩前往泰山,准备投奔曹操,但在泰山一带,被陶谦部下所杀;而曹嵩的死,可能是陶谦授意,也可能并不知情,此处存疑(我更倾向于这是陶谦秘密指使);

曹操大怒,于是,在兴平元年夏,复征陶谦,拔五城,所过皆有屠戮。

大概就是这样。




  

相关话题

  真的是换谁坐曹爽的位置都能翻盘吗? 
  如何评价「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张思德等名字过于文雅与其出身不符所以是虚构的」这种言论? 
  曹操为何好人妻?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取四郡花了大量笔墨,那么在正史中刘备取四郡的过程是怎样的?其中有哪些虚拟人物? 
  如何看待「尧幽囚,舜野死」的说法? 
  曹操为什么选曹丕而放弃更有才华的曹植做接班人? 
  曹操为什么会得到别人的拥护? 
  历史上张飞丢徐州,关羽丢荆州,马谡丢街亭,你认为谁把蜀国「坑」的最惨? 
  如何评价三国时期姜维这个人? 
  如果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人死后地府下相遇会说些什么呢? 

前一个讨论
关于孙策袭许的可能性?
下一个讨论
刘备为什么没有杀了诸葛亮?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