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无知和坏。
(我解释一下这俩词。
什么叫做坏?就是明知道登月是真的,但是还去宣传这是假的。这批人里,牛一点的可以通过公众号营销等等手段赚到钱,笨一点的就是以此为荣,感觉自己与众不同,懂得特别多,故意去炫耀,博眼球,达到心里的爽感。
什么叫无知?就是相信了坏的这批人的理论的人)
冷战时期,登月的难度大吗?
超乎想象的大。花费极高(255亿美元,约等于现在的2000亿美元,1.4万亿人民币),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当登月缺少政治利益和军事震慑的时候,就没有了意义。
也因此46年多来没有国家再登过月。(美国一共成功登月六次,最后一次阿波罗17号是1972年12月)
也只有冷战的环境能造就这个情况。
美国人为什么要登月?
还不是因为加加林,因为苏联第一个载人卫星上天了?
这个没人怀疑吧?因为我国也搞了很多年了。
要是这个都怀疑,OK,下面的内容不浪费您的时间了。
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离开地球的地球人。世界瞩目。
那你们谁知道美国第一位宇航员?
艾伦·谢泼德。他是几年后去的太空吗?
不,他是1961年5月15日。
晚了33天,全世界知道他的人有多少?
比珠穆朗玛峰和乔戈里峰的名气差距还要大得多。(世界第一高峰和第二高峰)
大约等于马里亚纳海沟和汤加海沟的名气差距。(第一海沟和第二海沟)
那你知道阿姆斯特朗吗?当然知道!
登月到底难不难?
难。但是1969年,50年前,看着很夸张,可是这已经距离美国载人航天过去了八年,美国倾全国之力,为什么会做不到呢?
我国当年倾全国之力造原子弹,使得原子弹和氢弹的间隔只有两年多。
而实际上,杨利伟上天以后,如果我国倾全国之力要登月,那么也许八年都用不了(基础科技进步了)。
但是没必要,花费太太太大了,我们以后也会登月,但是慢慢来就好。
总的来说,冷战的特殊环境下,美国想登月,难度远小于编造登月谎言。
当时前苏联的探子、间谍、卫星等等,恨不得盯死美国,美国登月这事情,当时的苏联几千万人口最终都表示认可了,现在的一些“聪明人”居然来几张照片就表示不信。
真的太自作聪明了。
1978年美国给国内带的月球土是假的?这些聪明人比国内的专家学者都聪明?都专业?
登月实在是太费钱了,但是并不是一件脱离科技树已掌握的范畴的事情。
美国这么多年没有登月计划,但是马斯克的猎鹰重型为什么那么快就做出来了?没有登月时NASA的技术储备,你真当马斯克比我们的长征系列工程师加起来聪明???
作为近一百年左右的世界霸主,美国的强大是实实在在的,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去超越,而不是一味失智抹黑的,那没有用!
要想超越,必须得通过国家层面、企业层面(比如华为格力等)、教育层面等等都努力。
不重视对手的人是傻子。
关于登月,我再说几句,这确实是一大壮举。熟悉航天历史的人会知道,美国后期在航天上做了哪些事情,GPS等等,比我们领先了几十年了。
五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哥伦比亚、发现亚特兰蒂斯、奋进号,已经毁了两架了。
还有很多人瞧不起这个航天飞机的技术,但是说真的,如果你有本事把这个技术图纸全弄过来,国家给你个特等功、几十个亿都不多。
再之后的,美国在1977年前后就发射了目前已经飞略过冥王星的旅行者一号和二号。
后来又发射了很多望远镜,和目前最新的詹姆斯韦伯红外线望远镜。
美国对于火星已经进行了几次登陆。(非载人)
已经进行了对木星卫星、土星卫星、海王星卫星的仔细探索。
如果你们去看论文,这些论文基本上都是美国人写的。
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美国的航天历史。也可以看看阿波罗13号的历史,确实很厉害,发射两天后出了问题,最终三名宇航员还活着回来了。
路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这些路也是我们要走的路。
即便是日本,现在对于小行星的探索也走在我们前面,比如说隼鸟号,此外印度的实力不可小觑。
当美国人在探索离开太阳系、探索柯伊伯带、奥尔特云、木卫土卫并准备着手于火星载人登陆的时候,还有这么多人在怀疑载人登月的真实性。
中国的所有教材里都不怀疑这件事的真假,是不是怀疑的人就觉得自己就那么聪明,全国的科学家都是傻的…
目前的科技水平,美国人除非是脑子有坑才会每十年登一次月,你真当人家人傻钱多?
但是不登月的前提下,NASA的经费比我国航天的经费多了很多倍,钱没有白花的,所以千万不要小觑美国的航天技术。
时至今天,美国的在轨卫星超过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在轨卫星的总和。
应该说,其他所有国家的卫星总数,乘以二,都没有美国多。
真的,尊重对手,脚踏实地吧。
看了好多答案,有的用中国视角分析,有的从美国社全角度分析,但这事最初却是宗教因素!
众所周知,美国当年就是一堆清教徒抱团取暖的地儿,时至今日美国虔诚的清教徒虽然没有当年那么多了,但亦不少啊!
现在仍坚信上帝创世论,且认为地球是五、六千年前上帝突然创造的,地球的上空是一块大幕布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在美国不多,还有10%,而七十年代只会更多!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天空是块大幕布,那么登月又是什么鬼?凿穿幕布了?上帝造的幕布怎么可能凿穿!
所以,登月一定是假的了!
有了结论再找证据,那当然看啥都是证据!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这一串谣言,原本这也仅是在这些“原教旨”主义者内部流传,但经过大伙的不懈努力,这谣言越来越完善,逐渐也流出了小圈子,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后来美国政府和NASA都出面做过解释。
以上的重点是“当时”,是上世纪的七十年代!
而今天,人类首次登月的半个世纪以后,仍有人相信这谣言,甚至开始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流传,只能如高赞答主说的那样:
不是无知,就是坏!
实际上就是宗教思想在作祟。
最开始提出怀疑的就是美国人。实际上美国天主教,犹太教,伊斯兰外加乱七八糟,杂七杂八的宗教一大堆。
本质上这种怀疑,和满清后期,民国时期中国人看到飞机,是一个心里。区别是中国人当时是真无知,美国人当时是真慌张。
因为任何宗教神仙都是住在天上的。这人都上月球上了。那神仙怎么办?靠神仙敛财的专家,教授错了是各路教主,宗教首脑怎么办?这些人不事生产,不参加劳动,没有经济来源。还要过上游艇,私人飞机,豪车,豪宅的生活。那就反智呗,反正这么多人。肯定有傻子愿意给钱让他过这样的生活。
所以,即使到了21世纪还是有人信他们。他们也一直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信可以,
但是你应该清楚,你没有强制要求我也得信的权利。
美国载人登月有非常大的疑问
以存疑为妥
大概是因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登上月球这件事,对于人类来说,都是一项不可想象的任务吧。
更何况谁能想象,人类居然是凭借着四分钟死机五次的电脑、纺织女工编出的软件和用钢琴弦做车轮的月球车完成了这个任务呢?
正如电影《星际穿越》中的一句台词:
“这太恐怖了,我们置身于几毫米厚的铝板里,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在太空里,我们可能瞬间没命。”
而50年前阿波罗登月计划里的三个宇航员,甚至连这种条件也不具备。
在那个年代,“月球漫步”还是一个异想天开的计划。
没有电影里的殿堂级科技,更多的是缝缝补补又一年的智慧与发明。
彼时,宇航员们几乎是一边飞一边修才到达月球,并活着回来。
那是一个奇迹的时代,那是一个创作的时代,那是一个粗糙的时代。
1958年,美国开始了第一个载人航天工程 —— “水星计划”,目标是将人类送入太空。
想要上天,先造火箭。
于是,火箭专家冯·布劳恩,成了美国登月故事里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
出于尊敬,我们称他为冯老爷子。
1912年,冯老爷子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贵族家庭。从少年时起,他就展示出了自己对火箭的浓厚兴趣。
阅读了大量火箭相关的书籍后,年幼的小冯跃跃欲试,跑去商店买了六根超大号二踢脚,绑在滑板上,然后点燃了它们。
BOOM,滑板车飞向了远方。
小冯的太空梦想,也随之腾空而起。
当然,小冯的父亲非常生气,转头就把儿子给关了禁闭 ——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熊孩子会在三十几年后,会为全人类的太空野望,点燃一支更大的爆竹。
1937年,冯老爷子博士毕业了,他选择为自己的母国 —— 当时的纳粹德国工作。
作为技术专家,他领导了德国的“复仇使者”V2火箭的研制工作,被誉为德国导弹之父。
俗话说得好,科学无国界。
纳粹德国战败后,冯老爷子为了自己的火箭事业不受耽搁,毅然决定投降美军。
然而,穷途末路的纳粹党人为了不让这些“聪明的脑袋”落到盟军手里,决定将这批科学家集体处决。
为此,冯老爷子不得不派出自己的弟弟,向附近的美军求救。
1945年5月2日,冯老爷子的弟弟和美军第44步兵师顺利接上了头,他用蹩脚的英语说:
“我是冯·布劳恩,我的哥哥发明了V2火箭,我们要投降。”
投奔美国后,冯老爷子担任NASA空间研究开发项目的主设计师。
经他指点,美国屡战屡败的火箭试验终于有了起色。
他为“水星计划”研制出了红石火箭,并顺利将一只名叫“哈姆”的黑猩猩送上太空,实现了首次太空测试飞行。
美国随后就开始了紧锣密鼓地载人发射。
当年的宇航服还是毫无科技感的反光银色,宇航员们仿佛一群做了锡纸烫的蹦迪男孩。
但事实上,这七名宇航员,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了。
他们都非常清楚自己的使命:坐在一枚弹道导弹的顶端,然后被发射到太空。
最后,除了因测试意外而去世的Gus Grissom和因健康原因未能加入的Deke Slayton外,其余五名宇航员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飞向天空,然后活着回来。
然而,在激烈的太空竞争中,美国还是落后了一步 —— 在水星计划成功的前一年,苏联早已抢先把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送进了太空。
不久后,不甘示弱的肯尼迪宣布支持“阿波罗计划”,将目光投向了月球。
他在莱斯大学发表了著名的演说《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我们选择登上月球。我们选择在这10年间登上月球,并实现更多梦想,并非因为它们轻而易举,而是因为困难重重。”
人类历史上最具想象力的太空计划由此展开。这个计划最终被命名为“阿波罗”,即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
“阿波罗驾驶他的战车飞越天际,正如我们将使载人登月飞船掠过太空。”
领导吹过的牛逼,需要下属卖命完成。
虽然肯尼迪凭借登月的承诺成功当选总统,但他并未真正了解现实中的真正困境 ——
按照冯老爷子的愿景,要实现阿波罗计划,需要制造一个高度超过30层楼的火箭,将三个人类送上天空。
正如苏联解体后,马卡洛夫为“瓦良格”号的命运发出的悲叹:
“为了将舰完工,我们需要什么?”
“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而言之,我们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
仅靠冯老爷子的团队,显然是无法造出大火箭的,还需要NASA的全力支持,以及高达65亿美元的政府拨款。
为此,美国启动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承包活动。
一级火箭由波音公司建造,二级火箭分包给了北美航空,三级火箭被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拿下。
在这三大承包商下,各自又有几千家分包公司,巅峰时期雇员超过40万人,遍布美国本土。
整个土星五号约由300多万个零件,70多个万个组件构成,可以说是当时最复杂的人造机械。
当时,整个美国都沉浸在大炼火箭的气氛中,一派喜气祥和。
然而,做事喜欢亲力亲为的冯老爷子,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在他眼中,这些承包商就跟当年玩二踢脚的自己一样熊。
为此,他带着团队把造好的火箭全部拆开,以确保每个零件都在它们应该在的位置上。
时任NASA局长的詹姆斯·韦伯实在看不下去,找到冯老爷子说,你得相信业界,不要再把火箭拆开了。
还没等韦伯说完,冯老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条毛巾:
“你看,我在火箭里发现了这玩意儿。”
最终,在千千万万名一线工人、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努力,和冯老爷子锲而不舍地挑毛病下,土星五号火箭发射成功率达到100%。
解决运载问题后,下一步就是将飞船导向正确的航向。
业界大哥IBM铁肩担道义,承包了阿波罗计划的全部计算机。
IBM研造的“Saturn数字计算机”,可视为土星五号火箭的大脑。
这台计算机每秒可以发布25次信号,确保火箭在发射过程中保持正确的路线。
同时还负责发射前的检查、推进器的导向以及有效载荷射入月球轨道。
虽然这台设备的性能还不及现在的一台智能手机,但在当时可是逆天级别的产品。
除了收集信息外,它还会以速记的形式将信息记录并翻译成阿波罗项目组成员可以读懂的信息。
有了计算机,还需要“编写程序”才能使用。
而当时的程序,也确实是“编”出来的。
“程序”要写在存储器中,当时的阿波罗计划组选择了磁环电缆作为材料。
这种存储器是一个由很多磁环构成的阵列,电缆从阵列中穿过 —— 线没有穿过磁环代表“0”,穿过磁环代表“1”。
最终以二进制机器码的方式保存软件信息。
编写这样一个程序不但费脑,还是个手艺活儿。
于是,阿波罗项目组雇佣了大量经验丰富的纺织厂女工,用一种类似纺车的设备和一种特制的编织针,一位一位的把整个程序织进存储器中。
阿波罗飞船用到的整个软件系统大小约为60万位,大小约为0.07MB,全部以手工编织的方式完成。
只要其中一位出错,宇航员们可能就会飞向太阳,而不是月球。
幸运的是,这个纯手工打造的运行系统,成功地将阿波罗计划的12名宇航员送到月球,又成功地将他们带回了家。
正如软件中嵌入的最后一行文字 —— “宇航员:现在你已经成功着陆月球。”
美国人曾经这样调侃阿波罗计划,开着洗衣机,横渡太平洋。
这丝毫没有夸张,阿波罗11号登月的成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阿波罗11号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7月20日18时11分,进入月球轨道。
三名宇航员辨认出了计划中的登月点,随后登月舱从指挥舱分离,朝着月球进发。
科林斯留在指挥舱中,假如登月舱在执行任务期间不幸发生意外(可能性极大),他将独自返回地球。
登月舱缓缓下降,然而就在准备着陆的瞬间,意外来临。
计算机突然亮起了一个代表程序警报的编号:
“1202。”
在短暂的沉默后,休斯敦地面团队给出回复:“无视警报,继续着陆。”
飞船顺利地减速下降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然而几分钟后,程序警报再一次亮起。
这回的警报编号变了:“1201。”
休斯敦再一次指示:“继续着陆。”
但警报仍在继续。
短短四分钟内,阿波罗11号上的制导计算机死机了五次。
最严重的情况发生在飞行器距离月球表面约244米时:计算机显示屏空白了两秒,阿姆斯特朗的心跳加速到了每分钟150次。
地面控制中心不再发声,他们给不出什么有效的建议了。
最终,宇航员们只能自救,阿姆斯特朗接管了部分控制权。
他驾驶着飞行器,飞过前方一个巨大的陨石坑。
此时,支持降落的燃料不足1分钟。如果燃料在降落前耗尽,那么登月舱就会直接砸在月球表面。
幸运的是,登月舱最终在偏离预定着陆点6.4公里的位置稳稳着陆。
休斯顿飞行控制中心内鸦雀无声,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
终于,他们等来了阿姆斯特朗的声音:“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鹰(登月舱)着陆成功。”
控制中心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同一时刻的登月舱中,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将手伸过仪表盘,默默握了一下。
准确的登陆时间是在休斯顿时间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17分43秒。
六个多小时后,阿姆斯特朗扶着登月舱的阶梯踏上了月球,说出那句举世闻名的话 ——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也是全人类的一大步。”
十五分钟后,奥尔德林也踏上了月球,成为了第二位登月的人类。
完成一系列既定的科学考察后,阿姆斯特朗走到了登月舱60米之外。
这片区域后来被命名为东环形山(East Crater),是两人在月球表面行走的最远距离。
他们的最后一个任务,是将一块纪念牌放在月球表面,以缅怀牺牲的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弗拉基米尔·科马洛夫,以及阿波罗1号任务中丧生的维吉尔·格里森、爱德华·怀特和罗杰·查菲。
在月球表面停留了如梦般的两个半小时后,两位宇航员返回了登月舱。
舱门关闭,舱内重新加压。
这时问题又出现了。
他们不小心折断了一个断路器开关,导致登月舱无法点火。
为了回家,宇航员们必须拨动开关中的一个金属条来启动发动机。不幸的是,为了减轻负重,他们已经丢掉了差不多所有工具。
最终,奥尔德林在地面指挥中心的建议下,从兜里摸出一支没来得及扔的太空笔,用它伸进开关里,接通了点火电路。
至今,奥尔德林依然保留着这支救命的圆珠笔。
为了保证宇航员们没有在月球上感染未知疾病,三人落地后被隔离了18天。
事实上,在总共六次的阿波罗登月任务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各种问题,宇航员们几乎是一边飞一边修,才勉强抵达月球。
1972年12月7日,阿波罗17号成功发射。
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后一次成功登月。
阿波罗17号创造了很多记录,包括最长登月飞行、最长月表行走时间、收集了最多月球标本等。
在离开月球之前,指令长尤金·塞尔南说道:
“当我迈出人类在月球上的最后一步时,我相信历史会铭记我所说的话……
当我们从陶拉斯-利特罗山谷离开月球时,我们来过这里,我们将离开这里,如果情况允许,我们还会回到这里,带着全人类的和平与希望。
愿阿波罗17号一路平安。”
截至2019年6月20日,共有12位地球人登上过月球表面,其中仅4人在世。
他们全部来自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间进行的阿波罗计划。
但细看这个20世纪最伟大的计划,却又险象环生,漏洞百出。
甚至可以说,这只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灵光乍现。
不过,在文章的最后,笔者仍想重复老领导说过的一句话:
很多事到最后,还是看人。
参考资料 -----------------------------
[1] Apollo 11: Mission Out of Control, WIRED
[2] Saturn V, Wikipedia
[3] The Secret of Apollo: Systems Management in American and European Space Programs, Stephen B. Johnson
[4] The Age of Aerospace, Discovery Channel
[5] Moon Mission: The Epic 400-Year Journey to Apollo 11, Sigmund Brouwer
[6] Apollo 11 Moon Landing 50th Anniversary, live stream, CBS News
[7] Apollo 50th: First Crew Launches on Apollo 7, NASA
[8] Apollo 15 Rover deployment, NASA
[9]登月50年 | 让人类登月的程序,真的是纺织工“编织”出来的, 腾讯网
图源 NASA | 撰文 Arcturus | 编辑 小胡 顾舒畅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pic163
文章版权归网易看客栏目所有,其他平台转载规范请于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查看,违者将追究法责任;稿请请致信 insight163@163.com,其它合作欢迎于公众号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我按顺序列举登月质疑事件:
1.美国阿波罗计划于60年代开始,1969年首次宣布成功登月,此后宣称进行了六次登月,当时的美国总统是尼克松。
2.水门事件于1972年曝光,尼克松名誉扫地,被证明为不讲诚信的总统,同年,阿波罗计划停止。1974年,尼克松辞职。
3.美国Bill Kaysing在1976年出版《We never went to the moon》。此人曾在Rocketdyne工作过,担任“技术作家”。Rocketdyne是为阿波罗计划提供火箭发动机F1的公司。
4.越来越多的人质疑登月的真实性,正是从Bill Kaysing开始的。
5.和Edward Snowden相比,Bill Kaysing只是参与了发动机研发工作,并没有掌握最核心的内幕,只是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给予合理质疑而已,因此支持登月派通过指责其为“阴谋论”就迅速挽回了局面。
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怎么就又蠢又坏了?
在这个问题下,我看见的最多的就是“又蠢又坏”
一旦某个普通人说了句:“美国登月好像不是真的耶!”
马上劈头盖脸打下来一句:“又蠢又坏”
你是个什么东西,敢质疑科学。
现在确实是有一些媒体,公众号这类拿这个东西当饭吃,喜欢造谣。
但是生活中的一些普通人,实际上也有着同样的观点。
什么观点?
去质疑美国。最好是美国闹出大笑话才好。
一旦有人说美国登月是假的,马上就有人扣大帽子“又蠢又坏”
意思这些人不尊重科学,藐视对手,不利于本国航空事业发展。
这个话是怎么个说法?
普通人下班回家,说几句让自己开心的话;
我又不是搞航天的,我就是一个搬运工,我酒喝高兴了,说两句怎么了?
我还怀疑王二麻子的老婆偷人呢?只是苦于没有证据。
美国那年炸我大使馆,还说是误会。
你美国人怎么不说你妈老汉当年是误会呢?
而且,美国登月嘛,说这个又不会被禁言,怎么不行了?
所以人是有情绪的。
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是,要做个好孩子,不要撒谎。
要记住“狼来了的故事”
美国人天天喊狼来了,喊得我都烦了。
然后有一天,美国人说:“嘿嘿,我们几十年前就登月了。”
还有图有视频有真相,有图有视频就有真相咩?
旁边还有人说:“你敢不信,又蠢又坏。误了航天事业,误了航天事业。”
我还要相信你,狼来了咩?
我就是个搬运工,天天搬砖头,搬一天150元钱,手上都是茧子;
我就怀疑美国人登月的事情,你还能坏了我的工作不成。
狼来了咩?
一个人是会变的,一个国家的国民思想也是会变的。
就是关于美国登月这件事情,我一直有个很深刻的印象。
我家隔壁住着一家人,这家人有3个儿子,我和最小的一个同岁,经常一起玩。
他们的爸爸是个建筑设计师,我们那里的好几幢房子都是他设计的。
有一年夏天,大家都在院坝乘凉。
他们的爸爸就坐在凉椅上,手里拿一把大蒲扇。
我和他们几个一起在旁边的凉板上玩耍。
那天的天空很清澈,月亮又大又亮。
他们的爸爸不善言辞,那天可能突然看见天上的月亮,就说起来美国登月的事情。
那一年,他还在读书。
同学间就开始传美国要登月的事情。
这可把他激动坏了,对于一个科幻迷来说,这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他偷偷摸摸地去找到了所有的,可以找到的科学杂志;
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搞得清清楚楚。
这是件真事。
而且,还要全球直播。
当时的中国,自然看不到。
然后他几乎就魔障了,天天想的一件事情,就是可以看到关于美国登月的所有报道和图片。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一个同学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他家的亲戚搞到了一本香港杂志,上面有当时直播的画面。
一群十几岁的娃娃,互相起誓,绝不出卖组织,绝不外传消息。
一旦泄密,天打五雷轰。
然后,这群少年人悄悄聚集在山坡上,满脸崇敬,以无限敬仰的心情。
共同翻阅了这本杂志。
他的原话:“当时我的心情异常激动,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所以无关真相,只是人们的心情变了。
现在这个年代,说好说歹,都是有话语权的在哪里嚷嚷。
左右都是“又蠢又坏”
我一个搬运工,狼来了咩?
别闹,明天还要上班呢。
是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全程直播的时候就开始质疑了,不仅仅是质疑登月的真实性,而是质疑阿姆斯特朗他们仨根本就没有离开过近地轨道!
不仅美国人质疑,各国记者都在质疑,唯独苏联人一言不发,因为苏联人质疑的【不是登月的真实性】,【而是登月的有效性】。苏联始终都不承认自己有载人登月计划,当然也不承认有载人登月竞赛,还把美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宣传成劳民伤财的劳什子。美国人登月成功更是应了苏联人的宣传,压迫无产阶级的劳什子项目。
美国宇航员Scott Kelly经常在太空中给小朋友科普
【给地球拍半身照】。
1969年,Apollo 11 号不仅在地球近地轨道的时候有直播,在脱离地球轨道,奔月过程中也回眸一瞥,人类第一次肉眼看到整个地球!现在还能看到这段一个多小时的直播录像,还有宇航员的通话。当年一小时直播录像请移步:
但是,当年很多人看了这个直播之后就???#……%@*&@ ,所以记者会基本上成了质询会。
阿波罗11号回望到的“完整地球”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4386361078480896明明是近地轨道上,把飞船里面灯关了,凑近圆形舷窗一拍,你告诉我这就是“人类第一次看到地球”!?你们玩开心就好。
⬇⬇⬇阿波罗11号指令舱舱门“外观”⬇⬇⬇
图片来源:
⬇⬇⬇阿波罗11号舱门“内观”⬇⬇⬇(50周年在西雅图展览的时候舱门和舱体分开展示,原来一起的时候是这样的)
而且,NASA称阿波罗11号当时月球上拍摄的录像由于保管不善大部分都坏掉的(逗我玩呢),现在只剩下的就是当时电视台直播的渣画质影像
看到阿波罗16号这段footage之后,我觉得再研究这件事的真假了就没什么意义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4386776587190272我还以为这个很明显,评论区有很多没看懂的@只爱软白 @付千山,看来还是需要解释一下。
1. 左腿悬空,右腿伸直后,仍然是趴在地上的姿势,直立之前没有屈伸蹬踏动作。
2. 此时趴在地上,脚掌和脚跟都没有接触地面,只有右脚前端接触地面。
此时,即使右小腿轻微屈伸,也只能是使脚尖磕碰地面,受力方向根本不是支撑体重的方向。(力的大小并不能解释运动方向的错误,我们在地球上可以趴在地上单脚脚尖接触地面感受受力方向)
3.直立后双腿同时前摆了一下。
我的常识理解只能是被吊起来才可能有这个双腿同时前摆的动作。
阿波罗11号三名船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和奥尔德林在返回地球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各国记者都在质疑登月的一些细节。面对一个英国记者的质疑,这三位回答支支吾吾的,颠三倒四的。这三位可是代表人类刚刚首次登上月球,这是可以吹一辈子牛逼的壮举,回来之后就这怂样?一个小时的记者会,这三位全程都这样。
⬇⬇⬇中间那位就是“我的一小步,人类一大步”的阿姆斯特朗,画面左侧一个劲抠钢笔的是奥尔德林,画面右侧是科林斯。⬇⬇⬇
阿波罗11号记者会(质询会?)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4387190325923840评论区知友@zombot听不懂上面37秒的视频说什么,这里简单重复下。一位英国记者简直就是审问的口气问这三位,你们在月球上到底有没有看到星星。阿姆斯特朗和科林斯都说"记不得"看到。"Don't recall…","I don't remember seeing anything"。月球啊!兄dei!这么壮观的场面,刚回来就记不得了?
更神的是科林斯现在晚年了,又言之凿凿的说在月亮上看到了星空,WTF!看来NASA选拔的这几个宇航员不是记性不好就是眼神不好。
阿波罗11号三位宇航员当年返回地球后都可以当面接受世界各国记者的质疑,怎么今天在知乎反倒没几个认真回答,都是来找智商优越感的,结果秀出来的都是智商下限。
我以前觉得不管谁有什么观点,知乎都提供了一个可以讨论的平台。每个人的专业知识和背景都不一样,但正好可以从各自专长的角度分析问题。就像航天工程一样,数学,力学,声学,光学,化学,天文,地理,地质,建筑,材料,电子,通信,软件,生物,医药,生理,心理,经管,……来自各个领域的贡献。
但是现在知乎相当一部分用户缺乏智商自信,通过评论区这个“喷口”来找智商优越感和智商认同感。常用的开喷方式就是“你胡编”,“你幻想”,“你这智商”,“你这种人”,“你这水平”,“得了吧”……,比如我评论区这两位 @zombot 和 @原来那个 。
看来科普和扫盲的任务还是任重而道远,关键是要注重和加强critical thinking方面的培养。
⬇⬇⬇阿波罗1号地面测试火灾事故中牺mie牲kou的三名宇航员,照片左一的就是Gus Scott Grissom⬇⬇⬇
事实上 Grissom还是美国(声称)第二个送入近地轨道的宇航员。Grissom在阿波罗1号事故殉难之前一直给领导和媒体反应飞船的安全隐患,Grissom本人就是质疑这飞船可靠性和可行性的急先锋!
送入近地轨道意味着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每秒,二十多倍音速!当时返回舱Mercury capsule #11 (昵称Liberty Bell 7 )落到海面时舱门意外打开,Grissom差点淹死,返回舱落入海底,1999年才被打捞上来。
⬇⬇⬇请看,这就是当年打捞上来的Liberty Bell 7 返回舱⬇⬇⬇
美国当时技术真够牛叉,返回舱都不用隔热层,甚至都不掉漆。
以下我个人的主观判断
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的可能性 10%
阿波罗计划中有人航天器软着陆月球(“人类登月”)的可能性 75%
阿波罗计划中无人航天器软着陆月球成功的可能性 80%
阿波罗计划中载人航天器进入月球轨道的可能性 90%
总之,我倾向于相信阿波罗计划中人类登月成功,但是部分宣传材料是掺假的。
这是政治凌驾于科学的一个white lie。1961年苏联把人类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送上太空并安全返回,冷战中被苏联抢了先,肯尼迪总统当年就把胸脯拍得啪啪的,说“this decade”,也就是1969年底之前必须把美国人送上月球并安全带回地球。
划重点:阿波罗登月计划是成功的,但是政治宣传「掺假」了。【按照预定】阿波罗11号要在地球近地轨道待了两天多,测试了一些项目,三名宇航员应该顺利的完成了任务。但是,后面离开地球轨道飞往月球和登月,就不好说了。冷战政治决定阿波罗11号“立即登月”,虽然这不科学,但是科学只能向政治妥协。
美国登月不容置疑,不容置疑的不是登月,而是美国!
中国籍的爱美国者比美国人更爱美国。
一旦问题涉及到美国,这就不是一个学术问题,不是一个政治问题,不是一个正常问题。
而是一个爱国问题,你是否爱美国的问题,是否爱人类灯塔的问题,是否站在时刻维护美国的角度问题。
如果是,那么他们将抱团!
Humphrey:伯纳,我们国防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Bernard:保卫英国。
Humphrey:不,伯纳,是为了让人们相信英国受到了保卫。
Bernard:让俄国人?
Humphrey:不是俄国人,是英国人,俄国人知道没有用。
——《是,首相》
从上面这段可以看出,英国畏惧俄罗斯由来已久,英国军事实力远不如俄国。
冷战时期,苏联战斗力惊人,所有欧洲国家都提心吊胆。
他们担心苏联西进,占领整个欧洲,可见苏联的军事威胁很强。
即使目前英国的军事实力有所提升,在面对俄罗斯的时候,还是瑟瑟发抖。
英国军舰闯入俄罗斯领海被投弹驱逐,这么丢脸的事,怎么能承认呢?
BBC跟CNN可真是一对里外不是人的难兄难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