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剩女一起算。
一直在思考剩男剩女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呢?
其实很简单,剩男剩女主要是按婚否来算的。
而依据中国妇联发起《中国幸福婚姻家庭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平均结婚年龄为26岁,男性比女性高2.3岁。
一个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假设男性Y,女性X,于是
(Y+X)÷2=26;
Y-X=2.3
于是:Y=27.15,X=24.85
(一夫一妻制就是这么好计算)
简单的说:男性27岁附近、女性25岁附近是结婚的主流
而越过这个年龄的,就属于广义上的剩了。
所以给25岁以上没出嫁的人贴上剩女标签,也算是有部分道理的,同样,你喊27岁以上男的剩男,也可以。
不过你们放心,以我等为代表的博士群体正在努力给大家拉高这个标准!
当然,其实按照婚姻算,不太合理,毕竟还有很多是恋爱中人嘛。
所以,严格意义上,剩男剩女,其实是
单身未婚越过主流结婚年龄的人。
那单身这个就有意思了,因为单身这个词啊,应该不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词汇吧,法律上叫做未婚。
恋爱太多样化了:
有单恋,有三角恋,有多角恋。
有实体恋,还有云恋爱(俗称网恋?)。
有本地恋,有异地恋(比如君在通州我在昌平)
有异性恋,有同性恋(至少中国目前不允许同性恋结婚吧)。
如果牛逼点,还可以搞个金刚啥的。
所以,谈一个,就不算剩了。
(但是家长认不认那就俩说了,没本本怎么谈)
我国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性22周岁,女性20周岁
《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各推迟三周岁,即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即以上结婚为晚婚。
所以1994的女和1992的男都已经踏上这个门槛了。
不过现在晚婚没有假期了。
今天早上听罗辑思维
(我发现我思维固化了,很少接触新生事物,包括用手机来听音乐之外的内容)
有一期是说地域歧视的问题,提到了简单的贴标签行为,其实一个进化选择,简化的过程(当然,是否真的是进化选择,还是值得商榷的)
郑也夫先生写的《信任论》。其中有一个小章节,他讲了一个原理。
他说啊,其实任何生物包括人类,在进化的一个漫长而残酷的战场当中,他只要想生存,他必须有一个本能。就是把这个世界简化掉。
就比如棋分为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围棋,其实还有五子棋,飞行棋,将棋,军棋,跳跳棋。而围棋的数量级就是很庞大,所以阿尔法狗才那么牛。而简单地说,这就是棋。
这就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
所以一个生物在进化过程当中,他一定是要想出一种简化机制。这种简化机制对于我们人来说,其实就是把世界完全的符号化。比如说我们人经常会说,叫千种红百种绿万种灰。你仅仅说出一个红字,实际上别人并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一种颜色。
就像这个色谱一样,红色简直不要太多样。
所以,严格意义上说:
当前情况下,女性25岁以上,男性27岁以上 单身未婚 ,在 婚恋市场 被称为 剩 是一种简单的标签化过程!
社会是有巨大惯性的,而且有时候,这种标签是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
尤其是礼貌性的方式,比如罗振宇举了个例子
恰恰是那些不太熟悉的人,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甚至是比较礼貌的方式给你的压力,那才是刻骨的地域仇视。比如说,你说,别人问你说哪儿人啊,你说河南人,别人说,哦,河南,河南,挺好挺好挺好。实际上你已经分明的感受到那种恶意的存在。
别人聚在一起聊到家庭问题的时候,知道你是single,然后来句:单身贵族好啊。
其实,这种礼貌性的话,有时啊……
改变婚恋观,需要长期的时间,不仅是个人的问题,还要克服社会的看法。
中国结婚率已经持续下降,离婚率在上升,也是一种开放的态度,多少也算是部分好事吧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