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些中文的西方哲学入门书。
推荐之前先回答一个问题:入门哲学应该按什么顺序读书?
第一步,读三种书:哲学导论、哲学方法论和哲学史。哲学导论告诉你哲学主要研究什么,哲学方法论告诉你应该怎样做哲学研究,哲学史告诉你已经有了哪些经典的理论。
第二步,读一些关于特定领域、时期、思想流派或人物的专门的导论,以及一些相对易读的原著。
第三步,阅读更难的原著和论文,以及研究性的二手文献。
本文主要推荐前两步要读的书。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是一本小册子,原书自上世纪80年代出版以来一直经久不衰。这本书并没有介绍太多具体的哲学理论,而是把重点放在了阐述哲学问题本身,尝试告诉读者这些哲学问题为什么成问题,它们背后令人感到有趣或者困惑的地方到底在哪里。
同样经典的一本书是《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虽然叫“简明哲学导论”,但是经过多次修订和增补,这本书已经可以算是大部头了。它不仅阐述了重要的哲学问题,还简要介绍了哲学家们对这些问题的种种回答,经常被用作大学哲学导论课程的教材。
除此之外,《大问题》的作者还写过一本《哲学导论:综合原典教程》,也是再版了11次的经典之作(英文原书已经出到了第12版)。这本书加入了大量哲学经典著作的选段,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哲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以上三部著作都是初版于上世纪80年代的经典之作。在那之后,优秀的哲学导论也是层出不穷,它们的优点是更有可能涵盖哲学的较新进展。这里推荐一本《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它援引了大量思想实验,使得论述更加生动形象。从我收到的读者反馈来看,大家普遍认为这本书十分好读。
哲学导论的内容一般重合度很高,选读一本即可。
哲学史中有很多经典,比如梯利的,
斯通普夫的,
希尔贝克的
……等等。随便读哪本都不会有问题。
此外,劳黑德的《哲学的历程》是新近的佳作,不妨一读。
同样,哲学史的内容重合度也很高,选读一本即可。
在对哲学导论和哲学史的选择上不必过多纠结,因为它们介绍的都是哲学中最核心的内容,只要你继续学习哲学,总会无数次地在其他地方再次接触到这些它们。
我很少见到有人推荐关于哲学方法论的书,但它们其实非常有意义。因为哲学入门的关键并不在于读了多少书,能够复读多少哲学术语和名人名言,而是在于能否独立地做出有意义的哲学思考。我们看那些哲学家的著作,经常会感觉“哇,好牛逼啊!”,但是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对不对?下面这几本书可以教你一些哲学思考的技巧。
这方面,很经典的一本书是《哲学是做出来的:初学者哲学技术指南》。它简要介绍了哲学思考、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技巧。
另一本书也很有用,它本来叫“哲学家的工具箱”(The Philosopher's Toolkit),其汉译本被拆成了两本书,分别是《简单的哲学》和《好用的哲学》,一本讲论证技巧,另一本讲重要概念。
接下来是丹尼特的《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它用丰富的实例介绍了如何利用思想实验等方式推进哲学思考。在前言里,丹尼特号称要写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书”,他的做法是选出13名非哲学专业的本科生,和他们细致地讨论和解释这本书初稿的内容,然后再根据这些学生的反馈修改书稿。最终他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很多看起来非常硬核的内容。
最后,威廉姆森的《哲学是怎样炼成的》是新近的经典,它不光介绍了论证、概念分析、思想实验等基本哲学技巧,还介绍了跨学科研究、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以及新颖的哲学建模方法等等,十分具有启发性。
以上几本书的重合度不高,如果感兴趣的话建议都读。如果只读一本,建议读《哲学是做出来的》。
哲学中有很多研究领域、时期、思想流派和人物,它们大多有对应的专门导论。由于不可能一一列举,我这里只推荐20世纪后发展起来的几大流派的导论,以及人物的导论。
哲学中的思想流派那么多,为什么选择推荐关于20世纪后发展起来的几大流派的导论呢?因为20世纪以后,各哲学流派的理论开始变得异常复杂,流派之间的分歧也变得十分严重,以至于几乎任何一本当代哲学史都无法讲透所有这些流派。因此,它们最应该以专门导论的方式来了解。关于20世纪以前的哲学流派,也有很多优秀的导论,大家可以自行查找。
现象学推荐《现象学导论》
和《现象学:一部历史的和批评的导论》。
《现象学导论》侧重阐释现象学的基本原理,《现象学:一部历史的和批评的导论》侧重评述现象学的发展历程。
后现代主义推荐《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
诠释学推荐《诠释学》。
存在主义推荐《非理性的人》。
分析哲学推荐《20世纪分析哲学史》两卷。(虽然对新手来说可能会有些困难,但它是同类型书籍中最值得读的一本。)
大部分介绍分析哲学的书籍都只讲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但如果对分析哲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这个时期,就容易形成很多对分析哲学的片面印象。实际上,最近四五十年里,分析哲学发生了很多发展和变化。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分析哲学愈发变得专门化。一个当代的分析哲学家往往不会广泛地讨论各个领域,而是会专注于少数几个细分领域,成为这些领域内的“专家”。语言哲学也失去了过去的那种主导地位,变成了众多哲学领域中的一个普通成员。伴随着大量专家对各个领域的“精耕细作”,这些领域也产生了非常丰富的发展。要了解这一时期的分析哲学(也就是“当代分析哲学”),最有效的方式是阅读各个细分领域的导论。下面就推荐一些这种类型的导论。
形而上学推荐
或
认识论推荐
或
心灵哲学推荐
或
语言哲学推荐
或
伦理学推荐
或
政治哲学推荐
科学哲学推荐
或
至于针对著名人物的导论,推荐两套丛书:“牛津通识读本”和“最伟大的思想家”。选择你喜欢的人物阅读即可。
本文不具体罗列推荐的哲学原著,因为太多了列不过来。建议在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再开始阅读原著。阅读原著建议从近代哲学家(如笛卡尔、洛克、休谟、莱布尼茨、斯宾诺莎、霍布斯、卢梭等人)的著作开始。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很重要——无论你之后往哪个研究方向去发展,它们都很可能用得上。如果你想阅读的原著有不同的中译本,那么选择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概率不会有错。
适当了解其他学科会有助于理解哲学。和哲学关系紧密的学科包括心理学、神经科学、物理学、数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等,可以根据你的哲学兴趣了解一些相关知识。不过无论你的哲学兴趣是什么,学点逻辑学总是有益的。强烈推荐根斯勒的《逻辑学导论》。
一份英文哲学书单见:
这两个游戏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严重程度完全不一样。
赛博朋克最大的问题是人力不够,没有人手把愿景在限期内做出来,导致后期狂砍。但从已有的成品来看,CDPR是完全有人才有能力把东西做出来的,只不过没时间做。光影效果,已有的垂直城市设计,以及主线和很多支线任务的演出都有毫不输巫师3的气质,尤其是日本城浮空平台那关,无论是游戏流程还是画面还是音乐,都把类似银翼杀手2047的那种气氛和感受做到了极致。有人说CDPR的人才都跑了,或者CDPR傲娇了开始放水,这并不客观。2077确实是个半成品,主机优化的问题尤其严重,但你关注已经完成的部分,用高配置PC玩,其质量并未令人失望,依然是巫师3的水准。
2077就像是一个优等生忘了做背后的几题的考卷,开天窗导致不及格,但已经做了的题目还是正确率极高的。
谈到E3的demo,单从画面上讲你很难说它缩水了。只不过CDPR没告诉你想要E3画面,就得上3080+光线追踪。。。
我猜想没有光追的话,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光追的效果的,只不过人工工作量会很大,有些地方需要离线烘培,而有些地方需要人工设置虚拟光源。CDPR可能发现项目后期工作量太大搂不住了,就上了光追这个大杀器。。。
至于无人深空,现在口碑很好,但我要不客气地讲,这个游戏到了今天依然是垃圾,只配卖$19.95,打折的时候卖2.95的那种。
Hello工作室自始自终都没有把初始愿景实现的技术能力。
你可以看无人深空进入大气层的技术实现。先是一段飞船进入大气层摩擦发红的特效,然后可以看见地形通过一种非常粗糙、视距很近的情况下刷新出来,并且刷出来的地貌和太空中看到的地貌完全不同。所以从头到尾,hello工作室都没有类似精英危险和星际公民的无缝行星登陆技术。
无人深空更新了十几次,并没有触动这个游戏除了机械刷就没有任何深度的本质。这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游戏。但它刷了两年的DLC,玩家也就给他点面子,没功劳有苦劳。它每次更新我都会进游戏看看,但玩不了半小时就会放弃。一是实在无聊,二是它美术设计和渲染水平有限,色彩及其刺眼。比如在母船机库里,到处都是亮瞎狗眼的点状光源,但这些光源不会照亮周围的任何东西,看的时间长了有种不带护目镜看焊接的流泪效果。你说更新了那么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解决,有什么用呢。游戏中随处可见低级设计的痕迹,比如说有很多行星上有一种可以卖钱的球,这种球没有任何贴图,只有亮瞎眼的纯白色材质,在HDR效果下极其刺眼,但它又不是个光源,放在地上不会照亮周围任何东西。这种打开Blender就存盘的建模初手垃圾素材居然也能放在游戏里,真是活久见。
所以无人深空就像是一个学渣冒充学霸,把期望提得无限高,却每题都答错结果接近0分,被骂,然后花了漫长的时间在那里订正,一题一题的改,最后终于接近30分了,然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全然忘记了它改了那么久依然是不及格。
无人深空的贴图我就不贴了,首发的时候真是纯垃圾,基本上是2008年魔兽世界首发的那个水准。现在也依然是垃圾,开个HDR看着眼睛都疼。
你作为物理研究工作者起码应该给这个哲学思潮泛滥做下说明或者定义
可以看看王小波的《青铜时代》,虽然王小波不在了,但是也算是现代的文学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