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进化论和自然选择学说,蛇群中会随意的突变出各种个体,然后适合生存的活下来,不适合生存的死掉,完成进化这一过程。
呃……不是这样的啊。
不是说突然就有一个和大家完全不一样的个体出现就进化了,也不是说谁比较不适合生存谁就会死掉的。自然选择过程中被淘汰的并不是个体,而是基因型。相比较之下更有优势的基因型在生存、繁衍方面可能只比原本的基因型强一丢丢,它们之间的差异可能也只有一丢丢,但一代代的叠加下来,拥有优势基因型的个体逐渐变多,才导致了基因频率的变化,也就是发生了进化。
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优势基因的个体才能活下来,没有优势基因的就会挂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会正常的产生后代,可能每一代中优势基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只增长了万分之一甚至十万分之一,但上百代之后,优势基因的个体反而成了种群中的大多数。
另外就是,进化的过程往往也不是单个基因的频率变化,而是很多位点的不断集成,共同导致了某个或某些性状的变化。
因此,这个过程是需要很多代的叠加才能产生质变的,确实有一些过渡型的化石被发现,比如恐龙进化成鸟的过程中就有过渡型的始祖鸟、中华龙鸟、孔子鸟等等,题主所说的长着后腿的蛇类也是属于这种。但是在同一时期,其他个体都还具有某种显著性状的情况下,就有个体完成了进化的情况,应该是不可能存在的。除非是穿越回去的……
抛砖!
前面 @090811mario 关哥提到过天义初螈的多指多肢现象,题主可以看看。
至于化石中的畸形个体,其实也蛮多的,我举几个例子。
两个脑袋的爬行动物
这是一件非常微小且有趣的脊椎动物化石,出自于我国东北下白垩统义县组。化石物种应该是凌源潜龙(Hyphalosaurus lingyuanensis )的幼年个体或胚胎,这是一类生活在早白垩的离龙类,半水生生活。化石展示出了在现代爬行动物中非常常见的轴向分叉(axial bifurcation)畸形,甚至在化石中出现了两个脖子。
病变的脊椎
离片椎类(Temnospondyls)是古生代与中生代重要的两栖动物类群,是早期四足动物的代表类群。在对这一类群的研究中,发现了大量脊椎病变的个体,揭示了四足动物在脊椎演化与病变情况——根据这项研究,四足动物脊椎的先天性畸形病变似乎是一个根本性的困难,以至于到了全新世,两栖动物的脊椎畸形病变率也没有变化。
昆虫的大规模畸形
在蒙古Shar-Teg地区发现了大批量的昆虫化石,他们生活在侏罗纪与白垩纪的交界期,种类涵盖了蜚蠊目、螳螂目与毛翅目昆虫。其畸形主要呈现为翅脉几何结构的变化,有翅脉缺失以及合并。这种畸形主要与气候变化有关,在现代昆虫中也非常常见,如低温导致的蜜蜂翅脉的增加、突出与缺失,这反映了J/K界线的温度变化。
一条不幸的鱼
这是一条来自3.8亿年前中泥盆的胴甲鱼Asterolepis ornata ,它的胸骨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病变,腹外前侧板(anteroventrolateral plate)基本与正常情况下的结构背道而驰。这被认为是脊椎动物先天性畸变的早期例证。
根据这篇文章的统计,在所有主要脊椎动物类群的化石中都有发现先天畸形,且其主要畸形形式与现生脊椎动物一致(牙畸变、头骨畸变、肋骨缺失或增加、椎体发育不良)。但脊椎动物的畸变在化石中还是较为罕见的,由于化石材料的不完整性,畸变的偶然性,因此很难用现代流行病学的方式去研究古生物的先天畸变情况。相较于肿瘤等其他疾病,先天性畸变发病率低,偶然性大,并且由于其严重影响生存能力,因此大多无法活到成年。不过在一些情况下畸变也会成为选择性优势,只不过在化石中难以确认罢了。
当然,如题主所说的,某一只有两条后腿的蛇突然突变掉了后腿,这个我们肯定很难判断这是新物种还是畸变个体,除非我们发现了大量的同种化石,这些化石有明显特征支持其为同一物种,并且发现其中有个别失去了肢体,我们才能有证据去怀疑这一两个是畸变个体。此外,在四足动物的畸变类型中,丢失肢体是及其罕见的,所以想要在化石中发现这个痕迹,几乎是不太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