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善良。。。
爱自己。
--
面对无人幸免的孤独,对温暖的依恋是人类的本能。
松子在这一点上走到了极致:即使自己被轻贱、被损害,也贪恋男人带来的一点点温暖,无法离开。
令我困惑的是,松子的所有行为,完全符合《圣经》里的那一段:“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那为什么她一步一步迈上的,不是天堂,而是地狱?
后来又看了一遍,注意到,阿龙把松子比作,圣人。
自古到今,圣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奉献一生,上十字架。
圣人悲悯,垂怜众生,不问回报。
但松子,只是一个小小的女人。
她扮鬼脸,想让父亲能对自己笑一笑;
她希望阿龙迈进家门的时候,能吻一下自己;
她有一点小奢望——理发师会不会留着自己的碗筷,像自己等阿龙那样?
她满怀希望地给偶像写信,是想要回信的呀。
她,是需要爱和温暖的回报的。
她是以大爱的方式,去求小爱的果。
迈向天堂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向地狱。
有一段,小惠讲给阿笙的。
松子和小惠一起回家,走到楼下。小惠摁下楼层对讲,嚣张地大喊:我回来了!话筒里,男人温柔的答道:你回来啦。
松子脸色骤变,固执地不愿去小惠家了。 从此一生躲着小惠。
小惠不明白,阿笙却懂了。原因就是那句——“你回来了”。
松子对许多人说过“你回来了”,却从没有人给她一个温柔的回答。
她想要的,无非是个家,家里有个人,在她说“ただいま(我回来了)”的时候,接上一句“おかえり(你回来啦)”,或者反过来——这日本家庭中最平常不过的对话,却是松子毕生所求、求而不得的东西。
回头看阿龙的台词:
“松子的爱情,太过耀眼,太令人心痛……”
缘木求鱼,心酸至此。
--
松子的悲剧在于,生而为人,却没有按“人”的行为来处世,当然得不到人的幸福。
人世的规律是,不劳而获,不会珍惜。
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能把一个人的生活过得潇洒,才能把两个人的幸福抓牢。
不然,只会像松子那样,十二对软肋,却没有一片铠甲。
所有的爱的前提都是自我。首先一个人要完善了自我,才有资格去谈爱。
同样,松子面临的是相同的问题。
松子需要的是对自我的追求。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妄图靠新建一段关系来解决原有问题都是要黄的。
比如,靠结婚让生活变得更有趣。
比如,养个孩子希望孩子实现当年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