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有一個答案說了,成熟的流行工業體系。我來簡單擴展一點點。(因為題目好大,這個台灣有做過相關的電視節目介紹自己的音樂工業,時長數小時啊親)。什麽叫流行音樂工業呢?這其實從英文裏面硬翻譯來的。其實就是說,它要有固定的原料儲備,固定的生產模式,固定的銷售模式,準確的消費人群。
其實在六十年代初,台灣就已經很有意識地開始製作和打造流行歌曲了。在最初,有電臺,電影這樣的載體,幫助歌曲深入人心。唱片公司和製作人慢慢開始瞭解藝人的形象,定位。於是經過數十年的摸索,台灣唱片工業可以從發掘藝人,訓練藝人,再到包裝出道,由企劃和製作人為其打造符合市場需要的外形特質,音樂內容,刺激大眾的消費慾望。
尤其沒有網絡的時代。傳統媒體的力量之大,(其實現在在內地也很大),民眾上街,打開電視,隨處可見唱片廣告,而台灣的唱片推廣的確找到了一條大路,他們知道怎麼刺激民眾的購買欲。陳淑樺的《聰明糊塗心》在推出的時候,有一句文案(只有一句,而不是現在的一大篇):所有女人都在問的問題,所有男人都在等的答案。結合她的都市氣質,這張唱片最終變成一件聽眾希望擁有的產品。(在內地,網絡出現的太快,就好像同樣是網絡殺死了內地傳真和電報一樣。而內地的消費理念,也無法達到“電視上藝人一火就觸發顧客想要購買音樂的心理”,最多觸發他們上網搜幾個視頻看而已)。
有了不停催生的購買欲,當然就需要生產商不停的製造。那少量的歌手,短時間要產生大量的作品,顯然是不利於銷售的。所以製造商就會不斷地尋找新的藝人,讓不同的時間,社會上的不同階層,都有買唱片的可能。所以,當然就需要形形色色的歌手。這不只是台灣,香港也如此。
同時,台灣/香港都是本土意識很濃的地方,儘管外來文化很強大,但本地的需求依舊旺盛。這大概也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