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曾在新媒体实习过一段时间,对该方面内容有过一定思考。
本答案,仅仅做一个自己在这方面思考的梳理。
首先,先让我们看看新媒体里有哪些人来供稿。
1. 传统媒体若干专栏作家,互联网领域较有话语权的大牛(魏武挥、谢文、尹生、师北辰等等)
2. 自媒体人士(青龙老贼,之前的潘跃飞等等)
3. 互联网评论员(多数为新手)
4. 公关、枪手、初创团队
接下来,分析下这些稿件的优劣程度:
从内容优劣上看肯定是 1>2>3>4
最理想的程度莫过于,让1和2的人持续高效,快速,低价的供稿,才能将新媒体的内容支撑起来。
当然,这不可能。
于是我们就需要供稿量快速、多量的1+4来补充平时的稿件内容。
然而3+4多了,稿件质量差,充斥各种广告,就无法扩大新媒体网站本身的影响力,无法带来流量,就更无继续被投资的可能性了。
新媒体难以提供传统媒体的内容质量:
首先,1的需求新媒体无法满足。
一般情况下,新媒体自身运转资金有限,难以长时间高薪聘请传统媒体大牛为自己写稿。而大牛也绝对不会因为新媒体是一个展示自己,刷知名度的平台,而来此免费或者低价提供高质量稿件的。因为他们自己本身都可以单领出来做自媒体了。
其次,3变成2以后就会离开新媒体。
新媒体仅能成为互联网评论员新手训练场。从影响力上看,新媒体仅仅能提供一些菜鸟级别的评论员以一个说话的地方,而这些人中也不乏有一些有识之士。一旦他们在新媒体里得到了影响力,逐渐又会脱离新媒体,建立自己的自媒体或者去更加有影响力的媒体供稿。
于是新媒体就陷入了内容难以做大做好的形式。新人成为大牛后不断离开,大牛不愿意继续低价供稿,更不存在名誉奖励激励。
长此以往新媒体就只剩下未长成的3和无节操的4,充斥着网站的主要内容。
那么,就有人提出了新媒体要做平台,不做内容的说法。
然而这样会导致人人都能在平台发言,从而成为了枪手和公关的靶场。
所谓最好的机制,肯定还是钱和兴趣。但是这样能引导来的人,不可持续。
这就是目前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