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蔡英文呼吁大陆多些善意? 第1页

  

user avatar   bruno-figh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新消息

张志军:坚持“九二共识”既是原则也是善意 球在台湾方面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大陆坚持九二共识是给台湾面子,给脸不要脸的话分分钟平了你这个鬼岛


user avatar   reseted14986449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咋滴,你还想站着把钱给挣了?


user avatar   hai-yang-bing-gan-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给大家翻译下小英的这段话的意思:

蔡英文接受台湾《中国时报》专访表示,520就职之前是双方展示善意、累积互信难得的缓冲期,没有这段过程,520说什么都没有帮助。她期待大陆可以运用这个机会“展现一些善意”,并“相信中国大陆应有能力做此思考,不需要我们去指点他什么。”

潜台词就是:你想要追到我得看你用不用心咯,真的爱我就要拿出诚意,该买包买包该送车送车。现在是我对你宝贵的观察期,以后决定打不打算跟你交往就看你现在的表现了。你的聪明的男孩子,不用说你懂的。

到时候又说:哎呀,我也说不清楚我爱不爱你。我现在很乱,前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伦家心里很乱,请你给我一点时间,不要给我太大压力。我们两个还需要彼此了解,不要这么心急,答应我好吗?

一句话:真!绿!茶!婊!


user avatar   wang-xiang-60-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台湾问题从来都不是个大问题,这一点很多人不如李光耀先生看得通透。

原话怎么说的记不大清楚了,大致意思如下:

台湾对于独立的向往越久,当统一来临时就会越痛苦。

民意对于台湾未来的走向没有任何意义,台湾的未来不是由民意决定的,而是由台湾和大陆的力量对比,以及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预意愿所决定的。

更重要的是,在战争问题上,解放军可以为了台湾面对一次战争,两次战争,甚至三次,四次,就算输了他们也会为了自己的国土卷土重来。而白宫愿意付出同样的代价么?


以上三条是李光耀先生对于台湾问题的总体意见,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佩服的五体投地。

还有没涉及到的地方,说说自己的看法,那就是白宫对于台湾的真实想法。个人觉得台湾是白宫养的一条狗(请相信我只是个比喻没有恶意),有需要的时候白宫会放狗吓人,但绝不会放狗咬人,因为咬人的代价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很难承受的。

也许未来有一天,双方因为走火被迫开战,那么狗将会走上挨刀的第一线。

也许未来有一天,双方因为某些共识获得了亲密的伙伴关系,宰了狗大家开心地吃一顿狗肉火锅并不是没有可能。

狗的感受,从来都不是这个大环境下的关键问题。

话不好听,但是实话。如果台湾有自强的勇气,也许会多赢得一些尊重。不要因为偶然的好环境而飘飘欲仙,忘记了生存的正确姿势。

请相信我,程心不是合适的执剑人。


user avatar   wuchangye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高考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过于稀缺,不够千千万万的考生瓜分的。

也正因此,中国拥有一套全世界最残酷的筛选制度。

而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除了说明这些学生比起其他学生更加适应这场筛选,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避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用金钱换取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见到很多像题主这样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连个像样的大学都考不上,到了国外却轻松能进名校。有的甚至产生了浓浓的优越感,陶醉于中国强大的基础教育,并觉得海龟也不过如此。


然而我感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哀。国内只能读二流,到了国外却能读名校,正说明,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才学和付出的汗水,分明配得上世界名校的教育资源,却只能在国内接受二流的教育。的确有极少数人摆脱了环境的限制,脱颖而出。然而大多数人,却随波逐流,过着平庸的生活;而他们,或许本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那群人。

我就读于一所国内算一流的大学,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成绩远不如我,高考末流一本水平,去了UIUC的CS,

他本科期间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学校顶尖的实验室,也通过在实验室和教授做科研,要到了牛推,拿到UCB的phd offer.

而我,大二大三曾频繁去找过我们实验室的老师,希望混点科研经历,却无奈地发现他们的生活就是接外包,接国家项目,给底下研究生做,再象征性地发给学生一点工资。学生有活的时候赶项目,没活干的时候每天划水。我真的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科研相关的实质内容。

而我们那几届出国情况也都惨不忍睹,我最后也只是去了所综排很高学校名气挺大但是专业水平很差的ms ad.

我知道,清北的情况兴许会好很多,但是我的高考成绩当年距离清北只有仅仅几分只差,获得的资源却已经拉开了差距。

毕竟,在中国,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太少了啊。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中国能花费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是有限的,因此只能重点扶植清北交浙等少数学校。2015年,清华大学的科研经费43亿RMB,居中国首位,看起来不少了,然而跟美国排名稍微靠前的一些学校比起来,真是连零头都赶不上。

哈佛大学的校友基金超过360亿美金。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高校,尤其是清华北大进步突飞猛进,论文数蹭蹭蹭地飞涨,排名水涨船高。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压榨一线科研人员的基础之上的。

诚然,中国的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可喜可贺。

但是,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比肩哈佛耶鲁之流,依旧任重而道远。各国高校之间的比拼,拼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力的较量,也就是赤裸裸的经费的比拼。

高考前,如果我要准备出国,按照我们高中的历届情况,我毛估估能进个UCB吧,研究生也不至于只能读个水校ad了。要问我后不后悔,多少是有一点的吧,然而也不能说在国内读书完全没有优点

——至少,我当年给家里实打实地省下了200万。

——————

1月28日更新




一夜之间多了很多赞,答主诚惶诚恐。

也被一些人质疑答非所问。

在这里贴一张图。

图片来源:

zhihu.com/question/3189

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

简而言之:那些高考一本二本都上不了的,在参加高考人群中也处于前50%,而且中考已经分流掉一大半人了,这些考不进一本二本的学生,在中国学生中我们暂且认为处于30%,及以下。

中国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给他们就读,国外有,而且有些学校认为人群中的前30%可以接受,何况他们愿意付出金钱。美国的教育资源当然也稀缺,但是最难进的藤校众每年录取率在将近在10%,比清北录取率高多多多多多了,换言之,国外高等教育当然也是稀缺资源,但也比国内丰富多了。

——————

1.1日更新

答主之前写答案仓促,有几处瑕疵,多谢评论区指正,在此先致个歉。

1. 的确不应该拿清北的录取率和藤校的录取率直接比较,更何况这个近10%的入学率对中国学生不适用;

然而,美国人读藤校的概率远大于中国学生上清北的概率,足以说明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那我举另一个例子,

日本人出国留学意愿极低,日本人上东京大学的难度基本等同于中国人考上华五的难度。(数据来源

@Summer Clover

)可以说是远低于中国学生读清北的难度。而且同样是考试入学,不参考家庭背景,拿日本和中国比较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日本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用过剩来形容,近年来一些私立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纷纷合并整改或者倒闭。

同时日本人对本国教育的自信,也降低了他们本国人出国留学的意愿。

也许有人会不服,凭什么拿中国既和欧美比,又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比,而不和印度比,不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去比…但是我觉得,在很多国人心里,中国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外国。

祝祖国越来越好。

2. 不应该直接拿哈佛校友基金直接和清北科研基金直接比较,应该拿哈佛校友基金每年科研拨款和清北科研基金作比较。

在此感谢

@Zichen Zheng

提供的更加详实的数据

operating revenues increased 5.6% to $4.78 billion, and expenses were up 5.3% to $4.70 billion

finance.harvard.edu/fil

哈佛科研经费前几名的学院,每年经费加起来就已经超过200多亿RMB了,已经远超清北。


user avatar   fatx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柏林墙推倒以后东西德真的彻底融为一体了吗? - 邹博文的回答

不是经济学专业,对两德合并无力回答,但是有关两德统一的公法事实的错误有必要指出。

现在讨论两德统一的问题。事实上,从来没有过两德统一,只有东德灭亡。1990年6月,东德政府决定引入西德马克来拯救陷入崩溃边缘东德经济。在之后的几个月内,由于经济无法改善,愤怒的人民走上街头,有良知的东德领导人们不愿意向人民开枪,政府迫于高压,自行解散。此时,1990年9月20日,全世界再也没有东德政府这个名词了。政府解散后,旧有各州纷纷独立,并最终仿照60年代萨尔州的例子,加入联邦德国,西德议会一一批准,才有了今天统一的德国。世界历史提到10月3日两德统一的日子,其实是照顾东德人民的感情。这在当时是联邦德国和几个州之间的事,东德政府已经在半个月之前不复存在了。

这一段不符合史实。东德政府并不是自行解散,而是根据两德条约的法定步骤,这是柏林墙倒塌后一步一步地来的。

1989年11月28日,西德总理提出分阶段建立德国邦联(还不是联邦)的计划。

1990年2月13日,华约与北约成员国外长会议做出决议,规定东德大选后成立的新东德政府就可以开始统一谈判。

1990年3月18日,东德举行大选,西德基民盟支持的东德“德国联盟”获得胜利,成立了新的东德政府。此时的东德实际上已经不是彼时的东德了,“有良知的东德领导人们”的几句话无从说起。

1990年5月18日,两德政府签订了第一个国家条约,确定了货币、经济和社会的联盟。货币联盟于7月1日起生效。

1990年8月3日,两德政府签订在两个德国境内举行全德议会选举的准备与实施协议。这个协议又于8月28日得到修改。

1990年8月23日东德国会通过了东德各州以州的身份加入联邦德国的决议。根据这个决议,为了符合基本法的规定才按照德国传统上的划分恢复各州;早前的1952年,为了便于统治,东德的历史上的5个州被划分为13个专区。这也是形式上的,东德五州真正建立起民选政府是统一之后的事情了,各州纷纷独立的说法无从说起。直到统一后的1990年10月13号,东德五州才进行了第一次州选举。

1990年8月31号由两德签署第二个国家条约确认两德统一,这个条约确定了两德统一的具体形式是东德解体、以各州的名义分别加入联邦德国。(Vertrag zwische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und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 über die Herstellung der Einheit Deutschlands;Treaty betwee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nd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German Unity)

然后两德同四个占领国进行谈判,并于1990年9月12日签订有关修改德国国际法地位的“二加四协议”。

总结:东德政府解散并不是崩溃式的,而是根据相关宪法性法律和国际条约进行的法律步骤。

参考资料:康拉德·黑塞,商务印书馆,《联邦德国宪法纲要》第68-74页。(Grundzüge des Verfassungsrechts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20. Auflage, Heidelberg 1995 (Neudruck 1999),pp95-98)

德国自神圣罗马帝国崩溃后的统一问题,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上被称为German Question。可以去Google Scholar查找。

手边有两本英书可以推荐。

Peter Alter的《The German Question and Europe:A History》和Dirk Verheyen的《The German Question:A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Geopolitical Exploration》

中文书可以参考玛丽·弗尔布鲁克的《德国史:1918-2008》

这几本书的最后几章都是讨论两德统一后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状况,写作的年代也比较新,都是2000年之后写成或者最新修订的。




  

相关话题

  台湾人为什么如此热心政治? 
  如何看待龙应台发文怒斥台当局的防疫态度? 
  以往常说台湾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右派),那么中国国民党正统在哪里呢? 
  米国拆当年美国南方联盟的雕像,与弯弯拆雕像,文革破四旧,有什么区别? 
  台湾能否产生一个真正代表普通民众利益的政党? 
  当台湾青年进一步失去对中国的归属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蒋介石发动「二·二八事件」,将全台精英赶尽杀绝的真正根由是什么? 
  在大陆的台湾年轻人,你会如何劝说周边的深绿人士,尤其是是周边年轻人让他们放下偏见看待中国大陆实际情况? 
  现在政府的对台政策是怎样的? 
  如何评价「台湾将中兴通讯列为出口管制对象」?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Jeb Bush 背书 Cruz?
下一个讨论
乒乓教父蔡振华转战足球。怎么理解小球管大球?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