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加速度”这个概念的时代人们往往只能根据当前速度来预测物体运动,最后做出离谱的结论
“中国制造”迟早会超越“德国制造”,而且是全面地超越。因为这个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什么所谓的“素质”、“素养”、“传统”问题,而是最简单的经济学问题
只要某个产业能长期产生足够的利润,能够养活足够的从业者,这些从业者自然会把生产水平提高(客户和同行逼着他们提高)。第一名的市场规模孕育着第一名的产业规模,最后必然导致第一名的设计、生产水平。古今中外,一向如此
中国的软件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从2000年开始快速追赶世界水平,到现在已经开始在部分领域领先全球,就是这个道理
超过德国制造的方式不是把德国能做的东西做得比德国好,而是能做很多德国不会做做不了的东西。
英国打败清朝可不是因为写出更好的八股文,做出更好的笔墨纸砚。
索尼尼康打败柯达可不是因为做出了更好的胶卷。
超越微软的方法不是开发更好的PC OS,未来打败腾讯的也绝对不会是因为做了个更好的微信QQ。
这个世界是个多目标系统,没必要在别人的强势领域死磕,要去开拓新的领域,成为新领域的强者。
比如,造不好内燃机变速箱,那就发展电动车,就不需要内燃机和变速箱了。
发达国家的科技成就源自于一百多年工业革命的悠久积累与深厚沉淀。
而天朝的差距,我认为,不在于技术投资,不在于创新意识,而恰恰在于对“积累”与“沉淀”的轻视。
————————————————————————————————
轻松一点,咱们先来讲段子。你是否也听过类似的故事:
1. 大公司的生产线会发生空包装的问题,于是斥巨资请来博士生研究改造。同样的问题,小作坊的农民工用一台电风扇把空包装都吹走了。
2. 美国航天局斥巨资开发能够在太空使用的内压式墨水笔,而苏联宇航员——用铅笔。
咱们最喜欢这类小聪明了,还乐此不疲的传诵。
而每一次传诵的潜台词就是:哈哈你看,高学历有什么用,知识渊博有什么用,还不如我拍拍脑袋抖个机灵来的管用。
连武侠小说也是这样,苦练几十年的人注定只是绿叶,主角只要捡到本秘籍就可以天下无敌了。
——其实,我们追求的就是一种自慰:别人付出的努力不值一提,我总能找到不努力也成功的方法。
但很可惜,现实不是这样的。
——如果你知道苏联最终仍旧是斥巨资采购了美国的太空笔,如果你愿意思考其中的原因,那么你自然也该知道,每一个乐于“分享”那种故事的人,都是在为自己贴上无知的标签。
——小作坊当然可以用电风扇吹走空包装,但如果你是一万条生产线的大企业,你去装一万个电风扇吗?一万条线的空包装,且不说产能和良品率的问题,光是每天捡盒子就能要你的命。
电风扇的方法不好吗?
对于小作坊来说,你当然可以说这是好方法,至少是暂时的好方法。
但问题是,这个方法具备普遍意义吗?能够适应更庞大、更复杂的环境吗?
这就是问题了。
小聪明、小机灵通常只在小作坊模式下有用,当企业规模扩大了、技术级别提高了,各种问题自然接踵而至,装电风扇这种小伎俩又能够支撑多久呢?苹果这级别的公司是靠小聪明走到今天的吗?
拿小作坊的“权宜之计”,去嘲笑大作坊“严谨踏实”,这就是裹足不前的原因了。
别人辛苦几十年研究出来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这样的积累不是抖个机灵就能一蹴而就的。
除了看到别人的"突破",更请看到别人的"积累"。以现代科学而言,后者甚至更为重要。
说的难听点,对“投机取巧”的追捧,其实就是对“不劳而获”的幻想。
如果社会风气如此,那只能让人徒呼奈何。如果能用简单的三个字来回答题主的问题,我会说:正 三 观
———————————————————————————————
吐槽完了,下面展开说说。长文慎入,容我慢慢道来。
现代科技的核心精神,其实不在于梦笔生花式的突破创新,而在于承前启后式的层层递进。达到这个目标的方式,尤其是在工业生产领域,那就是三个字:标准化。
标准化指的是一种建立共同认可的标准、由此创建沟通渠道、提高沟通效率的过程。比如使用统一的文字,这就是最简单的标准化,从此有了文明有了历史有了人类的一切。。。
说的更简单一点,就是一种让别人能够继承、复制你的工作的表达能力。
由此,后人能够在你已达到的成果上进一步努力。发展与进步,必须要能积累下来才有意义。
举个栗子
假设你是一个没有语言的猿人,今天你想吃烤野猪了,你有两种选择:
1. 你学一声猪叫,有几个弟兄听懂了,于是你们几个组团去刷野怪
2. 你也可以发明一个系统性的语言,从“我”到“打猎”到“野猪”,然后再花力气推广你的系统,花力气教育你的弟兄,终于有一天你可以用每个人都理解的语言说:“弟兄们,今天吃烤野猪,咱们走起!”
所以哪一个方法更容易?很多人肯定觉得是第一种,我只要叫一声就行了嘛。但是你考虑过复杂情况么?如果今天你要猎杀10头野猪呢?如果你要推大boss猛犸象呢?如果要指挥队友,A中单B补刀?如果有人死活就是听不懂你的猪叫呢,你咬死他?
标准化就是一种远见,一种将个体方案投射到复杂环境、把每一步都为将来铺路的思考方式。
我们当然无法要求所有人都具备这种远见和精神,但正是那些为未来而思考的伟人,才能在文明历程上留下印记。
至于很多人认为的标准化等同于流水线,以为只适用于大批量廉价产品,这是不了解其本质。
再举个栗子,看看中西方的差异
就以做菜为例。让我们比较一下中西方的菜谱,以示公平,咱们都做烤鸡:
即便不懂英文,你也一定看得到差别:右边充满了精确的数字和单位,甚至一只鸡该有多重、能够喂饱几个人都写的清清楚楚。而左边的,不出意外,当然就是各种“少许”、“适量”。
如果你是初学者,请问你会选择哪一边的菜谱?哪一边的更能让人学会、学好?
PS:1 cup = 8 oz,1 tablespoon = 0.5 oz,都是精确的计量单位
中国菜的博大精深源于其深厚的底蕴,而正因为标准化的缺失,所以美食的传承变得十分困难,传统美食正在不可逆转的流失。
你是否也抱怨过,口味正宗的XXXX越来越少?就因为没人知道适量到底是多少,大师傅也许能够把握平衡,传到下一代时就没人记得了。
而更讽刺的是,居然一天到晚有人分享:“老外学做中国菜,看到‘盐少许、糖适量’都崩溃了。”
——分享时甚至还充满了自鸣得意之色,简直让人以为天朝美食是靠着“少许”、“适量”来统治世界的。每次看到这种分享我都难过的胃疼。
这种对标准化的轻视——甚至可以归结为对逻辑思考的轻视。
(要扯得更远,甚至可以谈到中医。。。这里且按下不表。)
标准化不代表单纯的精确化,核心意义是降低沟通成本。
中餐食谱的问题不在于有没有数字,而在于大大提高了学习难度。
如果我太蠢了,就是看不懂“适量”是多少,怎么办?
你让人从模糊中揣摩数字,和让人从数字中自己调节,到底哪一个成本更高?
举个极端例子,有一天人类都死绝了,火星人挖掘出了这两份食谱,西餐的分分秒秒就给你重现出来,而中餐的就只能扔垃圾桶了。然后火星人还会说,西餐真好吃,中餐一坨屎。你心痛不心痛?
总有冥顽不灵的人要说,每个人口味不同,所以只能写适量...
第一,难道整个西方国家所有人都口味统一一成不变,所以不需要写适量?
第二,中餐是因为“适量”才好吃?你走进一家饭店,难道大师傅一眼看穿你的咸淡口味,再给你做一盘“适量”的菜?
第三,真把几克几克写明白了,你就不能自我调节了?你比我还蠢啊?
要学人辩论,说话前先试着说服自己行吗?
还有人会说,中国菜是艺术,不适合标准化...
首先,你的拉面饺子就是艺术,别人的汉堡披萨就是流水线出来的垃圾。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正是不思进取的遮羞布。
其次,先掌握了标准化的,再融合自己的突破,那才叫艺术。而如果连最基本的标准法都搞不定,那叫“没学会”,说的多好听都没有用。下棋也要学打谱,绘画也要学明暗,如果有人一上来就不肯学基础,那是纯粹的耍流氓。
再次,很多人不仅轻视了标准化的重要性,更轻视了其难度。那些写”少许“、”适量“的人,他们仅仅是不想写数字吗?恐怕他们也写不出来吧。不是我瞎说,同一个菜让他烧两遍,估计咸淡口味都不一样。别说什么“适量”是为了创意发挥了,你创出来了也没用,因为你创完了自己就给忘了。很多不写数字的,不是不想,是不能尔。
就比如,肯德基麦当劳这种垃圾食品,虽然水准不算太高,但品质始终如一。别说经历几十年都不会失传,而且你去街上随便拉一个人都能做出同样水准的食物——别小看了这个能力,人家就是靠这一条横扫全球。
——反过来想一想,那些藏在巷子深处的厨艺大师,如果他们有机会创立麦当劳这级别的跨国巨头,他们难道会不愿意?那他们为什么不做呢?
只可惜,有人还口口声声的不屑于人家的科学方法。这正是让人痛心疾首之处。
——不是我马后炮,拿中餐当例子时我便预想到了反弹。执意谈中餐,多少有点钓鱼的意思。现在看看下面的回复,啧啧,我还有什么话说。所以我才必须写这文章,不管你听进去多少,我仁至义尽。
楼下正巧有厨师朋友说了,正规厨师培训还是会写数字的。可惜一帮外行孜孜不倦的辩证“适量”的重要性,可见大多数人的意识缺陷。心真累。
如果你以为我在黑中餐,那只能说你没有理解本文的精神。我黑的是对传承的轻视。
漫漫五千年华夏文明,失传了的文化瑰宝还嫌不够多么?
木牛流马你会造么?
高山流水你会弹么?
干将莫邪你会铸么?
奇门遁甲你会摆么?
六脉神剑你会使么?。。。
这些你都不会,no can no BB。所以他们无论有多牛B,又有什么意义呢?就是让你多一个吹牛B的段子?
中医的巅峰是几千年前的华佗,中餐的巅峰是民间某处的不知名小店。
这种迷信于“高手在民间”,“绝技在从前”的想法,说白了,只能证明有些人的思维还停留在未开化的阶段。你让这些人去挑战“德国制造”?痴人说梦罢了。
武侠小说总是喜欢说,资质平庸之辈拘泥于招式而不知变通,于是自诩有资质的投机者们便兴高采烈的以为只要会变通就行了。殊不知你连基础都没打牢就胡乱变通,取死之道尔。
这正是当今的大多数中国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而这些人,也正是华夏文明失传的帮凶。
——有不少人问,天朝的标准化教育要怎么解释。
事实上教育行业是必须要标准化的,任何发达国家均是如此。
天朝学生缺乏创造性、独立性等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和行业本身的标准化完全是两回事。你们以为哈佛耶鲁就没有教学大纲吗?
拿教育反驳标准化的人,我只能说你们其实还是没有理解这三个字。
再来更多栗子,看看什么叫战斗力超群。
先来个洋气点的栗子,圣经里有一段我特别喜欢:
人类最早是说同一种语言的。有一天大家聚在一起,计划造一座巴别塔(通天塔),以挑战至高的上帝。
“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 (旧约11章)
上帝当然不能由着你们胡来。全知全能的神是怎么应对的呢?放地震、暴风雪、流星雨?当然不会那么低端。
上帝做了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旧约11章)
于是愚蠢的地球人只能各自为战,没过多久就GG了。
这个栗子还有一个本土化的版本——
但凡说到秦始皇的功绩,必会提到“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这也是在执行标准化管理的一个实践。
后人无论怎么黑,这段功绩都是黑不掉的。而事实也确实如此,统一了这些标准,华夏才能作为一个整体而做强做大。
这就是标准化思维的战斗力。
回到工业设计领域,我来讲讲什么叫艺术。
艺术就是今天造栋3层楼的房子,这没什么大不了,很多人都能做。但是未来30年、可以往上加30层、可以往下加30层、可以你来加、也可以别人来加,这就叫艺术。
为什么小聪明不行。小聪明就是你的方法别人用不上、别的场合用不上,所以放到整个文明长河里是没有意义的。
你解决了某个问题,很好,我为你的创新精神而喝彩;但是人类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吗?很难说。如果整个民族,解决每一个问题,都只能构成独立事件,无法串联在一起,那无论多聪明都只能是原地踏步。
而指望个体的创新突破能够瞬间打败别人整体的百年传承,这无异于痴人说梦。我说得更直接点,这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抱有这种幻想便证明了一个人的愚昧与浅薄。
科学技术就是如此,你必须要搭好一个稳固的台阶、才能跨入更高的境界。投机取巧的人宁愿爬树、踩高跷,因为那样成本低、见效快。但是,这些人很快会遭遇瓶颈、并且迟早会掉下来的;而更遗憾的是,无论他们曾经爬的多高,其成果都烟消云散,后人只能重新开始。
只有一步一个台阶的往上积累,人类才能达到前无古人的巅峰,正因为每一个巅峰都成为了后人的起点。
———————————————
结语:
地图炮固然令人难过,虽难免错杀,但中靶者想必也不少。
很多朋友也提到了,天朝目前的局面有很多历史因素及客观因素,这些都是事实。只是这些背景分析就不在本文的覆盖面内了,改天再写一篇好了。
当然,工业化积累本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也正如众多回复里所说,国内有识之士者也正在缓步前进。所以本回答黑的爽快,却未全盘否定。就当是我为天朝发展推波助澜吧
同时,若您觉得我吐槽的有理,避免日后成为本答案吐槽的对象,那便不枉了我的满纸荒唐言。
最后,感谢所有支持、赞同、反对、批评、对骂、对喷……的朋友。是你们的参与,让本答案持续进化。
___________
本文已授权微信号:丙等星(bingdengxing)转载。
其余转载请联系本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
还有什么想聊的,欢迎来找我
很多人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首先,很多人,包括高票答案,没搞明白德国(日本)制造不仅仅是比中国制造强,而是比美国(英国)制造也强。德国和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少数还以制造业为核心比较优势的国家,其他大部分国家,甚至像意大利,总体上都是服务业存在比较优势。因此想达到德国(日本)制造的水平,不是仅仅靠文化、技术积累就可以达到的。
其次,在任何一个国家,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这些人都是少数,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核心是中高级技术工人,是蓝领阶层,你提本科生的工资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相比于德国(日本)制造,美国、英国制造业疲乏,背后也凸显高技术蓝领短缺的问题,因此媒体才会呼吁让特朗普重视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教育不是有一样的问题?
再次,国家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也不一定有用。义务教育阶段,都有批量的初中生离校打工,如何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也就十分关键。这背后同样反映学生投身职业教育的回报,他能不能赚钱,能不能就业稳定,这个学上的值不值。不能今天学了一套纺织技术,过两年纺织业衰退了。或者今天学了高端电焊技术,过两年造船业衰退了。
德国一大批技校学生,之所以选择技校,就是因为他们入学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进当地一些百年企业了,因此他们才会认真学。中国别说企业变迁,就是产业变迁都很快,这是因为中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所以说,在如今的中国,你放心让孩子学一门手艺,不怕这行10年后衰退?
这背后就引来德国企业之所以能存活百年,一方面是德国百年来是发达国家,本身处于发展前沿,企业衰退问题不像中国严重。另一方面,你必须思考为什么德国(日本)制造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比较优势。
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于德国遗产税鼓励富二代继承、经营家族企业。如果富二代选择经营家族企业10年,就免除遗产税,如果连续7年,则是税率降低到10%(?)。大家想想吧,如果存在遗产税,那么对父母来说,让孩子继承财产最合理的方法,就是将实业金融化,债(证)券化。这样孩子在交税的时候,才能短期内给出大量的钱。
如果不这样,那么孩子交遗产税,特别是很多国家的遗产税边际税率高于50%,自然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既然父母都将企业变卖,或者债(证)券化了,富二代还搞毛制造业啊,直接搞金融业嘛。如此,家族企业的人际网络、销售信誉等就丢失了,很多企业不就死了。因此遗产税自然会搞垮大量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而德国恰恰相反,德国的税制恰恰让实业相对于金融、收租,存在比较优势,而不是劣势。
最后,德国制造相对于日本制造,还有其独特之处,就是德国经济并没有像日本这样长期停滞。你必须思考,为什么两个国家的制造业都很强,特别是制造业的核心领域——汽车产业,日本还领先德国,但日本反而相对停滞了,这和德国制造高质量的背后有什么关系。想想吧,日本遗产税的边际税率高达70%。日本的金融业还不发达,因此拥有社会财富50%的老年人,不敢投资、消费,他们必须攒钱,到死的时候让自己的孩子有钱交遗产税,所以遗产税加大了日本经济的衰退力度。
说句提外话,遗产税能降低社会不公么?短期当然可以,长期英美就告诉你不行。就像前面说的,遗产税长期会造成国家整体经济偏金融化,而资本可以快速的全球流通,避税途径多,而且各国的税率竞争严重。反而通过遗产税鼓励实业,让制造业成为主体,有利于政府征税,长期有利于财富再分配。
简单地说,中国制造要达到德国制造的水平,很多答主想的太简单,这背后牵扯到比较优势、税制、产业阶段、教育体系等等问题,根本不是仅仅通过技术积累、质量监督、工人待遇、文化理念可以解释的。
在十九世纪,不少德国人几乎是肆无忌惮地复制英国产品,制造二流质量的商品,同时由于德国工人薪酬极低,工作时间长,所以成本低廉,竞争力强势,故可以以倾销的价格流入欧洲国家及其海外市场。“价廉货次”,就是对当时德国不少产品的评价。
例如,英国谢菲尔德公司生产的剪刀和刀具用铸钢打造,经久不坏,被称为最锋利而又经久耐用的刀具,价格不菲,市场声誉极好。与此同时,德国索林根城的刀剪制造商把自己的产品也打上英国“谢菲尔德”或者“谢菲尔德制造”的质量检查印章出口国外。然而,他们的模仿产品,却是用铸铁打制的,看起来和谢菲尔德的产品相似,可是,无论是锋利还是坚硬的程度都不能与之相比。因此,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用来区分“英国制造”,以此判别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
英阿马岛海战时,英“征服者”号攻击型核潜艇将阿军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送入海底,震惊世界。当时的阿海军也有一艘从德国购买的TR-1700型常规潜艇——“圣克鲁斯”号。作为“德国制造”的代表,209型潜艇的衍生型号,TR-1700型潜艇本应在战争中有亮眼表现。但是,“圣克鲁斯”号虽然幸运女神照应,在英国皇家海军的海空围堵下毫发无伤,并且数次首先发现敌舰,不过它所发射的德制SST-4型鱼雷不是偏航就是沉入海底,没有一枚命中英舰。一次两次还好说,每次都如此就不能不质疑它的质量问题了。战后SST-4型鱼雷的制造商首先澄清,是阿根廷潜艇兵技术不过关,发射鱼雷时距目标太远,导致潜艇声呐未能锁定目标,从而使鱼雷偏航或沉没。但阿方提供的证据显示,SST-4型鱼雷本身有缺陷,无法维持定深。总之谁也无法说服对方。令人费解的当是鱼雷生产厂家在澄清过后又迅速宣称他们对该型号鱼雷做了数次升级,大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说这两件事,其实就是想表明,第一,“德国制造”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我们经历过的他们也经历过;第二,“中国制造”没必要一定要成为“德国制造”,耐住性子沉住气,慢慢积累发展,做好“中国制造”就好了
在德国住了快5年了,拜访过的工厂、各类公司加起来超过500家,个人也非常关注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强答一波。
首先说我的观点,我们跟德国的制造水平差两代人,如果有不同观点,欢迎理性探讨,凡是无脑喷懒得回复一律举报拉黑(实在受不了了)。
其实这么说是有原因的,从几个方面来说:
1,材料,不管是钢、铝、化工类,很多方面我们跟德国都有很明显的距离。比如我们做汽车行业常用到的模具钢材、塑胶颗粒包括一些铝材料,很多时候都是用进口的,特别是一些特殊要求的材料。曾经拜访一个压铸模公司,他们模具厂有个很牛的冷却技术,就是把钢材、铜分层但是又紧密粘合在一起,给一些散热要求高的模具做一些镶件,这个技术懂的人就知道有多难,而这只是一家模具厂。
2,设备,德国的设备质量好、品类齐全,在设备领域也有很多我们不熟悉但是在欧洲口碑非常好的公司。我们曾经拜访了一家cnc公司,因为我们想进口他们的五轴cnc,他们公司做到前几年的时候已经是第二代人了,现在是三兄弟,是家族企业,三兄弟一个专门搞技术,一个做市场销售(他们公司销售貌似主要就这一个人),一个负责财务。他们保持非常谨慎的扩张,每年5%他们觉得已经非常可以了。他们在中国也有客户,不过是一家职业院校,最后结果就是他们决定暂时放弃中国市场,因为打交道太难了。
3、人,人这块可以分为几块来说,管理、体系、技术、素养。具体的管理情况不是很熟,所以这里说下整体感觉,德国人工作强度、氛围都相对轻松,一般加班的比较少,类似我们的早茶、下午茶时间等等,德国人有一颗做好自己事情、上班做事下班享受生活的心,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关系一般不会太僵,也不会那么熟络,办公室斗争也相对弱。体系,德国很多做汽车行业的工厂其实并没有TS 16949,包括有几家给类似博世这种大公司供货的注塑厂,这在我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国内公司给他们供货TS 16949几乎是标配,但是慢慢地会发现其中缘由,一个是这些厂已经供货几十年了,有很稳固的很作关系,二来是他们有很标准的ISO 9001体系,而且真正执行到位了,说到这里,真的要吐槽下国内的体系审核,我见到的花钱做体系的公司数不清,反而是正经做体系的数得过来,很多就算是体系文件齐全,但是实际操作一致的也是凤毛麟角。技术,技术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高端的,比如做大的汽车压铸模,很多人可能觉得德国比我们贵很多,但是我们跟几家大模具厂谈过之后发现并没有我们想象的贵(小模具价格是我们的2-3倍是很正常的),当然他们周期长很多,可是质量、生产效率、寿命各方面都有优势,有些分型面的位置打出来像塑胶产品一样漂亮,看过的感觉就是服。素养,德国人上班我们经常聊的是他们喝咖啡这种闲,但是他们工作认真(甚至可以说单线程处理事情,中间不接受打扰比如电话等),他们真正工作时间的职业性是很强的,换句话说就是效率高,所以电话进来了人就在旁边,但是就是不接电话是常有的事情。在人这里还有一个我非常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我在好多公司的车间谈具体项目相关的东西的时候,他们车间的员工能够用简单的语言、画画和标数把问题给讲清楚,有些车间的人看着也是很腼腆的(跟我解释东西还有脸红的),但是在描述问题和解决方法的表达上完全清晰明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点待过工厂的人就知道在国内有多么难能可贵。
另外再说一个以前的例子,在德国有一个客户他们给车场做装配用的治具、检具的,他们每年的量非常大,当然这不是我们的业务,不过我们非常熟,有一次聊天就聊到这个,我就试探性问了下有没有机会给他们做这种治具、检具,在确认可行之后我们就给他们报了一个项目,为了这个项目,我专门去他们工厂拍照、录像了解一套类似的治具,然后给他们打样,为了这个治具,我们找了专业的治具公司,我们也有完整的2D、3D,做完之后我们把东西空运给他们,最后这些东西全部变成了垃圾。这里面有太心急的问题,但是更多的是沟通、态度、能力问题,沟通的时候都懂都ok,特别是谈订单的时候,但是出来的东西这不对,那里有问题。
以前我觉得我们跟德国制造的差距可能十几二十年差不多了,但是越是深入了解他们的制造情况、教育情况之后,我越觉得我们跟他们的差距是两代人,我们的勤劳能够弥补很多短板,但是教育、思维方式等等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填平的。
我们常说德国制造就会提汽车行业,汽车行业只是我们普通消费者接触得多的行业,德国的家电、电动工具、食品等等,都有非常厉害的公司,德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开车大概6个小时,但是这里有很多的行业隐形冠军。曾经的德国制造和今天很多中国制造其实是一样的劣质产品标签,但是经过发展现在的德国制造已然成了优良品质的标签,今天中国制造正在走出劣质,但是离品质保证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制造彻底翻身的这一天。
(20190723更新)貌似大家对这个挺感兴趣,那就再说几点:
4、文化,这里的文化不是指读书学习的意思,是传统、思想、观念等,用英文说就是culture。在德国的工厂,有三五十年历史是非常常见的,而且很多公司是祖辈往下传,我拜访过的有传超过3代的,非常多已经传了一两代了。当然另一个角度说,德国阶层相对固化,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不讨论。他们会把一个工厂当成毕生甚至是家族的事业去做,这跟我们的想法是有很大差异的,我们想的是怎么做大,然后上市,甚至很多人把上市作为是否最终成功的标准,这里面有质的区别。我不是说制造行业不能融资,相反制造行业非常需要融资,而且也希望能有更好的政策、途径融资,但是为了上市而做企业和按部就班顺其自然最后上市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刚回复“叶青”也是差不多意思,就像暴富土豪跟贵族,看起来吃穿用都一样,但是区别非常大。顺便再扯一句,国内现在有钱人多,买豪车的也多,以前不懂为什么说我们没有车文化,直到在德国呆了几年看到人家是怎么玩车的,才知道我们买豪车最多算是暴富土豪,压根就还没摸到贵族的边,缺的就是这个文化。
5,政策,德国对制造业有很多政策,比如有一个是制造业占GDP比例,德国现在应该是21%左右,他们希望能控制在25%左右,中国现在占比大概是29%,不知道今年这个比例会下跌多少。再比如在德国,工厂如果想要贷款,只要拿到订单,就可以拿合同去银行贷款买设备了,这个我没有做过不是很清楚具体是怎么核算的,但是我们已经不止一个客户跟我讲过这种情况,当然他们本身经营状况也不错,但是在国内至少到目前,中小型工厂想贷款还是很难,而且利息很高。
(20190724再更)
再讲一个德国的故事和政策:
故事:德国有个客户,13年还是14年开始做,15年去拜访他的时候他应该已经快70了,身体还不错,开个注塑厂有20多台机,都是小机器,最小的大概就两个床头柜大吧。工厂不大,只有ISO 9001,但是给博士供货已经几十年了,没有下一代在工厂上班,不知道是孩子没兴趣还是没有孩子,这个涉及隐私没好问。然后在16年的时候,老头子中风了,虽然恢复得还可以,但是明显感觉到就是他身体比以前差多了,说话都有点中气不足的感觉,我都在想他是不是会把工厂卖了然后安享晚年。结果最让我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真的没找我们采购了,原因是他们又收购了一个厂。
政策:我拜访的工厂,有差不多十多个是新盖厂房或者是扩大了的,这些工厂如果是在新工业区或者相对空的地方,大多边上有一块跟现在面积差不多大的空地,有一次开玩笑说是不是他们买来备用的,结果老板说是政府给他们留的,20年,这20年他们不用交一分钱,不经过他们同意政府不能给别人用,到了20年如果他们还用不上政府就可以给别人用了,另外20年这个年数是可以谈的,而且我了解到的这几个工厂都不算大,在德国也属于中小型企业。这个政策应该是比较小的城市和新工业区有,想想我们自己17年才量产的工厂,四周已经没有空地了,我哥他们也已经有意识在看新厂地了,我们可是中部省份N线小城市,曾经还是我们那里的贫困市。
(20190726更新)
我已经说了,能好好说话欢迎评论,现在就这么不能听人话讲人话了吗?
有几个很不友好的折叠了一部分,我就问你,我膝盖怎么就痛了,天天高喊我大中华样样世界第一,你要不要再活在自己世界一点?
还有些拿个例来说的,我说的不是个别情况,就好像今天世界500强排名一样,如果看这个,我们世界第一了,没意义。
还有些说法是说如果我们像德国一样高薪高福利,那么我们也可以。首先,高薪高福利是结果,不是原因,至少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其次,在国内目前这个情况下,如果这样了,99.9%的制造企业都要关门,不然干嘛那么多人去骂国企事业单位;还有,德国很多人收入,如果真的考虑人家的技能各方面,我觉得他们值,有机会单独开一篇都可以聊。
(20190810更新)
还是有很多人什么话不说,就德吹什么的,你倒是告诉我,我们哪些制造行业全面超越了德国,我也好学习学习。我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我在的行业,你说出来,只要有道理,我绝对给你点赞。
还有,说到爱国,我不敢说多爱国,但是在外遇到几次被老外坑,我都是有理有据怼回去,争取不丢国人的脸,在这里敲键盘爱国,你的爱国心是有多玻璃啊。再说难听点,我们跟别人的差距就在你们这些死要面子的人这里,认清差距、承认差距然后弥补差距最后超越,每一步都不丢人。跟德国人在聊中国制造的时候,人家也不会乱吹乱diss中国和德国的制造。
不说其他行业,就说我们日常见得多的汽车,就在电动车这块,普遍说法德国已经是慢了我们一拍了,但是买电动车暂时我还是不会买国产,因为我们到了今天,我们还是没把车做好,在行业里的人很多都知道,大部分没做好不是设备原因,不是技术原因,就是人的原因。
前不久德国有个心脏这块的退休教授到我们一个海滨城市医院(非一线,可能在二三线徘徊)做技术指导,教授私下跟我聊的时候说其实医院的设备大部分都很好,而且很新,但是设备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这跟我们的加工行业何其相似,我们买了国际知名设备、生产线,甚至是收购了一些公司,这些对我们是有提升,但是并没有提升到它应有的程度,这里都是人的因素。
再举个简单例子,现在的汽车大部分配件都在中国生产的,或者说我们可以生产,而汽车装配其实也没什么秘密,大不了我们买车回来拆了、装,反复研究也出来了,现在大家都知道发动机已经也没什么秘密可言了,现在在变速箱这块还有一些技术难点,而且合资车已经引进了很多生产线了。那我们国产车现在质量在什么水平呢?别说价格就那样,质量肯定不怎么样,这个逻辑是反的,应该是你质量很好了,才有可能(这里是有可能 不是一定)价格上去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我们是因为质量好所以愿意多付钱,而不是我先多付钱然后等你给我好质量。这个也可以回答之前那奇瑞发动机举例的知友,那个奇瑞发动机我愿意相信他质量的确很好,但是不是你好人家就要买单的,市场上好但是卖不出去或者卖得不好的东西太多了,德国我见到了很多,这个你不能怪客户不识货,应该反思自己市场这块没做好,还有积累不够。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欢迎指教。特别是拿出实例和数据出来的,非常欢迎,我在德国还没满五年,呆的行业也就是制造业中的一个小分支,而且就这个小分支还半桶水,我愿意听不同的声音,愿意跟各位大佬学习。但是如果人话都不会说,往后我都懒得回复了,直接折叠,惹烦了就再举报。
最后,谢谢理性回复的朋友,谢谢点赞的朋友们,谢谢那些专门私信肯定我的朋友,这个后续应该就不更新了,有兴趣评论见。
赞过800了,意料之外,原本不准备更了,但是连着几个问我不足五年怎么拜访500个公司的,我出差经常一出门就是一周,而且是一片区,比如斯图附近,比如汉堡附近,比如莱比锡附近,一天早上两个下午两个是比较常见的,现在一般周五下午最多约到一点,因为发现周五下午过了三点高速路好堵。那算下一周出门就是18个左右,500个也就30次这种出差,就算我住4年,一年只算50周,住了200周,我去德国做业务的,这出差已经算很少的了,因为我有半年学德语,二娃在德国出生前后半年几乎没出差,还有因为带小孩等其他原因有半年左右,还有半年是因为还没拿到驾照所以出差不方便,所以过去五年,如果我是单身自由决定,拜访800个客户也不奇怪,要知道德国住宿公司1000多家额,就我们模具业务,在德国我就够跑了。不知道这类看客还有没有疑问,如果还有,不用再问我,我就是装X的,你开心就好,不开心顺手点个反对也很简单,别浪费时间回复来问我,我们彼此放过。
作为投资人,我们收购过德国公司,亲眼见证了德国公司的内部管理。所谓德国制造的水平是有一些条件的:
1,德国人的思维是建立在周密的计划上,且你不能打破这些计划,一旦这些计划被临时性状况打破,德国人自我调整以适应变化的能力非常差。举个例子,我们去的那个公司推行同事之间相互一起吃午饭,增进公司了解的文化(其实他不推行,我中饭也没别人可找),所以我刚去就想多约点人吃饭。但德国人礼貌地告诉你,他已经和别人约好了。因为他们都提前两个月,约好了两个月后的某一天中午和谁吃饭,然后发邮件双方确认,在Outlook日历里标出来,提醒自己。这样当然不会乱,你就按这个一天天吃。但新来个人你想约一下就会很困难。同样的思维运用到制造生产中,你可以想见他们会为生产做好多么详细的计划和预测。但前提是,不要有人来打乱我。
2,慢工出细活,思维不同。基于上述的周密计划,德国人要认真地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弄。你还不能催他们。
3,单任务,做到好,少调整。德国人在执行一个任务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同时让他去搞另外一个东西,然后两三个事并行都要他操心。我们和他们的律师过一个合同。我说一个语句的问题,他就在那个问题上打个勾,然后告诉我“Marked”,我心说小问题你倒是改了呀。他不,他要全告诉你Marked,然后拿回家去按他的方式好好看,然后改完,两个工作日以后告诉你(收费不变)。因为他不想一边听你说,一边进行思考改文件,哪怕只是个语法问题。他需要基于1,2所描述的计划和节奏好好地搞一个事。而一个事,我研究如何一次就做到尽可能95分以上。
所以其实我们很难做到德国制造的一个原因不是我们技术能力的不行,而是我们的思维状态不同。中国人是要求速度和效率的,一个事你很快就干到70那就去做到70先,做好了,不行,我们再改,把70往上改,75能用了,我们就75用;德国人是追求慢慢地按计划专心地把这个事做到95分。这个状态是不同的。而我们的企业在方方面面的指导思维都体现着这种差异,比如我们的预算和计划做得不准,经常变,因为我们知道反正也要变,那一开始就随便做一下差不多得了。但德国人做计划是真准备做了就照这个一丝不苟干下去的。
但说得大一点,为什么我们不能象德国人一样的思维来考虑。因为环境不允许,你的客户不愿等你,你的竞争对手更不愿等你,资本市场不能容忍你……德国制造如果你单纯从技术环节来说,一点也不神奇,你做不到也不是因为技术环节。更多的是在运行方式和指导思想上的差异。
当然,我们不否认在实际的技术上是有一定差距的。但弥补这样的技术差距并不太难,比如中国公司可以通过收购德国公司,从而快速获得技术。但我们也需要反思,真正的收购以后有多少中国公司能够真正使德国技术融入中国公司?如果别人的生产技术是建立在精密生产管理的基础上,我们的粗放管理如何去管理?或者我们更长远一点想,德国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技术和他后面的科研过程是分不开的,而他的科研过程如果也是以这样的思维主导的话。我们怎么管理?
长文多图谨慎点击。开头是分析,技术干货在末尾。
第一,不改善待遇,就不可能有发展。
先从工人谈起。
老一代的工人是国家的宠儿。我刚进钢厂时,听老师傅讲,他们当初的日常就是钓鱼(狭义的),打扑克,聊大天,工作稳定(传说中的铁饭碗),有分房(这个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工作有张有弛,同时还拿着不低的收入。按照我师傅的说法,这叫“职工贵族化”。
一番剧变后,老一代工人逐渐向新一代工人蜕变。
新一代的工人是国家的弃儿。除了工资之外并无福利。许多工厂的集体活动,都是领导和文职人员、技术人员参加,一线工人根本不带玩。哪怕劳保用品,也常常被克扣。很多人受了工伤,也不允许上报,通常会走保险理赔,只能赔偿一部分。如果哪个“不懂规矩”的报了工伤,那么排挤和歧视会立刻接踵而至。
所以说年轻人不愿意做工人,每年工厂都有大批用工缺口,这真的只是某些人大嘴一张所谓的“不愿意吃苦”么?根本没那么简单。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你问过马儿的感受吗?
又累又脏又没好处,谁愿意当工人呐?纪律松弛的“职工贵族化”固然不可取,然而在这种血汗压榨的大环境下,招工困难那是必然的。
说完工人,再说说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的来源通常是大学生。大学生初来通常都要下基层,就是扔到车间散养,熟悉生产一线。然后过个若干年,把他们提拔起来充当技术员。于是广大技术员每月拿着微薄的死工资,经常要守在一线解决问题,同时承受来自中层领导的压力。他们的待遇,只能说比一线工人好点有限。
待遇差,愿意当技术人员的人也越来越少。
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
待遇差——从业人员基数少——优秀的从业人员少——技术手段落后——产品低劣——口碑差——效益上不去——待遇差
第二,至于如何改善待遇,需要整个社会协同努力。
虽然工厂一线人员待遇比较差,但是老板们往往收益丰厚。经过一家不起眼的工厂时,总能看到里面有几辆昂贵的豪车。
虽然专心做技术很清贫,但是搞金融,搞房地产(老板和股东)的人往往待遇丰厚。安安稳稳过日子时不显什么。一旦家庭出了一点变故,财富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这种分配方式是否合理先不讨论。然而人生有很多可供选择的路口。在这种大环境下,甘愿安守清贫,钻研技术的人必定是越来越少;明显更多的人愿意去研究怎么赚快钱,怎么挤进管理层。于是许多原本可以在技术研究上取得突破的人,最终却出现在其他的位置上。
所以,提高一线工人和技术人员待遇这副重担,不该只由工厂来背负。这是整个社会的担子,需要一只强有力的手来逐步干预。
第三,在实现前两点的前提下,我们要拿出充分的耐心,来减小我们和那些西方国家的差距。
碍于时间成本、技术水平、设备成本等原因,我们的事故分析报告往往只是简单的几张纸。有时只分析一两个方面,就草草得出结论。分析结果如果是合理的,通常就能有效规避下次事故发生;但如果分析结果不够合理,下次事故发生时,仍然是一头雾水。
我举个德国ICE高铁断轴事件的分析报告为例(篇幅有限,只列举技术分析部分):
先吐槽一下,转载这篇报告的人不少,就没人来翻译翻译。还得让我这个战五渣来。累傻小子呢这是!
断裂位置描述:
轴断裂前的超声波探伤结果,多点检测后未发现缺陷。由此可以推断,断裂前无宏观裂纹。
轴断裂后的超声波探伤结果,多点检测后仍然未发现缺陷。由此可以推断,宏观裂纹真的不存在。但是按照我们的习惯,有前一份报告,就完全不用做这次测试了。
下面是材料分析内容,包含取样方式,取样位置:
力学测试总则
拉伸测试示意图。
力学测试结果。写了强度、韧性、塑性和冲击能量符合要求。证明问题也没出在这里。
截面梯度测试
断口检验及形貌分析。
下图中,最下面的小点是微裂源,黄线(实线为可见,虚线为假想)覆盖区域为扩展区,个人推测上面一大段深色的是瞬断区。或者,右上角带块肉的是瞬断区。
裂纹扩展图证明我大致猜对了。
显微观察的分析结果。截止到目前,用的仍然只是低倍。
断裂的最终原因由转动造成。残余断裂面占据五分之一。原始断口无法评价。
翻译到这里就不必看了。低倍无法分析,就要动用高倍金相显微镜。
硬度测试也没问题。
裂纹源切面。这些德国人略小气了,也不公布一下腐蚀剂配方。毕竟彩色金相图看起来更舒服更护眼。黑白金相图对密集恐惧症患者是极度不友好的。
夹杂物分析
非金属夹杂
和标准对照后,发现夹杂物严重超标。最终的结论已经呼之欲出了。
疲劳裂纹溯源,发现其根源始于非金属夹杂物
最终结论
这样的分析绝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如果需要及时出具报告,就需要多部门的成员协同努力,并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虽然他们的分析方法浪费了一部分成本,但是覆盖面够广,能成功分析出事故原因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以后的生产中,可以给易出问题的环节以更多关注,从而避免再次发生类似问题。
我有必要给评论区的几位朋友添几句话:
我们的主要差距并不是技术手段,而是在“紧箍咒”下,大家都太“聪明”,所以不舍得花太多成本,所以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如果能摘掉那些“紧箍咒”,我们也能逐步达到德国制造的水平,不过需要花多少年就难说了。
制造业干了15年以上,工厂去过太多。
这个问题是个假命题,不管是德国货,还是日本货,对于质量的评价确实要好于中国货,包括一些美国货,但归根结底,造成这个问题的,不是中国人不懂得怎么去造更好的产品,而是价格原因。
同样的产品,美国人造的卖个10美金,我们中国人造的,只能卖10RMB,不是我们不想卖更贵,而是我们要和美国产品竞争,而且我们又是后来品牌,必须保持产品的低价,才有竞争力,才能抢到市场。
价格和质量并不是天生矛盾,质量做的好,价格并不会贵太多,但是这个质量的定义仅仅是能用而已。相反我们去比较国外的很多产品,我们的标准其实并不停留在能用这个层面上。大部分人评价产品并不仅仅限于产品基本的功能,而是包含了很多自身的期望在里面。
好比一口炒菜锅,我们中国的炒锅好一点的,苏泊尔之类的,500元可以买到了,相比双立人的锅,可能要2000块才能买到。
我们如果不考虑价格,仅仅从产品本身来评价,确实双立人的锅要比国产的好,但是这个“好”的定义是不同的,人们总是期望买到完美的产品,但是相对的,好的产品就有更贵的价格,而且,这个价格的增加是远远超过产品本身价值的增加的,也就是说,超出500元的部分边际收益很低。
所以总的来说,我们目前产品的体验并不是最好,可能比国外的还是有差距,很多时候是因为国际分工和市场造成的,并不是我们不想造的更好。
还是拿锅举例子,双立人的锅底传热均匀,使用很长时间也不容易粘锅,变形等,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因为材料的一致性好。打比方锅底的厚底要求是5毫米,但是实际的产品做出来不可能是正好5毫米,可能某些地方厚一些,某些地方薄一些,这个就是通过公差来控制的,为了更好的性能,汉斯们就在图纸上写了这个地方的要求是5+/-0.03mm,然后按照这个标准来检查产品,那么就能保证所有的锅底厚度在这个范围内。如果买过来的材料超出这个范围怎么办呢?很简单,退货嘛,换一家供应商,能达到我这个要求的。
如果没人能做到怎么办呢?简单,供应商说我的设备做出来就是0.05mm公差的,你们要求太高做不了,汉斯就说没关系,你把好的挑出来嘛。于是工厂在刚刚做的钢板里面一卷一卷的去量,然后挑了一卷出来说这个行,不过我花了这么长时间去挑,你得赔我人工费,最后的结果就是汉斯买到了高标准的材料,不过相对基本的材料,花了更多的钱。
那么中国同行呢,我们为了保持低廉的价格,所以我们的公差是0.05mm,虽然一致性稍微差一点,但是并不会极大的影响锅本身的基本功能,而且能保持低的价格,于是就有了我们自己的炒锅。
看到这里我想我说的已经很简单直白了,造成目前情况的,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产品定位,国际分工的问题,在没有办法活得超额利润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做一些比较低端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抢到自己的份额。
所谓产品的质量也好,公司的质量标准,从策划到执行,从招聘人员到采购原材料,现场管理,软件硬件的搭配,这些都影响着产品最终的“质量”,但是这些东西都是基于产品本身的价格,价值和利润来决定的,一个毛利率只有10%的工厂,绝对不可能花大力气去改善质量,因为光是活着就已经很累了。
受邀。
所以我觉得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