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元素周期表几乎无关,主要取决于你敢声称什么程度算“大同小异”。
例如,你可以声称“生命的基本功能就是自我制造,新陈代谢与自我复制依赖自我制造”。这话是正确的,但是你接下来就可以说自我制造直接关系到生命的定义,能被定义为生命的东西在这方面必然有相同点,这就是大同。这大抵没什么意思就是了。
又例如,你可以声称人体跟植物、细菌、病毒什么的都特别像:分子膜裹着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的混合物。显然,地外生命若是分子组成的,能这样描述的结构也不会少见到哪去——你开心就好。
如果你觉得“长得像美国科幻片里换了个发型的人类演员演的外星人那样”才能叫大同小异,那就危险了:
地球生物“趋同进化”的前提是十分相似的环境和遥远的共同祖先留下的相同的物质基础。
现实中,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跟地球环境完全一样的行星,你无法期待已知的行星上自然产生的生物在物质基础和演化历程上与我们相同或高度相似——生物是复杂系统,初始参数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差异都可能造成发展方向的重大变化。
所以,从宇宙中任取一个有生物圈的星球,用肉眼看到的东西像地球生物的可能性不大——当然,肉眼看得见的光合生物、辐射合成生物大抵会有采取分形构造的类型和成片漂在液体表面上的类型,用显微镜看到的微生物则大抵有熟悉的球状、杆状、念珠状之类。
无论形状如何,外星生物在总域级别乃至更高级别的生物分类上跟地球生物不同。
至于科幻影视里的表现,对演员来说,通过化妆、皮套与少量的电脑特技来扮成类似人形的样子比较容易,难度远低于扮演原生质泡泡、飞天史莱姆、太空八爪鱼、百万个发光的球体之类;对作者、设计师、化妆师来说,与皮套外星人相对的外星生物形象,是基于科学或基于猎奇需要的海星异形,和表现宇宙的黑暗与未知的异怪憎恶。在漫威电影与超级英雄漫画里出现这种东西较为不适当,可能吓跑部分观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