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之间进行竞争:企业家精神。
穷人之间进行竞争:内卷。
有钱人精明、有原则、有文化:“富长良心”,贵族精神,才子佳人。
穷人精明、有原则、有文化:“穷生奸计”,市侩气,穷酸腐。
有钱人想当官:有“政治荣誉感”。
穷人想当官:“官迷~”
有钱人努力但最终失败了:“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穷人努力但最终失败了:“还不是因为你不努力!”
以上的“有钱人”,特指那些拥有大量资产的人,不包含靠出卖技术和劳动力的,较富裕的脑力体力“高级技术人员”,像是各种“专家”“偶像明星”“球星”这种,或管理层的“金领”和“高级白领”们。
靠卖力卖知识致富实现了“阶级跃升”的人,不要有自己就是“富人”的错误认知,不然就会像《巴比伦饭店》里的那位富裕的酒店主管被自己看中的那位英国爵爷始乱终弃并啪啪打脸时所说的那样:“除了我,你们都是无产阶级。”
有钱人和穷人的区别,在于两者在信用体系里的权利地位是完全不平等的,所以对应的话语权也是不平等的。
有钱人处在信用体系里的优势位。
正常情况下,富人们持有的不是“钱”,而是由“权力”承认和保护的“资产”,是国家“权力”的一部分,在社会架构的加持下,自带“钱生钱”的属性,具备一定的造血功能,财力越多,权力就越大。在大多数时候,持有百亿千亿规模资产的人,都可以活得很从容,哪怕欠下的钱也以百亿千亿计。
而穷人处在信用体系里的劣势位。
正常情况下,穷人持有的不是“资本”,而是由“权力”以钞票的形式,承认和保护的一小部分“信用”,小到通常达不到具备造血功能的程度,或者造血功能可以忽略不计(像余额宝每日收益不到一元这种),自然“权力”就低,“权利”就匮乏,甚至大多数时候都很难做到“年年有余”,要实现“财富自由”更是难如登天。
所以大多数时候,富人的巨大财富和巨大权力,是穷人无法相比的,给彼此定义区别时的话语权也是一样。
一分一毛的小“钱”,虽然也是国家信用的凭证,但只有在这一小部分“信用”积累到一定程度,从量变到质变后(由一万人民币变成一亿、十亿、百亿,甚至千亿、万亿人民币),才会赤裸裸地展现出“信用”原本的“权力”属性来。
人一旦具备了一定的本金并把握住了时机,在由富变更富的过程上,也往往会得到资本和权力的加持,很多时候会顺风顺水。
而穷人往往没有本钱去把握住一个个眼前的机会,哪怕自己已经意识到了机会,哪怕自己的能力都足够抓住机会,但资本的门槛,往往可以合理合法将其拦在“致富”的大门之外,或只是在门外分到一些残羹剩饭。
就像同样面对大萧条或股灾,大富大贵的人,往往会借机布局,趁此更上一层楼;
而对于穷人来说,即便整个市场都是被低估的资产,已经白菜价了,却还是买不起,不但买不起,甚至连自己的生存都成了问题,想打工卖力都没人要。
不同资本量带来的能力加持和机会把握的差距,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穷人也就逐渐失去了定义自己的权利,哪怕很多时候,他们和富人并无本质差别。
资本可以使一个人的能力从1放大到100,甚至放大到几亿的效果;但如果缺乏资本,即便一个人有几亿的能力,可实际发挥出来的,恐怕也只有几百万的程度。
就像一个人即便用十万块取得了100%的盈利,其社会反馈也不如一个人用十亿元取得了10%的盈利,哪怕前者在“财富增长”的成绩上,要比后者更好。
就像同样的刘备、关羽和张飞,既可以被说成是“织席贩履之徒,看家护院之流,屠猪卖酒之辈”,也可以被说成是“天下英雄”,哪怕他们不忘初心,本质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