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通过“爱”别人的方式来确定自己是存在的,通过“爱”别人的反馈来确定自己也是被爱的,通过“爱”别人觉察到自己也是“别人”中的一份子,从而才能让自己对“被爱”合理且心安地接受。通过付出“爱”的同时体会到自己身而为人具有“爱”他人的能力与价值。
可以下一个暴论:你所做的事情越靠近你的主导功能擅长的方向,你越容易从中获得正向的能量,越容易从中得到满足感,越有持续下去的动力和更高的效率。“高阶”与“低阶”,更主要取决于内在发展与整合,对自我的定位与认知,接纳与延伸。
所以在这之前要说明一点的是,INFJ的能量来源并非取决于和谐的氛围,或者“你爱我我爱你,xxxx甜蜜蜜”。能量主要取决于Ni与是否生活在Ni相适应的环境。沉浸在Ni世界里,在Ni指引下生活、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进行创造、思考等等,这对Infj来说可能才是更为重要的,甚至最重要的。不论这个指向,是想在家带孩子做饭钩毛线,还是想要外出打拼事业,为人类做贡献还是提升自身。不过,爱别人,爱一个具体的人,只是Ni的锦上添花,不能去过实现Ni能力的生活,就像“无法说服自己接受不愿意的事一样”,这才是最煎熬的,而不是有没有人来爱。反之,在任何关系里,假如将注意力过多集中在外界,无法回到Ni中(比如看书、沉浸在艺术或者其他个人偏爱的事情里),集中在对某个人的关照上,同时又处于想要回到做自己的事的Ni状态里又与感受他人、担心与他人分裂而得照顾他人感受的矛盾中时,反而会加速能量流失,感到身心疲惫,并不能因为与他人的情感连接而带来能量回馈。
INFJ最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反馈,是从自身热爱的一切里不断建构和自我延伸与精进的反馈,重要的是来源于精神的食粮,即使与他人建立某种情感往来最主要的也是精神的互动,而不是一味的关照,这是区别于Fe主导的核心所在。但困难也困难在,ni的选择与喜好,并不是很轻易就能找到,或者用世俗价值观来决定的。这也容易导致INFJ出现自我同一性建构困难的问题。“我们不愿意接受外界给出的要求与价值所在,但我们同样也不知道我们要什么。浑浑噩噩的生活我们不愿意这样,可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路。”自我认同困难成了笼罩在INFJ心中的一团挥散不去的迷雾。
当处于自身热爱的环境与事业中,物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INFJ很可能会选择切断与外界的联系,一心一意沉浸在其中,这时候才更能获得巨大的满足与幸福感。比如某新闻中提到的去世的女富豪,几十年未曾出过家门,去世后人们发现她的家里摆满了她热爱的从世界各地收集的各式各样的娃娃、名贵的小提琴、各式各样的艺术珍品(不得不说这也是我理想的生活,看书,学习,搞艺术等等等等,而不是出门社交),沉浸在这种精神创造的世界里才是最美妙幸福的。将Fe长时间暴露在外,无法关照建设自己的精神领域,会带来疲惫与枯竭感。
因此令INFJ或是其他人困惑的地方在于,在尚未向内探索、也未经历三四功能整合的INFJ身上,不论是他们自己,还是其他人(哪怕是咨询师),都很难确定,INFJ真正热爱,真正能从中获得精神满足感的东西是什么!“不知道”,“无法洞察自己的热爱与需求”,这对尚未发展成熟,尚未形成稳定内核的INFJ而言几乎是硬伤。察觉不到自己喜好,而且通过外界关爱获取的能量能真正用来补充自身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无法通过自己的内在获得能量,这将会是是导致内心贫瘠的关键。
接下来的话,“缺爱”,首先是作为旁观者的角度,认为INFJ是缺爱的类型。然而INFJ缺不缺爱,或者说,能不能意识到自己是缺爱的,自己付出爱的背后其实隐含着“想要被爱”的需求,这个大概就因人而异了。因为INFJ更善于用正面的形象、正向的情感去伪装、掩盖自己,善于压抑自己负面的情感、善于压抑自己的需求,甚至有时候,对于自己的欲求与负面情感是羞于承认的,INFJ似乎觉得,只有一直保持体谅、理解、共情他人的状态,才能像得到应有的奖赏一样得到“爱”,才能在得到他人的回馈时候心安理得地接受,而他们对自己,是处于“我不该想要这个”“像我这样的,不该想要那个”的状态中的。这或许得归功于他们过于严厉的自我与超我。一些INFJ的生长经历,是常年处于孩子的合理需求被否认、被打击、被压抑,没能被积极满足的状态中的,久而久之,这些声音内化成了INFJ在面对自己的需求时的自我否定与自我攻击。有时候,他们自己“不能”承认自己需要伴侣、需要他人的关爱,便转化成了对外界的愤怒与控诉:“我对你这么好了,可你从不关心我,你从不考虑我,你作为xx(母亲、朋友、伴侣)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这种非健康状态下的INFJ,似乎是要求他人做到自己想要的事才能被感受到爱,似乎是真的在控诉自己的委屈,可是对他人愤怒的背后,隐含着的是INFJ无法面对、无法直白地说出自己的需求的愤懑。对他人发火倒不如说是自己跟自己怄气,“我想要一个人待一会儿”,“我想要干自己的事”,类似这样的需求,处在一段关系中的INFJ很难直接进行表达,表达自己的需求被他们当做是对关系的破坏,是对另一个人的压制。可是时间久了,他们自己的需求被压抑、得不到满足与释放,就转化成了对外界的批评与攻击。看,不是“我”需要爱,是别人没来爱“我”,别人不会为“我”考虑。
“爱”,或者“不爱”是一个非常玄妙的东西,起码对于INFJ来说,“无我”是常态,爱世界、爱人类、爱宇宙、爱地球,人人都是父母兄弟的普世主义关怀背景下,自己也是成为这样集体中的一份子来爱的,似乎这样自己也是能合理得到“爱”的。INFJ付出“爱”的背后隐含着一种“我”不配得到爱、“我”不值得被爱的否定,一方面,不把“我”当作存在的实体去爱,不让“我”察觉到“我”作为人的个体存在会让“我”有安全感,另一方面,“我”意识到“我”有需求却无法表达,依然要压抑着自己的需求来使他人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对“我”也是很大的消耗。
压抑状态下的INFJ和九型人格中的2号类型的不健康状态很相像。这时候付出的“爱”不再是自由的,不再源自他们所信仰的美德的价值,他们的注意力从做好事转到不断确认他人是爱他们、对他们有感情的。
最佳状态下的INFJ在“爱”与“付出”的方向上更接近最佳状态的第二型人:爱与不爱是自由的,他人回应与否也是自由的。他人可以在自己的天空下成长,即使这意味着他们日后会离开。他们已经明白了要关注自己的真实感受,明白了要真正地关爱自己。善待自己并不是自己是自私的或害怕这样做会疏远他人。付出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强迫。越是知道如何为自己付出,就越是能快乐地为他人付出;待人接物越是谨慎,就越是谦虚;众人给予的权利越多,自己的需要就越少;越是不刻意寻求他人的爱,他人就越会爱他们。这时候,对于“爱”来说,他们已经不再渴求从他人那里获取爱,他们能诚实地评价自己的需要并应对这些需要,有的人还能更客观地看待和回应生活中他人他人的需求,有时他们认为他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什么也不做。
以上是来自《九型人格:了解自我,洞悉他人的秘诀》中,关于第二型的第一层级的描述。当然了,这里仅仅用于描述INFJ的“爱”与“奉献”。“神秘而强大的内心”更可能取决于对自身Ni的发掘与确定。这时候的INFJ或许在外界眼里是执着且坚定的:“我知道我喜欢什么,我知道我是什么样的,我知道我未来的路如何行进,我知道我的人生方向是什么,我知道我将如《鸢尾花》一样探寻到属于我自己的内心最隐秘的角落,那里我将看到真正的我自己。”
也许也会像荣格所说的那样:“我的一生是潜意识自我实现的过程。”或者:“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记得昂,INFJ的能量来源,并非依赖于与他人的情感联系与和谐关系的有爱回馈,这一点对Fe为主导功能的类型更为适用。INFJ的能量更多取决于对Ni的实现与践行,对理想与信仰的付出,对自我内在发展的实现,而非单纯的付出“爱”与得到“爱”,单纯的“爱别人”与“爱自己”。践行Ni,在Ni的世界渐行渐远,在Ni的指导下创造生活,这才是更为满足和快乐幸福的,哪怕这中间没有任何可以建立“有爱”关系的人,也可以一直保持内心能量的富足。
而infj的神秘且强大的内心,来源于对自我的洞察,“除非我们已认识了自己,否则不可能真正地认识他人;除非我们认识了他人,否则不可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在通过“理解”的方式与外界交互建立联系的过程中,INFJ形成了自己透过表象探寻内隐动机的独特视角,不仅用于观察别人,也用于观察自己。在这样与自我内在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发现了“我”的信仰所在,“我”的内在归属,从而以践行的方式对外扩展,用于建设外界环境。
像武志红老师在“墓志铭练习”中所说,“高明的观察者”这个形容对于整合了三四功能的INFJ来说可能也毫不为过。
intj不会追星,追星的一定不是intj。我就把话撂在这儿,谁赞成谁反对?
说intj慕强所以追星的,你是不是对“强”这个字有什么误解?供人玩乐的戏子叫“强”?给我整笑了。
另外,请部分人分清“追星”和喜欢明星的区别,再说自己追不追。如果分清了两者还坚称自己追星,那就是误判自己的mbti类型了,请你再去多做几次或者做更权威的测试吧,别硬给自己贴标签了。
去他的友善度,二次元里我也不想要什么友善度,拔了网线谁认识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