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看过The First Cold War这本书,其实很容易意识到,虽然书名叫做“第一次冷战”,但是实际上这里的“冷战”这个词的定义是非常特殊的,至少是非常狭义,非常不原教旨的。如果要玩文字游戏,大概可以这么表达:奥威尔笔下的冷战或者丘吉尔眼中的铁幕,其本质是冷“战”;而戴维斯和特兰尼在本书中强调的“冷战”,却是“冷”战。
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奥威尔在1945年提出的冷战概念,本质上是战争。在意识形态上,在经济上,在文化,交通,法律到任何能够想象的领域内,苏联为代表的东线盟军和英美为代表的的西方盟军此时在主动地释放敌意。双方在军事上开始备战,在文化上对外彼此渗透,对内积极镇压,在基本政治观点上激烈交锋——除了“热”战这一真真正正的鸣枪放炮的战争以外,其他一切整体对抗的条件都已经成立。这就是“战争”——只是不同于1914或者1939/1937,没有硝烟而已。战争已经降临,对手已经“宣战”。事实是否如此,事实何时变成这样是另一个问题。但是奥维尔是这样想的。
而这本书里的冷战侧重点完全不是这一点。
本书里详细分析了1917年美苏立场,尤其是题目中标明的威尔森的立场。而结论是,威尔森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对苏敌对,之所以威尔森的对苏政策是“冷战预演”是因为他不把苏联当做一个国际伙伴和国家来看,不把苏联视为一个国家,而是视为一个对象——威尔森认为苏联的存在是一种威胁。他既没有对苏形成正常的国家间交流,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对苏替代政策。当大战还没有结束,俄国革命爆发的时候,威尔森政府没有立刻做出反应。既没有有效接触俄国新政府也没有积极干预之与其敌对。到了俄国内战中,威尔森政府既没有支持红军,也没有有效地支持高尔察克。其有限的干预来源于国内和国际的压力。这个结论实际上已经很明显地指出了上面的小小文字游戏背后的问题:威尔森政府在对苏“冷”战,但是他们绝对不在对苏冷“战”。双方文化交流仍然存在,民间缺乏敌意,经济合作仍在持续,军事干预和封锁不存在,彼此军备竞赛更是幻想。
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本书对冷战这个概念的特殊认识,所以不难发现书里没有讨论其他一些真正的冷战中很重要的要素:经济上的封锁,文化上的敌意,意识形态上的本质不同,以及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如何深刻地影响了各国内部的公众观点等等等等。结果就是,只有我们狭义上理解冷战为“缺乏合作和接触,彼此缺乏信任”时,书里的前提才成立。一旦冷战的概念拓展到了“军备竞赛,文化渗透和政治对抗”这些领域的时候,书里自己的论述就会开始反驳自己的立论。
这话可能不该说,但是我的感觉是:这本书整体评价(非常)一般,主要是因为标题党。我本人也倾向于同意。内容可以看,也很好,但是绝不可以被标题党唬住。因为标题/结论和内容缺乏坚实的逻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