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念佛好啊。问题是不老实啊。
什么叫老实?看破放下,依教奉行。这就是老实。
什么是看破放下,四念处做到了,这才是看破放下。
什么是依教奉行,以戒为师,这才是依教奉行。
现在很多人,戒多难持哪,不受不受,四念处是啥,能当饭吃吗??念佛多容易啊,嘴皮碰几碰就能移民比美国好一百倍的地方,我不念我傻呀。。。
您当然不傻,机关算尽,便宜占完,这样都放您过去了,那就是因果律傻。。。。
一、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如来一代时教,智慧深广如大海,功德宏博如宝山。八万四千法门,渐顿各称所宜;众生随缘信受奉行,皆蒙解脱。于中能否契入佛法,获益的有无与浅深,皆取决于信心。是故原始佛教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五力、法相宗的十一善法,皆以信为先。五根中以信根为本元,肇起精进、念、定、慧四根。大乘圆教五十五个修证阶位,亦以十信为始,信位之前别无圣位。《华严经》中,文殊师利等十大菩萨表信门,以信为首,具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诸阶位。于生死海中创发信心,最为妙吉祥(文殊又称妙吉祥)。《华严经》极赞信心功德:“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信为法藏第一财,信能欢喜入佛法,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信能永灭烦恼本,信能专向佛功德。信赅果海,果彻信源。信心如师子频申制伏疑兕,信心如清水珠能澄清邪见浊染,信心如智慧日能破烦恼冰霜。信心一法乃入佛道之要门。 二、净宗起信,难中之难 与通途佛法相比,净宗念佛法门更为重信,亦更难起信。《阿弥陀经》中,十方诸佛称赞释迦本师不可思议功德,能为二项甚难希有之事:一是于娑婆五浊恶世得菩提佛果,二是为娑婆众生演说净宗难信之法。难中之难,非大悲大智大勇何能臻此!莲池大师曾以譬喻比况这二项难事:“譬如有人,身入大海,复乘破舟,复遇逆风,复冲巨浪,复值罗刹鱼王、毒龙,危在顷刻。而能于中,安隐得渡,是之谓难。不但自渡,并渡诸人,置之彼岸,是难中难。大海、破舟、逆风、巨浪及罗刹等,比喻五浊;自渡喻得道,渡人喻说法也。”于此五浊恶世,勇猛精进得成佛果,此属难事;复于此浊染世间,宣说念佛法门,俾令一切众生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是谓难中之难。《无量寿经》亦云:“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证知净宗念佛法门乃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 净宗难信的主要原由乃是吾辈凡夫难于窥测佛菩萨不可思议悲智善巧。净宗理事因果具有真空妙有的特质。阿弥陀佛因地彻证真空理体,以无尽大悲称性发起四十八愿,由愿导行,无央数劫,住真实慧(空慧),积功累德,圆成大愿,自致成佛。是故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与无量寿名号是由真空藉助愿力所生起的妙有,即第一义谛妙境界相。蕅益大师赞云:“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意谓:举实相(无量光寿)之全体作西方净土的依报正报、作法身作报身、作自佛作他佛、乃至能说的释尊与所说的净土法门、能度的阿弥陀佛与所度的九界众生、能信的众生与所信的名号光明、能发愿求生的行人与所愿生的安养净土、能住持的弥陀教主与所主持的安泰佛刹、能往生的念佛人与所往生的西方净土、能赞的十方诸佛与所赞的释尊甚难希有的功德,无一不是实相正印之所印持。此实相即是吾人灵知灵觉本具之一心,亦即是阿弥陀佛的愿心。凡夫众生以生灭心,于此妙境奥义不得其门而入,故云难信。 对净土念佛法门的难信,还来自两种具体的原由。其一,认知水平的狭劣。吾辈凡夫情执坚固、心量窄小、见闻有限,因而久居浊染的娑婆秽土,便难信界外严净的西方净土;此土种种逼迫、苦乐参半,便难信彼土无有众苦、但受极乐的纯乐;此土精血胎生,便难信彼土莲花化生;此土寿命不过百年,便难信彼土寿命无量;此土辛勤营务方得温饱,便难信彼土衣食宫殿应念而至……总之,吾辈娑婆众生,乍闻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功德庄严,每以子虚乌有视之,或闻之稍生欢喜心者,继思又觉渺茫,无足凭信,难以生起念佛求生净土的胜心。 其二,骄慢怀疑的烦恼。娑婆众生无明坚厚、贡高我慢、骋驰狂慧、目空一切,闻说他力救度,不生信乐,甚或轻谈净土,蔑视往生。另有一类众生,带着怀疑的眼光,审视净宗念佛法门,用时行的科学怀疑精神、逻辑思维来求证念佛的理则,用以作为是否采信的依据。然净宗圆顿法门,肇立于佛地果觉,本自不可思议、难信难解,如果执着一定须用科学理性作出合理化的证明,其结局或永远难以信入净宗。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益超胜,唯信能入;信为万善之母,疑是众罪之根。 由上可见,念佛法门的难信,来自吾辈凡夫内在的业力障难。业障厚重难以消解,故而多数众生听闻念佛法门,或漠然,或半信半疑,或冷言诽谤,或用通途佛理评判净宗特别法门,将横超法作竖出用,等等。这些在众生分上,亦属正常现象。宿有净土善根者,方能谛信无疑。难信而能信,实为希有难得,功德亦不可思议。净业行人一念净信,契入阿弥陀佛本愿之海,便与阿弥陀佛光明愿力相接,得佛力加持,当下成就往生。经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一念净信,即得往生,如此圆顿妙益,难思难议。 印光大师亦云:“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佛言祖语,千里同风;信之妙德,何可思议!吾人应将净宗不思议法门置于不思议本地加以认同。经云:“十方恒沙诸佛,皆共赞彼安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种种方便不可思议。若能有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不可思议。”能如是闻信者,皆是净宗有缘之人。净宗难信之疑结在仰遵佛意、认同祖语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代之以渗入佛力的信根信力,钧陶净宗法器。
你当下心上想的是什么?想的是佛菩萨,还是吃喝欲望?想的是法义教理,这就是念法;想的是佛菩萨诸贤圣人,在是在念僧;想的是解脱自在的常乐我净,这是在念佛。 所以我们现在普遍在以念僧之心在称念圣号,就是把佛菩萨当成一位圣僧在念,当成一个固定的僧人形象在念,这并不是在念佛。那么佛是什么?佛是究竟解脱,是觉行圆满,是菩提般若,所以到底佛是什么?千万个人会有千万个答案,学佛的深度不同,答案依然还是不同。佛到底是什么?绝对不是那个圣僧能涵盖的,但是因为很难理解和契入,所以给我们一个相去执著,所以我们把念佛念成了念僧。 于是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心上想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一位伟大的佛陀,叫做阿弥陀,这是在念僧。如果念佛当如何念?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心上想的是通过方便慈悲的本愿摄受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带去利益光明,带去究竟解脱,这是在念法,也就是我们在念一种方法。
阿弥陀佛是究竟圆满佛,每一尊佛都能修到究竟圆满,修到究竟圆满就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所有一切诸佛的通号,每一尊佛都能称阿弥陀佛。佛没有名号,从究竟圆满上来讲,统统是阿弥陀佛。那释迦牟尼呢?释迦牟尼这个名号是教化众生,从众生上起的,释迦是仁慈,牟尼是清净。我们要问,哪一尊佛不清净,哪一尊佛不仁慈?每一尊佛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名号是性德,菩萨的名号是修德,性修不二,性修一如,这华严境界。所以是真的,不是假的。
这不是妄想,是帮助我们提观照功夫,在一切时、一切处统统能提得起来,这叫真念佛人。心裡面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第二个念头,第二念是阿弥陀佛,第叁念是阿弥陀佛,一切念全是阿弥陀佛。你怎么不会往生?肯定往生!麻烦出在哪裡?麻烦就出在执着,执着是错的,执着是末那变现出来的。末那是染污,染污的根源。这个根必须把它拔掉,就用这一句名号,把所有一切不善的根全拔掉了,这个东西太好了。净宗无比殊胜方便,令一切有缘众生,遇到这个法门,遇到这个修行方法,他真听懂了,真听明白了,依教奉行,他这一生肯定作佛去了。
念佛是一大事因缘,是要解决旷劫以来解决不了的大事。在我们这个地球人类当中,有这种终极追求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你就不要去要求别人赞叹了,别人赞叹的是你赚了多少钱、当了多大的官。你去念佛,确实一般的凡夫不会赞叹你,但是天人会恭敬你,诸佛菩萨会护念你,护法善神会赞叹你。我们修行不是要求别人赞叹的。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能了解我,甚至嘲笑我,但你不要生气,因为你君子就是为己之学,就是希圣希贤。 那这种人,这种精神追求,可能颜回才够得上孔子的倾目。那可能世间人觉得颜回是一个很不成功的人,很边缘化的人,“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住的那么破败的地方,温饱都有问题,但是颜回安贫乐道,颜回活得幸福指数很高,颜回能够达到“三月不违仁”。所以,学佛的人在这个世间得要有一种气概,不怕孤独。孤独算什么?旷野里面的狮子就是孤独的,那些小动物都是要成群结队的。自古圣贤皆寂寞,这是必然的。 但你不能显得孤僻,虽然这样说,因为你追求的跟世间绝大多数人追求的完全不一样,但你要做到和光同尘。出离心不是孤独,出离心是从无我的般若智慧里面出来的,而且出离心里面又有菩提心——我知道在这里轮回很痛苦,但我的家亲眷属、一切有缘的众生都在这里挣扎,我要成就道业,我要去帮助这些人。你要发起这样的心。这时候你就有慈悲的能量,你就有同体的力量,你在这个世间绝对不会孤独,上与十方诸佛菩萨、护法善神在一起,下与五道众生在一起。要有点观世音菩萨的那样的一种情怀,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这种同体的慈悲心你得要出来,这样你就在修一个大乘菩萨行,你不是仅仅在为自己修行,你在为所有的众生在修行。 你的每一句佛号都是为众生去念,你的每一次功德都要给众生去回向。所以,这里面你的心态是阳光的,是正面的,是慈悲的。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