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很多创始人要用另一个公司来持股自己的公司呢? 第1页

  

user avatar   eri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个核心原因上面的答案解释的不清楚:这样可以增加投票权。

比如我拿公司A的51%的股票,然后公司A用所有资本控股公司B的51%股票,那么我的资本只占B的总资本的25%多一点,但是我却可以通过公司A完全控制公司B的决策。


user avatar   law-29-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好,我是律师、注册会计师,我来回答下你的问题。通过直接持股的公司控制其他公司,这么做的主要有如下四个原因:

  • 一、实现节税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

我们做如下设例:

(1)如果自然人直接持股A1公司,A1公司向自然人分红时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2)而如果自然人通过直接持股的A公司持股A1公司,A1公司向A公司分红时可以免税,自然人可以将资金留在A公司,通过A公司进行资金运作,实现节税的效果。

如下图所示:

  • 二、通过较少的资金控制公司,实现杠杆效果

一般情形下,股东要想绝对控制公司,要持股2/3(67%)以上。

我们做如下设例:

(1)如果自然人直接持股A1公司(注册资本100万),自然人需要出资67万才能实现控股。

(2)如果自然人通过直接持股的A公司(注册资本67万)控股A1公司(注册资本100万),A公司需要出资67万控股A1公司,而自然人只需要出资45万(67万×67%)控股A公司,就能实现通过A公司控股A1公司的效果。继续通过多层嵌套,还能节约更多资金。(注:为了贴合楼主问题,自然人和A公司之间还可以再加一层自然人出资45万100%持股的公司,以便于理解)

如下图所示:

  • 三、隔离风险

根据《公司法》第三条规定的人格独立原则,一般情形下,公司股东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公司股东一般只在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

但是,在股东与公司发生人格混同、股东对公司清算存在过错等特殊情形下,股东要对公司债权人承担全部责任,而不仅仅是在出资范围内。

同样,我们做如下设例:

(1)如果自然人直接持股A1公司,A1公司的债权人有可能在特殊情形下突破A1公司,直接请求自然人承担责任。因此,风险环节涵盖自然人与A1公司。

(2)如果自然人通过直接持股的A公司持股A1公司,A1公司的债权人有可能在特殊情形下突破A1公司,直接请求A公司承担责任,但一般不可能再请求自然人承担责任。因此,风险环节只涵盖A公司和A1公司。

如下图所示:

  • 四、便于集团化管理

对于多元化经营企业,每种业务形态一般都需要单独成立公司进行运营。作为创始人的自然人,不可能对每家业务公司进行管理,这会消耗大量精力。这就需要成立集团公司,在集团公司组建管理团队对每家业务公司进行管理。创始人只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集团公司层面,通过集团公司就可以掌握每家业务公司的运营情况,从而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统筹资源和思考公司整体战略。

如下图所示:

以上,供参考。如有其他问题,可继续留言或私信讨论。


user avatar   scott-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4.3.18: 昨天写答案时太过匆忙,很多地方并不严谨。今天一登陆发现收到很多赞同,心不自安。因此作出修改。

提供几个角度供参考,欢迎各位探(da3)讨(lian3):

  1. 税务筹划。
    <2014.3.18修改> 关于税务筹划部分,首先请参考下方匿名用户的答案——离岸公司税务筹划最重要的部分在于低/无企业所得税或资本利得税。认同的话,请为楼下匿名用户的答案点赞同 :D </2014.3.18修改>
    一个须注意的点是,按照中国税法(注:此处仅考虑中国籍的公司创始人),个人在取得收入时,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按照一些国家的税法,个人所得税并没有很多的税前抵扣项目;中国几乎没有可用的个人所得税抵扣项——以魔都为例子,正规缴纳所有社保、税款情况下,每月工资20k产生2k左右的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实际可支配收入15k多。甲有房无贷,每月工资吃喝玩乐而已,可支配收入15k,税金是2k;乙每月房贷14.9k,可支配收入1k,税金还是2k。
    相较之下,公司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可以(根据具体税法规定)从收入中扣除相关成本、费用,”余额“计算企业所得税。从税务筹划角度,企业所得税的筹划空间(包括离岸地税法、双边税收协定等)无疑比个人所得税大出很多。
    因此,若通过持股公司拥有上市公司股票,由此产生的任何收益(股息红利、证券转让等),首先进入持股公司,这时并不能算作个人”取得收入“,也就暂时不产生个人所得税。
    (注:目前中国税务机关似乎还没有执行”受控外国公司(CFC)“规则,因此上述筹划空间还存在;如果税务征收操作发生变化,会对很多境外持股结构产生影响)。
  2. 资金筹划。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经过这么多年的变化,已经较改革开放初期有了很大进步,但实际上,涉及到个人境外收入方面,执行还是非常麻烦。通过境外持股公司,可以将一部分收入留存境外,未来有其他用途时(比如子女在国外读书,或者在海外其他投资)可以直接使用。
  3. 控制权保护与风险隔离。基于公司的”有限责任“特点,风险隔离应该不用多说。
    另外,许多离岸地法律给予离岸公司董事很大职权,比如BVI等允许通过章程规定等方式,使得BVI公司董事极难更换,同时董事具有很大职权。在这种情况下,创始人可以借此保障对企业的控制权。
    <2014.3.18修改> 这一部分可进一步参考 @Ying Ye 的答案。另就第4点补充,很多founder也很喜欢这样的设计——既照顾了各位兄弟元老,同时借持股公司载体归拢投票权,一举两得。Again, 如果认同,还请为她的答案点赞同:D </2014.3.18修改>
    ps. 对于很多离岸公司来说,董事有时拥有比股东更大的决策权限,这一点在相关交易中还是要特别注意的。



  

相关话题

  为什么很多创始人要用另一个公司来持股自己的公司呢? 
  Meta 继续重组架构,人工智能团队合并至 AR/VR 部门,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会带来哪些影响? 
  Meta 继续重组架构,人工智能团队合并至 AR/VR 部门,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会带来哪些影响? 
  小米公布成立以来最大的组织架构变革,新设集团组织部和集团参谋部,反映了哪些信息? 
  Meta 继续重组架构,人工智能团队合并至 AR/VR 部门,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会带来哪些影响? 
  小米公布成立以来最大的组织架构变革,新设集团组织部和集团参谋部,反映了哪些信息? 
  Meta 继续重组架构,人工智能团队合并至 AR/VR 部门,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会带来哪些影响? 
  Meta 继续重组架构,人工智能团队合并至 AR/VR 部门,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会带来哪些影响? 
  Meta 继续重组架构,人工智能团队合并至 AR/VR 部门,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会带来哪些影响? 
  为什么很多创始人要用另一个公司来持股自己的公司呢? 

前一个讨论
男友不想另买房,结婚后要和他父母住一起,而我不想没有自己的小家,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上海早晚高峰该不该禁用打车软件?会产生什么影响?





© 2025-02-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