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有86.7万粉丝关注的徐静雨,俨然是2020年中文互联网篮球圈不得不提的名字。
在一个酷似桑拿房的木头背景板前,用极具辨识度的东北地方口音滔滔不绝说上个四到五分钟的篮球评论,是徐静雨的标签。
但让他走入大众视野的,还是那些备受争议的篮球评论语录。
“卡特不配名人堂”,“乔丹是加强版德罗赞”……点开他的视频账号,满满都是这类精神污染式的标题。
但不可否认,这种做法能引起观众的注意,甚至通过舆论热度,这位草根球评跻身为球迷口中国内第一档篮球评论员。
徐静雨的确是火了,专业水平稀松的他也招致了许多非议,但徐静雨懂球与否真的重要吗?
当我们在谈论篮球时,究竟在谈论什么?
***
有趣的是,不论支持徐静雨与否,观众们似乎都默认”他常用夸张的言论取得关注”的事实。而夸张的表达手段,是他走红必不可少的基础。
事实上,徐静雨不是第一个在篮球圈这么做的人,经历过中文篮球互联网上古时期的球迷,大概都不会忘记“洛阳花开”这个名字。
点进此人的新浪博客,从2005年12月的第一篇球评到2009年2月的最后一次更新,180篇博文里除了两篇自我介绍,其余的178篇都在黑姚明……
《如果姚明有用还要选秀干吗?》、《姚明痴迷者不懂NBA》、《除了姚蜜,没人对姚明客气》、《无姚时代NBA回归自然》……
如果说洛阳花开以著名姚黑的身份成为了初代篮球网红,那么在他之后,写出《单手补扣+8板阿联只是微微一笑,他已赢回主帅信任》的“咕哒丞相”,以一己之力开启了大标题党时代。
为什么网红们需要用罔顾事实的春秋笔法写出哗众取宠的文字?因为流量。
网站为什么需要流量?因为他们还不足以垄断话语权。
准确及时的新闻资源都在随队记者或者更大的平台手里,为了内容的差异化,只能另辟蹊径。
换言之,XX黑、标题党是话语权竞争下的产物。这样的内容生产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
过去的语境里,作者的表达权利与自身知识储备挂钩,公开表达的前提是获得平台承认的基础。
但在如今的语境里,传播逻辑已悄然变化,你不需要平台承认也能发声,但你需要“能被人看到,才有讲话的权利”。
因此,构建内容的不再是信息量,而是惊悚程度。
如此循环往复,作者增进的不再是知识储备,而是如何勾起观众情绪的伎俩。
当作者的表达服务于引起注意而不是探究真相,很容易陷入被舆论牵着鼻子走的泥潭,从而对事实的真相漠不关心。
这也正是人们指责自媒体误人子弟的最大罪状。其中最丧心病狂的例子莫过于《出大事了!杜兰特更衣室枪杀库里!》。
其实在这些行事乖张的网红作者里,也有高低之分。譬如笔者认识的一位与洛阳花开合作过的编辑就认为此人“文采斐然”、“角度独特”、“逻辑清晰”。
尽管他们也把主观臆断凌驾于真理之上,用夸张的手法博得关注,但他们的确“懂球”,只是理解有所不同。
而后来的模仿者更多只是学了个形似,多半靠阴阳怪气和尖酸刻薄的评论引发关注而已。
但耐人寻味的是,只靠这些“形似”,便足够让后者收获比前人更多的关注度和拥趸。
***
有多少作者能忽视评论区的骂声呢?
笔者相信很难有人能完全不介意读者的批评,在这个在朋友圈发自拍都要担心会不会被骂的年代,信息早已不再是单向传播,作者除了向读者输出观点,也从读者那里得到反馈。
依托于互联网环境,读者对作者施加的影响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深远。
作者与读者保持沟通是好事,但上述罔顾事实、只关心流量的表达方式也是这种传播逻辑下的异形产物。
曾经笔名为“平原公子”的球评,由于不够“懂球”没有激起太多水花,转而投机时政社评的怀抱,却通过刻意迎合时代精神的屁股、极具煽动性的笔法,以及洗稿抄袭,收割了一票忠实粉丝,成为大V……
由此可见,不仅作者表达信息的方式改变,读者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在改变。
决定传播性的要素里,作者不再是关键,读者开始占据更重要的位置,甚至是传播链里的“上帝”。
假如你有15分钟的闲暇时间,你会选择读一本书,还是刷个抖音呢?
毫无疑问,选择后者的是大多数。
短视频的兴起,长文的式微,也为徐静雨们的走红添了把火。
人们开始抗拒,或者说是没有精力去消化高信息密度的内容,需要的是在15秒(甚至更少)获得愉悦。
这种愉悦,也可以说是读者从作者那里收获了一种认同。
这也是为什么徐静雨会比洛阳花开更得民心。
笔者认为,如果徐静雨是一位文字球评,他绝不会有如今的热度。毕竟文字只能捕获单一维度的认同,但视频不止。
通俗来讲,即便观众认同你的文字,但仍不清楚屏幕后面写出这些文字的是怎样的一个人。
不清楚他或她的样貌、谈吐、穿着打扮……一切可以概化他人的标签都不可知,作者和观众始终保持着警戒的距离。
但短视频把徐静雨的观点、样貌、谈吐、穿着打扮,一切可以标签化的指标都怼到了观众的脸上。
仅仅是视频的封面,已经可以比文字内容共享出更多的身份信息,徐静雨所谓的“草根”、“亲民”、“大众化”标签也来源于此,而不是他的文字。
常在网上冲浪的人应该都不会对“朱一旦”这个名字感到陌生,这是个在B站拥有494万粉丝的短视频创作者,甚至有网友认为这是短视频界的周星驰。
朱一旦能够成为顶流网红,靠的只是搞笑吗?
幽默只是朱一旦吸粉的外壳,创造认同才是内核。
朱一旦以戏谑的风格讽刺社会现象,视频里出现的——“祖传劳力士”、“拆二代暴发户”、“有钱人的快乐就是这样朴实无华,且枯燥”……——一切标签都在满足观众对富人的刻板印象。
同时,朱一旦和属下的互动,又再现了劳动者被剥削的日常场景。
当看到努力工作的“十佳员工”却因老板的一时兴起就被辞退时,有多少社畜能不为之动容呢?
不论是徐静雨还是朱一旦,都与观众结成了同盟,让观众将自己代入其中。
每个人都可以是朱一旦的“十佳员工”,每位球迷都可以是“徐静雨”。
***
当人人都觉得自己是“徐静雨”,那么,我们还能批评他吗?
这大概像一种篮球评论圈的民粹主义。也深刻地揭示了一点——如今的讨论更像是对舆论地位的争夺,而不是共同探寻真理。
几乎在所有评论区底下,你都能看到类似这样的场景。
“乔丹伟大。”(一方抛出观点)
“乔丹虽然厉害,三分不行,放到现在就是个加强德罗赞。”(另一方提出异议)
“看球费电?看过乔丹打球再来说话。”(抛出观点的一方并不认为对方有提出异议的资格)
随后,更多人进场站队,形成鲜明的对峙。
当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讨论现象古已有之,并不是互联网讨论独有的弊端。
但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放大了这一现象。
而且,网民之间的文化水平、成长背景、价值观各不相同,不可能形成理想的对峙局面,总有一方会占据优势。
换言之,靠近时代精神的一方必定能获得更多的支持。
“乔丹放到现在就是德罗赞”,“卡特不配入选名人堂”,这类厚今薄古的论点,无非是屁股决定脑袋,对流量的投名状。
而当舆论风向倒向某一边时,持相同观点的人会更愿意公开自己的观点,但持相反观点的人则会隐藏自己的观点,产生沉默的螺旋。
而获胜的一方则误认为真理女神和自己站在同一边,其中的“佼佼者”也就此成为意见领袖。
就像观众把徐静雨视作“不输杨毅”的民间懂球帝一样。
当人人都觉得自己是“徐静雨”,那么还会有人尊重专业人士吗?
篮圈民粹主义的抬头,纸面意义上也伴随着权威的消解,榜样的重建。
就篮球评论而言,“懂球”变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边际收益极低的事情。
观看比赛录像、查阅资料、进行思考......这些提升专业水平的行为带来的回报远远不及胡弄玄虚的几句话,那么,圈子内部的学习对象必然改变,而学习对象标准的降低,又会令整体专业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徐静雨作为特邀嘉宾进入《有球必应》节目“舌战群儒”是某种意义上的预言自我实现。
腾讯比赛直播中场插入的广告已经变成”你想像徐静雨老师那样舌战群儒吗?”,这似乎也在暗示中文球评的学习对象开始从杨毅、张佳玮一夜之间变成了徐静雨。
***
想成为“徐静雨”的人越来也多。但是,人人都可以是“徐静雨”吗?
徐静雨的崛起,真如支持者所说的那样,是草根大众挑战权威的一次胜利?
你有没有想过,这或许是球迷常常唾弃的权威媒体们的刻意为之。
徐静雨B站账号的第一个视频上传于2019年5月,根据网络上的资料,他的短视频还可以追溯到更早以前。
但是,徐静雨的名字为何却恰恰在在五个月前NBA陷入停摆时不停被推送到你的屏幕前呢?
当然,徐静雨走红离不开他日复一日的频繁更新和契而不舍的转型尝试。但你有没有想过,因为大众对成功者“白手起家”常态的迷恋,很容易将“勤奋”作为合理化成功路径的理由,忽视了时代与社会的背景加成。
深圳的富豪们,有多少真的是白手起家,而不是恰好赶上改革开发的列车呢?
说到底,你很难不把徐静雨的走红与NBA热度的下降联系在一起。
当我们把关注点放在传播逻辑而不是信息内容上时,恰恰是对徐静雨懂球论的最好反驳。
不论是徐静雨的支持者还是批评者,某种程度上都过于关注徐静雨本身,而忽视了徐静雨现象的核心问题——权力关系。
当人们在争论徐静雨是否懂球时,其实已经不知不觉落入媒体编织的圈套。
大众的视线被转移,执着于搞清楚信息的优劣,对信息的来源视而不见,忽视了信息代表的媒体意志。
笔者最初对徐静雨并不关心,但随着一个——“你点开虎扑全是徐静雨,点开聊球群是徐静雨,点开视频推荐又有徐静雨”——的螺旋上升过程,当大家都在不断地重复徐静雨这三个字,你还能对此视而不见吗?
不论是抵触还是好奇抑或是支持,徐静雨这三个字都已经捕获你的注意力。
在这过程里,你甚至不需要主动去搜索徐静雨是谁,因为媒体对内容传播的绝对控制权早已帮助你被动地完成对徐静雨的了解。
徐静雨的走红,不仅是时代的助攻,更是权威媒体对大众的刻意愚弄。
很明显,这又是一场属于权威媒体的胜利,而不是草根球迷的成功。
换句话说,徐静雨真的是被大众推举出来的球迷领袖吗?实则更像是NBA停摆期间填充流量的替代品。
所谓在民间大神里寻找下一个徐静雨,无非也只是权威们高抬贵手后余下的“残羹剩饭”。即便民间大神里真的出现一个懂球的徐静雨,最终还是更像是一种作秀式的“招安”。
民间大神潮起潮落多少年,但端坐台前的还是那几位。顶流们会放弃手中掌握的资源和话语权吗?不会的。
换言之,榜样或已重建,但权威并未消解。
***
笔者的观点或许带有一丝愤世嫉俗的消极味道。但徐静雨的走红,也不见得是很多批评者说的那样,是一件“坏事”。
虽然从权力结构来看,话语权仍然没有实质性改变,但由于传播模式的变化,中间选手和底层选手之间的界限在消解。
最初的二级传播理论认为,信息首先被传递给“意见领袖”,然后再通过意见领袖传播到大众。
但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二级传播理论则修正为——信息首先在大众之间传播,然后再是由大众承认的意见领袖来确认信息的价值。
在中文篮球圈的上古时代,球迷起初只能通过CCTV5和一些报刊杂志获取体育信息。
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丰富度让大众球迷也可以成为自媒体,虎扑正是业余选手旺盛表达欲催生的产物,早年也是孕育无数大V球评的摇篮。
显而易见,这对那些立志于成为球评的新人来说,打开了一条上升通道,似乎是件“好事”。
诚然,这是大众发声的好时代,你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数以千计,甚至数以万计的自媒体,但如果所有人都采取——徐静雨式——的表达方式,会是好事吗?
笔者在文章开头已经论证过,这是一种挑动情绪大于探究真理的交流方式,构建内容的不再是信息量,而是惊悚程度。
尽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参与或欣赏体育运动只是日常生活中的消遣,体育评论更是其中娱乐性的延伸,难登大雅之堂,但我们就应该任其泥沙俱下,照单全收吗?
传播学者克里斯琴斯认为,媒体评论必须具有是非道德观念意识,挑拨不仅是对读者的误导,更是一种邪恶行径。
那么,当社群的意见领袖都为了获取流量而无底线地迎合读者,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呢?
不过,说到底,探究真理总是困难的,向大众普及真理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真理无法直接被门外汉吸收消化,想让真理被广泛传播,那么必须将其拆解。
而拆解得越多,简化得越多,信息的失真程度也就越高,更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上下其手,曲解本意,最后走偏,成为与魔鬼的交易。
真理与传播性很多时候就像鱼与熊掌一样,二者不可得兼。
尽管如此,笔者作为一名球迷,说到底还是更愿意看到那些有独立见解,不被他人左右,言之有物的评论员,让真理和传播性之间达到适当的平衡,而不是更多的王静雨、陈静雨、李静雨……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