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同性恋群体要求立法支持同性婚姻,这会不会被部分人视为挑战主流文化,反而连一些中立人士都争取不到? 第1页

  

user avatar   talich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几点,供参考。

1. 权利都是被创造的,被定义的。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自然而然的权利。什么叫自由,什么叫平等,都是人一点点定义出来的,一分分争取出来的,需要相应的制度来保护的,也可以被政治环境的改变破坏掉的。

杰斐逊在《独立宣言》里写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当然和我们现在理解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会是不同的。而当美国女权主义者在十九世纪拿出自然权利来为自己说话时,当然也是一种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找支持的方法。

2. 弱势群体如果要在体制内以和平方式争取自己的权利,一定要获得强势群体的支持才行(否则人家也不叫强势群体了)。

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恳求。这种法子通过接受强势群体所设置的主流观念,以实际行动来表现自己是模范公民,积极表现自己对社会的益处,来证明自己有资格得到相应的权利。

一种是要求。这种法子通过有理有据的提出自己应得的权利,来要求主流社会接受自己的要求,做出改变。

两种方法做好了,都可以显得很有尊严,自己有尊严,对方也有尊严。但做不好,也会很难看。

恳求变得像乞求施舍。就好像女权主义者向男权社会要投票权。反正你没有投票权,我不给你这权利,你又能把我怎么样?

同时,因为要特别注意自己跟从主流观念,有时也成为强势群体的工具,打击其他弱势群体。

而要求搞不好了,也就像题目中所说的,有时会激起更大的反对情绪。自己也会变成一种阿 Q 式的心态:我们本来就是自由的,我们的心是解放的,只是肉体上被你们约束住了。

到 20 世纪,要求的方式用得多了起来。因为虽然可能会激起反对情绪,同样,这种行为也会激起敌对方的过激行为,不公正的待遇(毕竟强势权力在手,容易使将出来),通过新媒体,让弱势群体的不公正待遇一下子被整个社会意识到,让认知的天秤向己方倾斜。

一般弱势群体在争取权益时,两种法子都会用到,觉得自己胜利在望,就会去要求,受挫了,就改变战略去恳求。一浪一浪的前进。

3. 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关系,并不都一样。

一种情况是,一般人能认可弱势群体中的具体的对像,但无法接受整个群体。比如种族问题。私下里自己有个朋友是黑人,或者工作中有黑人,都没问题,口口声声说,我不歧视啊,我和黑人相处挺好啊。但是大街上看一陌生黑人和一白人女人拉手接吻了,马上受不了了。

一种情况是,一般人能认可弱势群体作为一个整体,但换到具体对像时,就受不了了。比如女性。男人离不了女性,也要承认她们是半边天。但是很多人就是一找老婆,就要想着谁挣得多点学历高点,家里谁说了算。

前者是个社会观念问题,一但转变,是个窗户纸,接受现实。高院一纸判决,蒙格马利的公车就一下子取消隔离,毫无阻力。

后者是个私人观念问题,要求人和人的关系,有本质的变化,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等等。比如当生育率降低,子女变得更重要了,保护儿童合法权利的呼声也就高了。当双职工家庭变得普遍时,女权的要求也就变得越发合理。

同性恋群体的情况离哪种情况更近一点?我觉得是第一种。

4. 弱势群体如果要在体制内以和平方式争取自己的权利,一定要获得强势群体的支持才行(否则人家也不叫强势群体了)。

所以要研究在中国,为了争取权利,该怎么办,首先要搞明白,中国的强势群体到底是哪些人。

反正没有我。

有你么?




  

相关话题

  女儿女婿吵架,岳父岳母怎么做比较好? 
  老公婚前,由父母出钱全款买了一套房子,记在他名下。婚后,发生哪些情况,这套房子才能完全转到妻子名下? 
  如何看待经历离婚冷静期后,武汉近六成夫妻申请后放弃登记这一现象?大部分离婚行为是「冲动离婚」吗? 
  我有个奇怪的想法,我觉得现代婚姻制度和一夫一妻制是否是反人性的? 
  同性恋是否被艾滋病“污名化”?为什么? 
  婚内背叛是不是人间最残忍的行为? 
  你接受自己的妻子无条件 无脑的享受自己的爱和社会成果吗? 
  和乃琳结婚需要注意什么? 
  难道离异的女人真的不配得到幸福吗? 
  如果一定要你选择,你是选择单身一辈子还是选择和不爱的人结婚? 

前一个讨论
进入满功率运行的核电反应堆厂房是怎样一种感受?
下一个讨论
CVPR 2015 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亮点?





© 2025-02-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