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苏联的军工水平? 第1页

     

user avatar   ZAS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四个字概括:暴力美学

||多图预警

||更新完结

||本文文字属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部分武器资料散佚众多或者仍然在原苏联地区现役,因此可获得的资料甚少,非常感谢提供有关资料的人士!楼主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希望大家多多讨论,欢迎指正批评建议以及提供资料

|| 导致暴力美学的原因:

1.计划经济资源,人员优先配置

2.好大喜功

3.有些暴力美学的背后则是某些技术确实的迫不得已

4. 苏联的军工机制,不亚于美国的竞争机制等方式,也使得苏联的工程师们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5. 比较完整的工业体

6. 优秀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以此带来的大量的人才

7. 相对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

8. 大毛的国民性格

9.很多人认为苏联的军工产品可靠性不高,什么是可靠性高,单造一个精贵的东西可靠性是不高的,很多人不能预知或者极小概率事件都不好体现,大规模量产更改后的产品可靠性不是一般的高,如AK-47,Mi-8/17,T-72(当然以后期更改后的为主)

=================================================================

目录:编号 苏联名称(北约代号,绰号等)

为什么要做目录呢——按Ctrl+F,搜索条目便可找到自己想浏览的条目,动用滚动条找到对应位置很繁琐的,目录编号系统应该不和本页面其他人重合。

1.战略武器

1#1.A602EN伊万(赫鲁晓夫氢弹)

1#2.DUGA-3远程警戒雷达(钢铁坟场)

1#3.R-36洲际导弹(SS-18撒旦)

1#4.RT-23洲际导弹(SS-24手术刀)

2.陆军

2#1.279工程

3.海军

3#1 战略核潜艇

3#2.1144型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

3#3.661型见血封喉级核潜艇(神父)

3#4.945型梭鱼级核潜艇(塞拉)

4.空军

4#1.MiG-25(狐蝠)

4#2里海怪物 地效飞行器

4#3.An-225(哥萨克)

4#4.Mi-26(光晕)V-12(信鸽)

5.太空

5#1. N-1火箭

其他未入目录的武器欢迎讨论,酌情添加

================================================================

正文

1#1.A602EN伊万(赫鲁晓夫氢弹,Tsar Bomba)

先举个栗子,小男孩的当量为1.7万吨TNT,大胖子是2万吨TNT。

你听说过1亿吨TNT当量的核武器吗,抱歉,没人去制造,虽然有人(赫鲁晓夫)想,但是,地球上实在没有地方去做实验了……

怎言轻易放弃,于是伊万出现了,史上最大当量的核武器(估计以后也不太会有了,除非为了摧毁近地小行星)——5000万吨TNT当量的氢弹

这枚氢弹也没有做地面核爆炸,而是被Tu-95V带到10.5km的高空,在4.2km空中引爆这颗直径为2米、长约8米,重27吨的伊万——引用一句别人的话:“赫鲁晓夫亲自改变的、每隔上千万年才宠幸地球一次的概率和壮举。”

蘑菇云在1000km外可见,高达64km,云顶宽95km,云柱宽40km……造成100km以内所有物体三度烧伤,900km外窗户破碎

事后,大家逐渐意识到咱们是来威慑对方的不是来毁灭地球的,于是这个级别的核武器不再继续研发和实验了……

1#2.DUGA-3远程警戒雷达(钢铁坟场)

看见下面的树了吗,再看一下身边的树,差不多高,真的,相信我

看见那红灯了吗,那是在提醒过往的灰机,小心点

该系统作为苏联ABM远程警戒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1976年投入运营,峰值功率约10MW,因此需要发电站和各类辅助设施,因此一座雷达就是一座小型城市。

1976年7月到1989年12月,全世界短波频段都能听到这个苏联雷达发出的声音,又被称为讨厌的“俄罗斯啄木鸟”。这个声音类似急促的敲击噪声,该雷达的发射频率在HF波段,调制了10Hz,16Hz或20Hz,拿光速除以频率即是波长。其随机跳频干扰正常广播、业余频段、电视传输,而且还在全球范围引发了无数抱怨。

不要忘了我该组雷达有两组天线,分别用来发射和接受,这只是发射天线……

其雷达发射阵地天线宽210米, 高85米。接收阵地天线宽300米,高135米。

两部雷达的坐标:

Duga-3 (western)

Gomel / Minsk; Chernobyl-2

发射天线51°18′19.06″N 30°03′57.35″E ,接收天线51°38′15.98″N 30°42′10.41″E

Duga-3 (eastern)

Komsomolsk-na-Amure

发射天线50°23′07.98″N 137°19′41.87″E ,接收天线50°53′34.66″N 136°50′12.38″E

最后再来欣赏下其暴力的天线阵列吧

1#3.R-36洲际导弹(SS-18撒旦)

撒旦降临——R-36(SS-18)

哦,对了,撒旦的对手特别无辜,它的名字叫民兵,仅仅是名字上。要知道人族民兵在前期敲人很疼的,为什么是前期呢,因为核战争的后期大家的主要武器是石头。

这张照片里的撒旦穿着机动洲际导弹的马甲,其实这只是个运输车辆,但是已经很变态了。

R-36整体上是固定式,两级,液态燃料,冷发射的还有抛弃之前所有定语的情况下世界上最大的洲际弹道导弹,一般高约34m,直径3m。1964年开始研制,1975年实现首飞,迄今仍然服役,先后有6个型号。这型导弹的单弹头部分具有更远的发射距离和7.5吨的重量,而绝大多数的R-36都拥有10个分弹头,远多于同期民兵可携带的数量。其最快速度也已经超过了第一宇宙速度。

下图给出了这六个型号的北约名称,苏联名称,最大服役数量,服役期限(有误差,新型号尚未退役),携带弹头数/弹头重量以及圆概率误差:

值得一提的是各国的洲际导弹都是电子行业的留级生,因为即使在设计之初采用比较先进的技术(为了可靠性反而不一定这么做),漫长实验,试射和服役过程使得一切技术几乎都落伍了,但是,这些数据的积累提升了洲际导弹的可靠性,反而使得即使新型号产生也一时难以替换的局面,这期间总得维护吧。于是总有炮灰去维护和生产那些老掉牙的电子设备,那些工厂真心可以摇身一变就是科技博物馆。

而撒旦的总设计局“南方设计局”又在乌克兰……

冷战后期苏联对撒旦进行了升级,一方面是抗打击能力,液态导弹的准备时间很长,需要发射时才加注燃料,而同等水平液态,固定式洲际导弹比固态,移动式的洲际导弹的射程和圆概率误差要小,注定了固定式洲际导弹不能全部退役。因此苏联逐渐对洲际导弹的发射井进行了硬化处理,即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强而不损坏,保证即使被打击后依然拥有反击能力。

另一大改变是弹上设备,80年代苏联增加了弹上设备的耐辐照能力,由于大多数洲际导弹都是核弹头,因此耐辐照能力能大幅提高可靠性和打击精度。

R-36苏联时期只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境内装备发射井,尽管受到苏联解体和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存在,百折不饶的R-36依然服役到了今日,告诉了其他暴力美学的小弟:我无可替代,我无与伦比。俄罗斯还进行了发射井内的发射,并将视频公诸于世: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撒旦”被改装成了“Dnepr”火箭来进行卫星的发射,美国也有类似的设计,“Minotaur”的下面级的技术直接来自“民兵”洲际导弹的设计,使得“Minotaur”运载火箭只在美国空军基地发射(美国陆基战略力量隶属美国空军),只允许发射美国政府许可的卫星,严防技术泄露。文章源于知乎,作者鸑鷟鹓鶵。

1#4.RT-23洲际导弹(SS-24手术刀)

接亲友的同志,23333次列车停靠新西伯利亚站1站台,请做好接车准备

等等,好像不太对……如果我给那个发射筒打码,有谁能认出来这是什么呢

这就是被北约称作“手术刀”的铁路机动战略导弹RT-23列车,一辆列车,负责储运,发射,生活等方方面面,这,就是他们的家。一列导弹列车由3个M62火车头+电力车+指挥车+生活车+3枚导弹发射车,共9节编组(不包括车头)。(兔子表示这种列车怎么隐藏,劳资的火车都是几十节编组的)

当美苏双方对对方的战略导弹发射井都了如指掌的时候,摆在双方面前的,就是如何抗住第一波核打击的情况下能够发动足够的核反击,答案大家都清楚,就是移动式的洲际导弹,有陆基,有海基,陆基里面有公路陆基,当然最快的就是铁路陆基了。呃……为什么不废除固定式战略导弹呢,因为液体导弹和固定式两个优势可以保证更小的圆概率误差。

在此不得不说一下当年为了防御德国的入侵,苏联的铁路轨距是1520mm,而其他四大流氓的轨距则大多是标轨1435mm,更宽的轨距带来了更大的容量和更好的稳定性,那谁的轨距最宽呢——印度,有个屁用。

最初的RT-23代号15Ž44,是个100t重的家伙,3t的弹头可携带8~10个分弹头(后来稳定在10个分弹头),长度则限制在一辆标准货运车厢内(21m左右),这是什么概念呢,俄罗斯著名的质子号火箭,全长53m,重69t。1982年开始陆续进行了8次发射,4次成功4次失败,有的指标没有满足导致了15Ž44的下马,由新型号15Ž52顶替,此后,有关方面同时开始了新型号的并行设计和验证,分别是15Ž60(发射井)和15Ž61(铁路),其中,15Ž60的设计是用来承受核爆炸的,于是测试工作只能在孤岛上进行,15Ž60于1986年7月31日首次发射并成功,第2,4,5次失败(第4次发动机机械故障,第5次飞行轨迹出错,也是最后一次15Ž60发射失败),最终,1988年开始服役于乌克兰地区。15Ž61于1985年2月27日首次发射并成功,1989年11月15Ž61服役。

伴随发射试验的是可靠性试验,1986年当局测试了50000km的运输和模拟30万km的运输。1988年开始了全面的检测,从-30~38的高低温,雷电和电磁干扰,X射线和核爆炸(会使系统性能降低),1tTNT在450m和850m处爆炸(OK)。

此后共生产了56枚RT-23,其中乌克兰境内46枚,俄罗斯境内10枚。苏联解体后,46枚被逐渐拆解。由于设计局和生产基地位于乌克兰,以及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限制,15Ž60于2000年前全部退役,15Ž61也被逐渐裁剪,最后一枚RT-23于2008年退役,其中一列比较完整的列车也被送进了Varshavsky railway station博物馆。

美国也有类似的同时期的导弹列车,这种专属高富帅的玩具,只有在两个高富帅败家炫富的时候才难得一见,真心是土豪都玩不起也玩不动啊。文章源于知乎,作者鸑鷟鹓鶵。


2#1.279工程

是不是有种外星生物或UFO的即视感?一个偌大的飞碟,或者一个甲壳类的外星人,一颗巨大的眼睛,伸出一根长长的触手,指向你,你是什么感觉

这个家伙是不是很变态?它远比你想象的要变态,这是一款要求能承受核爆炸冲击的重型坦克,工程代号279。

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随后的试验中,苏联人发现现有的坦克难以经受核冲击,于是,1957年,279工程上马。这条坦克重60t,有4条履带,提高了抗冲击能力,装甲和防护也得到了优先照顾,正面装甲达到了269mm,炮塔装甲305mm,龟壳的造型减小了冲击波的作用面积。同时,主炮口径达到了130mm。这辆坦克具有完备的核生化防护系统以及自动灭火系统,甚至是恒温系统。显然,279工程是用来抗击一切恶劣环境并攻城拔寨的。

然而,由于造价过高,以及军事思想的转变,279工程终究没有装备部队,样车被送进了Kubinka tank museum,供后人瞻仰这当年的怪兽,回忆那个核战争阴影的年代,产生的一群战术核武器和抗核生化打击武器这一系列怪胎。


3#1战略核潜艇

看镜头,茄子~别挡脸啊,重来……

潜艇SS是一种可怕的存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潜艇给各国带来的损失使人震撼,迄今依然没有探测率极高的方式来探测潜艇,以至于英国和法国这样的大国会在21世纪玩潜艇碰碰车。

核潜艇SSN更是,迄今拥有实用性的核潜艇的国家就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那么战略核潜艇SSBN呢?则是一种二次毁灭地球的存在。

二战后的苏联深信潜艇的重要作用,以至于苏联研发了大量的潜艇,核潜艇,战略核潜艇,这种潜艇为主的海军思想深刻影响了苏联大型水面舰艇的发展,在赫鲁晓夫任上表现的及其明显,使得苏联孕育了大量型号繁多的潜艇和战略核潜艇SSBN。

SSBN的存在即是为了二次核打击而生,二次核打击无非以下几个来源:

1.SSBN;

2.陆基机动式发射车;

3.硬化的固定式发射井;

4.战略轰炸机的空基核武器;

在这里面,2的生存能力和一次性发射的数量要远逊于1,并且还是液体燃料战略导弹的时候SSBN就出现了,3的出现晚于1,硬化的发射井指的是加固的可以承受多大压强的冲击力,其实验方式也仅仅是在多远的距离引爆多少当量的炸药,考验的是对手打偏的能力,并且不考虑核污染……4的话机场难以硬化,生存能力不抵123……

而且SSBN的先发制人可以静悄悄的,给对手越短的防御时间也是很重要的。


言归正传,Hotel见证了苏联SSBN的诞生,我不是那个意思,苏联的第一型SSBN,658工程,北约称为H级,即Hotel……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加法:

SSB+SSN=SSBN√

弹道导弹常规潜艇+攻击核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战略核潜艇。

于是658工程的很多成熟的设计来自于629工程Golf弹道导弹常规潜艇和627工程November攻击核潜艇,后者则是苏联第一型核潜艇,Hotel只携带有3个蛋筒……不是,弹筒,先后服役过D-2,R-13,R-21三款潜射导弹,长114m,水下排水量5300t~5500t。

虽然艇上配备了533mm和400mm的鱼雷,但是对于苏联人来说,最好的武器一直是潜艇本身,1969年K-19艇与美海军SSN-615艇亲密接触……咳……Hotel嘛,所以风流往事难免。

Hotel未免有很多实验性质和小打小闹,例如通常的R-13的射程只有约600km,飞机的燃油费可是在800km处才涨价的……

16个射程2400~4000km潜射弹道导弹发射筒,水下排水量翻一番达到9300t~10020t,数量从上一级的8艘到了34艘,遍布三大洋,除了少了2个400mm鱼雷发射管,这就是Yankee棒球队!……Y级Yankee SSBN,苏联667A工程。

Y级来张与H级相同角度的:

Y级可以称作是苏联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型战略核潜艇,或者可以与西方相媲美的SSBN,70年代随着苏联海军力量和思想的发展,战略核潜艇巡航和全球性的海军部署成为了常态,超大规模海军演习,如海洋75,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难以匹敌。不过Y级核潜艇的巡航除了彰显实力外仍然有一个很尴尬的原因,那就是导弹的射程不够远,使得Y级SSBN想要威胁美国本土的话必须穿越NATO主导海域的SOSUS(SOund SUrveillance System)屏障。

Y级的K-219艇的事故则是冷战期间SSBN影响力最大的一个事故,事发地点是百慕大,距离美国最近处约2000km,在导弹射程范围内。1986年10月,K-219艇载核弹头执行任务时发生爆炸,海水倒灌入导弹发射筒并与燃料发生反应(除K-140外均为液态火箭燃料),产生了硝酸,海水倒灌也导致潜艇沉没。

Y级由于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后陆续开始退役,其致命的导弹射程不足的硬伤使得在有新型号的情况下变得爹不疼娘不爱的弃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Yankee少年老成,坐姿不正,已然驼背,后续的成长(岁月的操劳)使得SSBN们更加的驼背,形成龟背,这就是D级战略核潜艇。

望其项背

其项背

项背

Y级的硬伤使得D级从图纸上就需要拥有能在己方安全水域足够打击美国本土的潜射导弹的能力。

D级型号繁多,总共4型,却有着很好的继承性,连潜射导弹都是R-29这一系列的改进型,DII比DI总体上多了4个发射筒,从12个变成16个,DIII开始能发射多弹头,并能够实现齐射!DIV在降噪和提速等方面有所进步,反正打完就跑,跑得快总是好。由于D级不需要穿越SOSUS屏障,待在苏联领海里更安全并且打得到对方,美方也选择不去那些敏感地区去招惹双体壳的D级,与此同时美苏双方都意识到北极的重要性,诸多因素,而噪音的降低,大洋的茫茫,撞着谁了都不知道是谁。因此D级的绯闻明显不足……

D级的总体指标DI偏小,DIV偏大,DII和DIII有些类似。水下排水量从DI的11000t,DII和DIII的13000t到DIV的18000t,长度从DI的139m,DII和DIII的155m到DIV的166m,自持力从和Y级相同的DI的70天,DII和DIII的80天到DIV的90天……

苏联总共建造了18艘DI,4艘DII,14艘DIII和7艘DIV,直到苏联解体时有9艘DI,4艘DII,14艘DIII和7艘DIV在役。这些D级迄今仍是俄海军主要战略力量,现仍有4艘DIII和6艘DIV在役,那艘倒霉的DIV要不是因为起火了也还会在役的……

D级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就是大龟背,这与导弹尺寸,耐压壳尺寸,水阻,噪音,排水量等诸多因素有关,各有利弊……

为了对抗美国的Ohio级SSBN,与D级同时的还有著名的941工程,北约称之为台风级,苏联自称Akula阿库拉(鲨鱼)级,而北约则另给苏联的一型SSN(971工程)扣上Akula的帽子……那一款更像鲨鱼。。。

通常各国的SSBN也就1~2Wt的排水量了,台风级的水下排水量达到了3~4Wt,长170m+,宽23m,水下航速27节,最大潜深500m ,自持力120天。携带20枚R-39(SS-N-20),每枚有最多10个分弹头,当量每个100~200kt(对抗最多192个分弹头的Ohio)。941还配备有艇内桑拿间游戏室游泳池等诸多设施……

如今R-39已经退役,仅有一艘台风级在测试,还有两艘在生锈,这个曾经威风的鲨鱼沦为了落魄的吞金兽……

955工程在80年代开展,虽然未随着苏联的消逝而消失,但北风之神的存在已经于苏联没有太多联系了,今日的北风之神再也无法还原记忆中的苏联,苏联有许多不足,但苏联留下的暴力美学值得我们回味。文章源于知乎,作者鸑鷟鹓鶵。

3#2.1144型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

三艘1144型巡洋舰靠泊的壮观景象,左侧是4号舰183安德罗波夫号(后来的彼得大帝号),右侧是1号舰090基洛夫号(后来的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右后方还有080加里宁号(后来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时间应该在1995~1998年间,地点当属北方舰队母港摩尔曼斯克。

再上一张,在基洛夫级的强力光环下光荣级导弹巡洋舰显得卑躬屈膝,下人一等。看那左侧的基洛夫号舰艏的红旗迎风飘扬,右边那光荣级的舰艏红旗却耷拉着脑袋,虽然都是巡洋舰,气场迥然不同。

西方的一些学者对于其屈尊巡洋舰抱打不平,认为如此宏伟的武库舰至少应该列入战列巡洋舰!

满载排水量28000t,长252m,宽28.5m,最高航速还是32节(兔子哭晕在厕所里,劳资的舰大多跑不到32节),30节航速可维持1000海里,20节航速无限航行(兔子继续哭晕,一般的舰队的巡航速度不过15~20节)……当然,基洛夫级是核动力的。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武库舰!

(参考彼得大帝号)

20个SM-233型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配备花岗岩/P-700反舰导弹20枚;

12座B-203A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配备48枚SA-N-6/里夫/S-300F/48N6E舰空导弹和46枚S-300FM/48N6E2舰空导弹);

16座8单元ZS-95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配备SA-N-9/道尔/9M330舰空导弹128枚;

6座CIWS 3M87,每座配备2x(8 SA-N-19/通古斯卡/9M311, 2x6 30 mm) 弹炮合一近防系统;

2座5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配备SET-65型反舰/反潜鱼雷,RPK-6 Vodopad-NK反潜导弹;

1座RBU-12000 Udav-1 10管反潜火箭深弹发射装置;

2座RBU-1000 Smerch-3 6管反潜火箭深弹发射装置;

2座MRG-1 7管55mm多用途榴弹发射器;

1座AK-130舰炮;

8座AK-630近防炮;

2座45mm 21KM炮;

2架Ka-27或3架Ka-25;

有人问为什么基洛夫级要塞那么多导弹,原因很简单,它的使命是对抗强大的美帝国主义的航母编队。因此其配备的反舰导弹仅有P-700,人家不屑于装备哪怕是SS-N-22白蛉这样的反舰导弹,相对于什么捕鲸叉鱼叉那些叉子也只配丢入海中。而防空导弹方面,则是里三层外三层近中远防空导弹兼备,以对抗航母编队的导弹。

基洛夫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大规模广泛采用了垂发装置,这个意义是划时代的,垂发的一大特点就是提高了载弹量,为饱和攻击提供了可能

当然,基洛夫并不孤单,光荣,奥斯卡,下面提到的“金鱼”们都是相当好的合作伙伴。

基洛夫是标准意义上的冷战后期产物,冷战前期讲究的是核打击,而当人们明白核打击只会以核威慑存在时,大家的目光便转向了常规武器威慑,同时期的西方81军事演习就是最好的例证。而随着冷战的结束,武库舰所依附的军事思想也就荡然无存了,留下了彼得大帝一艘来装饰门面,剩下三艘,任凭海风拂过海浪拍打。而当俄罗斯开始强盛之后,所能做的,也就是将那3艘中可用的器件拼装到一起,去服役另一艘基洛夫级巡洋舰。基洛夫级,目睹了毛熊的兴衰荣辱,也是毛熊兴衰荣辱的一个标志,基洛夫级并排驰骋大洋之际,便是毛熊重整旗鼓之时。文章源于知乎,作者鸑鷟鹓鶵。

3#3.661型见血封喉树级核潜艇(神父)

661型“见血封喉树”(俄语:Анчар)巡航导弹核潜艇,北约命名为Papa级,根据苏联政府决定1959年起由第16中央设计局研究、试验、设计。仅建造一艘K-162(后更名为K-222),钛合金潜艇的先驱者,最高航速44节(世界上最快的核潜艇,很难打破的记录),潜深400m

见血封喉树可搭载最多10枚SS-N-7巡航导弹,由于只能岸基装填,属于一次性打击,不过跑的快潜的深,生存能力强。

3#4.945型梭鱼级核潜艇(塞拉)

945型梭鱼(俄语:Барракуда),北约命名为“塞拉I级”(Sierra)。945型潜艇使用钛合金艇身,潜深500m以下(没有找到准确的数据,但是一般的SSN潜深300m)!天青石设计局设计。红色索尔莫沃造船厂建造。由于钛合金艇身造价昂贵,这一型潜艇仅建造了2艘:

改进型954A型(俄语:Кондор),北约命名为“塞拉II级”,共建造两艘

值得一提的是最著名的一次“疯狂的伊万”,“疯狂的伊万”指苏联为了防治美军潜艇的抵近侦查活动,突然调转航向以探明是否被跟踪的方式,由于潜艇的推进系统在后方产生噪音,因此潜艇前方的声纳不能有效识别潜艇后方的目标,因此部分潜艇,包括945型,参见上图尾部尾舵上方的鼓起部分便是945型的拖拽声纳,以弥补潜艇后方目标识别困难的问题,但这并没有减少“疯狂的伊万”的行为。在发现被跟踪后,依靠自身双体壳对方单体壳的特点直接冲撞对方潜艇,一般苏联潜艇会有优势。1992年,945型K-276号向领海附近的洛杉矶级核潜艇SSN-689发动“疯狂的伊万”。结果是K-276在修复后服役至今,SSN-689由于损毁惨重,3年后成为第一艘退役的洛杉矶级核潜艇……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661型和945型因为是昂贵的昂贵到老美也没去做的钛合金潜艇,因此又被称为“金鱼”,足足一群吞金兽!虽然确实材质轻下潜深,有些配套的鱼雷可以从水下400m处发射。而它们在这个深度的时候却是十分安全——实在没什么变态的武器能够在这个深度幸存了。

4#1.MiG-25(狐蝠)

极少数飞行员能拥有如此般的体验

这是伊拉克战争时期被美军挖出了,萨达姆藏在沙子里的MiG-25,落魄的MiG-25,却掩盖不了其昔日的辉煌——史上最快的战斗机

为了对付SR-71高空高速侦察机,苏联当局提出了双3的指标,即最高升限30000m以上,最高速度3马赫以上的高空高速截击机。

于是,MiG-25横空出世了,事实上,米高扬本人并没有过多参与MiG-25,他当年忙于MiG-23,一款对抗F-14这么Imba的飞机。

首先,摆在设计师面前的一大阻碍便是机身材料,铝是不行的,3马赫的速度下灰机就废了,钛合金甚好,可惜工艺不够……

有时候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退而求其次,用不锈钢!

再次就是发动机,依然不锈钢主题,粗暴狂野实用

这个灰机的可靠性很高的,因为不需要的功能全被省略了,如菊花的调节装置,MiG-25的菊花铁板一块,不能伸缩自如。

该机器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自带预警机的功能,在晶体管技术不成熟,啊不对,在苏联晶体管技术尚不成熟的情况下,MiG-25使用了大量电子管设备,雷达的功率超大(600kW),范围超远(299km),地面禁止开机!

灰机造好了,接下来轮到MiG-25开挂了:

首先是世界纪录,迄今MiG-25保持了7项世界纪录,包括速度最快的战斗机,从海平面到20000m高空用时最短的战斗机等等……

1971年3月26日,以色列和美国的设备监测出MiG-25的速度3.2马赫

1971年11月6日,以色列空军的F-4E发现并锁定了一架MiG-25并发射 AIM-7E空空导弹,出击吧比比鸟!但是比比鸟表示我跟不上啊233333造就了史上第一例也很可能是唯一一例因为战斗机比空空导弹快而规避了导弹的战例,留下F-4E的灰行员在空中凌乱……

后来有了一个转折点,那就是1976年9月6日,一架MiG-25P叛逃,使得苏联被迫更换了空军所有的敌我识别系统,这种神秘的灰机让北约的同行大开眼界,乖乖,不锈钢!卧槽,电子管!我勒个去,2.8马赫!哎哟快关雷达!67天后,美国归还了这架飞机,只不过是拆解后的。

叛逃对MiG-25是很大的打击,北约摸清了MiG-25并针锋相对;

空中的舞台也不再属于二代机;

加上中东的飞行员素质和训练水平参差不齐;

这三点使得MiG-25在之后的空战中不再有优势,这片蓝天属于更强的机群。

即使美军弄明白了MiG-25,海湾战争时期,伊拉克空军的MiG-25还是击落了F/A-18,MiG-25的生涯随着海湾战争和苏联解体而烟消云散。

但是MiG-25的主流技术得到了继承,MiG-31至今活跃在俄罗斯的蓝天中。高空高速,二代机的一个标志,MiG-25的骄傲,在这个四代机云起的年代,留下的,是它的传奇。文章源于知乎,作者鸑鷟鹓鶵。

4#2里海怪物 地效飞行器

20世纪伊始,人类终于为自己插上了翅膀,飞上蓝天

但是,对于飞机来说,即使风和日丽,地势平坦,起飞和降落还是最危险的,至今虽然事故率大幅降低,但是危险系数相对于飞行途中来说仍然更高

危机四伏的背后,用一句话概况就是:地面效应

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这种十分致命的现象的理论,不久他们发现地面效应可以产生升力,最初的研究表明,当飞行高度H<翼宽B时,地面效应会更加明显。从而有人设想利用地面效应来设计飞行器,这些开拓者便是最初的地效飞行器的设计者,但是地效飞行器的设计相比飞机设计更为复杂,在那个连飞机,风洞都尚未成熟的年代,地效飞行器的进展也就可想而知。

苏联也有人很早就投入地面效应的研究之中,但随着二战的爆发,资源优先供应作战,对抗纳粹的飞机尚且紧张,何况供应研究,地效研究也就不了了之了

从60年代开始,地效飞行器在苏联的研究又有了实质的进展,这是从造船工业获得了很大的启发,这里就必须要提到Alexeyev和他的水上飞机设计局,这段历史几乎就是人类地效飞行器历史的全部。

Alexeyev和他的团队最初是想设计更高速的船,由于船的最大阻力是水阻,因此减小与水的接触很重要,于是他们最初参与设计了水翼船,但是水翼船依然有水阻,因而速度有限,因此他们在思索一种能完全脱离水面的船只,他们的最终设计的下半部分是船型,上半部分则是飞机的气动设计,在机翼之前增加向后下方喷气的发动机,这样可以明显增加地面效应

这是他们在做气动力学的实验

1961年7月22日,Alexeyev的第一架地效飞行器SN-1试飞,装有一个喷气式引擎,以及前后两对机翼,速度高达200km/h

很快,SN-1受到了军方,尤其是海军的重视,于是在此基础上诞生了SN-2。注意这张图是在雪地里测试的图片,最下方的SN-2正在启动,地效飞行器可以水陆两用,只要起伏不是很大,没有明显障碍,如草地,沙滩等。

而在此时,西方并不关心地效飞行器,原因是任务太复杂,从而可能没有回报,于是西方国家的军方并不对西方的地效飞行器样品所感兴趣。


苏联军方的兴趣引起了更多人对地效飞行器的热情,热情只是一方面,想象力,是苏联暴力美学的关键之一,一味的仿造是没有创新可言的!下图是当时一些人对于未来地效飞行器的设想,可以看到一些有关地效飞行航母的设想。一些人也开始了有关地效飞行器的设计和建造,但是他们的设计大多离不开水上飞机的模型,收效不是很大。

几年后,Alexeyev着手更大的地效飞行器,型号KN,KN长100m,翼宽38m,7层楼的高度,在20世纪80年代前,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


由于KN的体积过大,因此建造和试验场地迁至里海,KN的01号成为了第一个里海怪物,原谅这张图里的骆驼,它只是饿了

这种地效飞行器的发动机可以改变方向,在起飞时对后下方喷气,与空气的地面效应一起为地效飞行器提供足够的升力

在地效飞行器起飞之后,地面效应足够维持飞行器的平衡,于是发动起改为水平向后喷气以提供足够的推力

这时候就有了一个新的问题,这架水上的飞机?这艘飞行的船?应该由飞行员?水手?来驾驶。来自海军航空兵的一名高级军官(也只有海航的人能拍板了)在驾驶了地效飞行器后拍板了这个问题:地效飞行器应该由飞行员驾驶。这是KN地效飞行器的驾驶舱一瞥:

KN在里海上的雄姿,其时速可达400km/h,几乎超过了所有地面载具的速度


之后Alexeyev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地效飞行器,注意“里海怪物”并不特指某架地效飞行器,更多的是Alexeyev和他的团队在里海设计建造和测试的一系列地效飞行器的统称。

例如这架SN-6正在登陆

里海怪物共有两次大型事故,一次是在1980年,一架KN因多种原因损毁,另一次是SN-5,在建成一年后由于起飞太高(其他灰机泪奔23333),导致机翼损毁从而坠毁。

很快,运输型的地效飞行器被设计出来,BMP战车,卡车等重型装备均可被运输。

之后苏联海军接收了第一批地效飞行器,海军军旗飘扬在地效飞行器上,这是升旗仪式

1987年,装载6枚SS-N-22白蛉反舰导弹(现代级驱逐舰装备同型号反舰导弹)的Lun型地效飞行器投入使用,这也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一型地效飞行器,几乎成为了“里海怪物”的代名词,Lun的造价要远低于巡洋舰。这款地效飞行器带给西方不小的震撼,这架声纳无效,穿梭低空雷达盲区,任何海滩可登陆可深入的低空飞行的Lun成为西欧各国海军的心头大患。随着苏联解体,Lun的后续建造计划化为泡影,地效飞行器的设计也逐渐销声匿迹,仅存的Lun形单影只,世间再无地效飞行器的伯乐。Alexeyev于1980年逝世,此后对于地效飞行器的设计再也无人达到Alexeyev和他的团队的高度。

Lun起飞时的情形

以及Lun发射白蛉时的情形

地效飞行器以其相对于船和车的速度极快,适用范围广,声纳探测无效,低空飞行多为雷达盲区等特点著称。也有在抗风浪恶劣天气,复杂地形的能力不佳,由于高速低空带来的在繁忙水域难以发挥优势等缺点。其设计难度也远大于一般的飞机。“里海怪物”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做到比肩他们的高度,而在大家的眼里,地效飞行器似乎也因为“里海怪物”的名词而被妖魔化。这个领域仍然亟待人类更多的探索,地面效应是飞机的梦魇,同时也是地效飞行器的点金石。文章源于知乎,作者鸑鷟鹓鶵。

4#3.An-225(哥萨克)

1903年,怀特兄弟实现了人类飞翔的梦想,3年后,一个婴儿降生在了莫斯科,谁也不曾想过,在几十年后,怀特兄弟的首飞的轨迹能容纳在他的团队的这架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的机舱内。他的名字,叫安东诺夫。名字的背后,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运输机设计团队和他们的各种大型运输机。

和大多飞机设计局的一把手类似,安东诺夫表现出了极高的飞行器设计天赋,年轻时期是滑翔机的设计高手,在那个飞机设计刚刚起步的年代,这些天赋极高的年轻人都有着不同的理想,其中米高扬(MiG米格)和苏霍伊(Su苏)等希望做出最好的战斗机来保卫国家,雅科夫列夫(YaK雅克)希望做出最好的轻型飞机和操控性,卡莫夫坚持设计共轴反桨的直升机(Ka卡),而安东诺夫(An安)和图波列夫(Tu图)则希望做更大的飞机,他们的理想伴随着他们的经验制造了一型又一型的飞机。后来,安东诺夫成为了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的首席副设计师(YaK雅克),他并没有满足,利用业余时间,他自行设计出了双翼的An-2运输机,获得量产并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局。

这型看上去和当时格格不入的貌似一战飞机的造型的设计,由于其可靠性和适应性,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一直生产直到90年代。随后安东诺夫带领团队生产了世界上最大的螺旋桨飞机等多型运输机。随着需求的越来越大,运输机也做得越来越大。1971年,安东诺夫带领团队开始设计An-124,世界上第二大的运输机,1982年成功首飞,1984年投入量产,遗憾的是,安东诺夫于同年逝世。

但是 对于运输机的需求远没有停止,苏联制造出了暴风雪号航天飞机(170t),为了运输这架庞然大物,1985年,安东诺夫设计局着手设计An-225

An-225在很多设计上沿用了AN-124的理念,主要的不同有发动机的数量,以及尾翼(为了能够搭载暴风雪号)。由于前面大量的经验积累以及时间紧迫,An-225仅花了3年就设计制造完成,与1988年12月首飞。

从最大载重上,C-17可达85t,C-5可达135t,An-124可达150t,An-225高达250t!An-225有84m长,翼展88m,有7层楼高(还记得KN地效飞行器也是7层楼高不).不过An-225的巡航速度是KN的两倍,约850km/h。在携带200t货物时的飞行半径达到4000km。An-225取代了KN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飞机!An-225共创造了240项世界纪录。

随后An-225背负着暴风雪号参加了1989年的巴黎航展。对于An-225来说,其250t负载可以在机舱内,也可以外挂。

好景不长,随着苏联解体,安东诺夫设计局无力维持An-225,甚至开始拆解上面的零件,任其凋零

后来,安东诺夫设计局开展了运输机业务,随着业务不断扩大,他们决定启用An-225,2000年开始,花费了一年的时间,An-225完成了改装和验证。并再次成为现役最大的空中运输工具。在苏联很多暴力美学的遗产中,An-225虽然也落魄过,但An-225是幸运的,它没有被一直废弃或者埋没下去。文章源于知乎,作者鸑鷟鹓鶵。

4#4.Mi-26(光晕)V-12(信鸽)

蓝天的传奇同样有直升机的声影,直升机的辉煌要感谢两位俄裔传奇:米里和西科斯基。回忆世界上最大的那些直升机的传奇。

直升机的好处不必赘述,因此人们一直迫切的希望能有载重更大的直升机的出现,这个期望由一种发明而改变——燃气涡轮发动机

燃气涡轮发动机极大的改善了直升机的动力结构,其低温启动能力也随之提升,米里设计局的Mi-6,,其螺旋桨直径达35m,创新性的首次采用了燃气涡轮发动机作为直升机的动力,其负载可与An-12相提并论,达到了12t,比Mi-4足足多出了7t!

1957年夏天,Mi-6首飞,由于动力的改善,Mi-6同时也是当时最快的直升机,最高时速可达340km/h。Mi-6的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布局也被绝大多数直升机设计所采纳,成为第一款也是最常见的一款此发动机的布局(双发位于顶部)。

顺带提一下,想见识Mi-6的童鞋可以来北京的航空博物馆哟~

Mi-6的货物更多是转载在机舱内的,而非下挂在飞机下方对于天线塔,电线杆等设施并不是特别好用,因此米里设计局对Mi-6做出来修改,专门设计了一种运输挂载设备的直升机,基本指标近似相同的Mi-10

Mi-10的上方仍然能够搭载少了人员和物资,其最大的特点便是下方用于挂载的空缺,Mi-10对于苏联时期的国家建设(电网,通信网)等设施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Mi-10还从苏联自行飞抵巴黎航展,其奇特的造型每到一处便是各种围观,这趟飞行可谓做足了广告。

米里设计局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更大的直升机的设计,1962年,他们开始了对约等于An-22的载重量的直升机的设计(25t),直升机有单旋翼式,双旋翼式(交叉式,横列式【支奴干】,纵列式),共轴反桨【Kamov设计局】几种气动布局。米里设计局擅长的是常见的单旋翼式,为了更大的载重,他们采用了横列式双旋翼的气动布局,设计出了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V-12

V-12采用了和Mi-6相同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共4台。

1967年,V-12首飞,其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105t,并保持了载重40t飞行高度2000m的世界纪录

1970年,米里设计局的灵魂人物米里逝世,这对于V-12的打击是致命的,军方不足够相信一款尚未完成全部测试的直升机在主设计师逝世后可以保持高水平的运转,加上V-12也存在一些问题,V-12最终未能服役,这款世界最大的直升机从此被打入冷宫。

同年,米里的继承者们所要做的就是让大家相信米里设计局依然保持者高水准的设计,于是,一款介于Mi-6和V-12的设计逐步浮出水面,那就是现役最大的直升机——Mi-26

Mi-26可以搭载与自重相等的负载,约20t左右,Mi-26于1977年12月首飞,迄今仍在生产中,下图是Mi-26外挂Mi-10的场景。

世界直升机史上最悲壮的时刻是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Mi-6,Mi-10和Mi-26以及那些令人致敬的飞行员们播撒的水泥及时封存了爆炸的4号机组,降低了其更大的损害,迄今,切尔诺贝利地区仍然有大量遭到辐射而被废弃的大量的直升机。

直升机极大的方便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延伸了人类的足迹,其对环境恶劣和偏远的地区的贡献更是难以匹敌的,看着这两位俄裔工程师和他们的团队对人类的贡献,却发现身边追赶的脚步是如此的不足,不由深感叹息,还望奋力追赶。文章源于知乎,作者鸑鷟鹓鶵。

5#1. N-1火箭

从某些意义上,航天领域的工程师们应该感谢赫鲁晓夫和肯尼迪——作为迄今为止最关注最支持航天事业的两位国家元首。

那是个疯狂的年代,苏联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第一个人造卫星;

第一艘载人飞船;

第一次成功飞越月球;

第一次月球硬着陆;

第一次月球软着陆;

第一次登月并返回……

压的美国很多人喘不过气来,当年苏联成功发射卫星后,美国人就对这个天天在自己头上绕几圈的物体感到了恐慌……

事实上美国声称第一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不过爆炸了,既然是爆炸了,我们有理由相信或质疑丫是是不是飞往月球的,说丫是飞往冥王星都不为过,反正丫炸了,百口莫辩……

后来就有了个转折点,那就是载人登月。

双方的登月火箭,土星五号和N-1,尺寸上不分伯仲,就是……

快看下面

看下面

下面!——流氓!啪

抱歉,场景不对,看火箭的下面,第一级火箭,土星五号有5台F-1发动机,而N-1有30台NK-33……

这实属无奈之举,F-1的推力达到了6.77 MN,而NK-33的推力才1,505 kN(均为海平面)

那30台发动机又怎样了呢?

好比你在厨房,同时控制锅,灶,铲,菜(锅中),油烟,没问题吧,这是个比较简单可靠一点的系统

那让你同时控制6倍的锅,灶,铲,菜(锅中),油烟呢?疯了没,还要保证菜熟了没焦,屋里油烟达标,炒的好吃,去死吧……

当一个系统足够复杂的时候,可靠性就实在难以保证了

但是,航天却是一个要求高可靠性的地方

于是N-1共发射了5次,全部爆炸,有人说爆炸算啥,是啊,把主发射台炸废了,搭了很多人的性命……

事实上这真不怪NK-33,它不该出现在这,NK-33是一款迄今为止推重比和比冲十分高性能十分优异的发动机,只是……实在是做不出来F-1那样推力的发动机了。

NK-33充分体现了苏联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能将其做的非常好,但是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只能抱憾终身了。

附上一张N-1的照片,左侧有人作比对,右侧是菊花:

在苏联解体之前,这一庞大的登月计划一直不为人所知,连美国人都不知道,只是从卫星影像中看见了苏联在拜科努尔修建了一块巨大的不知道干嘛的场地,不知后来为什么好像被谁炸毁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苏联解体后,N-1巨大的身影,和N-1背后的这段历史,被定格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人类航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章源于知乎,作者鸑鷟鹓鶵。



参考文献:

1.wikipedia(in alphabet):

Antonov An-225 Mriya, Baffles (submarine), Delta-class_submarine, Duga-3, Hotel-class_submarine, Kirov-class battlecruiser, MiG-25, N1 (rocket) , NK-33, Object 279, R-36 (missile), RT-23 Molodets, Sierra-class submarine, Soviet submarine K-222,Tsar Bomba, Typhoon-class_submarine, Varshavsky railway station , Yankee-class_submarine

2.Foxbats over Sinai

Radio Proving Flights

3.

ОБЪЕКТ 279

4.

Heavy Nuclear-powered Missile Cruiser Project 1144, 11442

5.Wings of Russia

6.

PALBA.CZ • Zobrazit téma

7. Discovery channel: Super structure of the world:An-225

8.

AN-225 Mriya

9.

Nuclear U.S. and Soviet/Russian 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s, 1959-2008

10.

The Window of Vulnerability That Wasn't: Soviet Military Buildup in the 1970s

11.

redarmy.dir.bg 的页面

12.

Russian Nuclear-powered Submarines :: Russian-Ships.info

13,

The Third Battle: Innovation in the U.S. Navy's Silent Cold War Struggle with Soviet Submarines

话说谁这么逗比把这个贴子放在这个收藏夹的?!你吃给我看看!


本文文字属于原创,本人才疏学浅,不妥之处烦请指正;

捐赠:glx271828@aliyun.com(支付宝)


user avatar   b-h-6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无意间看到了 @梦沧海 的回答,提到了台风级潜艇,突然间对这个话题起了兴趣。

台风级潜艇及其导弹真的是苏联暴力美学,水平落后的代表嘛?


我感觉我没有能力去对整个苏联的军工水平做一个很经得起检验的评价,因为那意味着需要掌握全面的数据并对苏联军工体系有着深刻的了解。我们必须知道,像类似于美苏,包括今日的中国这种国家,武器的研制为的是保障自家军队的使用,所以研制什么武器和国家军队的大战略,以及国家本身在工程、科技方面的长短处有直接的关系,简单地通过几件“特征明显”的武器,而不去深入研究背后的故事,是很难有个公正全面的看法的。


为什么台风级潜艇那么巨大个?而且采用了及其奇葩的多重独立耐压艇壳设计?


其实在 @梦沧海 的回答中已经完全解答了这个问题: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耐压艇壳做不大,无法在不制造一个巨型龟背的情况下容纳下自家过长的导弹。

制造不了太大的耐压艇壳,主要是厚钢板卷板时应力消除,热处理以及之后焊接的问题,这个是个工业水平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了。插一句,目前(2019年)世界上已服役的潜艇中,耐压艇体直径最大的恰恰是俄罗斯...... 可能是受刺激了..


我们重点来研究下,为什么自己的导弹那么长?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有点傻憨憨的.... 一个没有任何此方面专业背景知识的人恐怕也能说个大概:导弹长点嘛,意味着等直径下体积大,那体积大装的燃料就多,肯定射程远些嘛,那么如果水平差些,技艺不精,那么同样射程要求下的体积就大,那必然就要长些嘛。逻辑非常的简单直观。

那么从专业的角度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

还真的就是这么一回事。。


为台风级配套研制的潜射弹道导弹,P-39(北约代号SS-N-20 “鲟鱼”)是一种极为巨大的弹道导弹,它采用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发射质量高达87.2吨,如果包含一些发射辅助设备,其整备质量超过90吨。P-39稳坐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质量的头把交椅,至今无人超越。要知道,这个发射质量在潜射导弹界有多么奇葩,这个体积有多么恐怖,和同为固体洲际弹道导弹的同行们对比一下便知。法国最先进的SLBM,可携带6-10个核弹头的M51发射质量52吨。美国海基核威慑的中坚三叉戟II导弹也不过58吨多一些。P-39甚至赶上了美国于上世纪80年代研制的采用发射井发射的重型路基洲际弹道导弹LGM-118A“和平卫士“,和平卫士可以投掷3.6吨包含10个分导弹头和PBV载具的质量到超过10000km的距离上。反观P-39,虽说也能携带10个分导弹头,但满载荷的射程只有8300km,差距显而易见。而且这里要提一下,一般来说潜射导弹由于结构紧凑,资金投入也较多,一般会有比同质量的陆基洲际导弹更好的运载性能。放个图,非常直观地展示了P-39犹如俄罗斯中年妇女发福后的体积:

到此,我们基本上可以放心地得到一个非常耳熟的结论:嗨,苏式武器,傻大黑粗,暴力美学,工艺不精。这不,这P-39导弹及其配套的台风不就是典型代表嘛。


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哦,不对,放错图了。。

????


什么?你别告诉我你想说这艘看着更加傻大黑粗667BDRM战略核潜艇。。 看看那巨大的龟背,像陀大山那样突兀无比,这型被国内外军迷嘲笑了许久的核潜艇难道是答主你对苏联军工刻板印象的反驳??


并不是,我说的是它搭载的导弹。马克耶夫设计局潜射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的绝唱之作P-29PM “冷静”(北约代号SS-N-23 “轻舟”)。它和它的两款苏联解体后的改进型Р-29РМУ1“蓝天”和Р-29РМУ2“远洋邮轮”被认为是潜射弹道导弹的巅峰之作。它将液体发动机的比冲优势发扬到了极限,并利用精妙的设计布局将液体发动机死重大,管路设备占据空间大的缺点避免,结合新型的机动分导式弹头,得到的是世界上投掷质量-发射质量比最高的洲际弹道导弹没有之一:它同样可以携带10个10万吨当量的小型化核弹头飞行超过8300km,自身的发射质量只有区区40.3吨!俄罗斯于2009年开始研制,2014年推出的终极改进型Р-29РМУ2.1,在总体质量没有太多变化的情况下将10万吨级弹头的最大携带量提高到了12个!这种级别的性能表现足以傲视群雄。

协助轻舟导弹登顶最重要的帮手,就是其使用的RD-0243 (РД-0243)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它其实是由两组发动机构成的发动机组,主发动机RD-0244采用高压补燃循环,提供69.6吨的主推力,4台游动发动机RD-0245采用燃气发生器循环提供姿态修正。RD-0244这发动机又是一个世界纪录——燃烧室压力达到了27.5MPa,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记录一直维持到了现在。今年太空叉的液氧甲烷发动机在测试的时候,马一龙还发推说他们打破了由RD-180保持的燃烧室压力记录,测得26.89MPa。然而他可能不知道RD-0244的存在......

高燃烧室压力自然可以带来高比冲,虽说RD-0244 280s海平面/310s真空 比冲算不上最高,但数据也是相当亮眼了。对比同样使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的中国航天当前的主力发动机YF-20系列只有260秒左右的海平面比冲,可以说表现优秀。

纵观整个弹体设计,可以看到这枚导弹在纵向部分结构异常紧凑,几乎没有浪费一丝一毫的空间。在上图导弹头部的蓝色区域为分导式弹头的放置区,这张图没有把这个部分画出来,于是就成了唯一的空白之处。纵向紧凑的设计是各国潜射弹道导弹共同的目标,因为多一寸长度,潜艇的耐压壳就要多一寸,不然就得多一寸龟背,哪怕是一寸的增加,都会陡然增加几百吨的水下排水量,降低里机动性和隐蔽性。为了尽量缩短纵向长度,导弹一级发动机放弃了整体摆动,而采用可摆动的游动小发动机来做姿态控制。




"轻舟已过万重山"


轻舟导弹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专用PBV设计的具有MIRV能力的弹道导弹,这又是一个划时代级别的创新。PBV,即Post Boost Vehicle,可以理解为是弹头的摆渡车。在洲际导弹的发动机结束工作并与弹头分离后,PBV就要利用自身推力精确可调的小发动机来为弹头做末端修正,并且每一个弹头打击目标是不一样的,PBV的工作就像一辆太空摆渡车,在不同的时间、角度和速度释放弹头,可以达到打击不同目标的能力。PBV基本上是所有分导弹头洲际弹道导弹的标配。上图的步骤6就非常具体地描绘了这一过程。 由于P-29PM本身使用液体燃料,PBV的作用被第三级火箭代替。注意上图的步骤5,在第三级发动机工作完毕后,导弹会将发动机的燃烧室和喷管抛弃,然后展开上面的四根小臂,小臂末端为调姿小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对弹头进行末助推并进行弹道修正,以向一定范围内的多个目标释放弹头载具。根据资料,轻舟的基本型可以做到cep500米左右,这不算是一个优秀的成绩,但是对于苏联海基导弹来说,命中精度本来就不是强项,这个成绩也足够合格。更新的型号可能已经对精度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这方面资料不足,有待查证。


总之,轻舟可以说是世界潜射弹道导弹中的巅峰之作,以14.8米长,1.9米宽,仅40吨的小身板,做到了极为惊人的2800kg的最大投射质量(这里要说明下,本质量按照惯例是包含PBV的,但是轻舟其实是第三级、PBV一体化的,所以基本可以认为,第三级燃料消耗完并抛掉喷管燃烧室后残留的所有质量,为投掷质量,精确到弹头上,180kg的10万吨弹头可带10枚,共计1800kg的纯弹头投掷质量),虽然液体发动机本身较小的燃气平均摩尔质量贡献了较高的比冲,但是同时液体系统也会比固体系统拥有较大的死重,由于管路、储箱的存在,很难高效紧凑地安排内部空间,这给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且别忘了,作为长期需要战略值班的导弹,平是储藏在发射筒里在海里巡游,本身就需要足够强大的液体燃料长期存储技术,特别是面对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这种腐蚀性很高的燃料,尤其难办。作为潜射弹,还要考虑水下发射出水的问题,轻舟以及它的前后辈,也是世界上罕见的不弹射水下直接点火的导弹。


轻舟改进型导弹在北极试射的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168739605284380672


小巧、精密、高效、可靠、数据逆天,创意十足。

这是你们心目中苏联军工产品的形象么?想必答案是否定的。


当我们再回到这个回答的开头,还记得傻大黑粗的P-39么?其实,P-29PM和P-39均是马克耶夫设计局的产品,连总设计师都是同一个人...... 马克耶夫设计局的创始人,维克多·马克耶夫,近乎同一个团队,同一个人设计的产品,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原因很简单,因为苏联从一开始走的就是液体潜射弹道导弹的路,马克耶夫设计局从1959年的P-11开始就钻研液体导弹的设计,先后攻克了大量的技术难关,通过1968年P-27,1974年P-27U,然后同年步入P-29,并先后发展了4种改进型号,最终推出惊世骇俗的P-29PM,再继续把工作延续到俄罗斯时代的终极版Р-29РМУ2.1“远洋邮轮”,马克耶夫的工程师在液体潜射弹的领域精益求精,攻坚克难,最终走向极致。而P-39则是在苏联和苏军高层的压力下强行执行的固体导弹方案,其基本设计逻辑从燃料的选择,弹体的布局安排再到点火方式,出水姿态,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P-39之前,苏联只搞过一款实验性质的P-31潜射固体导弹,这既不是一款洲际弹道导弹,负责设计的单位也不是马克耶夫设计局。没有任何经验,完全不擅长于固体导弹研制的马克耶夫设计局被要求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内研制一款足以在投掷能力压过美国三叉戟II导弹的导弹。其结果只能是要么完全达不到设计指标,放弃计划,要么就是最终出来的产品超大超重,用体积和质量换取研制时间,傻大黑粗是必然的...... 事实上P-39的研制过程一波三折,进度因为技术难关的问题一拖再拖,导致台风级已被造出,却没有弹用(类似094和JL-2的关系),开始只能使用马克耶夫的老式液体弹P-29凑个数。你让完全没搞过液体潜射弹的洛克希德·马丁,去几年内搞一款潜射的液体洲际导弹,别说做出来傻大黑粗了,极有可能项目因为成本失控直接被国会老爷们毙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液体弹就一定比固体弹好,投掷质量大当然是优点,但长期来看液体弹有些致命的缺陷,设计人员即便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都没办法很好地克服,比如常温肼类液体燃料的安全问题。因为不论是偏二甲肼还是四氧化二氮都拥有相当高的腐蚀性,此外和液氧/液氢,液氧/煤油,液氧甲烷等常见低温燃料不同的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一旦接触,就可发生自燃。一旦燃料发生泄漏,可能会造成恶劣的连锁反应:泄漏导致腐蚀没有防腐蚀措施的外壳金属→进一步加剧泄漏→氧化剂还原剂发生接触燃烧→在密闭的发射筒空间中燃烧很容易转化为剧烈爆炸。


1986年10月3日苏联扬基级K-219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水下巡航时发生了严重的导弹燃料泄漏。位于第三排的P-27导弹(同样是马克耶夫设计局的产品,比P-29,P-29PM要早)出现了氧化剂泄漏,溢出的氧化剂很快就腐蚀了导弹的外层壳体使燃料也发生了泄漏。上文提到的连锁反应完全按照剧本在走,燃料遭遇氧化剂迅速爆燃,巨大的爆炸把导弹头部携带的核弹头直接炸出了发射管。爆炸使船体受损进水,好巧不巧又导致了附近核反应堆控制电路短路,导致无法停堆。最终潜艇沉没,4人死亡,多人中毒。从以下这两张美国海军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见从发射管不断溢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由四氧化二氮分解产生)毒气。

苏联海军内部一直有发展固体战略导弹的声音,特别是,其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在发展潜射弹道导弹伊始,就因为自认为无法解决液体燃料的长期储存问题走了固体技术路线。到1970年代中期,美国的潜射固体导弹已经经历了4个型号,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地步,已经开始准备终极的三叉戟D5导弹的研发工作。苏联不想在单一有瓶颈的路线上困死,于是把原先马克耶夫提交的15米长度的新型液体洲际弹道导弹(要是造出来,那绝对是更加强悍的投射能力)方案改为了固体导弹方案,一开始苏联中央定的是满载10个MIRV打10000km的指标,后来发现过于不现实,才改回8300km。但由于苏联在固体燃料能量和发动机壳体材料上的落后,最终的产品依然是庞然大物。经过1986年的K-219事故,苏联基本确定了未来走固体潜射导弹的道路,并且在解体前上马了P-39M导弹项目,最后因为俄罗斯国力实在无法支撑这个耗资巨大的项目,叶利钦亲自宣布停止P-39M,并转而研制一种性能低下很多的导弹,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P-30布拉瓦导弹,也译为圆锤导弹。

至于这个案例背后的固液之争,我就不进一步延申了,但中美法甚至俄自己的潜射弹最后均走向了固体就很能说明问题。但是就这个具体的工程问题来看,以p-39和台风级的庞大,给苏联军工扣个帽子,怕缺乏全面的视野。



user avatar   tuo-qia-ma-ke-zhi-g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用一堆过时落伍的老工艺老技术,通过强大的工程整合能力,使部分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者接近美国同类产品,从而勉强堪用的水平,技术差距从二战开始到冷战结束,和西方越拉越大。

军工水平,根植于整个国家的综合工业水平,工业水平不行,军工技术自然也不可能脱离综合工业水平独立存在保持领先,那么苏联工业水平的特征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三个特点,技术靠引进,生产规模大,效率低下。

苏联对于引进技术的依赖,贯穿其整个国家的历史,甚至于苏联工业技术水平的每一次大规模进步和发展,本质上都是一次大规模技术引进的结果,其工业技术发展高度依赖西方国家的技术转移,工业进步和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呈现出刚性挂钩的特征,甚至于可以说是西方危机-技术引进-工业进步的波浪式进步,内生性的产业技术迭代能力不是一点没有,有一些,但规模太小,不成体系,宏观而言无法带动整体工业水平的进步。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苏联从租售经济开始,又到合资公司,和西方展开了极其密切的经济技术合作,双方的关系远不想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针尖对麦芒,中国人对于意识形态有极为严重的皈依者狂热,对持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间关系喜欢理解为简单的二元对立,你死我活,然而现实世界毕竟不是发光二极管,念经解决不了吃饭问题,饿着肚子念经只会越念越饿,苏联在从乌克兰剪刀差剪到闹饥荒的同时,并不影响它给美国和德国来的技术专家保障里海皇家白鲟鱼子酱的稳定供应,阶级情谊并不能带来苏联急需的技术和资金,苏联从美国和西欧引进的技术规模极其巨大,大到一五和二五计划基本上可以说是西方工业在苏联的重建,甚至是整个厂的往家里搬,像一五计划期间,苏联从美国买来了车里雅宾斯克厂履带式拖拉机厂,生产的机型是美国的贝斯特60式,年产三万多台,而美国的原厂自己也就一年造个几千台,但是由于工艺不过关,品控差,良品率不足,导致产品质量极其糟糕,再加上缺乏适当的维护保养,苏联气候条件又恶劣,美国的贝斯特60使用寿命数十年,乃至于时隔近一个世纪翻新之后仍然可以开动,展出,而苏联的用个5,6年就得报废,甚至于这5,6年的寿命周期内相当一段时期是在趴窝,无法投入使用,所以美国原厂一年造几千台就市场基本饱和,而苏联同款一年三万台的产量仍然不够用,产能跟不上消耗,保有量长期只有美国的一半。

类似的例子还有生产轮式拖拉机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和哈尔科夫拖拉机厂,这俩工厂的厂房的整个主体建筑结构是钢结构,全都是从美国直接拉来重新组装的,它们生产的拖拉机型号是美国引进的万国15/30拖拉机,年产五万台,美国原厂自己年产也就两万多台,然而这次更惨,良品率不足,路况差,加上啮合工艺不过关,保有量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

再例如车辆工业,车辆工业是最能体现苏联工业进步随着技术引进呈波浪式推进的产业,20年代,苏联从意大利买回来了F15卡车的生产线,由莫斯科汽车厂生产,同样是品质不过关,生产了7年就停产,随后阿莫厂又从美国AJ勃兰特公司引进了阿莫2,阿莫2衍生出来的型号有阿莫3和阿莫4,1933年莫斯科汽车厂在美国人的帮助下扩建成功并改名斯大林汽车厂,开始生产阿莫3,也就是后来的ZIS5,ZIS5属于美国20年代的技术水平,产量很大,这是第一波。

二战爆发,苏联的工业产能向坦克倾斜,卡车工业基本上都转产,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开始支援苏联巨量卡车,例如斯蒂庞克US6,雪佛兰G7100等型号,其中斯蒂庞克US6的原型是通用动力CCKW35,美国的援苏可谓贴心,为了照顾苏联较低的石化工业水平,较差的人员素质和较糟糕的路况,特别把结构简化,轴距缩短,底盘加固,还在前保险杠上加装了绞盘用于遇险自救,美军自用版本使用C270发动机,需要使用高标号汽油,援苏版本改用大力神JXD发动机,动力有所缩水,但可以使用低标号汽油,苏联在斯蒂庞克US6的基础上搞出了自己的ZIS150并一直生产到了70年代,这是第二波。

50年代,苏联产生了自己具备内生性产业技术迭代能力的错觉,试图升级自己的运输车队,开始折腾,一顿叮当咚,折腾了十多年到60年代末,折腾无果,认怂,掏出十几亿美元(那些年的黄金美元,不是现在的绿纸,相当于几百亿绿纸),跑去美国和意大利买,然后美国和意大利直接包建了卡玛兹汽车厂和雅罗斯拉夫尔发动机生产线,同一时期还有苏联的乘用车工业,苏联去意大利菲亚特买了技术引进生产线,建立了瓦兹厂,也就是后来的伏尔加汽车厂,当时投资20亿外贸卢布(外贸卢布相当于黄金,和国内使用的纸卢布以及经合会内部贸易冲账用的擦屁股纸记账卢布不是一回事)用于建厂,其中三分之一用来向意大利买技术和生产线,1970年第一期工程完工,开始生产苏联版的意大利菲亚特124,即著名的拉达轿车,当时意大利工程师到了苏联,发现如果完全按照意大利标准生产拉达,以苏联当时的技术和工业水平而言完全不可接受,并且苏联本身路况较差,原版意大利菲亚特124难以适应苏联路况,于是着手对生产标准和工艺过程进行调整,使其放宽至苏联工业水平可接受的范围,然后加固底盘,改进结构,使其能够适应苏联的“半越野”路况,1973年工程竣工,1974年实现设计产能,这已经是苏联进口技术自产外销最成功的案例了,而菲亚特124轿车在意大利内部属于中下等收入水平的家庭购买的平价车辆,这是第三波。

哪怕到了今天,俄罗斯联邦的卡车工业依然是去德国买生产线,就连调试和维护都是靠德国人,发动机都来找中国买了,这是第四波。

反观我国,尽管某高赞答案说中国的军事工作在某些历史时期最擅长农业和走私,我不否认当时确实有这种情况,然而中国人在努力掌握自主技术能力,实现内生性产业技术迭代,实现工业水平进步上,要远比某些买生产线从生买到死的国家要更加积极主动,努力踏实,中国在引进了苏联的ZIS150卡车之后,以此为蓝本很快造出了自己的老解放,并且一直致力于配套产业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化,由于缺乏工业基础,消化整个技术花费的时间更长,但做到了彻底吃透,彻底理解,彻底掌握,并能做出自己的改进优化,老解放生产到了80年代,我们拥有了自己的生产和研究体系后,80年代,我们掏出几千万美元去德国引进了奔驰,去凹蒂莉引进了斯太尔,跟上了世界重载卡车技术的潮流,又吃透,学习了德国和凹蒂莉的先进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努力凹了二十年,终于实现了本国重载卡车产业的现代化,经受住了国内普遍严重超载的大车司机的严峻考验,并实现了内生性产业技术迭代能力,虽然一时半会还达不到德国的水平,但有明确的技术路径,建立了自主的基础研发,配套产业和型号谱系,能够通过自主研发和改良一点点缩短技术差距,拥有稳定的销售市场,和苏联那种不买生产线就无法实现工业进步,连衍生型号都做的磕磕绊绊实在是云泥之别。

探讨苏联工业水平时经常说苏联偏科重工业,忽视轻工业,这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轻重工业本来就互为伴生关系,比如纺织工业,这是轻工业吧?但纺织工业所需要的化学纤维却是重的不能再重的重化工。再比如食品工业,这是轻工业吧?但食品原料生产密切相关的化肥,农机,运输,仓储等工业部门却无一不是重工业,所以说偏科重工业忽视轻工业这种话的人可以基本断定其对现代工业体系缺乏常识性的了解,属于虚空输出。

那么苏联为什么呈现出轻工业菜的抠脚的局面呢?很简单,因为总体工业水平落后,其综合工业水平不足以支持轻工业的充分发展。

注意,水平差并不一定产量低,就像苏联的拖拉机一样,造的又多又菜,事实上,苏联轻工业产品的产量不小,比如毛织品,苏联毛织品生产规模在80年代已经世界第一,然而质量差,品种少,以至于我国在80年代访苏考察人员给国内写的报告直接说苏联毛纺织工业对于国内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注意,这可是80年代,类似的还有化学工业,苏联的化工总产值长期居于世界第二位,塑料和化纤产量巨大,但技术水平长期落后西方同期十到二十年,以至于毛织品和化纤产量第一,每年还是得进口大量轻工业品满足国内需要。

其它产业也大同小异,苏联在70年代从美国引进了IBM的系统360计算机,还引进了DEC的PDP11计算机,同时引进了技术和成品,并且成为了这两款计算机除美国之外的最大生产国,然而苏联的电子工业水平有多抠脚,大家都知道。我国技术专家80年代末访苏,有相关数据问题都是掏出计算器来按,当时苏方专家居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计算尺来算,这简直就离谱,计算尺这玩意70年代就淘汰了,当时就把我方专家震撼了。

苏联的水利资源很丰富,但使用率较低,在80年代之前全苏联发电能力中的占比长期低于两成,伏尔加河的“苏共二十二大”水电站,古比雪夫列宁水电站,西伯利亚布拉茨克水电站,伊尔库茨克水电站,还有曾经世界最大的克拉斯诺雅尔茨克水电站,这么一堆加起来,发电量低于总发电量的15%。

有色金属储量巨大,但相关工业水平抠脚,对有色金属采掘工业不重视,浪费严重,加工工业盲目堆量,特别是卫国战争之初电解铝工业的严重损失导致苏联只能用木头造飞机,此事对苏联刺激极大,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苏联疯狂堆砌炼铝工业,产品长期积压。

黑色金属工业也有这个毛病,苏联钢铁产量70年代就达到顶峰,成为世界第一,然而由于需求猛增,再加上巨大浪费,仍然长期不够用,特种钢材迟迟无法突破之下,更是派遣了大批技术间谍,去骗,去偷袭,日本和西德这俩黑色冶金行业的老同志。

苏联化肥产能1972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然而化肥浪费和使用效率低下问题极其严重,化肥第一,国土第一,存栏牲口第一,乌克兰黑土带在手里,人口比美国少很多,然而粮食不自给,平均每年粮食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5%,这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在1980年,按照苏联国家标准,所有工业产品中属于优质产品的仅占比15.4%,而这些“优质”产品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相比依然是落后的。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每年约有五分之一的工业品要报废或降价处理,由于工业技术落后,品控能力低下,不合格的残次品在全部工业品中约占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每年苏联的商业部门因质量坏,性能差和式样落后,要积压价值40多亿卢布的产品,而这已经是经历过工业部门的整顿和改革,加强劳动纪律后的成果了,在此之前连这都不如。

这就是苏联的工业水平,能造,能造很多,门类也齐全,但品质低劣,技术落后,依赖进口,整个国家都缺乏产业升级的动力,缺乏内生性产业技术迭代的能力。最骚的是哪怕在经互会体系内部,它的技术都不如人,经互会体系内部,东德和捷克才是技术担当,苏联是原料担当,它高价出售原料给东德和捷克,低价进口工业制成品,实现了不可思议的原料对工业品的剪刀差。

它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对其它工业国时,它除了矿产品外其它产品难以实现规模以上出口,只有对它势力范围内的第三世界国家,它才是工业国可以输出工业品,对其它工业国而言,它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沙特阿拉伯,石油竞争力还比不过沙特阿拉伯的廉价优质石油。

在战争结束后的50年代,苏联农业人口占了三分之二,城市化程度不足40%,远谈不上工业化和城市化,真正实现人口的城市化已经是70年代中期了,最骚的是,苏联的工业品出口水平并没有随着苏联工业化进程一并进步,反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降越低,根据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在1960年时,苏联的燃油、电力、矿产品、木材等原材料只占出口结构占比的42.1%,到了1986年涨到59.1%。在最能反映工业化程度的机器设备的进出口占比中,在1960年机器设备出口占比为20.5%,进口占比为29.8%,到了1986年出口占比降到了15%,进口占比涨到了40.7%,日用工业品进口比例更是高达13.4%,进口工业品占比之和达到54.1%,为什么选1986年做参照点?因为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确定了十二五计划,而十二五计划执行时期已经事实上是苏联的解体进程进行时,此后的苏联经济数据不属于正常状态,所以采用仍然属于正常状态的最后时刻的1986年作为时间节点进行对比。

另外,不论是当年的俄罗斯帝国还是当代的俄罗斯联邦(还丢掉了乌克兰大农业区),那都是粮食出口国,到了苏联反而每年粮食进口要占到进口占比的15%左右,也就是说工农业都不行,越活越回去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苏联人从来不擅长搞建设,从苏联一直到现在的俄罗斯联邦都是整条生产线乃至整个工厂的买,而且还要买全寿限使用周期的维护,咨询和技术支持服务。

很多人对苏联解体的理解非常单纯,老觉得是戈尔巴乔夫上台,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苏联官僚也想捞好处,西方国家扶植代理人,三方一拍即合,于是集体表演,成功整垮了苏联,开始分好处。这种简单模型非常符合一些人的直观心理感受,而且读起来很爽,很上头,他们觉得苏联一切都好,就是几个阴谋家坏分子上了台,然后大好局面就被搞坏了,这难道不是变种的英雄史观吗?大好的局面被几个阴谋家就搞坏了,或者强大的敌人被几个大英雄就打倒了,这本质上难道不是一回事吗?

请唯物一点,苏联这么个越活越回去,粮食要进口,工业品也要进口,唯一能卖出去还有竞争力的只有原料,油价又被美国和海合会联手打压,打又打不过,熬也熬不住的局面,搞改革是必然的,换你上台你也维持不住。

苏联末期的激进改革要求在500天内完成由指令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但商品供求关系的建立不是只争朝夕的事情,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商品供需的范围太大,牵涉面太广,和一般社会实践的关联千丝万缕,500天计划连基本的供求关系都建立不起来,最终的结果就是经济停止运转,社会崩溃,中国算是转型的比较好的,但是中国从80年代初就开始逐步转型,21世纪才算是转型成功,期间闹出了多少乱子,又有多少人间是非?

但改革改成了一泡污不代表不应该改革,这是两码事。

对苏联工业水平有了个大致的了解,再来说一下军工,个人认为最能代表苏联军工三大特征:技术靠引进,工程整合能力强,和西方差距越拉越大的装备是这么三款。

米格15战斗机,台风级战略核潜艇,米格1.44。

米格15代表了苏联军工的引进特征。其工艺过程大多来自于美国在二战前后支援或者出售的技术,核心的发动机技术则来自于英国的尼恩发动机,可以说这是一个英德美三国技术的缝合怪,而也恰恰是这么一个缝合怪,让苏联战斗机的总体技术水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完全和美国并驾齐驱。

台风级代表了苏联军工的工程整合能力,以及依靠工程整合能力,把一堆落后技术做成一个关键技术指标接近西方同类产品的堪用物件的特征。台风级的结构非常古怪,是两个并排的耐压壳,中间夹着一串导弹发射筒,外面再包上一大层艇壳子,这种水多加面的最后结果就是排水量根本控制不住,水下排水量两万多吨,地球最大,这对于潜艇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潜艇要的是隐蔽好,而不是动静大,而原因就是因为技术不行,苏联不具备加工大直径耐压艇壳的工艺,也不具备使P39潜射弹道导弹小型化的技术,没法把导弹放进耐压艇壳,但是又必须让P39实现水下部署,于是只好把两个小直径耐压艇壳放在一起,导弹放中间,最终的结果是,尺寸和排水量虽然基本失控,但是实现了主要技战术指标接近美国同类武器水平,可以带20枚P39,只比美国人的俄亥俄少4枚。

米格1.44代表了苏联总体军事技术和美国差距越拉越大的一面,前面说过,米格15还能和F86并驾齐驱,但到了米格1.44时,美国人已经开始搞F22了,直接落后一代。


user avatar   ma-bu-s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把部队的后勤卫生补给也认为是军工的话,糟糕的很。

在1980年代的阿富汗,苏联自产的列科尔德注射器,垫纸被磨损后,就变成没有消毒的注射器了,一半不能注射,也不能抽血,成了废品。苏联的瓶装代血浆容量为半升,抢救一位重伤员需要两升,也就是四瓶。在战场上举着胶皮气管能待一个小时吗?这是办不到的。你又能背上几瓶呢?意大利人采取什么办法?他们的聚乙烯袋容量一升,你就是穿着皮靴跳起来踩它,也不会破。

普通的苏联消毒药布包装极次,包装的重量甚至超过药布本身。而进口的呢︙泰国的,澳大利亚的,不知为什么就又薄又白。阿富汗苏军使用的夹板也是缴获来的,法国的,德国的,苏联国产的夹板呢?简直是滑雪板,而不是医疗器材。比如英国造的夹板分别用在前肩、膝盖、腰部,有拉链,可充气。把手伸进去就可以拉上,断的骨头就固定住了,运输时还可以防震。

很少有像苏联士兵这样的。他们自己搞鞋子穿,自己找衣服穿,自己找食物吃。美国睡袋是1949年样式的,天鹅绒,非常轻。苏联的棉袄最少有七公斤重。苏联人甚至从击毙的雇佣兵身上扒下上衣、长檐帽、中国裤子,因为中国裤子不勒股沟。


user avatar   jin-mo-y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苏联军工的理念是这样的,在技术达不到的情况下,牺牲次要性能,保证核心性能。典型的就是米格25。什么维护性啊耐用啊机动啊,不需要!就要快!

另外就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苏联人在二战中的经验已经表明了,性能优秀的武器未必是最后胜利的武器。虎式坦克很牛逼,德国赢了么?真打起世界大战,不管是价值2亿的f22,还是20亿的b2,都是消耗品,打一个少一个,那么谁能更快的补充装备,可能就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

为什么说可能呢。

因为不真的打一次,我也不知道全盛时期的苏联跟美国打一次是什么结果。是美国靠着优秀的武器一波推平苏联,根本不给你拼生产速度的机会,还是苏联抗住了第一波打击,靠着生产速度的胜利把美国拖进血肉磨坊取得胜利。

现代战争的逻辑已经变了,到底能不能套用二战的经验,不知道。

所以毛子的理念是对是错?不知道。

_____________

特别说一下,苏联对于战争理论研究上,是比较落后的,基本上,都是错的。。。

比如核威慑的作用。美国早早的就认识到核武器的局限性,从而开始重视常规武器,最终在古巴危机中骑脸成功,而苏联过度迷信核武器的危力,却未能发现者玩意其实自己也不敢用的事实。

另外,苏联制造了大量的用途单一的专用战斗机,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多用途战斗机也是美国人搞的。很难说苏联最后扛不下去,跟苏联在理论研究上的粗放没有关系。


user avatar   andre-31-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师承疑似“傻大黑粗”的苏联工业体系,中国企业个人有什么体现“细节决定成败”的地方?

地球上能俯视苏联军工的国家只有美帝,少看YY营销号和西方吹的意识流。

究竟什么是技术?炫技装B?还是用最少的资源投入满足技战术指标?

举个例子,要让炮弹打到100公里外,是造一门巴黎大炮那样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的特种装备代表技术水平?还是造几发次口径远程榴弹代表技术水平?

在某些军迷眼里也许前者代表技术含量,但在正常情况下前者只代表智障方案。

能够在给定的条件下做出达标的产品,这本身就是技术,而且是最重要的技术。真正搞过技术的人都知道设计工作本身就是在需求和资源之间做出合理取舍,这取决于对技术的组织能力,做好这一点就能真正发挥技术优势,积累技术经验。所以什么“技术不行工程凑”、“技术落后靠系统整合”才是不懂装懂的外行话。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现实当中没有什么投机取巧,不存在拿傻大黑粗造高精尖的事情,手是搓不出飞船的,苏联工业体系不是某些人脑补YY的电子管朋克,苏制装备的性能是建立在坚实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基础上的。 能够俯视这个体系的只有美帝。

举个例子,你们以为苏联的技术整合是用劣等零件、材料整合出高性能装备?

然而并不是,以众所周知的T-34举例。

T-34用的8S装甲钢工艺复杂,制造成本也非常高,事实上完全颠覆了某些人的固有认识吧。但这种高硬度装甲钢有其缺点(对尖头穿甲弹的抗弹性较差),T-34采用倾斜装甲恰恰是出于弥补这种装甲钢的缺点考虑(而不是某些人认为的单纯靠倾斜装甲提高防护,为什么其它国家不用大倾斜装甲,并不是其它国家不知道倾斜装甲的优势,而是其它国家坦克装甲没有采用8S这种高硬度装甲钢,单纯采用大倾斜装甲并不能适合其装甲钢的性能)。然而一般科普刊物介绍T-34倾斜装甲设计时很少提到这一点,这就会导致一般读者对"系统整合“的神话——例如脱离装甲材料夸大或者贬低倾斜装甲设计。

什么“技术不行,系统整合”?说这种话的人真的懂技术么?系统整合能力就是技术能力,而且是核心技术。现代技术装备都是系统整合的产物,你当冷兵器,拼一把刀的钢口?

现代工业体系是建立在庞大复杂的技术体系上的社会化生产方式,体系内各门类技术相辅相成,没有技术整合,技术就是死的,只能靠“工匠精神”依样画葫芦,不断重复着引进“先进技术”。靠技术整合,技术才是活的,才可以不断迭代升级,创造先进技术。举个最简明的例子,小白:”集成电路不行,软件优化“,“材料不行结构优化”,似乎说系统整合可以弥补器件和材料的不足。但这些人有没有意识到,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从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从某个大师“工匠精神”的巧手做出来的,它们恰恰是高度系统整合的现代工业技术的产物——你们强调系统整合弥补的东西恰恰来自于系统整合(一块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可能包括了成百上千种专利与非专利技术,更不要说这些技术所涉及的工艺设备的制造过程)。所以从工业体系这个整体角度来讲根本不存在你们脑补的那种替代关系。

那些以为先进航空发动机是几个材料问题、加工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万年也造不好发动机。

军迷脑补的战争场面是跟坦克世界,魔法雷霆,WOWS那样,坦克,飞机,军舰,各种武器平台之间斗兽,而实际上战争远比这来得复杂,战争是系统对抗。1941年不是德军拿3号去挑战T-34和KV,而是用拥有数量优势的步兵反坦克武器牵制削弱苏军坦克部队。44年也不是德军拿虎、豹跟T-34、IS-2斗兽,而是虎、豹的摩托化小时和机械妥善率被消耗在了堵截苏军突破的救火过程中,同样T-34、IS-2很少遇到德军重型装甲单位,它们更多要面对的是德军步兵反坦克武器的威胁。所以拿着装备的几个技战术指标斗兽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只有蠢货才这样评价武器装备。


user avatar   ruoyuhu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针对苏联军工傻大黑粗简单粗暴皮实耐操等等说法唱点反调吧。

先引用SOSUS的说法:【美国海军有资格认为(俄国的是)"粗糙的声学仪器",不代表另外一个国家有同样的资格.当俄国海军操作全数字化的舷侧声纳和拖曳声纳的时候---比(美国)海军晚20年,某些国家的军队最精通的事情是农业和走私】

这个说法其实扩展到军工水平上来说,也是并不过分的,苏联的军工体系确实【相对于美国】来说显得【粗糙笨拙且落后】,一旦对象换成除了美国之外的所有其他国家(包括英法德意日在内),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清北的学霸就算比哈佛耶鲁的差一点,也不是牛家庄纺织技术学院的人能嘲笑的(此处只是一个比喻)

举个例子来说,苏联海军那一票949、949A、971核潜艇,为了追求超过30节高航速宁愿放弃一部分静音性能,为什么?如果按照“毛子就应该这么粗暴”的想法的话,那自然就是因为“娘们才悄悄进村,毛子就应该在水底下一边用声呐放女武神的骑行一边猛打舵作S回旋”;但是实际上呢?要是他们有美国人的水平,造得出海狼这种跑得又快又安静的好货,他们能不造么?

进一步的讲,苏联海军对核潜艇水下航速的高要求,也是建立在【客观需求】上的,按照他们的作战思路,是为了在展开对欧全面战争时,利用北大西洋风暴季北约反潜力量的虚弱期,依靠高航速尽快穿透GIUK拦截带,进入水深数千米且未被大型固定水听器基阵覆盖的北大西洋海盆,利用速度优势猎杀美国海军核潜艇和补给舰队,阻止他们援助西欧,帮助苏联红军在西欧站稳脚跟,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毛子就是这么粗暴”可以一言概之的。

所以说,苏联的军工体系,其实是立足于在【整体水平】落后于美国的前提上,为了达到与美军及其盟军抗衡,甚至局部地区取得优势的目标,发展出了一整套【成系统】的战法,并且根据这套战法的实际需求,挖掘自身拥有技术的极限,【非常有针对性】的开发各种技术装备。

我们看到的傻、粗(如狐蝠的不锈钢机身,电子管雷达)往往并不是因为设计师喝多了或者负责人一拍脑袋“管他妈的这么多就这么的吧”,而是有为了追求某种需求非常明确的性能而不得不牺牲另一些【相对不那么重要】的性能而产生的结果,而这些技术装备的缺点,其实都可以从战术和战法上找到合理的解释(如核潜艇的噪音问题,航空发动机的寿命问题)。

同时,美军装备【娇贵】,苏军装备【皮实】这种观点,其实是很偏颇的,大概是越战时期M16早期型号的问题被各种地摊军事文学渲染的结果,就算这种观念在轻武器和卡车火炮等低技术水平的武器上可能成立(只是特指苏军装备皮实这个观点【可能】成立),一旦放到大型技术装备上就完全是两码事了。毕竟苏联是在技术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取舍和压榨来追求比美军同等装备持平或者更高的性能,那么其可靠性和耐久度等【相对来说不那么重要】的方面,必然就是有所牺牲的,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问题。(注意,此处并不是说苏联造不出水平高且很可靠的高技术装备,只是说在大部分装备上,他们都做不到各方面都能和美军装备完全一致甚至全面超过)

综上所述,苏联的军工水平虽然不如美国,但是还是完全可以担得起【技术先进,思路灵活】八个字评价的。


user avatar   yang-hua-41-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苏联的武器,我觉得要分成两个时代来考量:

1.苏联前期——也就是斯大林时期到1960年左右。

2.苏联后期——从1960左右-苏联解体。


苏联前期的武器,便宜好用,效费比极高,典型代表比如T-34、MIG-15/17/21。是打赢世界大战的利器。

苏联后期的武器,很多极其昂贵坑爹,完全没有效费比,典型代表比如MIG-25/31、台风级核潜艇、奥斯卡级核潜艇、塞拉级核潜艇。是拖垮苏联的马鹿工程。


为什么在斯大林时期,制造武器能够精品不断;到苏联冷战后期,就尽造些塞拉级钛合金核潜艇(花了十几年,截止解体总共造出来3艘,堪比纳粹猎虎坦克歼击车,性能也没啥优势)这种马鹿武器呢?

我的观察和理解是,苏联的制度一直缺乏对利益集团的制约。

如果摊上斯大林这种杀伐果断的大帝,能够有效制约利益集团,便能制造好的武器;

一旦碰上平庸的统治者(比如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这一对逗比),便会被利益集团吃的死死的。


我们说,苏联式计划经济有两个主要特点,如下:

1.一般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只负责很少一部分或者干脆不尝试组织生产,而是将生产的组织权下放给民间豪强,由民间豪强组织生产,互相竞争。而政府只是从中抽头(税)来负责公共事务。也就是形成了“政府—资本家—工人阶级”的金字塔型结构。而苏式计划经济取消了资本家这一中间商,由政府直接牵头组织生产,变成“政府—工人阶级”,理论上缩短了指挥链。

我为什么要说缩短指挥链,而不提左派更关心的——因为消灭了资本家而解决了贫富差距问题。

因为对于军工系统来说,缩短指挥链意味着国家能榨出更多的资源用于投资军事,从而养出一支更强大的军队。历朝历代开国皇帝都尝试通过均田制,把人口从豪强处剥离出来,从而用很少的一笔开支养出强大的军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某种意义上是苏联军事强大的最主要原因。


2.市场经济国家,由市场供需关系来进行产品价格的定价;产品价格高了,说明供不应求,资本家便会开始组织生产;反之则终止。这种供需关系定价法是有一定问题的,因为劳动力在市场经济下同样也是一种商品。人在市场经济中,既是劳动力,也是消费者,有一种二元性。而人的劳动力在市场经济中也是依赖供需关系被定价的,作为劳动力的人价格便宜,手里便没钱。我们说,商品本身纵使便宜,但是如果工人工资更便宜,那也消费不起。所以就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很多东西供过于求,并不是真的卖不动了,而是老百姓手里都没钱。

苏式计划经济绕过了这一“弊端”,而使用劳动力价值来进行工人工资和产品价格的定价。比如一个产品凝结了3个工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就值18块。



这种改进方法解决了市场经济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贫富差距问题,但是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说,慈父约瑟夫.斯大林同志试图用高效的吏治系统来约束其中的缺陷,他逝世前也看到了其中蕴含的问题,希望对马克思理论进行一些程度上的理论突破。但是慈父逝世之后,苏联领导人再无斯大林同志的魄力和能力,正如明朝后期皇帝再无朱元璋约束官僚的能力和魄力一般,最终苏联死于制度的糜烂,死于“人”的糜烂。


很多人可能要说了,你要说武器就说武器,为什么要说这一大段似乎与主题无关的废话。因为,军事来源于政治,并不是无根之水。苏联军工的强大自然得益于其的政治,而也毁灭于其的政治。

我们说,虽然由于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苏联政府可以调配占据苏联社会总财富很高比例的物资,但是由于冷战后期苏联政府由于受到各种原因掣肘,摊大饼大锅饭式分配资源,使得这种海量规模的经费没有办法很合理的利用。

由于苏联冷战后期的军费投资毫无重点,大锅饭式分配,倾向利益集团式分配,导致苏联军工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水平,在惊人的投入下仍然被美国完全压制住。




我们接下来从美苏的核力量和核打击军队的经费分配和技术沿革上管中窥豹,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冷战早期——轰炸机和截击机的时代:

在50年代,美军SAC战略空军曾经独步天下。

我们看一下,仅仅在1958年,美军就现役1499架B-47和358架B-52。

苏联在冷战早期,对于美军的轰炸机曾经有一段非常无能为力的黑历史。

在1956年3月到5月两个月的时间里,由核轰炸机改进而来的美国空军的21架RB-47侦察机深入苏联领空进行了156次战略侦查,摸清了苏联北境几乎所有的防空系统和机场所在地,而这些轰炸机改装的侦察机却没有一架被击落...........

为了嘲讽苏联,美军将这次大规模战略侦查的代号命名为Operation Homerun“回家”.....................

在156次深入苏联领空侦查的任务中,苏联防空军只尝试截击了3-4次,而且全部失败........

在联合国大会上,苏联代表斥责美军的无礼行为,美国代表则轻描淡写地安慰苏联代表——这只是一些美军飞机导航失效而已,不针对任何国家。


对于苏联来说,这便是成化犁庭般的屈辱史。

当然,这里并不是想有意嘲讽苏联,毕竟后金反杀前尚有成化犁庭,哪个国家没有点黑历史呢?而是想和大家说明一下,冷战早期,无论是美苏,基本是两条腿走路。我们称之为“功守道”。

如果我们将美国比喻成大明,苏联比喻成蒙古;那么对于大明来说:

1. 攻:发展(关宁铁骑)轰炸机随时准备犁庭扫穴,把对手家炸个稀巴烂;

2. 守:发展防空部队(九边重镇+地方卫所),防止对手用轰炸机(蒙古铁骑)把自己家炸个稀巴烂。

我们已经见识了美国(大明)冷战早期恐怖的轰炸机(关宁铁骑)部队,那么在“功守道”的另一侧,对于九边重镇,美国人做的怎么样呢?

首先是北境防御(九边重镇):

为了防御苏联轰炸机从北极走大圆航线突入美国本土,美国耗巨资在加拿大设置了三重雷达封锁线。

分别是极北的的“露线”,中间的“中加拿大线”和靠近美国边境的“松树线”。

这张图更能体现美国这三重雷达封锁线是如何设置的。



当然,这些雷达站只是帝国前沿的哨所,这些雷达站只要发现敌机,驻扎在附近的帝国九边精锐便会快速动员进入战备状态。

在50年代美国防空部队最鼎盛时期,哪怕是在格陵兰岛极北的图勒空军基地,也驻扎着美军以核装药火箭为主要武器的截击机。上图是1955年驻扎在图勒基地的诺斯罗普F-89天蝎截击机。


当然,有人要说了,大明北境的九边重镇精兵果然天下无双,但是若果蒙古铁骑不从九边重镇杀过来,而从海上乘舟楫入关,徒将奈何???

关于这个问题,帝国军机部的海量专要员们早就已经考量过了。

为了拱卫帝都卫京和帝国金融中心新乡,巍巍大明斥巨资在帝都和新乡以东的洋面上设置了3座“钻井平台”型的哨塔,这些巨大的“钻井平台”上装备的不是石油钻杆,而是最尖端的雷达设备。用以为帝都和新乡御敌于国门之外。这些巨型设备被称为“德克萨斯塔”。

3座德克萨斯塔以外,洋面上是茫茫多的大明灭国舰队和海量前探的夜不收(预警机)。

预警星的产量在早期预警机中堪称恐怖,做个对比,苏联比EC-121还要晚的Tu-126苔藓总共只有8架生产型。而EC-121则有200多架。

毕竟,又有谁能从大明郑和将军的灭国舰队的眼皮子下溜过去,从海上入关大明呢???就凭蒙古人那点三瓜两枣么?

可能又有看官要说了,纵使大明朝九边重镇防御无双,百密终有一疏。我蒙古铁骑只需猛攻辽东,从山海关方向撕开一条口子,宣府大同纵有再多精兵,也将不攻自破。

这里就要谈及大明帝国天下无双的关内卫所了。

50年代,大明为了截击蒙古(苏联)的铁骑(轰炸机),特意为蒙古准备了世界上第一套半自动地面引导截击机体系SAGE。

SAGE系统在50年代的耗资大概为80-100亿美元,相当于40-50艘8万吨级的郑和宝船(常规动力重型航空母舰)。

对比一下,大明50年代用于复兴朝贡国(老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也不过131.5亿美元。而SAGE系统花掉了复兴整个朝贡国工业费用的60%以上。

由于SAGE系统在50年代末就已经实用化,其的技术水平与比他晚5年以上的苏联“空气”系统相当,都需要操作员使用光枪来确认拦截目标,并没有实现完全的自动化。

美军的SAGE系统是划片式防御,分区的控制中枢是IBM公司的FSQ-7巨型计算机,由于其使用50年代的真空管技术,其大到需要一栋楼来搭载。在SAGE地空数据链的引导下,诺斯罗普F-89蝎子、洛克希德F-94星火、北美F-86L佩刀、麦克唐纳F-101B巫毒、康维尔F-102三角剑、康维尔F-106三角标枪、麦克唐纳F-110鬼怪(F-4)等截击机按照计算机运算的截击轨迹截击苏军轰炸机,然后由飞行员按下导弹发射按钮,之后返航。洛克希德F-104星战士的空间太小,装不了全套SAGE数据链系统,只能使用类似MIG-21的语音信道来执行截击任务。


当然,不止是关内骑兵部队(空军SAGE体系和配套的截击机)精锐举世无双,大明早年的卫所步兵(陆军防空导弹)部队的规模和精锐同样世所罕见。

这是大明陆军的MIM-3奈基—阿贾克斯发射基地的部署位置。每一个发射基地的规模如下:

全国共有265个发射基地。MIM-3的射程大约48公里。


接替MIM-3的是远为先进恐怖的MIM-14奈基—海格力斯。

奈基—海格力斯的射程高达140公里,由于射程和覆盖区域的提高,部署规模建少了约一半,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部署了134个发射基地。

当然,最恐怖的是,这款导弹全部装备的都是核装药弹头。

这里夸完了大明的关宁铁骑和九边重镇以及关内卫所精锐。我们看看蒙古(苏联)的情况。

由于苏联早年能够直抵大明的轰炸机主力其实就是数量稀少,临空轰炸的Tu-95,而类似B-47的Tu-16由于缺乏类似美国的海外基地,使得Tu-16无法深抵美国腹地。所以对于苏联的铁骑,我就不哪壶不开提哪壶了,我们这里专门谈谈早期苏联(蒙古)防御大明犁庭扫穴的平城六镇精锐(苏联防空军)的布防情况。

我们上面谈及了1956年苏联六镇精兵被大明关宁铁骑戏耍,成化犁庭的惨状。

在1956年成化犁庭事件之后,蒙古(苏联)大大强化了他们的六镇精锐。苏联早期的截击机主要就是MIG-17PF和MIG-19,相比于美国层出不穷的专用截击机,这种用战斗机改装成全天候截击机凑合着用的行为显然太过托大了。

所以,可能是痛定思痛,在50年代末,一款专用的截击机Su-9开始装备蒙古六镇。

当然,这是好的开始。但是我们也要承认,Su-9无论从数量上来说,还是从武器性能上来说,其与同时代大明九边和关内精锐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

K-5一个主要缺点除了制导原理原始,最主要就是缺乏核战斗部。


除了截击机部队实力有限,苏联防空军早年的防空导弹部队实力相比于美国陆军防空炮兵也比较有限。

苏联早期的S-25发射阵地,苏联于1956年后仅在莫斯科周边建立了两个环形防御带,部署了56个发射阵地。这款导弹的性能介于MIM-3和MIM-14之间,射程只有35公里,最小射高3公里,也要逊色于奈基—海格力斯的1公里。



二.冷战后期美苏对于防空军的不同态度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发现,在冷战早期,苏联无论是轰炸机(苏联缺乏美国周边的前沿基地,使得性能类似于B-47的Tu-16无法执行核威慑任务,核威慑实际上只有数量稀少的Tu-95);还是截击机抑或是防空导弹,与同时代美国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这个差距是否一直维持到冷战结束呢?

进入60年代,随着中程/洲际导弹技术的引入,超级大国很快发现,相比于容易被拦截,容易被摧毁在机场的轰炸机部队;弹道导弹是一款完美的核武备。其有如下几个优势:

1.无法拦截——洲际导弹的关机点速度高达23-25马赫以上,中程弹道导弹也有15马赫以上;哪怕放在现在,也极难拦截。在冷战时期几乎就是无法拦截的。哪怕像美国奈基—宙斯或者苏联橡皮套鞋这种核拦截系统,也只能一次性拦截1枚弹头。只适用于欺负朝鲜之流,进行虐菜,对于大规模核战争来说是完全无效的。

2.难以被核打击摧毁——弹道导弹可以被放置在加固的发射井之中,或者机动部署;这种比坦克还要坚固的加固点目标,对于精度不足的早期核武器来说,远比机场这种“软目标”难于摧毁。

3.难于预警——从美国发射洲际导弹到苏联,大概只需要30分钟左右;中程弹道导弹更是可能在10分钟之内就会在苏联上空炸响。相比于动辄N个小时预警时间的轰炸机,弹道导弹极难预警。

4.发射响应快——以美军大量服役的固体民兵导弹为例,其的名称来源于独立战争时期拿起枪就是战士的“一分钟人”。其的发射响应时间在5分钟以内,远小于轰炸机的起飞准备时间。


随着洲际导弹开始部署,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关宁铁骑纷纷遇到了国会裁军的大砍刀。

美国洲际导弹的数量从1961年的0枚到1967年的1054枚,美国用短短6年时间建造了超过1000枚洲际导弹。

伴随着洲际导弹狂飙突进的是轰炸机部队的急速萎缩。到1967年,美军轰炸机便只留有818架,只有鼎盛时期的约1/3。

时间一晃进了70年代,美军洲际导弹部队规模维持1054枚的规模,轰炸机部队则继续被边缘化。到79年,便只留有417架现役轰炸机,大概只有鼎盛时期数量的1/6。


美军做出保留轰炸机部队,继续维持陆基洲际导弹—海基核潜艇—空基轰炸机三位一体核威慑的唯一考虑在于核恫吓。

1.洲际导弹只有发射与否两个选项,一旦发射不可挽回;

2.核潜艇主要用于二次反击,其的优势在于静默性,不可能大摇大摆让敌军知道自己动向。

3.轰炸机可在敏感时间调往敌军周边巡逻,让其知道美国的决心,从而放弃武力冒险的打算,回到谈判桌前。

保留唯一一款可用于威慑和恫吓的核武力,这才是美军到70年代仍然象征性保留一点弱小的轰炸机武力的最根本原因。

从负责犁庭扫穴的关宁铁骑到起牵制作用的5000李陵偏师,自然没多少必要倾注太多心血。意思意思就行了。

进入60年代,美国战略空军对轰炸机部队的唯一一笔大的投资是2马赫级的康维尔B-58盗贼式中程战略轰炸机。其于50年代后期研制,那时弹道导弹技术还未成熟,1961年服役,服役的第二年洲际导弹才开始规模化服役。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洲际导弹服役前站好轰炸机的最后一班岗。其总共只建造了116架,规模与被其取代的B-47轰炸机不可同日而语。

B-58之后的下一代轰炸机,3马赫级的怪兽B-70瓦尔基里。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玩意造出来是为了作为美国下一代客机的验证机..........

1964年首飞的北美航空XB-70轰炸机,其使用的超轻型蜂窝不锈钢材料需要在巨型无尘车间内建造,其的强度类似于钢,造价和密度却类似于钛合金。

早在其首飞3年之前的1961年,美国空军就已经做出了停产几乎全部B-70,将经费全部砸给洲际导弹部队的结案。美国空军从一开始就决定只生产2架XB-70,只拨了2架飞机的经费,仅仅用于提升美国航空工业技术储备,以及用于一些试飞任务。

我们看一下在1961年做出停产XB-70决策的肯尼迪总统是如何评价3马赫级的XB-70轰炸机的:

“unnecessary and economically unjustifiable”——这个项目既无必要,经费上也不可接受;

“the B-70 program be carried forward essentially to explore the problem of flying at three times the speed of sound with an airframe potentially useful as a bomber.”

——B-70项目将主要用于探索3马赫下航空器的飞行问题,其的机体结构“可能”用于轰炸机。

事实上,肯尼迪总统之所以这么评价XB-70轰炸机,纯粹是用于给自己主导的另一个超级项目——3马赫级超音速客机铺路。

60年代美国的3马赫级超级客机SST项目,虽然现在鲜为人知,但是在当时,其是肯尼迪上马的两项政府投资超级工程之一——另一项为阿波罗登月。最终由波音2707和洛克希德L-2000竞争,更复杂更先进的波音2707获胜。其是一款比协和和Tu-144大的多的超音速客机,巡航速度可达2.7-3马赫级。

肯尼迪预计要建造至少500架这种超级客机............

肯尼迪总统预想使用巨型的波音2707-200作为空军一号。当这款巨型飞机载着美国总统徐徐降落在他国机场的时候,还有什么比这玩意更能彰显50-60年代盛世时期美帝国的国力呢?

某种意义上,XB-70在美国这里从一开始就不是用来作战的..............

肯尼迪之所以同意保留2架XB-70用于试飞,仅仅是用于给3马赫级的超级客机验证技术以及铺平道路。

随着69年B-58的退役,接替B-58的是一款由战术飞机简单升级而来的中程战略轰炸机——FB-111A。其使用F-111B截击机的长机翼,并且简单拉长了约0.6米的F-111A的机身用以容纳燃油,并且使用了核轰炸火控系统。其总共只建造了76架。这就是70年代美国对战略轰炸机部队的最主要投资...........

到70年代后期,美国的轰炸机部队已经萎缩到不成样子。到1979年,美军轰炸机仅剩349架B-52和66架FB-111A。规模只有鼎盛时期1/6。而最新的B-1A轰炸机也被卡特总统斥为“无用”,而被砍掉。

这349架B-52和66架FB-111A能够使用的最先进武器是一款射程“高达”55km(低空发射)——160km(高空发射)的导弹——AGM-69A SRAM。

波音AGM-69A SRAM,最大速度3马赫,半弹道式打击,使用脉冲火箭发动机,可以在末端二次点火。1972年服役。

不到350架B-52,使用射程“高达”55-160公里的短腿导弹;还有66架从战术轰炸机改装而来的短腿战轰,来袭路径也很单一.............

这就是70年代美军战略空军轰炸机部队的真实实力。

事实就是,美国人此时已经基本放弃轰炸机了,造的武器都跟闹着玩似的,比如总共只造了76架FB-111A,用来取代超过1500架B-47.........

有人要说,美国还有研制中的B-1A。B-1A 70年代不就被砍掉了么?B-1A的事情,以后再说。


看完轰炸机,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冷战后期的九边重镇和关内卫所精锐的情况。

美军80年代后期取代冷战早期三重雷达封锁线的下一代北极防御体系——“北方预警系统”。由加拿大极北一连串的FPS-117(远程)和FPS-124(短程)雷达组成。

我们可以看出,“北方预警系统”相比于冷战早期的九边重镇,其实已经大幅度简化了。

首先,冷战早期的九边重镇,设置了大量的核装药截击机部队;而且有着纵深防御梯度。

而冷战末期,“北方预警系统”只是升级了一下九边重镇最北方的“露线”的一些雷达设施罢了,撤掉了所有的截击机部队。也放弃了二线(中加拿大)和三线(靠近美国边境的松树线)雷达站设置。也事实上撤掉了所有的防御纵深。


当然了,“北方预警系统”还算好的,毕竟虽然规模和纵深极大缩水,还算一套军用体系。取代SAGE体系的JSS联合搜索系统才算是“真.马放南山”。

美国取代SAGE的下一代防空系统,被称为JSS联合搜索系统,于1983年正式服役。这本质上是一套FAA联合空管局下属的民航机定位搜索系统,战时会被美国空军征用..............

而且,所有JSS的雷达为了省钱,是全部无人驻守的,只会派民航检修人员定期排查.......

当然,为了防御敌国空军溜进来,哪怕是在和平时期,JSS也会得到空军的6架E-3哨兵预警机的助力。

这套系统的总耗资大概是10亿美元(90年代币值),约相当于1/4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单价。相比于50年代SAGE 40-50艘8万吨级航空母舰的总耗资............这规模和投资就完全不对等。

事实上,到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已经事实上放弃了关内卫所(本土防空体系),而九边重镇(北境防空体系)也从规模庞大的军镇退化成边防哨所的规模。

为了形象的说明冷战早期和冷战后期美国的防空体系(防御苏军轰炸机)的区别。

北境没有了核装药截击机,本土连雷达站都直接用民航现成系统了.............为了省钱,雷达站直接改成无人驻守式的..........


在冷战后期,美军九边和关内精锐——截击机部队的地位也急剧下滑。

1958年,美军以价格昂贵为理由取消了北美航空的下一代3马赫不锈钢截击机XF-108迅捷剑。

50年代曾被寄予厚望的美军下一代截击机——北美航空XF-108迅捷剑,使用与XB-70通用的机体材料(蜂窝不锈钢)和YJ93发动机,基本就是架小号的XB-70。其使用的AN/ASG-18雷达是人类第一款可以实现下视下射能力的火控系统。

由于价格昂贵,在1958年就被美军取消。

取代XF-108的洛克希德全钛合金3马赫级YF-12截击机,其使用为XF-108开发的火控系统,使用的导弹沿用了惯导+半主动制导的AIM-47猎鹰。

可能有的人会说,无论是无尘车间加工的蜂窝不锈钢材料的XF-108还是钛合金的YF-12,价格工时都过于离谱,所以美国没有能力批量装备。这两款武器的建造工时远高于MIG-25,性能上除了航程和电子系统/导弹以外,其的速度升限等性能指标并不能稳稳压制MIG-25,效费比并不高,被取消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如果说XF-108和YF-12被取消是因为太贵,美军有远为便宜的截击机方案,一样没有通过国家验收。

在XF-108被取消后,美军曾经打算将先进的AN/ASG-18下视雷达安装在F-106上,并使用鸭翼来前移气动焦点,以及安装更大推力的JT4B-22涡喷发动机。这款新型截击机被称为F-106X或者F-106C/D,一样没有通过国家验收。

最后,在1968年,YF-12被取消后,康维尔提出了一个更便宜的方案——将F-106A/B的机鼻简单拉长以容纳新型雷达,安装新型的地空双向数据链和E-3预警机兼容。这款项目代号为F-106E/F,一样没通过国家验收。

所以,并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从60年代以后,任何的截击机方案,哪怕是简单升级一下F-106A/B,在美国也是通不过的。因为美国压根不接受任何一款新型号截击机。

我们可以看一下,70年代美国在截击机部队上花了多少钱:

在1972年的“6号射击手”项目上,美军花钱给所有现役的F-106A/B增添了一门20mm M61火神转管机炮,没错,加一门机炮就是70年代美军仅有的截击机升级。

至于为什么要加机炮.............机炮的作用是替代70年代退役了的核空空导弹AIM-26核猎鹰和妖怪空空核火箭................

所以,1959年服役的F-106A/B便很荣幸地成为美国空军最后一款截击机................


至于陆军的防空导弹部队,随着1974年最后一支核装药奈基—海格力斯在本土撤编,截止911事件之前,美国在本土不部署任何防空导弹。

对军事缺乏了解的网络时代后生们往往对爱国者这一防空系统缺乏了解。在美军的体系中,SAM-D爱国者项目是用来取代霍克野战防空导弹的,这是一款军级野战防空系统,类似于苏军的SA-6和SA-11山毛榉。从一开始美军就没有考虑过将这款野战防空系统部署在本土。



苏联人此时却将极其海量的资源投入到加强自己的六镇精锐之上,疯狂地以极高的成本往防空体系上砸钱。

可能是由于在50年代实在是被美国人进击的关宁铁骑——战略空军轰炸机部队吓的精神失常了,苏联在50年代末期开始疯狂氪金截击机部队。

苏联氪金的第一个成果是Su-11,这是一款改进型的Su-9,携带了新型的R-8空空导弹,这款截击机生产数量只有约100架出头。

苏霍伊Su-11,Su-9换装新型雷达和新一代导弹的改进型号。本质是Su-15服役前顶班的老瓶装新酒。

R-8系列导弹,分为半主动雷达制导和红外制导两种型号,主要用于Su-15和Yak-28P等苏联下一代截击机。苏联早在R-8/98时代就使用雷达/红外两种导引头确保命中率。

当然,由于Su-11的性能仍然在美军F-106A/B之下,苏联人把重心放在了下一代截击机之上,也就是苏联版的F-106——苏霍伊Su-15。

Su-15,苏联的第二代主力截击机,最大航速超过2马赫。

72年服役的Su-15TM使用新型的台风-M雷达(MIG-25P的龙卷风雷达的缩小型号),性能大大胜过F-106A/B的MA-1(性能尚不如F-4B的APQ-72,F-106A/B的武器最大射程不超过10km;而Su-15TM的台风-M雷达可以在45km外锁定高空目标,在超过20km外发射R-98MR导弹进行拦截)。

由于美军长期不往截击机项目上投钱,使得F-106A/B的雷达和武器性能一直维持在59年水准(到70年代唯一的改进就是增加1门20mm机炮这种水准),在龟兔赛跑的竞赛中,美国这只兔子早早的开始了睡大觉,使得苏联这只后进的乌龟实质上最迟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截击机性能上已经超过了美军的末代截击机F-106A/B。

我们说,苏联到Su-15这一代截击机,已经能非常有效的拦截美军的主力轰炸机——亚音速的B-52和超音速的B-58(在雷达引导下迎头拦截)。最迟到Su-15TM时代,美军轰炸机已经不再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威胁。

Su-15的生产数量也相当可观,从1971到1975年,Su-15TM的生产数量便达到了450架,仅这种末代改进版Su-15的生产数量就超过了F-106A/B的总生产数量。而Su-15各种型号的总生产数量接近1300架,接近美军F-102+F-106的总数量,而美军F-102速度只有1.25马赫,性能远不如早期Su-15;F-106性能数量又不及Su-15TM。

我们可以说,苏联Su-15的性能数量已经超过美军50年代末期那票截击机。

除Su-15之外另一种苏联二代截击机Yak-28P,其的生产数量达到435架,也绝对不算少了。其的性能类似于美军截击机部队的F-101B与F-106A/B。

苏联最稀有的二代截击机Tu-128,以超大作战半径防御缺乏空军保障基地的北境冻土。其的生产型号总数量只有188架,携带R-4R(雷达)和R-4T(红外)导弹进行截击。


我们应该说,最迟到60年代末,苏联防空军玩的无聊游戏就已经该结束了。

因为美国60年代中期之后,便不往战略轰炸机和防空军上砸钱了,这场无聊的游戏已经事实上成为苏联一个国家的独舞。

人家都不跟牌了,你一个人还打个什么劲???


但是,苏联人很显然不这么想............

MIG-25P的极速达到2.83马赫,使用一款被称为“龙卷风”的巨型真空管雷达(峰值功率达到600KW,高空性能类似于美军AN/ASG-18,但是没有下视能力),美军中甚至找不到与这款先进截击机的对应型号,毕竟美军的下一代截击机——无论是北美航空XF-108、康维尔F-106X还是洛克希德YF-12,早就已经成为了历史。美军与MIG-25P对应的下一代截击机根本就没有造出来。

苏联的第三代截击导弹,MIG-25P配套的R-40R(雷达)和R-40T(红外),最大拦截射程超过30公里。

改进型的MIG-25PD在78年开始服役,其雷达使用蓝宝石-25(使用杂波对消技术,可以实现一定的下视下射能力,改进自MIG-23M的蓝宝石-23),MIG-25PD的配套导弹是R-40RD和R-40TD。

MIG-25系列总的生产数量为1190架,其中截击型号MIG-25P/PD占了大头。在美军已经不发展截击机的情况下,这个生产数量是非常惊人的。

我觉得,苏联人试图建造MIG-25的唯一原因,可能是用来对付月球背面的纳粹飞碟。

不然实在没有办法解释,在美军1961年就砍掉下一代高空高速轰炸机(XB-70)的情况下,1970年服役的MIG-25P(雷达只能对付高空高速目标,没有下视能力)是用来对付谁的这种问题...............


从防空自动化体系的技术沿革来说,SAGE不过仅仅相当于苏联第一代的空气系统。

SAGE系统只是在雷达操作屏上显示了目标信息,具体要先攻击谁,对威胁目标排序完全依赖于操作员使用光枪输入信息。

这种系统对于早期亚音速轰炸机威胁还比较够用,对于动辄2倍乃至3倍音速或者低空超音速的下一代轰炸机来说,依赖于操作员光枪输入威胁目标,只会左支右绌,性能是完全不够用的。

所以,其只是一款半自动防空系统。在50年代,面对的主要威胁是Tu-95这种凌空轰炸,慢吞吞的老爷机,这款系统自然非常昂贵先进,但是到70年代,其的技术已经完全落伍。苏联全自动化,自动根据威胁进行指令分包的空气Ⅰ性能已经远远在其之上。

也就是说,苏联不仅耗巨资(和SAGE系统类似)建设了第一代防空自动化体系,还花费海量资源将其升级了3次...............

对比来说,美国自从建成了半自动化的SAGE之后,对于防空体系基本处于弃疗状态。到80年代已经要用无人值守的民航系统JSS来取代SAGE了。

对于美国来说,根本就没有试图建立一个国境范围之内的防空自动化系统。

我们可以看到,美苏两国80年代的截击机如上所示..........

当然,这幅图是美国人画的,居然把MIG-29这小短腿也画进去了,不过大体还是不错的。

苏联在冷战后期截击机项目上的投资远远远远在美国人之上。

苏联的防空军装备的截击机如上:

MIG-25P/PD、MIG-31、MIG-23P、MIG-21PF、Su-15TM、Su-27P、Yak-28P、Tu-128.........

美国:

F-106A/B、F-4C/D/E、F-15..........


除了F-106是到70年代改装加了一门机炮以外,F-4和F-15是空军的多用途战斗机,根本就不是作为截击机设计的。比如F-15的APG63雷达只能追1打1,根本不具备多目标拦截能力......

而苏联类似的战机是MIG-21PF、MIG-23P和Su-27P。如果苏联类似于美国,MIG-25P和MIG-31根本就不会装备部队............

到1990年,苏联防空军的截击机部队仍然非常骇人。

苏联防空军截击机部队90年的规模如下:

160架Su-27P、500架Su-15、900架MIG-23P、45架MIG-21PF、350架MIG-25P/PD、250架MIG-31和20架Yak-28P。

共计2225架截击机,要知道,1990年美国战术空军(TAC)才不过2792架战斗机+攻击机。好家伙,单单苏联防空军规模便相当于美国战术空军的80%了.............

而且由于美国80年代退役了最后的截击机F-106A/B,这2792架战机/攻击机基本就是美国空军战术司令部TAC的全部实力了.........

我们从组织架构上看这个问题:

冷战时期苏联防空军一直是一个单独的军种,享有极高的待遇。其在苏军五大军种中地位仅次于战略火箭军和陆军,在空军和海军之上。

而美国防空部队随着时间的变化,其的组织架构是越来越不受重视的,越来越边缘化的。

我们看看美国的情况。在冷战早期,50-60年代初,美国空军下属的ADC国土防空司令部曾经是美国空军一个规模庞大的组成部分。

然而到1968年,由于威胁的转向,ADC国土防空司令部改名为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转变为防御预警弹道导弹为主。

到1979年,美军结构又有调整,

首先,对于弹道导弹的防御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防御弹道导弹的太空防御中心被转交带战略空军司令部,随后在1984年独立成为美国太空司令部。

而负责大气层内的防空司令部则被裁撤,并入战术空军司令部。

也就是说,最迟到1979年,美国事实上已经放弃了自己的防空部队,任由其和战术空军合并。

从此之后,美国本土的防空部队和欧洲前线的空战由同一个司令部指挥,国土防空交由空军的预备役部队——空中国民警卫队负责。


而已知1974年之后美国本土的防空导弹部队规模为0。苏联1990年防空军的防空导弹部队实力如下:

1500套S-300P;

1950套S-200;

1000套S-125;

2400套S-75;

1600套S-25........

共计8450套各型号防空导弹...........

注意,这个数据是不包括苏联陆军那些规模性能举世无双的SA-4/6/8/9/11/12/13/15野战防空系统的,仅仅是防空军的防空导弹。而美军1990年除本身规模不大的陆军野战防空部队外,与这8450套防空导弹对应的国土防空导弹的数量是0。

1990年,苏联用全自动的空气ⅠA防空体系+超过2200架截击机+接近8500套防空导弹,用来防御的对手是仅仅230架B-52和96架B-1B.............


至于苏联的轰炸机:

80年代美国与苏联的轰炸机,也可以看出从战术轰炸机升级而来的FB-111A中程战略轰炸机体量有多么可怜............这款飞机只有20米出头,大概也就比Su-27大一点点.........

由于苏联截止1992年生产了接近500架Tu-22M逆火(211架Tu-22M2和268架Tu-22M3),还新生产了88架Tu-95MS以及35架Tu-160。冷战后期,苏联在战略轰炸机上的投资远远超过美国(仅仅新生产了100架B-1B和76架FB-111A)............



三.苏联军备的严重资源错配

可能有很多苏粉看到这里,非常高兴激动,要嘲讽美国“文恬武嬉”,有类晚明了。

是啊,一个超级大国没有一个超级大国的样子,

轰炸机除了老旧的B-52,就是用F-111改改,总计才76架,2个联队,够干嘛的;

本土防空雷达战时还要征用民航系统;

北境雷达体系毫无纵深,北境也没有截击机,只是满足于插个眼;

本土连一款防空导弹都没有;

59年的F-106A/B居然是美国最后一代截击机,所谓的升级不升级雷达,不升级导弹,只是加1挺机炮.........

这等文恬武嬉,苏联铁骑不入关,更待何时呢?

如果美国冷战后期真的是文恬武嬉,那苏联自然不会放弃入关机会。所以,很显然的,虽然冷战后期美国实力已经相对衰弱,却并没有放松军备,而是将资源调配到了其他地方。

由于从60年代开始,美苏的核打击主力都从轰炸机调整为弹道导弹,因此预警弹道导弹的打击成为了核防御的重中之重。

由于核威慑转向洲际导弹,美国早在50年代便开始未雨绸缪,在50年代末期,一款被称为BMEWS474L国防工程”的超级雷达体系被建立起来。

这套预警体系的试验机安装在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岛上,正式系统由3个基地组成,每个基地各有两套雷达。

系统的总耗资大约是13亿美元,大概6艘常规动力航母或者3艘企业级核动力航母的造价。差不多1个基地的造价顶1艘9万吨级核动力超级航母。

我们可以看出,弹道导弹防御雷达虽然昂贵,但是开支比起防空体系SAGE来说,又相对便宜。3套系统的总开支大概只有SAGE的1/6到1/8。

3个基地分别设置在阿拉斯加(克里尔空军基地)、格陵兰岛(图勒空军基地)和英国约克夏郡(菲林戴尔斯空军基地)。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座基地的探测范围已经完全覆盖了苏联全境。理论上来说,只要是从苏联境内发射的陆基弹道导弹(战略火箭军)在入轨后都会被探测到。可以为美国本土提供最多20-25分钟的预警时间。

整套系统于1960年达成初始战备(IOC),1963年正式服役(FOC)。

基地中有两款雷达,分别为FPS-50(远程搜索)和FPS-49(单脉冲精确跟踪)雷达。

1个基地有3套FPS-50雷达,各自覆盖40度空域,总计覆盖120度空域。

当然了,474L工程只能探测从苏联境内和东欧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如果是苏联海军发射的海基弹道导弹,只能防御北境的474L就无能为力了。

所以,美军另外建立了一套系统,这套系统被称之为“474N国防工程”用以对付苏军的海基弹道导弹。

474N由7座雷达基地组成,东西海岸各3座,墨西哥湾面向古巴方向1座。

这些雷达被命名为FSS-7,由SAGE系统的FPS-26测高雷达升级而来,探测距离约1390公里。可以提供7-10分钟的预警时间。

整套系统于1972年IOC,1974年完全服役(FOC)。

美军做的准备还不止这些。

在土耳其和阿留申群岛的鱼骨岛,美军另外部署了2套FPS-17雷达用于侦测和收集苏联的弹道导弹试射数据。

阿留申群岛上的美军雷达设施,左边是FPS-17雷达,右边是FPS-80跟踪雷达。整套系统于1962年正式服役。用以探测苏联远东的弹道导弹试射活动。

于50年代末部署在土耳其的FPS-17雷达和FPS-79跟踪雷达,正对着苏联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弹道导弹试验中心。


为了防御苏联的FOBS轨道轰炸系统,美军还斥巨资在佛罗里达部署了一套FPS-85巨型相控阵雷达。于1969年服役。

左边是雷达发射阵面,右边是接收阵面。这是一款主动相控阵雷达(AESA,真空管体制),其拥有5928个发射模块和4660个接收模块,峰值发射功率高达52兆瓦。系统的占空比是0.5%,整个雷达的平均发射功率是260KW。因为其巨大的工作热量,旁边要专门设置水塔和消防站。

这款雷达可以跟踪超过40000km外篮球大小的目标。可以轻易锁定和提前预警苏联的FOBS轨道轰炸系统。

美国的FPS-133“太空篱笆”系统是另一套用于监视深空,防御苏军轨道轰炸系统的巨型雷达设施,工作在VHF波段。这是人类建造过的已知最大连续波雷达,其在德克萨斯的主发射机的有效辐射功率可达768KW。其可以有效监控由北至南扫过北美大陆的任意卫星和在轨系统,系统由3个发射天线和6个接收机组成,在北纬33度线上横跨整个北美大陆。其可以有效探测30000公里轨道高度上篮球大小的目标。其于1961年服役。


美军耗巨资建立的核弹反导体系也很值得称道。

为了至少尝试着用核弹头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美国在50年代后期开始斥巨资研究相关系统。这款于1963年在白沙导弹基地建立的被称为MAR的雷达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款有源相控阵体制(AESA)的雷达。虽然其由于年代问题,仍然使用真空管发射模组,其的先进仍然是引领了时代的。

另一款被称为MSR的雷达是“卫兵”(1975年服役)以核反导系统的主火控雷达,其的结构相比于MAR要简单。MSR是一款PESA被动相控阵雷达,有趣的是其的结构。

在北达科它州,实际服役的MSR雷达是一个金字塔型结构。由于作为核反导体制的火控雷达,为了近距离抵御以核反导带来的冲击波、光辐射和EMP电磁脉冲。其使用了数万吨的混凝土和钢材,美军致力于将其建成一座用核弹头也无法摧毁的堡垒。其的真空管体制可以有效对抗核爆的EMP电磁脉冲,而极其坚固的主结构可以在极近距离抵御核爆冲击波。

卫兵系统的远程预警雷达是被称为PARCS的FPQ-16巨型被动相控阵雷达(PESA)。其设立在北达科它,其的发射功率仅次于美军的FPS-85空间探索雷达。



苏联人在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建立上就颇为后知后觉了。

苏联的第一款系统被称之为德涅斯特-M雷达。

这款雷达北约称之为“鸡窝”。

最早的德涅斯特雷达由于覆盖角度有限,无法用于弹道导弹预警。

而改进型的德涅斯特-M雷达是苏联第一款弹道导弹预警雷达,两套系统在1968年开始建设,分别布设在拉脱维亚和北方舰队附近的阿尔汉格尔斯克。

一直到1972年,苏联才不过建成了2座德涅斯特-M雷达站,每座雷达站只能覆盖北方60度(两座天线,每座天线负责30度空域)。在莫斯科南北方向的雷达是“狗屋”反导雷达。

与1956年苏联的防空系统类似,1972年的苏联弹道导弹预警体系基本四面漏风,这些雷达站只能防御对于莫斯科的核打击,其余区域基本不设防。


除了德涅斯特-M雷达,苏联在莫斯科有被北约称之为“狗屋”的反导雷达(1968年服役),这款系统配合A-35橡皮套鞋核反导系统。这款雷达有两个100*100米的PESA天线阵面,可以探测南北各60度的区域,探测距离2500公里。


苏联直到1972年,弹道导弹预警体系基本上仍然处于草创阶段,这使得苏联在同一年与美国的SALTⅠ削减核武器公约上占尽下风。

70年代后期,苏联人痛定思痛。大幅度改进的德涅斯特-M雷达于70年代中后期进入现役,这款大改后的雷达被称之为“第聂伯”雷达,每座雷达站可以探测60度的区域(德涅斯特-M只有30度)。算上旧有的德涅斯特-M雷达翻新,到1979年,苏联共计建成了6座这种超级雷达站(每座雷达站各有2-3座第聂伯雷达)。

然而,苏联的预警雷达体系对于美军的海基弹道导弹一直非常无力。

在莫斯科方向的除了“狗屋”反导雷达,还有一款被称为“猫屋”的新型反导雷达。

在1978年,一款被北约称之为“猫窝”的新型反导雷达在莫斯科附近建立起来。其使用发射/接收天线分离布置,探测精度更高,可以探测中程弹道导弹。

在70年代末,苏联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总算达到了64年左右美国的水平——勉强覆盖全国,可以防御固定式的洲际弹道导弹。大约比美国晚15年左右。

70年代,苏联相比于美国的军事优势远不像苏粉设想的那么大。苏联领先美国的,不过是些不值称道的坦克、火炮等常规部队优势,而美国则把握住了远为致命的核武力优势。这是苏联一直恐惧美国,不敢在欧洲造次的最主要原因。

从1963年到70年代末,对于苏联来说是生死存亡的16年,因为在这16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核战争对于美国是单向透明的。美国可以探知苏联的核武力动向,而苏联对于美国则一无所知。

事实上,如果在70年代早期苏联试图对美国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会立刻被美国人探知,遭到残酷的核报复;

如果美国试图先发制人对苏联进行核打击,苏联则只有在核弹头落地之后才会知道自己已经遭到了核打击................

在70年代后期,美苏的弹道导弹预警体系又有了新的升级。

首先,是美军474N海基弹道导弹预警体系,这款预警系统的雷达本质上只是SAGE防空系统一款测高雷达的升级版本,探测能力非常有限。对于苏联70年代早期的667A扬基级的SS-N-6导弹(R-27,射程2000公里+)还有一定的预警能力,面对苏联70年代后期开始服役的667B德尔塔级上射程远得多的SS-N-8(R-29,射程7000-8000公里+),就颇为无力了。

为了解决探测苏军新一代海基弹道导弹无力的情况,一款被称之为铺路爪的新型雷达被发明出来。

这款雷达相比于远古时期的相控阵,其的最大特点是全部使用了固态电路(半导体)代替原始相控阵的真空管。所以极大降低了其的建造成本,发热量和建造周期。

铺路爪一个阵面可以探测120度,两个阵面总计240度。其采用AESA主动相控阵体制,每个阵面1792个TR模块,峰值功率580KW,平均功率145KW。

东西海岸的2座铺路爪雷达于1981年正式服役。随后其的良好性能让美国空军继续订购了2座雷达,部署在乔治亚州和得克萨斯州,用于防御南方古巴方向可能潜伏的苏军弹道导弹核潜艇(1986-87年南方两台雷达服役,正式取代了474N海基弹道导弹防御工程)。

注意此时由于苏联解体,南方古巴方向两台铺路爪已经被拆毁,其中一台迁移到了阿拉斯加,取代了原先部署在此的BMEWS系统。

红色圈为60年代早期服役的BMEWS。


在阿留申群岛上,1977年,一款被称之为FPS-108“丹麦眼镜蛇”的PESA被动相控阵雷达被建立起来,取代了老旧的FPS-17/80雷达。这款雷达用于侦测苏军远东的弹道导弹试射活动。


进入80年代,苏联也在试图更新他们的弹道导弹预警体系。

在80年代,一款被称之为“达亚尔河”或者“伯朝拉”级雷达的巨型主动相控阵雷达(AESA)被发现建立起来。这款雷达使用非常原始的真空管AESA技术,拥有1260个真空管发射模块,使得其的峰值功率达到了惊人的350兆瓦。

由于其的建造工时和造价是如此的惊人(一台雷达站造价顶的上整个舰队)。其的建造非常的不顺利,截止苏联解体,苏联预计建造7台这样规模的雷达站来全面取代第聂伯雷达,但是从70年代后期直到苏联解体,花了十余年时间,苏联也不过才建成其中2座。其余5座全部废弃。

这种雷达由于发热极高,很容易着火烧毁。苏联时期的达亚尔河雷达目前只剩1台还在服役。这些雷达需要配套专门的冷却设施和发电站。

冷战时期苏联贫弱的半导体技术使得苏联无法建造便宜易于量产的固态电路雷达,不得不死磕真空管AESA。

苏联直到解体,弹道导弹预警雷达仍然停留在美国60年代用真空管堆AESA(MAR和FPS-85)的水平。


用于取代A-35橡皮套鞋反导系统的A-135火控雷达Don-2N是另一个很原始的真空管体制AESA主动相控阵雷达。其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结构类似于美军早期的MAR,而建筑主结构则类似于“卫兵”系统的MSR。其用数万吨钢材和数万吨混凝土进行浇筑建造,可以在极近距离防御住己方53T6核反导导弹爆炸的冲击波。

在美军看来,苏联冷战末期辛辛苦苦建立的A-135反导体系是种非常落伍的系统(无论从雷达和导弹上与美军70年代同类型的系统都非常类似),性能相比于美国70年代的卫兵并没有太多显著优势。

美国在弹道导弹预警卫星的研究上远远比苏联更早。早在1961年,苏联将第一颗彰显航天实力的卫星发射入轨之后短短几年,美国便发射了自己的第一枚弹道导弹红外预警卫星,用于跟踪入轨的弹道导弹尾焰,这款卫星被称之为MIDAS。美国60年代共发射了12颗这样的卫星。

当然了,早期的MIDAS有着太多的问题,除了容易虚警,其的星载电源也非常容易耗尽。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款卫星说明美国对于弹道导弹预警问题的重视远远胜过苏联。

在7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提升,美军的第二代也是实用化的红外预警卫星DSP被发射入轨。

DSP星座由4枚静止轨道卫星和1枚备份卫星组成,在36000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上用侧视碲镉汞红外镜头监控地平线上苏联的弹道导弹入轨情况。这是已经很完备的美军预警雷达体系的一个有力的补充。

每枚DSP监控120度地球,约3枚DSP便可以覆盖全球绝大部分区域。DSP约于1975年达成5枚满星座运行。

DSP的另一项主要用途是用来监视全球的水域,用以预警苏军的海基弹道导弹。


与弹道导弹预警雷达一样,苏联人对于预警卫星也相当后知后觉。

由于缺乏加拿大这样一个可以部署雷达的北境缓冲区,美国的轰炸机和洲际导弹往往只要飞过北极便直面苏联领土。

美国可以使用中导从西欧方向直接攻击苏联,而苏联甚至连加拿大这种缓冲国家都没有,洲际导弹飞过北极已经是苏联领土。因此,对于苏联来说,其的弹道导弹预警能力相比于美国,天然就是绝对劣势。

美国的预警体系可以为美国提供平均25分钟以上的预警时间,苏联则只能提供15分钟左右的预警时间。这使得苏联在核战争条件下极其的被动。

由于苏联在北境弹道导弹防御上天然的不足,苏联试图用卫星系统进行弥补。与部署在地球静止轨道的美军DSP不同,苏联的Oko眼睛预警卫星(US-K)部署在倾斜的闪电轨道上。

闪电轨道的近地点在南半球,远地点在北半球约40000公里的轨道高度上。闪电轨道可以提供尽可能长的北半球卫星逗留时间,从而覆盖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盲区——无法覆盖到的极北区域。

每枚闪电轨道卫星每天约可以探测北极方向6个小时,24小时任意时间满足对极北方向覆盖需要至少4颗眼睛卫星。

苏联约在79年达成4颗卫星工作状态,使得眼睛系统有了一定的初始能力。虽然苏联预计部署9颗眼睛卫星达成满星座服役以提升系统的容错性(侧视的眼睛卫星有可能被太阳“致盲”,如果同一区域有另外的卫星覆盖便能最大概率避免该情况),但9星座在1987年才事实达成。

苏联在早期不部署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另一个最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掌握制海权,使得苏联在绝大部分区域找不到可以依靠的盟友,也使得苏联无法建立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站。而大椭圆闪电轨道的卫星地面站可以设立在苏联本土。

在1984年,苏联终于部署了第一枚地球静止轨道预警卫星US-KS。苏联使用1枚静止轨道卫星US-KS用以监控美国本土,并配合其余的闪电轨道卫星进行探测。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的第一代“眼睛”系列卫星对于美军的海基弹道导弹的预警能力一直都是非常不足的。与监控全球的美军DSP不同,苏联的“眼睛”卫星只监控北半球(闪电轨道)和美国本土(地球静止轨道,仅有1枚在轨),对于其它部分有很多盲区,使得美军的海基弹道导弹(比如三叉戟导弹)几乎可以不受监控的发射...........

当然了,苏联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试图弥补。

在1991年2月,一枚被称为“眼睛-1”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被发射入轨,其的苏联代号为US-KMO,或者被称为“预报”。

这是苏联版本的DSP,预计部署5-7枚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用以监控全球的海基弹道导弹发射。

唯一的问题是,这也服役的太晚了,刚刚第一枚发射入轨,duang的一声苏联便解体了.............


我们说,苏联人在弹道导弹防御上相比于美国的差距是如此之大,难道是国力原因么?

其实不然,防空体系的耗资远远远远高过弹道导弹预警雷达和预警卫星。

正如我们列的数据,美国在北境的3座BMEWS雷达站的总建设成本是13亿美元,而更早期在SAGE体系上花的钱大概是80-10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海量的截击机和陆军防空导弹的部署成本)。

我们粗略计算一下,冷战早期美军在本土和北境防空体系上的耗资可能要超过200-300亿美元(50年代币值,约至少2个马歇尔计划,可以帮助欧洲工业复兴2次),而弹道导弹预警体系+卫星体系的总耗资不会超过50亿美元(50-60年代币值)。

将防空体系的开支缩减之后,将资源调配往弹道导弹预警体系上,还会有海量节余。

苏联人弹道导弹预警体系的不足,最主要原因是由于苏联将海量资源投入了防空系统的升级换代上。苏联那些狗屁“空气Ⅰ/ⅠA”和海量的截击机(到1990年,规模已经达到美国战术空军总量的80%)以及防空导弹吃掉了绝大部分经费,留给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研究和建造的只有一点残羹剩饭。这才是苏联弹道导弹预警体系一直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最主要原因。


如果说苏联无脑卷防空军,忽略对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投资还可以强行解释为技术问题。苏联对于核战争缺乏准备就实在无法洗了...............

在整个冷战时期,相对于美国来说,苏联政府对于核战争缺乏准备,对于核战争严酷性缺乏预案,缺乏打赢核战争的专业设施。

1. 加固核要塞

俄国在叶利钦时期才开始建立类似Raven Rock和夏延山的核要塞,预计在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完成。两处设施分别设立在乌拉尔山和乌拉尔山以北600km。

总体来说,苏联的设施主要负责提供领导人的核防护,缺乏类似于美国这样大埋深的加固核要塞。直到叶利钦上台,才着手建立起一套类似美国的系统。


1. 核打击下通讯系统

由于普通经过电离层反射的短波电台和普通蜂窝通讯系统(手机)战时都会被核爆产生的EMP干扰,而深埋地下的电话线和电缆则会被EMP的回流破坏。

所以任意常规通讯系统都无法用于核战争。只有专用的长波和甚长波通讯设施可以有效抵御核爆EMP的干扰,将信息发送出去。

因此,美国在冷战时期建立了专用的核战争紧急通讯系统FRC-117 SLFCS可生存通讯系统,由一连串的长波塔和接收塔组成。

在里根时期,SLFCS的后继者是被称为GWEN地波网络的长波通讯设施,总计建有58座发射中心。塔高88-91米。

这些固定的设施很有可能在核战争开启后被苏军先发制人的核打击摧毁,所以机动备份的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EC-135为这个任务而生,其执行的任务代号为“窥镜”,是美军战略指挥层的镜面。一旦美军指挥层全军覆没或者失去联系,飞机上的空军上将便会即刻接管全美的所有战略设施,授权进行核反击。“窥镜”飞机装备有全套空中发射系统,可以在空中向民兵洲际导弹部队下达发射指令。

“窥镜”任务从1961年开始,到1990年冷战结束,这29年来任意24小时中的任意时间段都有至少1架飞机在空中待命飞行,随时准备接管美国战略指挥层。为了防止被核闪光致盲,飞机飞行员都要使用眼罩遮上一只眼睛。

空中发射系统ALCS是另外一套备份的空军系统,任意时间都有3架ALCC EC-135飞机在地面进行待命,一旦核战争指令下达,这3架飞机便会升空,向民兵洲际导弹部队下达核战争指令。

空军的EC-135J/E-4守夜人飞机是另一套备份系统,这套系统用于在核战争下搭载美国总统,接管最高指挥中心。任意时间总有1架E-4“守夜人”停泊在安德鲁斯空军基地,随时准备搭载总统和国防部要员起飞。改进型的E-4B“守夜人”所有接缝都被金属材料完全封死,电子系统都进行了抗核加固,可以抵御核弹空爆产生的EMP电磁脉冲。

除了美国海军对潜通讯的甚长波和超长波通讯基站,美国海军装备的另一套系统被称为TACAMO。TACAMO共有2个中队共12架EC-130G/Q组成。整套系统于1969年正式服役。

飞机翼尖的两个吊舱可以各放出总长7600米的甚低频天线用于对潜通讯。

除了空基的通讯系统,美军还装备了核信号弹系统——弹道导弹上装备的不是核弹头,而是通讯广播设备,可以被遥控发射,弹道经过各洲际导弹发射基地上空,循环发送末日核打击指令。

最早期的核信号弹是1963年服役的MER-6A蓝色童子军,但是很快被更先进的部署在加固发射井中的民兵Ⅱ信号弹取代。民兵Ⅱ信号弹的代号为LEM-70A,LEM-70A共计部署了10枚,在1967年开始服役。



苏联的核通讯体系的建立可能要比美国晚15-25年以上。

苏联海军的TACAMO移动长波电台飞机被称为Tu-142MR“鹰”,这是一种类似于EC-130G/Q的系统,但是服役时间要晚的多。这款飞机使用长度8.6km的甚低频对潜天线,于1977年首架飞机才首飞。由于遇到很多技术问题,最终到1987年才成军服役。

苏联的第一代空中对潜长波通讯平台的服役时间比美国晚18-20年以上。在冷战的绝大部分时间,苏联潜艇的水下通讯高度依赖于脆弱且易被摧毁的陆基长波电台。

因为苏联是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权,为了避免军权下放和枪指挥Dang,苏联没有类似EC-135的空基弹道导弹发射平台,苏联的类似于E-4守夜人的飞机装备时间也非常晚。

苏联的第一代守夜人飞机,Il-76VKP,或者也有资料称其为Il-82,是从Il-76运输机改进而来的战略飞机。战时将苏共总书记转移到空中指挥。其总共装备了2架,服役时间是1989年,几乎刚刚服役就赶上苏联解体。


2架Il-76VKP只是过渡型号,苏联冷战末期预计装备的是4架Il-80,也被称为Il-86VKP。这款飞机由于机体限制(Il-86是苏联第一款双体客机,1980年服役,由于发动机问题,设计比较失败,航程非常短),的航程只有约3600公里。这限制了其的滞空时间。

由于遇到苏联解体的冲击和一些技术问题,其于1997年才正式服役。


苏联的核信号弹系统就是著名的“死手”,传闻其是一种全自动系统,经由系统检测空气辐射含量后自动发射。可用于在美国先发制人核打击之后,苏联指挥系统全部被摧毁的情况下对美国进行核报复。苏联人之所以放出这种传闻,主要是由于苏联在核备战和备份核指挥中心上,相比于美国差距巨大,苏联所有指挥系统有较大可能性在核战争中被美国一锅端,从而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

实际服役的死手是一套半自动系统,在莫斯科苏共指挥中心被一锅端之后,由亚曼陀要塞下幸存的苏联将军接手苏联军队指挥系统,对美国进行核反击。

整套系统大概在80年代中期才正式启用。

死手系统的核信号弹被称之为“15A11周界”,由MR-UR-100(SS-17)洲际导弹改装而成。正如美军的LEM-70A民兵洲际信号弹一样,这款导弹被发射后,将用UHF电台向其路径之下的所有核导弹基地循环广播核打击指令。其总计装备了6枚,于1985年1月才开始服役,大概比美国同类型的系统晚18年以上。


四.文恬武嬉与苏联解体

晚期苏联军事处于一种诡异的叠加态。

你说他弱吧,苏联光防空军截击机数量就能达到美国空军全员的80%,这还不算战术空军的;

苏联一口气造了接近500架超音速中程战略轰炸机(逆火),单单这一个型号生产数量便超过美国1970年之后轰炸机总产量的4倍;

苏联现役5万+坦克,T-64和T-72两款三代坦克产量都上2万,T-80也有超过5000................而西方一票三代MBT产量过万的都没有....................

战术核弹头数量世界第一,战略核弹头数量世界第二(略少于美国);

弹道导弹核潜艇数量世界第一,服役数量有美国2倍多.....................


你说他强吧,虽然弹道导弹核潜艇有美国2倍多,现役的苏联海基核弹头却连美国一半都到不了........................

造了一大堆截击机,数量有美国空军80%,就为了对付美国空军两三百架亚音速的B-52...............

造了一大堆轰炸机,光Tu-95MS就新造了88架,结果可以发射的空基巡航导弹数量不到美国1/3(80年代美军把62-63年造的那批B-52改装了一下),其余都要凌空轰炸,或者带着老旧的KH-22“厨房”来神风....................................

防空军体系“空气ⅠA”系统世界最先进,吊打美国的民航系统JSS;结果弹道导弹预警网络挫的1B,到1990年对美军海基弹道导弹仍然不设防;核战争要塞和通讯系统到80年代末才刚刚整起来,比美国晚15-20年以上....................................


我们说,如果说汉以强亡,宋以弱灭。那显然,苏联既不是汉,又不是宋;又既是汉,又是宋。

苏联是那种强的地方超强,世界第一;挫的地方又超级弱,让人很怀疑他是靠什么混到超级大国这个位置上,又到91年才寿终正寝,勉强算体面退场的。为什么不在50年代60年代或者70年代就被美国一拳打死。


关于这个问题,就要回到文章开始的问题上,我们要从苏联的体制上找原因,看看苏联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军费资源就这么被胡乱浪费的。

要谈到苏联,就不能不谈到苏联以劳动工时确定产品价值的诡异模式。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以劳动工时来确定产品价值,并借此向国家申请拨款,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们按史实推导一下:

比如苏联,50年代被美国进击的轰炸机部队吓了一大跳,为了避免被犁庭扫穴,最高苏维埃痛定思痛,决定给防空军海量氪金。事情到这里还是符合一般国家思路的。

随着氪金越多,防空军配套的工厂越多,生产产品的劳动工时便也越多,产品的生产价值便也越高,便能获得越高的财政拨款,防空军配套的军工体系便在国家体系中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随着话语权的提升,防空军便会形成一整套利益集团,他们会对国家政策进行游说,以继续氪金,满足自己集团的利益。

因为配套的工厂越多,干活的工人便越多;干活的工人越多,凝结在产品上的劳动工时便越多,生产出的产品价格便越高,获取的财政拨款便越多;他们便更有政策影响力向国家要更多拨款,建更多配套工厂,招募更多的工人,从而获得更多的政策影响力。

这就形成了一套无限放大的死循环。


所以,大家不要奇怪,觉得苏联为什么那么喜欢卷防空军,人家美国人都不跟牌了,美国人随随便便用76架FB-111A应付一下苏联;国土防空干脆都用民航系统了。苏联居然还乐此不疲的“空气”、“空气Ⅰ”、“空气ⅠA”、“空气ⅠM”,光截击机差不多就有80%的美国空军,8500套防空导弹更是要吓尿所有国家,没个完了。人家美国佬的弹道导弹都快要飞龙骑脸了,还有心情卷防空军呢。

关于B-1A和B-1B轰炸机的问题,可能有人很奇怪,美国人是不是闲的蛋疼。为什么卡特总统70年代取消了B-1A,80年代里根上台,又把B-1捡回来,改了一下变成B-1B继续服役?

原因是,卡特总统认为,B-1A项目比起B-52+AGM-86B空射巡航导弹来说,没有什么优势。既然都空射巡航导弹,作为导弹卡车了,几千公里之外便发射,根本无需进入敌国防空区,是不是2马赫又有什么所谓呢?买这玩意不是浪费钱么?B-1A设计的时候还没有空射巡航导弹这种东西,还要依赖飞机突防,所以低空高亚音速很有必要。有了空射巡航导弹,B-1A显得多余了,只是挂着空射巡航导弹恫吓苏联的事情,轰-6也一样可以干,更不用说B-52了。

但是里根总统不这么想。里根和幕僚们一商议,既然79年340架B-52和66架FB-111A都让苏联防空军卷成那样了。既然苏联利益集团那么喜欢卷防空军,我们再拱把火,造100架B-1B,让苏联继续卷,不好么?

所以,B-1A的项目代号是AMSA先进有人“战略”飞机计划,而B-1B是LRCA远程战机计划,把“战略”两个字都去掉了。人家B-1B干的是神经刀的活,主要执行的是常规打击任务,对于核打击,以吓唬为主。

如果点评美军轰炸机么:

B-58本来就是赶着洲际导弹服役前站好最后一班岗,顶班用的,数量很少;

B-70瓦尔基里首飞前3年就被砍掉了,剩2架作为超音速客机的验证机使用;

FB-111A别提了,凑合着用的东西,比Su-27大不了一点点,才76架,够干嘛的;

B-1A还没服役便赶上空射巡航导弹革命,彻底翘辫子了;

B-1B造出来,纯粹是为了让苏联继续卷防空军的,故意恶心人的。能服役,除了恶心苏联,还看重了载弹量大,常规战争欺负小国家可以当炸弹卡车使;

美军自从B-52之后,唯一可能认认真真发展的轰炸机就是B-2了,还没服役苏联就解体了....................


我们按照史实推导,接下来的事情,如果苏联不解体,必然如下:

苏联70年代被进击的美国弹道导弹飞龙骑脸,最高苏维埃痛定思痛,决定给弹道导弹预警/防御系统以及各种核条件通讯系统海量氪金。

随着氪金越多,弹道导弹预警体系配套的工厂越多,生产产品的劳动工时便也越多,产品的生产价值便也越高,便能获得越高的财政拨款,弹道导弹预警体系配套的军工体系便在国家体系中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又开始重复防空军的故事。


至于防空军呢?不要急,他们仍然处于无限放大的正反馈死循环之中。因此,苏联给弹道导弹预警体系的拨款全部走新增财政预算,继续维持防空军体系的既得利益。


所以,本质上来说,苏联是被无限新增的三饷加派拖垮的,被无限膨胀的利益集团拖垮。


我们说,苏联后期的三饷加派一直能追溯到计划经济的本质问题,所以斯大林老人家一直心心念念要理论突破,理论突破,就是他知道这套体系如果理论不突破,守在原来的窠臼里,是注定要完蛋的。

我们说,斯大林同志是苏联空前伟大的领袖。在他治下,为什么不存在三饷加派问题呢?

一来是三四十年代苏联工业还很年轻,正如中国农业王朝刚刚开国气象,远非后来积重难返;

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斯大林用其的政治手腕和如使臂指的高效吏治体系约束和制约了这一现象。

举个栗子,设计这玩意的设计师被我们伟大领袖慈父斯大林同志以“浪费国家资源”为由拖出去枪毙了,把建造这玩意的工厂都吓尿了。

就像为什么明朝末年那么腐败,朱元璋时期为什么腐败并不致命...................贪官都被剥皮实草了,谁还敢玩命贪哪.............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像苏联防空军、苏联海军这些丑事放在斯大林时期,说说看准备死多少人吧.......................罪名么,“浪费国家资源”、“破坏社会主义”,随便你选吧。

又或者问问这两位天牛大神,他们可是很有在监狱里依旧增产报国的先进经验哪。(完)


user avatar   fang-yuan-74-35-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苏制武器有一个大家长期以来认识上的误区必须更正,那就是——毛子货生产成本一点也不低!!!

毛子货总的来说是加工成本较低,但是毛子仗着自己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生产武器可是相当舍得用料,有时候西方人都觉得太奢侈了。

比如,大家认为成本低的波波沙,枪管可是全进行了镀铬处理,这在当时算是相当奢侈的,但是毛子玩得起,全世界最大的铬矿就在现哈萨克斯坦境内。当德吹只能苦逼地钻研钢板渗碳技术来加强虎式坦克的装甲的时候,T-34用的可是上好的铬钼钢(虽然钢板内部满是沙眼气泡)。同样是AK,伊热夫斯克产的AK在越南是抢手货,而56式在丛林要不了多久就生锈,罗马尼亚产的AK连续打个两三百发枪管就跟一个基佬一样被掰弯了。


user avatar   zhang-wei-ye-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人有点苏联军事控,认为苏联军工在当年的造诣前无古人,由于时代原因,估么着也是后无来者。

先说海军,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是个代表,两万多吨的排水量,很多装备直升机和短距离起降飞机的航母吨位也就这样,但是相比航母上面密密麻麻各种型号的飞机还有后勤装备,基洛夫级巡洋舰里面装的是500多枚各型导弹。这玩意海陆空没他虐不了的,其中最让我觉得叼炸天的是花岗岩反舰导弹。这东西长10米,重七吨,导弹中的巨无霸。射程550km,这个距离很关键。能跟老毛子干仗的无非是美国佬的航母编队,航母的武器没别的,就是战斗机,当年一般战斗机满载航程不到1800公里,一来一回飞行半径无非800多公里,加上作战不能往返跑啊,你得找到目标啊,得空中格斗啊,所以一般战机合理的作战半径就在五六百公里左右。当年我们从老毛子手里弄了几艘现代级驱逐舰,觉得舰载的3m80白蛉导弹老牛逼了,两马赫的速度破甲能力强,一枚就够让航母受的了,可问题就出在这200多公里的射程上。真爆发了战争,你射程比人家飞机作战半径少三百公里,这半路上够被人家凑趴下八次了。而花岗岩就不一样,美国飞机能够到老毛子战舰的时候,航母也基本在射程里了,这加强了这个导弹的实战意义。射程远还不是这导弹唯一的优势,花岗岩的制导方式更为碉堡,大家都知道当年苏联反舰导弹的技术是远超过美国的,原因也简单,美国人觉得航母战斗机就是我的反舰武器,不在乎反舰导弹的研发,一直用捕鲸叉那破导弹,亚音速,漫漫悠悠,比起老毛子的家伙真是糊弄事儿的很。苏联就不一样了,讲究饱和导弹打击,一枚两枚导弹你航母能行,我给你来200枚你尝尝?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花了不少钱搞出个冲压发动机导弹,白蛉花岗岩什么的都是用这发动机,2.5马赫的速度,超低空略海飞行近敌。受地球曲率影响,等美国雷达发现导弹来的时候,大概只有三十多秒的反应时间,这点时间也就够骂个娘的。但是这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导弹本身也是受地球曲率影响的,人家看不见你,你咋看见人家捏?花岗岩牛x就在这里,发射方式是一次性发射十枚导弹,一枚导弹会作为指挥导弹升到两万米高空一方面探测对方战舰,一方面指挥其他略海飞行的导弹,这个指挥导弹还有防过杀功能,就是说会分配导弹打击目标,省得大家全都一起打一个。有人说,把那高空导弹揍下来不就完了?呵呵,还有九个呢,另一枚导弹会在指挥弹被干掉后升空,继续指挥。这导弹射出去一共也就飞4分多钟,所以啥办法都没有卵用。加上延迟爆炸设置,窜进航母肚子这么一爆炸,肠子都炸出来了。

苏联的潜艇也挺牛,比如台风级核潜艇,水下三万吨的排水量,个子是挺肥。带着20枚10000公里射程的的核弹,随时准备把美国炸个稀巴烂。之前说的白蛉导弹,也就是北约代号ss-n-22的日炙导弹,他也有,毕竟是潜艇,进入射程发射导弹且不被摧毁的几率很大,这种导弹在台风级上的威慑比舰载威慑大N倍。但是其实这玩意最让我觉得牛的还是它配置。有游戏机(不是那种电子的,不过凑合能解闷了),有军官休息室(有沙发地毯,可滋润了),还有个浴池!不说别的,就冲这拿淡水胡来的精神,我也得膜拜下,这也说明了台风人家就是大,一般潜艇淡水都得规划配给,咱大咱泡澡用。

老毛子的潜艇都是双壳体,增加浮力,抗打击能力强,跑的还快,据说有的实验潜艇达到了44节的速度,一般城市汽车限速也就这速度,你想象这么一庞然大物跟水地下跑的嗖嗖的,跟你在环线开车一感觉,是得有多灵活。不过量产级的跑的最快的N级也就30节的速度,那也很了不起了,美国航母也就这速度。苏联东西就是给人感觉的特狠,不管别的,狠就行,这也是一个缺点,当年美国人从来没担心过苏联的潜艇,即便是在自己的潜艇速度也就人家一半多的时候也不担心。为啥?因为“苏联潜艇声音大到整个大西洋都能听见”。。。

坐地铁没事,随便写点,有人看的话再补充空军和陆军什么的吧哈

无聊的上午,继续扯点。突然想起来说起海军,老毛子的航母还没提呢。

不过又一想老毛子的航母确实是差劲了点。不过这确实和战略思想有关,赫鲁晓夫当年一直鼓吹航母棺材论,他觉得航母目标大,价值量高,别的战舰沉下去十艘普通老百姓可能都不清楚具体啥型号呢,但航母挂了一艘,己方士气肯定大受影响,所以苏联在航母上一直没下功夫,主要靠基辅级和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糊弄事。对美国来说航母就是攻击武器,所有舰只是为了保护航母而存在的,对老毛子来说基洛夫级战舰那种玩意才是真正的杀手,只不过光靠舰载防空导弹对付老美灰机有点单薄,于是弄点航母上的灰机来协助防空,目标简单,协助战斗群进入反舰导弹射程(这就是为啥我这么热爱花岗岩导弹,这个导弹基本上是苏联海军当时的战术核心)。基辅级战舰其实我们也有一个,就是原来深圳弄成公园的明斯克号航母,作为中型航母,确实比较中庸,常规动力听着也不霸气,充分体现了老毛子不喜欢航母棺材的思想。不过我不喜欢有人喜欢,比如阿三,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就是基辅级航母,老毛子解体后这破船也没啥用就跟印度说,送你一航母你要么,阿三美坏了,老毛子紧接着说你付我点改装费我再给你几架米格战斗机,如何?阿三满口答应,协议签了15亿美金,24架米格二九五个多亿,十个亿是改装费,当时看来是不亏的买卖,结果钱花出去之后老毛子说你再给点改装费呗,预算花完了。。。阿三这才发现天上没有馅饼,义正严辞的说不给!老毛子说,哦,那白送的航母你不要,我送给中国了哦,改装费我也没法还对吧,都在送的航母上呢。印度佬这下傻眼了,这事要是这么干了,国内舆论压力是得有多大?于是硬着头皮给了两亿美金,这个价格基本上跟新航母差不多了。改装旧航母其实真的不比新建航母便宜,毕竟所有的布局都是设计好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造航母照样需要新的设计图,加上这破铁严重失修,翻新难度很大,有兴趣的可以去搜搜改造前后的那艘航母,变化不小,甲板基本上看不出来原来的的风格了。不过老毛子后来还是又要了12亿美元,27亿的总价,阿三的内心确实是崩溃的。有人说,我国不也是买旧航母改造的么,确实,而且花了至少三十多亿美金,比印度贵多了,但是我们好歹是自己改的,边改边学,收获良多,印度真不知道图什么呢。库兹涅佐夫级(辽宁号那级)也真心没啥好吹的,其实从一点上就能看出苏每航母的差距,就是蒸汽弹射,别小看这东西,相当于一个高压锅开一个口子用口子的气体推动几吨的飞机,而且锅还不能炸,原理简单,对材料和工艺要求都很高,加上这玩意费水,一次弹射小一吨水,苏联就一直没搞这东西,所以甲板全部上仰30度,这样飞机起飞的时候机头不久朝上了么,好飞点。但是这种办法坏处明显,对飞机推重比要求太高,米格苏霍伊产的战斗机起飞的时候对载弹量都有一定限制,更别提预警机什么的了,没法飞都,不过还是那句话:老毛子才不在乎航母呢。

再说说空军吧,很多人都说老毛子的东西糙,不耐用,技术水平赶不上美国,这么认为的人可以看看苏联人的空军。比如他们的战斗机发动机从来就不比美国老的差,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领先于西方国家。航空发动机绝对是一个国家技术实力的体现,我国也就是这两年才慢慢开窍开始弄出了一些三代机发动机,当时我记得新闻联播都报道了,确实是激动人心啊,其实我国的发动机设计一直都还是不错的,就是工艺不行,据说太行发动机有的型号造出十个也就一两个靠谱能用的,真要是打仗这还得了?老毛子的飞机就好多了,比如很多答案里都提到的米格25,在那个背景下确实是把美国人吓坏了,以色列飞机追不上,发射导弹导弹也没追上,美国人当年惊呼苏联人率先发明了第三代战斗机。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还用机炮为主要武器呢,当时主要是二代机,比一代飞机全面提升,更主要的标志是能突破音障。所以当美国佬看到一个三倍音速的飞机飘过的时候内心的惊恐可想而知,所以觉得这是三代战斗机,不过后来他们得知这架米格25的发动机报废了,这才松了口气。话说美国人现在装备的飞机最牛的也就是四代,比起三代战机,四代战机可以实现超音速巡航,意思就是不开加力燃烧室就能超音速,这个技术还是很关键的,加力燃烧室一开飞机过音速很简单,但是燃油消耗剧增,性价比超低,四代机可以实现比较经济的超音速飞行。f-22对老毛子来说算五代战机,他们计算代数的时候比美国多一代,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变后掠翼飞机可以单算一代(F-14雄猫战斗机那种)。

很多人都觉得米格战斗机就是廉价货色,伊拉克战争的时候被揍的爸爸都不认识。其实这样说对米格战斗机很不公平,非对称作战之下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美国打伊拉克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实现体系作战了,情报标记地区,预警机提供实时信息,飞机过去揍人。伊拉克的空军零零碎碎的起飞,就好像一个刚睡醒牙都没刷的人去和一个热完身的人对打,肯定吃亏。还有就是武器装备,美国人的武器是全自动雷达制导的,锁定了就来一发,不行再来一发。当年伊拉克空军装备的大多数书响尾蛇红外制导导弹,我个人认为这导弹就是高端版的机炮,用起来也跟当年二战飞机格斗似的,你要想方设法接近敌方飞机的屁股,发射导弹,导弹追着红外线源头去爆菊,伊拉克空军大多数是守势,所以确实没有什么能飞到对方后面的机会,被虐也是在所难免。况且F-15是美国重型空中优势战斗机,量级上也确实比一个歼击机要高一些。

米高扬设计局确实挺倒霉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历次战争自己的产品都是靶子,飞机卖的一直不太好,后来据说被苏霍伊给收购了,苏霍伊就风光多了,阿三和我们都各种买他的灰机,赚的盆满钵满的。苏-27,苏-30都是好东西,数字看单数就是单人驾驶,双数就是双人驾驶。出名主要因为是苏霍伊飞机优异的气动外形,普加乔夫眼镜蛇动作就是代表,高速飞行的时候飞机直接强拉机头,上仰快九十度,跟眼镜蛇似的,如果F-15做这个动作绝对失速掉下去了,虽然这个动作没啥实战意义,但是大家还是看的很过瘾,各个国家掏腰包也很痛快。话说当年卖给阿三的苏30是MKI型号,M是加强版的意思,K是出口型,I是阿三简称,卖给我们的是MKK,K是中国的简称(还真不是C),印度战机的价格比我们贵小一半,主要贵在雷达性能上,MKI可以先发现MKK并且直接击毁,老毛子没意思吧,其实也是忌惮中国,毕竟阿三离他们那么远,而且战斗力……哈哈哈哈哈哈哈。不过话说共青城(给我们造mkk的)建造场后来看伊尔库特制造场(造MKI)赚钱赚得那么开心,也打算为我们弄个MKK加强版,但好像是被我们拒绝了,买来军品毕竟不如自己造的,沙特买了多少军品,真用起来不也不那么顺手么,这点上我们国家还是很清醒的,扯远了……

说起苏联空军必须要说su-34,别的双人战机都是前后座,这飞机是左右做,挺可爱的,据说飞机上还有按摩装备(有没有台风级浴池的感觉),最重要的是这飞机有个厕所……我觉得这真的是战斗轰炸机的楷模,世界上所有的战斗轰炸机考虑了电子性能、气动性能、载弹量之外都没有顾忌到飞行员的生理需求问题……有个厕所绝对增加了飞行员的持续作战能力,憋着打仗多难受。

写累了,回头再更吧。




     

相关话题

  文科班女生居多,政治历史是文科,但是为什么会有“女生不关注历史政治”这种说法? 
  俄乌战争到底怎么样了?怎么一会俄罗斯包围基辅要攻城?一会俄罗斯的坦克陷在沼泽地了? 
  如何评价歼20歼10C歼16罕见同框照? 
  未来儿女、孙辈遇到战争怎么办?是不是提前教育一下更好? 
  火车转弯时,两侧车轮行程不同, 是怎么解决的?火车也有差速器? 
  如果中美两国打一场全面战争,谁会赢? 
  什么是步坦协同? 
  DSI进气道就那么好吗?有什么缺点? 
  印度的步兵联队是怎样的一个存在?比如锡克联队,马哈尔联队,总共有多少?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每一种联队? 
  二战时期苏联的政委同志是一种什么存在? 

前一个讨论
人大代表建议通过调剂周末再增 6 个三天小长假,是否合理?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4 月 21 日中南大学一硕士生坠楼身亡,警方初步排除他杀?还有哪些信息需要关注?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