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幸参与了《重返帝国》的测试,之前都是看知乎不少朋友们讨论这款游戏,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也是等到这次2月测试才正式触碰到这款游戏。作为一个历史和SLG爱好者兼老帝国时代玩家,本身就对这款正版帝国IP的SLG充满了期待。所以在这一段时间的体验中,我来说说这款游戏给我带来的实际感受,然后在聊聊这款游戏与国内当下比较流行的SLG这个品类的区别。
先说说《重返帝国》这款游戏。要说整体印象的话,我大概用两个词语来概括,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精致”。
从《重返帝国》在前期宣传和玩家的体验反馈来看,这款与《帝国时代》官方合作的作品,一定程度上融入了《帝国时代》系列经典的RTS要素,也就是“自由行军”。
如果玩家关注整个SLG品类的发展,我们会发现随着SLG这个类型杀进移动端、成为手游的主要品类之一,其整体变化还是偏小的,战争单元走格子、游戏拼数值与强度、建筑乃至城墙本身缺乏层次感。
而《重返帝国》则是通过自由行军的方式,实现了战斗单元的自由拖拽、指哪打哪。在配合游戏地形设计的复杂度,整个游戏的战斗内容就变成了玩家率领部队在多样的地形中穿梭,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战场,来与敌方展开战斗。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在森林地形中,是可以放置伏兵的,这点在游戏中也是重点宣传的内容。如果把这个内容放大看,我们会发现《重返帝国》非常难得地在SLG中采取类似于“游击战”的战术,这边我把部队放置在森林中,然后等敌军过来一举杀他个措手不及。而另一种方式就是当我方并不想与敌方展开战斗,那么我们可以在森林外放出几个零星的战斗单元,来诓骗敌军误以为森林中有我方伏兵的主力部队,让敌军战略性撤退。这样我方也就有了更大的喘息空间。
游戏的城池是也值得一说。《重返帝国》的城池设计得非常真实且精妙。游戏不光是四个方向的城门都设计了,这几个城门也可以分开攻击和防守。这就让什么声东击西之计都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而对于防守方来说,如何判断攻城方从哪个方向进攻城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这也让城市内的兵力调动成为守城方的必修功课。此外,城市内也可以巷战,因此,守城方可以根据情况判断是否把所有兵力都防守城墙,或许在城内打游击不断消耗地方等待盟友支援也是个更为经济的选择。
在多种层面来看,《重返帝国》的确做到了对国内SLG玩法层面的变革,融入RTS元素的自由行军、城池、森林、沙漠等地形设计也让战术发挥有了巨大的空间。也就是说,在《重返帝国》的世界中,什么围魏救赵、声东击西,乃至空城计、游击战都有空间来发挥。
在游戏题材背景上,《重返帝国》也尝试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因为放眼望去国内的SLG普遍还是以三国为绝对的核心题材。而《重返帝国》这边融入了多文化体、多样国家的军事兵种和建筑,且各有特色,比如华夏的“诸葛连弩”、拜占庭的“甲胄骑兵”、法兰克的“掷斧兵”,加上各个文化层面的名将加入,让游戏本身所体现的文化色彩更为浓厚。在建筑层面,古罗马式的建筑、中世纪的建筑、中国的古建筑,都得到了一定还原,并没有像国内大多SLG一样,建筑更像是“复制粘贴”,除了布置的位置不同,整个建筑底色和建模都几乎是一样的。
总之,《重返帝国》在大方向上的确对SLG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
说完大的,我们再聊聊《重返帝国》的细节。人们都说,细节决定成败,虽然SLG的核心在于策略玩法,但作为模拟真实战争题材的SLG,玩家们对于画质也有着相当的追求,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对《魔兽争霸4》翘首以盼。从这段时间的体验来看,《重返帝国》在游戏细节方面,也是花了一些心思的。
虽然SLG本身玩的是数值与策略,但是在美术层面,《重返帝国》丝毫也不含糊。英雄出场的CG非常精细,建模精度似乎都已经达到3A游戏内置CG的水准,角色的皮肤、毛发等精度很高。
而到了城内,各个文明的建筑风格都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像华夏阵营就是尖顶的瓦砾风格,同时还有中式园林点缀;而到了拜占庭,则是典型的罗马式花园加上西式的战争雕塑。如果玩家放大画面,能看见城内的各种生动的内容,像树叶的随风吹动、水中甚至还有鱼游动。这些细节也看到《重返帝国》在美术层面的用心程度。
在我深扒了《重返帝国》的美术制作团队后,才发现早在21年的时候,《重返帝国》就官宣了克雷格·穆林斯(Craig Mullins)担任游戏的艺术视觉顾问。熟悉CG绘画的玩家和知友们,一定听过他的大名。被人誉为是“CG绘画之父”的Craig Mullins,早在1987年就开始尝试数字化绘图了。而作为一直与《帝国时代》系列有过合作的Craig Mullins,在2021年就开始正式担任《重返帝国》的艺术视觉顾问,并创作了原创插画,展现出来《重返帝国》中诸位领主的英雄魄力,并还原游戏宏大的场景氛围。
从这幅主视觉来看,我们看到三个文明的领主各自展现出来他们的魅力,画面的三分割也看到各个文明的主题色、主力部队的形式和各自的文化源头,无论是辨识度、艺术性,还是作品所传递的宏大场面以及史诗感,整个KV都可以称得上是尽善尽美。与此同时,因为穆林斯本身承担了《帝国时代》的美术工作,因此在风格的衔接与适配上,《重返帝国》也实现了对《帝国时代》美术精髓的保留与传承。
而《重返帝国》的音乐层面也下足了功夫。《帝国时代》系列主题音乐的创作者Stephen Rippy、顶级音乐后期公司Skywalker和Formosa的加入,还有维也纳交响乐团的演奏,《重返帝国》试图都在证明着自己在音乐层面的不含糊。
而当我进入到游戏中,《重返帝国》清晰的音质配合多文明风格音乐的融合,就如同我当时第一次进入《帝国时代》的游戏世界,就被里面壮阔的音乐所征服一样,历史感与厚重感营造得很巧妙。游戏的音效也是格外的清晰且真实:风掠过树木沙沙的声音、冷兵器金属碰撞的声音,还有天气变化时的声音反馈,都体现出来游戏的质感。
除了美术和音乐之外,游戏的考据也非常优秀:源自罗马帝国的拜占庭,其甲胄一研究能识别出来;而源自西欧、尤其是法兰西文明的法兰克,重甲骑兵和步兵的存在就让人梦回那场百年战争;源自中国文化的华夏更不用说,弓箭、盾牌、建筑,以及一个个源自中国历史的名将们,都在展示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总之,在细节层面,《重返帝国》执行得也相当不错,还是非常推荐大家在游戏上线后去亲自体验感受一下的。
说了这么多《重返帝国》的内容,似乎都是在“夸”。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内SLG这个品类市场趋于同质化,是有其自身的优势在的,甚至说这个壁垒并不好打破:
游戏之间能够无缝切换,玩家不喜欢SLG A游戏,去B游戏基本也毫无压力;走格子的模式玩家也非常熟悉,游戏的玩法十分直接,且学习成本非常低;同时由于是拼强度,所以整体上对于玩家的操作和策略的硬性要求不高,简单来说就是上手难度低。
你认可也好,不认可也罢,国内SLG这个市场实际上是一个“存量市场”,跟如今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别无二致。所以,整个市场所争夺的并不是“如何扩大用户的基本面”,我相信每个想玩SLG的玩家都找到了自己中意的那一款;更多是选择如何能从别人家抢到用户,实现游戏之间的转化。
但《重返帝国》更像是把那些对《帝国时代》有想法的玩家、或者是那些无比怀念RTS的黄金时期的玩家们、或者是对于罗马文明和西欧文明产生兴趣的玩家,纳入到SLG这个大家庭的游戏。这个过程需要市场来进行验证,毕竟玩家的确是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操作。
可是,如果市场能够认可这样“活策略”“不走格子”的《重返帝国》的话,说不定未来国内SLG游戏会按照这个模式继续发展下去,《重返帝国》无疑有引导趋势的可能。
所以我更倾向,不管你是否玩过这类游戏,如果你对SLG游戏感兴趣的话,最好还是试一试,毕竟实践出真知,只有玩了才知道这款游戏究竟适不适合自己。
深圳房价的天花板不是一个价格,而是一种状态。
什么时候,中国的发展基本到位不动了,深圳城市到极限了,大家不愿意来深圳了……那个时候,自然房子就到头了……否则,全中国的财富、人才、资源向着一个小地方集中,就是房子都是空的,也不可能便宜下来……
郑妮娜力是中加混血。
她的姥姥叫郑凤荣,是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田径运动员。中国跳高第一人,曾受到周总理亲自献花。她在中国这边的血统是什么级别的?心里没点数?我这句血统,可不是单纯的指字面的DNA,也是指使一个人归化的吸引力。来自家族,来自文化,来自成就和历史。
更何况,加入中国籍是她从小的愿望,并且在三年前就已经完成国籍变更,做了法律意义上的中国公民。
她哥哥叫郑恩来,是冰球运动员,这名一听就知道受谁影响了吧。在姥姥郑凤荣80大寿那天宣布要做中国人,比郑妮娜力归化得还早一年。
这是多正常的事啊,加拿大媒体为什么要诋毁呢?
我看是新疆造谣颇有成效后,诋毁上瘾了。
甚至于这个乱港分子还大言不惭地用谣言责问起了郑妮娜力,说什么:如果你知道中国在“系统性地强奸和折磨”维吾尔妇女,你还会入籍中国么?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我很重视这波抵制的原因,因为谣言中伤成本太低的话,就可以无限复制。果不其然,这两件事开口就能联系到一起。
他们觉得不能接受,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有些加拿大人没见过什么正经华人,以为聒噪的港乱分子就是主流。甚至还可能把那个给市长当小三的贪污犯女儿当成华人模板了,以为曲婉婷这种黄皮小清新只要聊聊环保,爱爱动物,整个人皮肤都变白了。仿佛拿民脂民膏出来媚自己的才是真华人,其他一律算是假的。
那些不够反华的华人,在他们眼里略显纯度就不足了。
谁才是大多数呢?
我们都明白,但夜里猛搞曲婉婷的市长们是不明白的。
这位小姐姐只是个朴素的混血儿。不仅有一身黄皮肤,还有个英雄一般的外婆,自然就跟外婆的国籍去了。这种事没有任何奇怪之处,也毫无诋毁的必要。
设想,如果在深圳卖烤串的奥巴马兄弟先加了中国籍,再回到美国籍,又有谁会苛责他呢?
中美交恶之刻,谁会有脸去说这位老黑不懂中国的政治?他需要懂吗?
抛开人才定位,卖烤串的和七项全能的人又有什么不同?自由选择和自己羁绊更深的国籍,再自然不过。
如果只看人才流失就阴阳怪气,那只能说这个移民国家被“人才净流入”这件事惯坏了。根本受不了移民输出国比以前更有吸引力这件事,从自己这儿多走一个人才都受不了。这太小家子气了。
郑妮娜力英文名叫Nina Schultz,这姓氏一看就知道其父有德国血统。他父亲也确实是德国人。她父母辈不过是一个移民嫁给另一个移民的故事,无非是来早来晚的原因。一个德国人和一个中国人借你加拿大的地方留下点美好回忆罢了,到底欠你啥玩意了?一个自诩自由的移民国家,有什么资格在这种问题上说三道四的?
只在人才来的时候谈自由,人才一走自由就抛诸脑后,这根本不是自由国家,这是NM貔貅。
自由是价值观,不是攫取资源的工具。
那些信以为价值观的朴素孩子,自由得离开了。
你们应该高兴才是,因为她理解自由真谛了。
你哭毛呢?
没见过这么骚的人,没见过这么快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