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拿了一个小本本准备一边看一遍记录。后来有人告诉我直接往后拉后面提到了发动机。
…………………………
我只能说,这是活塞连杆总成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我只能基本确认李老鼠应该没有充值,因为对于发动机里面几个零部件的技术对比和评估看法几乎全部都是错误的,公关公司至少会联系工程支持团队来编写一些小段子。特别当我看到直接用裙部边缘支撑上压力机判断福特活塞更好,我就已经知道连杆的材料铸铁这种错误已经不重要了。
简单总结一下:
1、深度拆解评车值得赞扬;
2、建议把买车一半的钱省下来买一些标准化的道具,为未来的拆解做一个好的榜样。其实很多时候非专业拆解很难和研究机构一样买高精度的设备,但是至少要保证理论正确以及条件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3、理论知识缺乏问题很大,节目结尾发动机拆了一地但是就对比了活塞连杆总成和缸体(且不论对不对吧),我看了都觉得心疼。
下一期做节目,如果 @李老鼠 要拆发动机的话,其实可以私信我,(一定要新上市的先进发动机),如果我没拆过的话,我可以派人过来技术支持的,费用嘛,哈哈哈哈~~~~
不低。
---- 20170817 更新----
其实有一个关联问题说到底是工程师好评驾车还是测评人好评价车,其实谈总体感受谈驾乘体验零部件工程师并不能与好的测评人拉开差距,但是如果落实到拆解零部件子系统的好坏,即便你是泛机械方面的教授,其实还不如入职几年的特定领域的工程人员。下图是经过了四十多次5S大扫荡之后依然在我手上存活的活塞benchmark样本的一半左右,我看过、拆过、分析过的活塞机型样本种类上比这个数量还要多十倍,绝对数量上多一千倍都不止,单一个机型的开发工程样品就在900-1300个,每个的实验前和精力各种工况的实验后工程人员都要看,要分析。如果生产线问题追溯和售后问题审查以及批量制造对照就更是天文数字了。从开发来说,而且很多还不存在的发动机的零部件我都已经看到过了,很多我还不存在时候的制造的零部件我也看过,对于普通市场上的测评人员来说,你就是拆一辈子车你也达不到的。
当然,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些知识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呵呵。其实大家相安无事,你听你的关门声,我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也挺好。呵呵~~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