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外国妈妈带娃很轻松,我国却很难? 第1页

           

user avatar   le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外国妈妈带娃是不是很轻松,我觉得也不尽然。美国女性为了带娃而辞职在家的比例也不少。

不过,我国很多的带娃理念,也确实需要更新,否则肯定会感觉特别累。我看到很多家庭带小孩,主要问题都是:工作量过于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其他人实际不参与;拒绝使用现代的工具和服务;给孩子代劳太多,没有推动他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老是怕孩子无聊,什么时候都要有人陪他玩,干不了别的;老是想带着孩子玩,而不顺其自然地让他自己玩。

我就一一来讲讲我的方法。


首先,带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

爸爸参与带孩子和不参与,工作负荷完全是两个样子。

一个人带娃,就算是全职在家,都容易吃不好睡不好。但是两个人带,两个人都能吃好睡好,只要来个老人帮把手,爸爸妈妈两个都可以全职上班了(上幼儿园以前可能需要两个老人)。

大家都参与带娃,有个好处就是小孩子不粘某个具体的人(身体不好的孩子除外,生病容易让小孩粘具体的人),就是谁带都可以。现在我、我老婆、家里的老人、雇的保姆,都能带睡、带玩。这样就不会有一个人过于疲劳。

带娃睡不好是最难受的。两个人交替来,就能保证睡眠。睡眠好了,情绪才能好。夫妻关系才有保障,对孩子的耐心也更多。


第二,尽可能地使用现成的产品和服务,不要和自己过不去。

这个问题好多答主都说了,从奶粉、成品辅食、外卖,到纸尿裤,到洗衣机、烘干机。带娃的事情很繁杂,在财力范围内减少工作量是第一位的。

顺便说一句,小孩子虽然平时饮食要注意,但偶尔吃个外卖、快餐真的没什么大不了。忙起来了,或者没时间做饭的时候,就不要勉强自己,否则自己手忙脚乱、休息不好,小孩的作息、饮食规律也容易打乱,最后就是累得半死,还鸡飞狗跳,完全不值得。点个外卖吃一顿不会有什么问题。当然,就是别吃那种不知道根底的单纯的外卖商家的外卖。平时自己点这种外卖也还好,但是小孩子吃了,你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拉肚子。吃知根知底的老餐馆或者大的连锁餐馆的外卖,基本不会出什么问题。


第三,建立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减少工作量的关键。

我认为这是重中之重。

因为孩子在不断地成长,过去他做不了的事情,多长几个月可能就会做了。但是由于惯性,我们在带孩子的时候,很容易不断地替他代劳。这一点可能爸爸会比妈妈做得好,这可能是因为爸爸天然就相对偏右下角这种(“赶紧给我飞,小表砸”)

反正我但凡发现我儿子能做点啥,就要让他自己接着做,尽量不代劳。

比如说洗手。

他到差不多三岁都是大人给他洗。后来我发现他能自己模仿着搓两下,我就开始抓着他的手腕来带动他的手来洗手。然后给他讲我在干什么,让他把我说的话和动作建立起联系。

“搓搓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另一个手背……好,手指缝搓搓……好啦,把水关了,来擦擦手。”

洗了几次以后,我就让他自己洗,我说话来指挥。基本也是说一样的话,主要是让他知道该做什么了。现在他大体已经洗得不错了,我只是偶尔觉得要纠正一些动作的时候再介入。

包括自己吃饭,自己脱裤子、提裤子、穿鞋。尽可能让他自己做,大人只做他暂时还不会做的部分。大人做得越少,就越轻松。其实,小孩子做这些事情,他也很新鲜,挺开心。

这里的诀窍就是在代劳的时候,大人一定要一边说一边做。

很多人会以为小孩子什么都懂,不做只是不愿意做。其实不是,小孩子哪能理解那么多,他有可能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不知道你想让他怎么做。你代劳的时候描述自己的动作,就能让他把动作和语言指令联系起来。后续他能做的时候,你立刻就能用语言指导他做。指挥一阵子之后,随着他认知能力成长、动作便熟练,他可能就会自己独立做了。

整个过程就是:代劳->一边描述一边代劳->部分指挥(或者捏着手做)部分代劳->单纯指挥->让他独立做

不要指望你一遍一遍代劳之后,小孩子有一天就突然开窍了,从完全代劳突然变成了自己独立完成了。必须要有一个平滑的过渡过程。可以参考《情境管理者》(并不(ー_ー)!!)

有时候小孩不太愿意自己做,就是要撒娇让大人做。这时候不要妥协。有一阵子我的小孩不愿意自己脱鞋、穿鞋。他就趴在门口不起来,哼哼唧唧,或者不脱鞋就要跑进去玩。那我就蹲在门口陪他。如果实在是熬的时间有点长,妨碍了做别的事情,或者小孩的情绪确实不好,那也不要完全代劳,完全可以我捏着他的手来把事情做了,或者我做一部分,再让他做一部分。总之不要完全代劳。

总而言之一定要培养、鼓励小孩子自己做事情。不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第四,小孩子其实啥都没见过,你觉得无聊的事情,他们可能会觉得有趣。

之前我犯过一个错误,就是以为小孩子只会觉得出去玩、看书和玩玩具才有趣。其实他看你刷牙、换衣服、做饭都会觉得很有趣。

我一个人带孩子的时候,要带他(两三岁)出去玩,就先给他换衣服,然后我去换衣服。我换衣服的时候,就和他说,来来来,看爸爸换衣服。他就跑到衣帽间看我,然后自己还开衣柜门看来看去。

你干你的事情(比如做饭、收拾房子),他经常也会看得津津有味,或者到周围搞七搞八。只要不搞出危险,就还好。你也可以给他讲解一下,他可能会更感兴趣。如果能指挥他参与进来就更好了。


第五,小孩子有点小磕小碰或者身上弄脏,真没什么大不了。

等小孩两岁以后,好多精力都花在了盯着小孩上面。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很多时候摔了一跤问题都不大。

先判断一下严重不严重。没有大哭,一般就不严重,就和他说说。“还疼不疼呀,爸爸/妈妈给你吹一吹。”之类。抱都不用抱。他说不疼了,就过去了。赶紧转移视线,玩别的去了。

如果确实哭起来了(就不是那种没有眼泪的“假哭”),就抱抱,吹吹,很快也就好了。不哭了就转移视线,玩点别的。

除非是真的摔得很严重(比如出血了或者有骨折/脑震荡/脑出血的风险),才需要赶紧做些特别的处理。

一般家里把棱棱角角都贴上防撞海绵,把尖锐物品收起来就好了,不怕他撞到哪里。可以放松一点让他跑来跑去。

身上衣服脏了就扔脏衣篓,顶多一天洗一次。一般两三天洗一次。小的汁水、尘土没那么大的必要一定要洗,可以坚持一阵子。和大人用一个洗衣机其实问题不大,顶多就是用儿童洗衣液。

我小孩很小的时候就被照顾得过于精细了。无论他手上沾点啥,大人都立刻给他擦掉。导致他就比较不愿意用手拿东西吃,进而影响了他对独立进食能力的学习。后来花了好久才改掉。一开始搞得太精细,结果就是后面反而要花更多的时间。


第六,小孩子其实自己也可以玩。

好多家长心特别重,一定要陪孩子玩。其实没太大必要。孩子稍大一点,逐渐就能自娱自乐了。你就在旁边看着就行了,他需要你的时候会来找你。你给他及时回应就好。没必要时时都带着他玩。要鼓励他自己画画、搭积木。你在旁边正好刷刷手机,也算有点自己的时间(但不要太入迷,他寻求你的帮助或者关注的时候一定要立刻回应)。


最后就是规律作息、规律饮食。

身体健康的宝宝(三岁或更小),如果不是太娇生惯养,通常情绪上来了或者哭闹了就只有两个原因:困了或者饿了。根据他正常的作息时间和上一顿吃饭时间里可以就能判断出来是困了还是饿了,对症下药就行。

小孩子不能理解自己的需求,经常会胡乱提要求。不舒服的时候,就是要求一些之前让他感到开心/舒服的东西,但实际上这些东西并不能解决他的痛苦。我的小孩之前哭闹要喝奶,结果喝了奶还是闹,最后发现是困了。有的时候是哭闹要玩玩具,或者别的什么,最后发现是饿了。

掌握他的规律,能减少很多麻烦。


user avatar   pei-41-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海外夫妻俩带四娃(0-6岁)答一下。“轻松”的中心思想就是“糙养”。

衣:

全家衣服都是洗衣机、烘干机。包括很多人接受不了的大人内衣裤、袜子、婴儿衣服、各种毛巾、浴室垫子、抹布什么的都是丢到洗衣机里洗。袜子、内衣裤之类的每人常备10套,浴巾一次买30条,每天洗完澡都换;5张床,15套床上用品每周换;无数条抹布,脏的油烟什么的厨房纸擦,抹布基本用一两次就丢到脏衣篓里;这样东西都不会太脏,也总是有换的。浴巾,床品之类的基本都是白色的或者浅灰色,方便放消毒液漂白水。洗衣机,烘干机几乎每天都在转。

食:

每胎都是母乳亲喂到1岁半,所以也没买过奶瓶、消毒柜、益生菌等等等等,真的就是因为懒。吃饭只有老四8个月还需要喂一下,其他仨自己吃,偶尔做比较昂贵的食材会硬喂几口。小的主要吃成品辅食。他现在大概每天2-3罐,外加一些别的比如鸡蛋、新鲜时蔬、奶酪、燕麦之类的。除了方便省事外,我感觉喂成品娃不吃不太容易生气,如果精心做了半天不吃就很不爽。不过这边也还是有很多妈妈们自己用有机蔬菜、肉做辅食冻起来,我也会做给娃。平时都买有机果蔬,可以放心带着皮吃水果,或者生食蔬菜。大的孩子我唯一要求就是肉都吃了(当然实在吃不下就算了)。蔬菜随意,米面类的在我家都属于“奖励”,给的很少。一般一天只有晚上会开火做个肉,蔬菜都是切切生吃(我们家只有我吃炒熟的菜,我也很不理解)。中午酸奶,水果,面包抹花生酱,奶酪,坚果之类的随便吃吃。早餐蛋、奶、肉、水果。夏天没有胃口就打奶昔喝。反正每天种类丰富,热量和营养够了就行。基本都很快搞定。我爸来我家玩我教他做意大利面、牛排之类的,他也感叹“老外小孩”真好糊弄,随随便便就是一顿。其实我做饭都算复杂的了,年纪大了养生不太爱吃各种添加剂的加工食品。这边超市里有大量的速冻半加工食品,我上学时候就靠那些活,扔烤箱加热下就好。而且我去过好几个老外妈妈家里,他们墙上都有菜谱,每天吃什么都是固定的,买菜做饭完全不用动脑子(这个我也觉得很夸张哈)。吃完饭,我家娃会把自己的菜渣倒到垃圾桶,自己的餐盘放到水池里,然后全部洗碗机,一次洗不完就放在水池里,下一波再洗。现在孩子们会帮我清空洗碗机。零食我们家不太囤货,出去玩会买冰淇淋,甜点之类的,或者和孩子们一起做。家里常有的囤货只有坚果,水果干,果泥、肉干之类的。

住:

就是北美那种普通的独立屋。在家鼓励他们使劲蹦哒消耗体力,偶尔我躲在地下室做做手工,心脏也经常被他们震的咚咚响,每次上楼都要做下心理建设,经常脑补那个小说《蝇王》。。。。我们家玩具超级多,以前给他们一个屋子玩具全堆里面,一个星期收拾一次,后来那个屋子渐渐失控。。。现在我就让他们一人挑1-2套玩具,剩下的全放地下室,玩完了收拾好才能换下一套。至少有下脚的地了。。。夏天,其实四季都赶到院子里挖土,不管怎么脏,都是闭眼扔洗衣机。洗不出来的污渍不勉强,出门穿的干净就好。院子里玩的鞋子都是那种橡胶鞋,玩完了在院子里水管冲冲就好。

行:

7座,每个娃都坐安全座椅。自己开车一拖四都可以出门。到处都是无障碍设施,再加上人口密度低,自己带娃出门精神上不会很紧张。

每天晚上7点开始洗漱,仨大的扔浴缸里玩20分钟,然后淋浴自己冲冲,一般不需要大人帮忙了。老四我老公洗淋浴的时候带进去一起洗。刷牙晚上我帮着刷,早上全部自己刷。基本8点就全部上床。周1-5大人讲故事,周末看动画片睡觉。早上孩子起得早5-6点醒,他们自己画画、看书什么的,老三自己换尿不湿。我们一般8-9点醒,我做饭,老公带娃。最重要的是小朋友活动的地方一定要安全,不让娃碰的东西锁起来。我每周运动6天,45分钟-1个小时。2胎的年代我还每周去几次健身房,现在全部改家里了,总之很多东西规划好,虽然手忙脚乱,一地鸡毛,还是可以实现的。

我们家糙养的孩子们,除了体检从来没见过医生。老大印象中发过两次烧,在家吃退烧药好了。剩下几个孩子连药是什么都不知道。

其他方面,社会整体对娃比较宽容,比如前一阵吵得火热的妈妈带男童去女性洗手间,还有什么公共场所喂母乳之类的,这种事情在这边不会被骂。当然这边家长整体素质也比较高,不太会放纵孩子在外面打扰到他人。(我补充下,这边家庭厕所并不是到处都有的,比如我的家庭医生和牙医,他们的诊所就是在普通写字楼里面,完全没有家庭厕所。妈妈自己带着4-5岁男孩去女厕所是很常见的。如果让孩子自己在女厕门口等妈妈,有些路人可能会陪着孩子一起等,有些直接就报警了,赌不起。)

我几乎每次带娃出门都会有好几个人跟我说“You have a beautiful family”,虽然很多人说老外虚伪,但是我就喜欢听漂亮话哈哈。作为独生子女一代的80后,我没孩子之前非常不会跟小朋友聊天。这边年轻人都挺会逗娃,让我蛮惊讶的。我怀第一胎的时候,在家无聊陪我老公出门送货收过几笔非常大的小费,一次送700多刀的货,客人写支票直接写$1000,最高一笔直接给了500刀的小费。我们的工作平时一年下来都不会收超过50刀小费。不过这个待遇就享受了一次,后面3次怀孕就没有再一起去了。第一次带娃去商场洗手间换尿不湿,有个阿姨洗完手要用烘手机,用之前问我可不可以,我当时还不懂马上回答当然可以。结果她一用娃就吓到大哭,她马上跟娃道歉,然后没干手就走了。带孩子们去买冰淇淋碰过有人帮我们买单,超市结账碰过前面的人问我们可不可以给娃买巧克力(收银台旁边放着的),今年圣诞节还在超市碰到一个老奶奶硬塞了20刀给我让我给娃买礼物(当时就带了一个娃出门,没好意思说家里还有仨),每次去好市多到门口检查小票的人都会在上面画4个卡通给4个娃,碰上某些大师,他们会画很复杂的图案,等的过程我都怕后面排队的人着急。出门收获很多友好。然后全职妈妈群体比较庞大,不会被看不起,自己照顾自己的娃,从小就培养好的习惯。即便是有老人帮忙,都是孩子妈妈说的算。

不过这边最大的育儿压力也来自外界。比如小朋友太多蛀牙可能会被牙医/幼儿园老师举报给儿童保护组织;在家吼孩子/小朋友哭太久/10岁的小朋友自己在家都可能会被邻居报警,他们是真的会进行调查,甚至把孩子带走。那种吼孩子做作业的视频妥妥的虐待儿童。国内你被邻居大妈啰嗦几句不给孩子穿袜子什么的,最多就是你理论不过生闷气。在这边别人觉得你有问题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大的麻烦。即便最后自证清白,过程也会让你身心疲惫。


说下关于儿童保护组织。我有个朋友,早我几年生娃。那时候国内管的不严,很多人怕痛都选剖腹产,她也非常想剖,但是这边没有正当理由都是顺产的。她就骗产科医生她非常焦虑,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什么的。产科医生也给她推荐了心理医生,最后因为情绪问题也给她剖了。但是医生同时也报告给了儿童保护组织,说她有情绪控制的问题。然后从她宝宝回家开始儿童保护组织就盯上她了,怕她抑郁症伤害宝宝。一开始是每个星期去家访后面是每个月去,好像一直到宝宝1岁。她家里有老人帮忙还有保姆,但是每次保护组织一来,她老公也要请假,全家人仔细打扫卫生,排练,怕说错话,仔细排查家里安全。对有新生儿的家庭来说压力是很大的。她后来说非常后悔,本来生完宝宝大家都很开心的,结果被这个组织搞得差点抑郁。

我看过很离谱的一个新闻,一个妈妈带大概8岁的女儿去补蛀牙,牙医说要补好几颗,费用比较高,那个妈妈就没当场补,想换家诊所对比价格,结果那个牙医就报给儿童保护组织,大概说妈妈不负责任,不给娃补牙。等儿童组织找上门的时候,这个妈妈早在另外一家诊所给娃补好了。按说这就是个误会,结果儿童保护组织还给留“案底”了。。那个妈妈也是投诉无门。

还有一个在本地华人论坛比较火的帖子,一位华裔爸爸妻子刚去世,儿子脸上有个红印,被幼儿园老师报给儿童保护组织。保护组织上门调查红印是怎么来的,这个爸爸就说不知道,小孩自己也说不清楚,就怀疑家长虐待孩子,孩子就被带走了。细节不知道,当时这个爸爸上网求助,看完特别震撼。

这个儿童保护组织恶名昭彰,绝对家长噩梦。不过真碰到状况还是会毫不犹豫报警。曾经某天已知邻居心情非常糟糕。然后我听到疯狂捶墙的声音,接着3岁小朋友狂叫。我马上报警,警察和救护车在几分钟内赶到,警察后来跟我说孩子爸爸心情不好在自己房间捶墙发泄,孩子当时和爷奶在一起,不过听到声音还是吓哭。他们检查了小朋友身体没有任何伤痕让我不要担心。

我生老四的时候,预产期前几天散步摔倒一次去了医院观察了俩小时胎心,结果3天后在家想擦玻璃,又摔一次还撞到肚子(脑子不好,我当时都想揍自己!),又去医院观察。我生的时候打了无痛,要裸背,护士看到我背上有个很大的蒙古斑,青色“胎记”,大概再加上之前摔了两次的记录。怀疑我被家庭暴力,我老公一直陪产,后来她们找借口把我老公支开,跟我好一个聊。我还Google给他们看蒙古斑,好一顿折腾。特别怕她们报警,我老公要是被带走调查,我只能抱着四个娃哭晕了。。。


谢谢大家喜欢这个答案,三胎的时候还写过一个答案,里面有大量照片,有兴趣可以看看哈

zhihu.com/question/2785


user avatar   simona-75-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在俄罗斯街边随手拍。

主要是看图1-5,图6列宁雕像只是证明在俄罗斯。

图4中的女孩子只有6岁,还未发育,所以如此穿,不要大惊小怪。

几乎没有大人在旁边看着目不转睛,只能看到一群几岁十几岁的孩子在尽兴玩水,玩滑板车,不带装备,不带技术指导。有孩子摔倒了,自己爬起来,不哭不闹。

国内城市里这样的景象很难见,如果在国内,大概率会发生这些:

  1. 我市在竞选文明城市,喷泉四周围起一圈漂亮的栅栏,仅供观赏之用。还立个牌子:注意安全,不得玩水。
  2. 广场人满为患,玩个滑板车,滑两步必撞人,孩子妈:“小心点!怎么又撞人了!再这么毛毛糙糙以后不让你玩了!”
  3. 不得穿泳衣泳裤上街玩水,孩子爸:“给我把上衣穿上,又不是游泳池,羞不羞!”
  4. 孩子想上街玩水,孩子妈:“玩玩玩,就知道玩,作业写完了吗?”
  5. 孩子爸:“暑假了,我给你报了书法班,围棋班,钢琴班,琵琶班。按时上课,多一个本事长大多条出路!上街玩水?你这孩子从小就不求上进呢?”
  6. 孩子妈:“儿子!我刚给你买了护膝护肘手套。你玩滑板车给我带上,要不膝盖摔破了!怎么?今天玩滑板车又没带护具?告诉你,再让我看到你不带护具,直接不让你玩滑板车了!”
  7. 孩子妈:“闺女要玩滑板车?你是女孩子啊?你看隔壁XXX多稳重,钢琴考过10级了,你怎么从小就不努力呢?滑板车是男孩子玩的!有点女孩子样可以不?”
  8. 孩子妈:“非要出去玩?行,让你去。但不准到街心喷泉玩水!你看新闻报道,小孩子玩水呛到容易出危险!”
  9. 孩子爸:“这孩子怎么就非要玩水呢?那行,我陪你去。什么?不用陪?不用陪别去,你那么小,自己玩水多危险!”
  10. 孩子:“放学我跟XXX一起回来,我们顺路!”孩子爸:“不行!我开车去接你!你没看新闻里,XXX的孩子上学路上被车撞了?放学就在校门口等我!”
  11. 孩子妈在喷泉边:“儿子!别往里面去了!里面水大,呲到你眼睛!”
  12. 孩子妈:“外面阴天!你要出去给我打伞!不打伞不准出去。”
  13. 孩子妈:“你看看你,一天就知道玩,疯疯癫癫成何体统!学校考试你倒数的,看看隔壁单元XXX,一个老师教的,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人家周末在家看书,你就知道出去疯!”
  14. 孩子爸:“行!让你出去。1个小时,晚回来这个月都别想出去玩了!”
  15. 孩子妈:“我为啥总跟着你?还不是因为对你不放心!你说你玩滑板车玩水,摔了呛了咋整?”
  16. 孩子爸:“那边是斜坡!那边砖不平!不许到那边玩,要玩就给我在这,要不就给我回家!”
  17. 孩子妈:“孩子腿摔了?赶紧叫你爸开车,送医院看看骨头有事没!跟你说多少遍了,不叫你玩滑板车,怎么就是不听!”
  18. 孩子爸:“明天我就把滑板车扔楼下储物室去锁门,我让你玩!”
  19. 孩子爸:“你这喷泉玩水有啥出息!喜欢水我明天给你报个游泳班,跟教练好好学,天天泡水里,喷泉就不要去了!”
  20. 孩子妈:“我早就说他他不听!那喷泉都是循环水,多脏,呛了水喝肚子里生病!”

......

前几天还有一个朋友,之前经常晚上和我们打游戏,最近好多天没见,忽然有一天上来了,愁眉苦脸,说话都有气无力。问其怎么了,答曰:“我孩子今年初三,学校让住校,我家离学校也就五六百米,我申请走读,学校不准。我真的不放心啊!今天第一天,我跑了学校三趟,就为了看孩子一眼。这老师也真是的,我刚跟孩子碰了2分钟,就把孩子叫走了!”

初三了啊,初三正常15岁左右,18岁就成年了啊,15岁还如此舍不得放手,唉,说什么好?难不成整个学校那么多学生住校,只有你孩子是亲生的?

所以以上就是,为什么外国家长这么轻松,我国家长就这么难。

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力管孩子一辈子,孩子的渴望,孩子的快乐,孩子的前途,请还给孩子自己!该放手就放手,教给孩子方法,而不是给孩子约束!

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这本书,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让家长学会该管的管,不该管的别虾管。

====================

我写这个回答,只是从我真实所见所闻,分析为啥国外家长轻松,国内家长累。特意发的国外街头照片来佐证,照片上这么多男孩女孩欢快玩喷泉水,是真实存在的,无论你觉得玩喷泉水是对是错,它都真实存在着,你的主观认识不影响事物的客观存在。

我并不是想说玩喷泉水正确,也不是想说玩滑板车不带护具正确,我想说的只是国内家长和国外家长的区别,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家长为什么又难又累。

即使不玩喷泉水,也可以玩别的水,也可以理解为玩健身广场那种公益健身器材,或者什么别的,任何事情都有潜在的可能危险性,在小区里正常走路都可能被楼上掉下来的空调室外机砸死,这是我周围真实发生的。你如果不同意玩喷泉水,你如果不接受不穿护具玩滑板车,想必你看了我写的,也不会改变你的观点,我也没要求你改变,我只是给你普及世界上还有另一种你没见过的形态存在着。

整个回答想说的就是国内家长操了很多不该操的心,所以他们累,仅此而已。评论区各种神仙跟我纠结喷泉水能不能玩,我对喷泉水能不能玩没有任何主观看法和评论,我想对这些神仙说阅读理解没学好,请回学校重新学。


user avatar   qiu-jiao-tu-zi-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国难的根本不是带娃。而是带娃过程中与家人与传统的各种矛盾。

如果一个人带孩子,熟悉了孩子的作息规矩,完全可以在孩子醒的时候陪孩子玩一玩,做一些轻松的家务,在孩子睡着后完成一些耗时的家务。带孩子出去遛弯的时候顺便买菜,节奏掌握好其实很轻松愉快。

但是现实中带孩子好像总是搞的一地鸡毛身心俱疲,其实原因大部分并不在孩子身上。

首先就是一些传统思想。

夏天孩子不能吹空调,不能穿少,导致孩子很热或者出痱子,造成孩子爱哭闹睡不好增加带孩子的难度。

还有是过分迷信手工制品。尿不湿不透气,要用传统的尿布,换的多还要清洗晾晒,耗神费力。

总觉得洗衣机不够干净,孩子的衣服一定要手洗,花费不必要的时间精力。

有现成的米粉,果泥等辅食,但是总觉得这些不好,米粉要自己做,水果要自己榨。其实自己家做出来的米粉并不能满足孩子的铁元素需求,自己做的果泥如果不是当时吃完储存不当,反而可能滋生细菌导致孩子拉肚子。

过度清洁。地板一定要加消毒液手擦,奶瓶玩具每天消毒,这些都要花去很多时间。其实如果家里的卫生条件不算差,过度的消毒根本没有必要,而且妈妈越在意干净,宝宝接触的环境过于清洁,反而容易造成以后接触外部环境后体质差容易生病。奶瓶玩具正常的清洗晾干完全足够了。家中环境只要正常打扫,家庭成员从外面回来及时换鞋换衣服洗手,有一些灰尘也没事,不用过度紧张。

衣服扔给洗衣机,清扫交给扫地机器人,买一些现成的辅食材料没关系,看好配料表挑好品牌。不想做饭就点个外卖,家里的一些比较重的清洁整理工作,实在做不过来就找一下钟点工,也没有多少钱。但是换来的充足睡眠和精神放松是无价的。

还有一个让所有新手妈妈都头疼的事情,就是家庭成员之间对于带孩子这件事的意见不和。

妈妈觉得孩子热了,老人觉得孩子怕冷硬要穿衣服。

妈妈知道孩子快到休息的时间了,家里其他人想跟宝宝多玩一会说孩子明明很活泼,结果错过哄睡的时机孩子闹觉,妈妈哄睡艰难。

妈妈觉得家里的环境足够安全,可以给孩子去爬去探索,其他人觉得太脏,一定要抱着孩子不给他自由活动。

妈妈想要规范孩子饮食控制零食,家里其他成员经不住孩子要求给零食给水果,导致正餐和奶吃不下。

这些例子太多,估计每个妈妈都能说上几个小时不带重样的。

这样整天闹心不断,带孩子怎么可能轻松。

所以国内的妈妈们带孩子,缺少的就是充分借助科技的力量,和家人的理解。能花钱就不动手,家庭其他成员尽量不要干扰妈妈带孩子的节奏和方法,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讨论,不要在妈妈带孩子的时候偏要对着干。这样带孩子会轻松很多。


user avatar   summer-ge-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以前在一个英国家庭寄宿过一年,他家孩子当时两岁半、四岁、五岁半三个,妈妈全职带孩子顺手读了个函授硕士,爸爸每天去另一个城市上班早出晚归。

衣:每天晚上全家的衣服一起扔洗衣机洗一洗,最多分个深浅色。然后一堆扔到烘干机里一起烘干。烘干完成之后一般就跟烫过差不多了,就叠好放起来就行了。

食:早上孩子自己吃自助餐,牛奶、果汁、麦片、面包片自选。他们爸妈爬不起来。中午一人一个三明治,全家加上我一共6口人,十分钟就能搞定。再给装上一包零食和一个水果,全家午餐搞定。晚饭孩子吃炸鸡块或者炸鱼条配水煮蔬菜,有时候吃意大利面,有时候烤个pizza,一般半小时搞定。他们爹妈经常带着我等孩子睡觉之后偷吃大餐……晚上8点之后是家长的二人世界时间,我一般就识趣地跟孩子吃炸鸡块去了……

一天用过的锅碗瓢盆全部扔到洗碗机里晚上洗一次就可以了。

住:三个孩子还住在一间房间,每天7点浴缸里放点水,三个孩子吃完饭就自己去泡一会儿玩玩浴缸玩具,然后自己去淋浴刷牙睡觉,只有在他们提出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们的妈妈会提供帮助。8点之后不管他们在卧室里睡不睡,反正不能开灯不能发出声音……他家住的房子有三层,每周末爸爸在家的时候我们三个成年人会一起打扫卫生,换洗床单,这就是比较大的活了,不过英国比较干净吧,空气里灰尘不多,除了厨房之外的地面都是地毯,吸吸地毯擦擦灰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行:出门坐车三个孩子都捆在后面的安全座椅里,吵是吵了点,但是家长就不需要不停的安抚他们。三个孩子都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除了小女儿穿连裤袜需要妈妈帮忙,出门前都是自己穿好衣服准备好。

差不多了吧,基本上中国家庭最花时间的就是吃和打扫厨房了,还有坚持给孩子手洗衣服的……只要能看得开,放过自己,规矩立好了,养个孩子也没啥好累人的。



user avatar   ge-lu-m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再次更新:刚才看到一个知乎上一个宝爸说他的娃娃三个月开始睡整觉被评论一通骂说他误导别人让父母焦虑。再次体现出来中英文互联网育儿界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英文google搜娃什么时候开始睡整觉(连续6小时),第一个答案就是斯坦福儿童医院的,3个月或者体重达到12-13磅时可以开始睡整觉。我娃的儿医说的是娃体重14磅以后身体就可以连续睡6小时不需要喝奶了(当然我妈带娃操作不了,我妈是个焦虑的人娃一有动静就要抱来喂奶。但是很多美国妈妈是可以的)。其实我娃15个月时睡得比那个答主家17个月的娃还好,正好在推荐睡眠时长偏低的位置,但是其实已经长期严重缺觉了。每天大概比他需要的睡眠少了1-2个小时。体重和技能半年没怎么涨医生差点以为我娃fail to thrive。其实他就是缺觉。他的睡眠需要正好在推荐量中间那档,一天12-13个小时才够。哪天少一小时都得闹。

我又用中英文各自搜了一下娃何时独立吃睡。英文搜出来第一页基本上都有 top 2医院或者疾控中心的回答:6-12个月可以分房,9-12个月开始自己吃饭。中文搜的话第一页都是门户网站的编辑写的文章,并没有医学界说的话。搜出来就是两三岁上幼儿园才能不喂饭。我觉得中国父母比较苦的就是中国的疾控中心,儿童医院,协和之类的并不会在网上从医学的角度给意见。大家网上看见的大多数信息都是半桶水公众号和编辑发的。并没有什么卵用。

养娃像做饭,你家怎么做是你自己的事。不过如果是问医学上的建议的话,医院只考虑你的娃这个年龄身体和技能发育到什么程度了,具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有没有风险。美国医院评估完就是这个答案。过了这个年龄,大多数娃已经准备好了。食材已经备好,烧不出来这个味道的别赖别人了。

--------

更新:本文论点:因为中国婴幼儿跟西方娃比起来睡眠时长更短并且睡眠问题更多。主要体现为晚上上床时间晚一小时且不能独立入睡。

首先,这意味着妈妈要每天多花两个小时照看娃和哄睡。对大部分情况来说,晚上9点多,西方娃已经自己在自己房里睡着一个小时了,西方妈洗完澡已经在看书刷剧做睡前瑜伽,这时中国娃刚刚躺到大床上等着妈妈哄睡。

其次,更多中国娃有睡眠问题意味着更多妈妈休息不好,更可能抑郁。

最后但是影响最深远的是,由于更多娃长期睡眠不足引发了更多娃的情绪,行为,学习和社交,甚至发育问题。妈妈可能会面对一个哭闹更多更不肯配合的娃。

所以我国妈妈更难。我说的是作为一个群体跟西方比较有更多问题,并没说每个中国娃都有这些问题。我只管对一个群体下结论,不管为个体提供解决办法。怎么养娃是父母自己的事情,需要定制化服务请找专家。

以下是知网截下来的相关研究:

我国学龄前儿童每日平均就寝时间为21:39(SD=0:42),晨醒时间为7:38(SD=0:42),夜间睡眠持续时间为9:34(SD=0:44),日间睡眠持续时间为1:32(SD=0:44),日总睡眠持续时间为11:09(SD=1:00),而夜间睡眠不足(<10 h)和日总睡眠不足(<11 h)的发生率分别为62.6%和39.9%。总体睡眠问题(CSHQ总分>41)相当普遍,发生率为88.6%,以睡前阻抗(59.9%)、睡眠焦虑(49.4%)和日间困倦(21.4%)最为常见。

更新一个上海交大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研究链接,样本包含一千多个1-23个月的上海婴儿,结论是中国娃睡眠时长比美国娃短且问题更多。其中2/3的娃有睡眠问题。7成的23个月的娃跟大人同床:

全文要付费看。但是免费的摘要里面也提到,作者认为中国娃的睡眠时长缩短是受到跟大人同床,以及中国父母的养育模式影响造成的。

这个回答本来说的是婴幼儿的睡眠问题。不过我也想补充一个小学生的。下面的链接是一个中美小学生的睡眠问题对比。两国分别有500个小学生完成同一套睡眠问卷。中国小学生在所有纬度上睡眠问题都比美国小学生严重,并且每天少睡一个小时。中国娃白天犯困的主要原因是睡眠时长不足。主要睡眠问题是上床时间不规律和害怕一个人睡。看起来中国娃普遍不能独立且规律地睡眠的问题,相当部分会从婴幼儿延续到小学时期。西方养育方式下在婴儿期差不多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至于小学生睡眠时长不足,就不再是父母的责任,而主要是学业负担重的原因了。

pubmed.ncbi.nlm.nih.gov

美国的研究显示睡眠是影响娃脾气的一个独立因素。4个月时候的娃无论好带难带,在3岁时如果睡眠超过12小时每天娃都是好脾气的,反之好脾气的娃睡眠低于12小时也会变坏脾气。

Children with persistent sleep problem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behavior problems, especially tantrums (P < .02) and behavior management problems (P < .01), than were children without persistent sleep problems (P < .02). They were not more likely to have fears, anxiety, or other behavior problems measured by the Behavior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有长期睡眠问题的三岁娃跟健康娃比,出现更多行为问题,更有可能大发脾气。定义睡眠问题请参考下文链接中的中国儿童健康睡眠指南。并不是总时长达标就可以。9点后睡,夜醒,不愿上床,上床20分钟以后睡不着,早上自己起不来,白天犯困,睡觉打呼噜都是睡眠问题。

香港的研究显示四五岁的缺觉儿童在适应学校的得分上更低,注意力更差,更加多动。

中国妈妈如果没有让娃自主规律早睡也不要慌,这是整个亚洲国家的普遍现象,日本的研究也是反正大亚洲婴幼儿都9点多睡,都比西方国家晚一小时,比新西兰晚2小时。而且大都是跟大人同房同床。家里越挤娃睡得越晚。香港和印度的幼儿甚至平均10点半睡觉。这些数据只有跟西方国家比的时候才显得问题大。跟周围人家比比可能就差不多了。看西方主流育儿书发现适用不了业很正常(除了西尔斯推荐跟娃同床的之外。然而西尔斯也不算主流因为西方跟娃同床的是少数,她的同床主张也违反美国医院安全睡眠的建议。西尔斯是美国育儿界的李子柒,觉得我们要返回工业前的生活,她参照发展中国家的育儿方法,比如全家睡一床(因为穷),比如用背带背娃下地干活。看着很有情趣,操作起来累人)。

韩国关于本国和亚洲以及西方国家的0-3岁娃睡眠比较研究发现韩国娃睡眠时长比西方和亚洲国家都更短,上床更晚,睡眠问题比西方娃多。研究者担心由于睡眠质量跟心理,行为,学业表现的关联,韩国娃的心理健康风险比西方更高,但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下图中P-A是亚洲国家,P-C是西方国家。

我是一个居住在美国的妈妈,也是个数据科学家,但是我不是睡眠专家。数据和研究是用来比较两组数据的区别,找出相关原因来解释现象。不是为每个人提供最合适的解法。如果主流育儿法没有解决娃的睡眠问题,那就需要寻求专家指导,甚至花钱定制专属解决办法。上网看文是没有用的。

本文提出的晚睡影响健康的观点主要来源于《婴幼儿睡眠指南》以及提及的论文,并非答主自创。感兴趣的人可以自行买买书看。要求一篇知乎回答说清一本书三章的内容是不切实际的。如果你看完书还有疑虑,可以写信给书的作者自己书中提及的研究者要求答疑解惑。本文的中国儿童睡眠卫生指南也有作者的姓名和工作单位,有疑问也可以问他们。有疑问就去求证。有反对意见就要举证。嘴炮是没有用的。

有人提到说晚睡的娃更胖是我自己编的。以下是书中照片,提到四五岁的娃,9点后睡的等到青春期比8点前睡的肥胖率翻倍都不止。不想用美国的结果的话可以看下面链接中国疾控中心的结论:睡得少的儿童更容易肥胖。别的论据我就不一一拍照放上来了。有问题的人还是得先买本书看,或者搜一搜论文。我理解网民的困惑,因为中文互联网上的信息很匮乏。科学育儿的信息又不多。中国人做了研究先发的也大都是英文的论文而不是中文的。导致学术界和中国普通网民的认知鸿沟巨大。我支持中国人用中文发论文。




原文:

坐标美国。我娃一岁半以前我妈带,一岁半以后送托就是我跟老公带。对此我的心得就是因为中国娃普遍睡眠不足所以难带。睡够了就好带了。我妈走了以后我们让娃早上床一两个小时,每天八点上床自己睡并且定时睡。瞬间解决了八成的问题和哭闹。娃从难带变成了好带,带娃从苦役变成了乐趣。并且这个转变几周内就完成了!娃送托前半年经常生病,但是即使生病也没有以前苦恼多。我这才知道原来让娃睡不够,比娃生病还难受!

最近看《婴幼儿睡眠圣经》里说亚洲娃所有年龄段都比欧洲娃少睡60-120分钟,比美国娃少睡40-60分钟。若不是亚洲娃天赋异禀,就是他们长期灾难性地睡眠不足。中国的研究显示并没有什么天赋异禀,中国的婴幼儿八九成有睡眠问题,在美国只有两成。我的同事的娃从幼儿到中学都是七点半到八点半上床的多,如果有哪天小学生sleep over玩到10点,那就跟大人熬夜一样第二天又蔫又易怒。我的娃两岁,哪天9:15上床第二天一早上都脾气不好且粘人。我妈带他的时候平均10点上床,长期崩溃状态。假如大多数中国娃都是9点以后上床,那可不就是长期难带嘛!

亚洲娃的特点是啥?并不是鸡娃,只有中韩学龄儿童会被鸡娃,其他国家和年龄段并不会。亚洲娃的特点是跟大人一起睡!由于亚洲居住环境较为狭窄,可能没有多余的房间给娃,传统文化也是娃跟大人同房或者同床。这就很悲剧了。因为娃要将就大人的时间作息。大人天生有云雀有猫头鹰,本来睡得就晚,九点甚至11点上床的都有。娃娃适应不了晚睡的,娃全都是云雀。娃的睡眠节律是被昼夜交替节律,一般六七点就该上床了。但是因为跟大人同睡被生生拖到九点以后,大脑都发育不好,各种问题比如食欲不振,情绪失控,无法集中注意力,有社交和行为问题,长得更矮更胖等问题都出现了。中国自己的研究也证明了这点。中国娃并没有抵御晚睡侵害的能力。

--------------------

下面是中国官方的0-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跟美国的也没啥大区别。美国儿童需要的睡眠质量,中国儿童也需要:


以下是国内2016年的研究。结论就是中国娃婴儿期就没有外国娃睡得好。我家娃婴儿期时就发现他比邻居同事朋友家的都难养!而且难养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外部环境或者家里缺少空间和机器。这个变量因为他是我妈带的!就这么简单!我妈为了带娃上了两年老年大学母婴课,跟随大师学成了优秀课代表。当时我一边母乳一边全职工作一边读硕士根本没有时间关照娃。老公一天上十几小时的班。只能信任托付给我妈这个母婴护理优秀课代表。结果全家折腾,没有一个人开心。我妈走了没几周,我跟娃的元气都慢慢恢复了。即使前半年全家生病也比家里有个闹腾的娃睡不好要舒服得多!我没有怪我妈的意思,毕竟养娃也不是她的责任。她尽力了就是这个水平,而且她在国内见过的娃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并不知道怎么科学带娃。


国外研究显示大多数婴儿在3月龄时平均夜醒已降至1次,4~5月龄时最长连续睡眠时间已超过500 min,大部分婴儿在6个月时能够实现连续不间断睡眠8 h[9-11]。而本研究显示婴儿在1岁时仍有2次夜醒,夜间连续睡眠的最长片段不超过350 min,仅50%的6月龄婴儿可达夜间连续睡眠5 h,婴儿夜晚肢体活动水平未随年龄逐步减少(尤其男童),说明本组婴儿夜间夜晚连续睡眠的能力比国外形成相对较晚,与全国研究结果一致[5],分析考虑可能与研究手段、中外文化、育儿传统习俗以及种族不同有关。曾有少部分研究提出Actiwatch可能存在高估儿童夜间觉醒时间和活动水平,以及低估总睡眠时间的局限性[12],为此,本研究只与使用同类Actiwatch监测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以避免不同仪器监测结果可能不一致的影响(本研究缺陷是未能同期使用PSG监测仪进行比较)。此外,Actiwatch的参数均来源于欧美数据,是否适合中国人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有研究表明婴儿的夜间睡眠66%被环境影响,22%~30%由遗传因素影响[13]。我市儿童睡眠时间调查显示婴儿的睡眠时间受到夜间喂养、同床睡眠和频繁护理等因素影响[14]。母亲或代养人常因焦虑、抑郁、紧张或儿童睡眠喂养知识的缺乏,会在婴儿稍有肢体活动就误解为清醒,或婴儿稍哭吵就怀疑其饥饿,而给予搂抱、走动、喂哺、把便和共睡等过度夜间处理。本研究对比了第10天和第28天的各项重要睡眠参数,发现满月时的夜间连续睡眠能力和睡眠效率要比生后第10天低,考虑可能与满月庆生、回娘家等生活环境改变有关,也进一步支持环境对婴儿睡眠的重要影响。因此为了促进儿童良性夜晚睡眠模式的建立,需对家长和医务人员加强有关睡眠知识和睡眠卫生的宣教。




我找了两个样本都是几千的研究。彩图是中国娃上床时间,黑白图是美国娃睡着的时间(仪器测出来的,比实际上床时间晚5-20分钟左右)。美国三岁娃中位数晚8点睡着,晚上睡11个小时,白天1.5小时。中国三岁娃9+2=11小时(差不多1/3中国娃每天睡不足10小时没有达标),每天比美国娃少睡1.5小时。入睡时间也特别惨烈,美国娃8点就睡着了,中国娃九点多才上床(大半中国娃没有9点以前睡着,入睡时间一样不达标)。





我国内同学的娃和知乎上父母的发言跟国内的研究结果一样的,国内的幼儿会拖到九点多睡觉。那国外父母8点基本就是自由活动时间了当然轻松啦。轻松的也不光是外国父母,外国娃也更健康更轻松。每天多睡半个小时都能观察到正面影响,何况人家是每天多睡一个半小时,一年547个小时。另一方面来说,长期慢性缺觉的影响对娃和父母都很不利,短期看就是父母和娃休息时间不够,情绪和注意力不佳。长期看影响娃大脑和身体发育。有趣的是缺觉不会影响重复工作,大脑犯困时也可以按着惯性干活儿的。但是涉及到复杂思考的时候,缺觉的大脑表现就不如正常大脑了。嗯,比如说上大学或者高考的时候。

睡眠能力也是要培养的。最佳培养年纪就是婴儿期。一个失眠的大学生,婴儿期大多也睡不好。不幸的是中国的父母没有得到很好的指导培养婴儿的睡觉能力。美国娃2-6个月大部分都可以晚上睡整觉无需夜奶,9个月几乎就没有要夜奶的了。我娃的儿医说,13.5斤的娃晚上就可以睡6个小时不需要喂奶了。6-12个月分房,85%的儿童都睡在自己的房间里,犯困就放小窗,自己哄自己睡着。中国娃1岁还有很多要起夜两次,睡眠能力还不到美国3-6个月娃的。大家觉得外国人带娃比中国人更轻松,那是显而易见的。外国娃每天十几个小时自己躺床上睡,大人可以休息干自己的事情。娃睡够以后活蹦乱跳也不想挂在父母身上,醒着也轻松。



今天我问一个自己带娃,没有老人和保姆帮忙的美国三娃母亲,她的娃多大开始睡过夜。回答三个娃都是三个月大就开始,往后除了长牙那几天之外夜间都不会醒。操作方法就是尽早培养规律作息,这样娃自己习惯到点就睡了。等娃只用喝一次夜奶的时候就分房了。没有很刻意的睡眠训练。但是如果娃哭闹什么办法都哄不好的话她就把娃放在安全的地方自己去洗个澡。15分钟以后回来娃就已经睡着了。她的方法也跟主流育儿书里差不多。挺容易操作的。Baby wise和baby whisper两本书里也是说按照年龄让娃规律入睡,娃身体没事的话睡觉时间少干扰娃。问题就解决了。两三个月开始睡整觉很普遍。如果是高需求娃,四个月以后也可以训练睡整觉了。是不是比中国人轻松多了?



育儿风格也是影响上床时间的重要因素。家庭怎么育儿是自己的选择,不过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就像不同的饮食习惯带来不同的体重一样。拿我认识的人举例子:

三岁双胞胎的中国妈妈:娃9点上床算早的了,经常10点11点,假期回老家还有到2点的。那她们不肯睡还不是只有大人轮流陪她们玩咯!又不能逼她们睡!

孩子已经成人的美国妈妈回忆育儿经验:娃喜欢固定的时间表,娃不喜欢变化。每天都是一样的时间做一样的事这样他们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样他们比较有安全感秩序感。要让他们知道夜晚时间是严肃的时间。睡觉点之前给他们你所有的爱,但是过了睡觉点没有人陪他们玩。他们可以不睡,但是只能呆在自己房间里面,里面又黑又安静。


user avatar   chen-xian-sheng-78-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大堆电器不用(洗衣机、干衣机、洗碗机),非要作贱自己,搞什么手洗,还要区分什么内衣、外衣、袜子,形式花样一套一套的。请记住,手洗远远不如机洗

外面买房子,洗衣机、干衣机、洗碗机都是标配了,尤其是【独立干衣机】,许多人总拿它跟洗烘一体机混在一起谈。

国内的洗碗机还在折腾什么洗碗槽的洗碗机,这玩意直接就应该13套起步,8套那种是单身狗才需要的东西。

而且这些东西跟房价比起来,贵吗?完全不贵的好吗。

吃东西的话,我举例加拿大,由于家家户户有一个垃圾桶,而且这个垃圾桶还要求垃圾分类,你没有分类好的,人家可以不管你,而且每周有固定不同时间收不同垃圾。因此,家里都尽可能不买带壳的海鲜、骨头多的(比如筒骨),最好是那种吃完盘子都是干干净净的,这样就尽可能减少了厨余垃圾。

所以,什么面包、三明治都是很受欢迎的,这些食物几乎不会产生厨余垃圾,做起来不仅简单,还营养。早上带孩子就折腾这些简单的食物就应付过去了(三明治中间夹着鸡蛋,还配着奶,营养价值可比喝粥强多了)

至于国内带娃吃东西讲究的毫无科学依据的“营养学”,张文宏医生说少喝粥,吃鸡蛋喝牛奶,许多人听了都要跳起来了:

一个个搞得不仅不营养,还折腾自己。何苦呢……至于鸡蛋、牛奶的营养的科学依据:

明明反渗透膜的过滤水都有了,非要凉的白开水。匪夷所思的是,哪怕桶装矿泉水,居然还要烧开了再凉了喝,简直了……这么能折腾,能不累吗?

明明只要有初中生物、化学就能自己搞明白的许多生活常识,一个个哪怕大学生了,还在看朋友圈那些完全不靠谱各种胡说八道的知识。


user avatar   hei-mei-de-jie-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住在美帝,家有一娃正在可怕的两岁。因为疫情,双方父母都来不了,只能我和我老公带娃。

我们带娃风格中不中,洋不洋的。

对娃没啥要求,佛系了。和国内朋友的小孩一比,简直没有信心。一朋友同岁的娃,古诗都可以背了,还会唱国歌。还有一朋友同岁娃,父母的名字,爷爷奶奶的名字都知道,说话可遛了。

带娃最辛苦就是睡不好觉,所以我们早早的睡眠训练了。

一岁前对娃睡眠训练,现在娃早已自己睡觉。晚上8点放床上,早上8点捞起来。半夜娃醒了,自己翻两下自己睡下。如果娃超过一小时睡不着,他自己会叫我们,我老公去拍两下,然后关门,娃自己睡觉。

午睡的话,娃自己知道累了,要去睡觉了。自己会要求去自己的床上睡觉。放在crib里一分钟入睡。

睡眠训练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让娃知道1.什么是睡觉,困了,累了,就是要睡觉了,而不是闹觉。2.到点必须睡觉,闹也没有用。

第二就是吃。

我每天基本算一下需要的蛋白和脂肪,吃到量之后,娃想吃啥就吃啥。吃冰激凌,吃糖都可以。但是甜食每天是有定量的(不过我给的定量的下线很高的)。

吃饭就坐位子上好好吃,不想吃就给我下去。吃不吃饭随便(因为有可能是我做的太难吃),饿了总会吃(他自己会去觅食的,家里有放食物的柜子,他可以自己选择)。

半成品也买,新鲜的也做。基本只有晚饭我才做点新鲜的,早中饭都是半成品或是速冻。

关于吃饭,佛系真会轻松很多。

我脑子里这么和自己说:人也是动物,哺乳动物。进化的时候我们也是饿了才吃饭,能吃饱饭其实也是这一百年来的事情了,到点吃饭更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了(为了干活方便)。以前人也是饿了才吃,不饿不吃。

更何况有时候我自己也有胃口好和胃口不好的时候。胃口不好的时候谁逼我吃饭我和谁急,更不用说小孩子了。而且小孩子还小,哪知道到点吃饭,他也不需要到点吃饭(又不工作)。他就发挥自己的本能,饿了找我要饭,还可以锻炼一下表达能力。

还有,吃饭,我也不基于吃饭,吃米饭或者面条必须有主食的餐。可能一顿饭我给娃吃盒酸奶加个香蕉,或者吃个鳄梨(他饿的时候真能一次吃一个,一个标准的avocado差不多300卡),或者面包涂点花生酱和巧克力酱,或者直接鸡肉捣碎了加点蔬菜,或者酸奶加点麦片,或者一块蛋饼,或者一个包子,或者几个鸡蛋,等等。

其实我不咋给我娃吃米饭,因为米饭都是碳水化合物,其他啥都没有。还不如面条,面条里还有点蛋白质。

我娃真的不要吃蔬菜,我一般也不逼着吃(貌似是人类进化余留,蔬菜一般能量很低,而且不熟悉的植物吃了,人可能会中毒,所以这是为啥小孩子不喜欢吃蔬菜的原因之一,长大了味觉就没那么敏感了)。我会悄悄捣碎加在肉里给他吃。实在不吃,我就给他每天吃维生素补充剂。

第三,卫生。

娃的衣服我集一周,然后通通扔洗衣机洗,然后烘干机烘干。

出门玩,脏就脏(我心想增强免疫力,反正他在外面吃土吃啥,从来没拉肚子过,唯一拉肚子是被病毒感染了),反正我是阻止不了他吃土的(这家伙猫砂都吃过)。我心想,大不了吃个打虫药就好了。主要是看着他不要乱吃植物(怕中毒)。

第四,给自己放假。

为了给自己放假,一岁半就把娃送去了托儿所。一周两天可以想干嘛就干嘛 (真想天天都送去)。娃送了托儿所,有些习惯就养成了,比如吃饭不绑着,也知道要坐着好好吃。

指挥老公干活,基本上晚上就是老公带娃了,洗澡,讲故事都是老公的活了。

找家政服务,找了阿姨打扫卫生,可以解放自己打扫卫生。

平时我就洗碗一天一次,早上起来稍微收拾一下,比如脏衣服扔洗衣篮,挡路的玩具收一下。

第五,能带小孩子出去玩就出去玩,出门玩放电多,晚上睡得踏实。

比如上35度,PM2.5超标,实在出不来门,娃要看电视就看电视吧。看电视还学了不少。看电视学习的东西比我教他更有效率。一般我和娃玩一个小时我就累死了,又唱又跳有蹦的,娃有时候娃还觉得妈妈好无趣。

第六,生病。

能吃药就吃药,能让小孩舒服就让他舒服,他吃了药,晚上可以好好睡,我和我老公才能好好睡。

比如湿疹了,就好好涂药。

比如咳嗽了,就好好雾化吃药。

比如过敏了,就好好吃抗过敏药。

没有国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忧虑吃药吃多了不好,用了激素药就不行。然后老一辈要中医调理,一会寒了,一会热了。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第七,安全

只要不是危急生命安全的,我都不管。

摔跤疼了就知道要好好走路了。摸了仙人掌被刺了就知道不能瞎摸了。玩水湿了衣服鞋子,就知道不舒服了就不玩了。


很多时候带娃累,其实都是各种小细节。比如我妈(视频里指挥)不想让娃弄脏衣服,然后不让娃自由发挥,娃就哭啊闹的,然后花时间哄娃。为啥不想让娃弄脏衣服,因为要洗衣服,还要手洗,晾干。娃一天又要换好多衣服,每天手洗真的既花时间又花力气。娃不能喝凉水,娃要裹成粽子,娃要清火避寒。。。。

比如我婆婆(视频里指挥)怕小孩这个摔那个疼,不让娃干这个不让娃吃那个。比如娃喝个水,用个吸管,第一个反应是娃摔了,吸管磕嘴皮子,所以不能喝吸管杯。吃饭让娃用勺子,觉得娃玩勺子会把自己戳死,所以不能用勺子。娃不能吃任何圆形的食物,比如葡萄,怕噎死。娃出门不能跑(最好也不能走路),因为会摔跤,会受伤。娃去游乐园不能上蹿下跳,不能爬,因为摔下来会摔死。。。


国内为啥累,每次我和我妈视频,我老公和他妈视频。我们就觉得真TM累。


user avatar   damon-dance-for-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国外的娃都是要干活的。按年龄来干不同的活。

比如晚饭,五岁以下负责自己吃饭,五岁的可以负责摆桌子,五岁以上负责端盘子洗碗。只有还在吃奶的宝宝需要照顾。十几岁的就直接辅助做饭了。

比如出去逛,能走路的就自己走路,能走得稳的就负责推摇篮车牵狗。妈妈走在后面看着就行了。在公园里玩摔了之类根本无所谓,不哭不叫,没摔断骨头就没关系(实际上小娃娃摔跤不可能摔断骨头,除非从三米高的器具上掉下来),痛了走走就行了,俗称walk it off.

换了天朝人,啧啧啧,一个娃走路旁边三个人围着,摔一下娃子包括全家一起哭嚎呼天抢地,吃个饭要靠喂到三岁,养个崽比伺候植物人都累,起码植物人不闹腾。然而这种精养出来的崽却还是废柴,远不如外国娃皮实,还患有各种精神疾病动不动要自杀,有什么用呢?哇哈哈哈哈哈

所以要养仔轻松很容易,伸手摸一摸,答案就在你的腰间。


user avatar   ark-88-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身在海外的全职奶爸,这题我会。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大家将就看。

其他国家的不知道,只说在新西兰看到的和自己带娃心得。

先说结论,经过这两年做奶爸的经历,和新西兰本地奶爸奶妈的交流,以及家庭医生的教导。

总的来说,国外的家长带孩子,主要贯彻一个方针“衣食住行简化,思想教育精致”。

衣食住行方面,其实国外家长像极了我们国内的农村人。孩子的衣服内衣袜子不但不会仔细分类,更不可能手洗。能跟大人衣服分开丢进洗衣机那就算是讲究人了。

我们家是孩子大人分开洗,洗衣液也分开的。家里有两个大篮子,刚好是洗衣机的最大容量,一篮子积攒满了就丢洗衣机。一般大人的三四天就洗一次,孩子差不多要攒一周。

吃的方面也是极为简单朴素。我去幼儿园看到其他小朋友的午餐盒,无非就是花生酱三明治,也有的就夹ham和一些沙拉的三明治,白煮蛋,超市买的酸奶,各种水煮的蔬菜,各种水果,牛奶。大致就是这几种,不会有特别复杂的烹饪。

喂饭在国外也是不存在的。我儿子一岁的时候开始让他自己吃饭,在新西兰算启蒙非常晚的了。我们一直怕他吃不好,而且把身上弄的很脏,吃个饭像是在洗脸。后来plunket的老师来做家庭访问的时候就聊到这个了,然后有点批评的语气告诉我们不该干预孩子自主进食,说影响大脑发育什么的。

后来我和别的爸妈交流才知道,他们是真的一开始就不会喂饭的,只要有牙齿了就给辅食,像意大利面这种东西,也不会喂,大人孩子坐在一起各吃各的。吃完就拿湿毛巾脸嘴手一擦就算完事儿,宝宝椅下面放一张防水布,便于清理战场。

新西兰父母普遍观念是“不吃就是不饿”,“孩子吃太多了,消化不过来”。

你去问儿童医生,基本上也是统一口径,让你先把零食断了,三顿都不吃再来看病。

我记得有个医生说,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撑不过三顿的,不要说孩子了,成年人的意志力比宝宝强多了,你照样也撑不过三顿。一般在第二顿的时候你的生存本能就会跳出来和你对话了,对你施法了,所以要是孩子三顿都不好好吃,那就要去医院看看了。

还让我们别担心一顿不吃就会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需要长期吃不饱或者吃不好才能导致的。一顿不吃不会让人瘦下来,反而下一次的进食身体会吸收更多储存更多能量,反正大致就是这个意思。总结起来那个意思就是,不吃就饿一下,只要不是长期饿着,偶尔饿一下是非常好的。

后来我也试过了,我儿子确实从来没有撑过第二顿,反复几次后慢慢对进食时间也有了概念,吃饭也变得规律。但是现在依然有极少数时候不吃没食欲,反正还是老样子,不吃就是不饿,绝对不强迫,断零食,没到饭点饿了就给牛奶。两年多来一直这样,体重从来没有掉下来过,反而一直是同龄人中比较壮实的。

其实吃和穿这两项简化后,就能节省出很多时间了。还有就是住方面,例如做清洁。我听说有的国内的家长每天都要做清洁,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我不做家里清洁,是我老婆做,频率次数跟生娃以前一样,一周两次,唯一不同的是换了一个比较贵的吸尘器。我儿子每天的常态就是把玩具乱放,倒不会把家里搞脏,偶尔会捣乱但也不至于让我们天天做清洁。

总而言之,我们家在衣食住行方面,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孩子降生后工作量稍稍增加,感觉只比养一只宠物要稍稍麻烦一点点。

体验最不好的,就是刚出生前几个月,儿子不能一觉睡到天亮,半夜要起来喂奶换尿布,其他方面,还真没什么不好的体验。

我带娃花费时间最多的项目,跟大部分新西兰父母一样,就是陪玩。不过,这其中我自己也在玩,也在放松。比如遛娃的时候我也是在散步晒太阳,去游泳馆和儿子玩水,去动物园喂鸭子,在家里有时候也让他自己玩玩具,自己看画册儿童书,我干别的。他午觉两个小时和晚上九点睡觉之后基本上我都是自由活动,我每天看电影追剧玩游戏一个没落下。 周末老婆在家,我自由活动时间就更多了。

今天写到这,改天继续

刚刚看了几个别人的回答,觉得分析的挺有道理的,特别是关于育儿观念不同而导致的内耗问题。

我们家在娃刚降生的时候,我妈也来帮个忙,大概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我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内耗问题,这种内耗不但存在于我和我妈之间,还有我和我媳妇儿,我媳妇儿和我妈之间。

因为育儿观念的不同,肯定会产生矛盾或者误会,这就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都去互相磨合理解包容。强势一点怕产生误会伤着感情,忍让一点又感觉对方的方法有问题会对孩子不好。小事情能忍则忍,原则性问题需要互相沟通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照顾对方感受,即便是这样,最后问题可能还是没解决。带娃变得不再纯粹,变成了人情世故。

这种情况在我们家没有持续多久。我妈帮了两三个月就回去了,我老婆也把育儿大权完全交给了我。之后就再也没有这些内耗问题了,现在回想起来,确确实实是轻松了很多。


————刚学会的分割线————

点赞三百多了,受宠若惊! 本人知乎最高赞答案啊哈哈哈哈哈。


留言有很多,我都看了,有的评论还是非常有启发性的。有空的话会尽量回复大家,一起交流。

这里再针对评论做一个笼统的回答,再发表一点本人之愚见。

我觉得国外带孩子比较轻松还有一个观念上的不同。

那就是“主体思想”的问题,换言之,就是这个家谁是主体,到底是围着谁转的。

别小看这个观念,这个观念的不同,会渗透到生活中的各种细节里,会潜意识的影响父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也会不知不觉地决定你带娃的工作量。

国内大部分的父母,即便不是非常宠溺孩子,或把孩子当做小祖宗养,但潜意识里还是把孩子当做家庭的主体。在很多方面是优先孩子,紧着孩子委屈自己,这几乎是常态。

我朋友曾经跟我抱怨她带娃很累,那时候她孩子很小。她说她吃不好睡不好,就连上厕所都上不好,上到一半孩子就哭了,她就得赶忙冲出去照顾孩子。问我同样的情况会怎么办。

我说我会让他哭,哭一下有什么大不了的?除非他有危险,否则我一定会先照顾好我自己,然后才是他。如果我像你一样,把自己逼哭了,那比他哭更糟糕。

当然这是个较为极端的例子,但是有一说一,国内大部分父母,或因为对育儿知识未知的恐惧感,或出于无法抑制的爱,亦或因为一些资本故意贩卖焦虑,导致大部分都把孩子放到最主要的位置,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没做好。

这种观念在新西兰是不太流行的,虽然国外的父母也有迁就宠溺孩子的情况,但是生活方式的大方向是以父母为中心的。他们普遍认为大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是远远比不过小孩子的,父母牺牲自己去迁就孩子是事倍功半的事情。

我们家的主体也非常明确,在需要二选一的情况下,我儿子可以得到优先权的一是拉粑粑这件事,这得马上换,不然屁屁会烂。

二是如果我察觉到他有危险的时候,这也是立即行动,这也不必赘述。

三是他的睡眠时间,这部分是刚需,保证充足睡眠,所以我也改变了作息时间迁就他。不过这一项也没有完全迁就他,不然他的理想状态是和妈妈睡。妈妈第二天要上班,我第二天白天还能睡午觉,所以这方面依然部分遵守主体原则。

我们家最优先照顾的是妈妈——我们家现阶段的顶梁柱,当之无愧的主体,其地位不必多言。其次是我——家庭管理者,首席大厨,金牌饲养员兼快递小哥。最后才是我儿子——好吃懒做,反复在法律边缘试探的无业游民。

我们很少牺牲自己的刚需去满足他。吃饭就是我们吃,他就吃,我们是不会牺牲自己时间,放下筷子去专门喂他的,他妈妈曾经怕他吃不好,尝试过喂饭,被我严厉制止了。他要怎么吃,吃多少,都是他自己会学习会摸索,目前结果看起来很好。

特别小的时候,我会专门给他做吃的。现在两岁出头,我都很少专门给他做饭了,都是我做大人饭的时候在放一些佐料之前,顺便分一点出来给他。现在是他妈想吃什么,我们就跟着吃什么,因为我不挑食,我啥都吃。

洗澡也是顺便给他洗,大部分情况下是跟着我洗,一天一次。除非粑粑漏出来了,另当别论,对,又是粑粑,我最大的敌人。有时候他在外面玩会把自己弄得很脏,我有时间就给他洗,没时间就擦一擦,等着我有时间再洗。

总之,他目前的需求的问题,基本上可以用“顺便”两个字来概括,这是主旋律。而大部分本地人确实也是这么干的,我觉得这种观念的不同,其实也跟文化有关系。众所周知,外国人(主要指白人)其实是非常自我的。相对亚洲的父母,其实他们对孩子的付出还是比较少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外国的父母其实很少有给自己孩子买房子的,就算是有钱也不一定会买,就算支持也是非常小的一部分,而且这其中还有很多不是赠予给孩子的,而是借给你的。

亚洲父母则不同,不管是中国还是韩国给孩子买房子都是基操,可能就日本稍微自我一点,但是像中国父母那样掏空家底给孩子买的,也是绝不可能的。

然而外国的父母付出的少这件事,其中的原因其实也不是什么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生存能力这种高大上的理由。说到底真的就是自我,也可以说是自私。不是没钱给孩子买房子,就是不想给,自己挣来的自己先享受,你想享受就自己去挣。

其实以此就能看出东方和西方父母对于自我牺牲的看法是有很大差异的。我个人认为,大部分国内的家长也符合这个理论,和外国人比牺牲太多了,太在意,太小心翼翼了,太委屈自己了,所以我觉得如果各位想要轻松带娃,其实不妨也让自己少牺牲一点,这或许对自己对孩子都不是什么坏事。

————————————————

两千多赞了....现在已经不是受宠若惊了,而是瑟瑟发抖。

评论里让我说说“思想教育精致”

首先这个话题其实有点偏题了,跟带孩子累不累没什么关系,跟节约时间减少工作量也没什么关系。

所谓的“精致”,其实也就是较真。指老外对孩子品德教育这方面比较上纲上线,不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怕麻烦也不怕花时间,不会轻易动摇,和衣食住行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其实这方面我觉得也没什么好说的。因为目前国内这一代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父母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其实已经很好了,素质也不错,跟国外差异不大。

例如正在阅读此答案的各位,其实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三观,什么是美德教养,如何辨别是非对错,不会像部分老一辈人那样教孩子占便宜啊,撒谎啊,推卸责任什么的(这些我奶奶全都教过我)。不懂的这些道理的人我觉得大概率也不会用知乎,所以我觉得这个话题是没有必要展开讲的。

——————————————

评论区有条评论蛮有意思。讲到了东西方的自古以来的传统喂养方式,说中式喂养更胜一筹,因为我们庞大的人口就是证据。

逻辑上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有个概念我必须要阐述一下。那就是精致喂养绝对不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喂养方式。

我在最开头已经说过了,现代西方人在对育儿的衣食住行方面像极了我们国家的现代农村人,而我认为咱们国家的农村的育儿方式更贴近自古以来传统的喂养方式。

精致喂养应该是从计划生育这一代开始兴起的,而之后加上资本无下限的对父母们贩卖焦虑,而导致到现在这种精益求精的地步。

如果你去问上一代,或者上上代,他们小时候是怎么被养大的,我可以打包票即便是地主和官府家的孩子也没有几个是被精致喂养的。

我相信,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的喂养方式和西方是差不多的,至少在喂养的精致程度上是不相上下的。只是我们现在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育儿方式演变成了现如今的精致喂养,你可以说这是“现代中式育儿”,但你要是自古以来咱们都是这样的,并且以此来解释我们人口的庞大,我是坚决反对的。咱们以前养孩子肯定不是现在这样式儿的,说不定比他们老外还粗糙呢!




           

相关话题

  做了妈妈之后,你是在哪一个瞬间,突然理解了自己的妈妈? 
  有哪些不可替代的「生命元素」,可以让宝宝营养充足并且健康成长? 
  我儿子7岁,特别爱哭,一点小事就要哭,很敏感,总觉得别人嘲笑他,怎样才能让他变得坚强自信、不再爱哭? 
  我按「正确的三观」养娃,请大家看看我是不是把娃养废了? 
  第一次给娃洗澡是什么感觉? 
  我現在21歲了,還沒有自己一個人待在外面一整天的經驗,也沒有自己一個人離開過所住的市過,正常嗎? 
  宝宝快 11 个月了,如何提升宝宝的社交能力? 
  青岛街边一垃圾桶内发现「出生刚 5 天」的弃婴,如何看待「丢弃亲生骨肉」这种行为? 
  我妈要带我去吃酒席,让我男朋友在家带我姐的孩子,这样好吗? 
  该不该教小孩子学会分享?自私是天性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父母「你不要比吃,不要比穿,就比学习」的想法?
下一个讨论
柯南的结局怎样才能让柯哀党与新兰党都满意?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