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问题。“防剧透”可以说是一种公序良俗,但这个道义责任显然不是无限的。值得讨论的有几点。
第一点,被讨论的作品的类型和风格。我个人留意到的最早的把防剧透作为惯例的群体是豆瓣上的推理小说爱好者,这种习惯形成至少十年了。毕竟推理小说这个门类的阅读乐趣至少有八成在“诡计”上:凶手是谁?怎么做到的?一旦泄底,小说就没意思了。所以推理小说爱好者们在豆瓣写评论的时候一般都会很谨慎地注明是否剧透,同时避免在标题和正文开头提到剧情。这种类型大概就是防剧透义务存在的上限了。另一种极端则是创作年代久远、已经完全融入文化语境的作品,例如,绝大多数人不会认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剧透了《三国演义》。
第二点,讨论的场合。最可控的讨论场合是私密的情景,例如一群朋友线下聚会或者线上讨论。这种情况下讨论参与者们比较有可能形成关于剧透问题的共识,不至于出太大的问题。 以我个人的观察,比较容易发生令人不舒服的剧透往往是发生在微博/朋友圈式的公开或半公开社交网络或者由一群彼此熟识度不高的人构成的聊天群组,例如一些基于共同爱好而非线下朋友关系构成的微信/QQ群。
第三点,讨论的时机。我肯定不认同那种“只要电影还在上映就是剧透保护期”的观点。按这么说,哪怕下映了,还有没看等买碟的人呢。我个人比较认可的标准是,至少在电影上映/电视剧开播后的第一个公众假期(含周末)之内不要在社交网络上公开进行含有剧透的评论。如果要做,那也要标注好。至于图书……我觉得不用考虑这一点了,这年代读书的人已经很少,不必专门防备。
综合下来,我觉得比较合理的防剧透行为准则应该是这样:
1、如果是在一个作品的专门讨论区,例如豆瓣上的条目、知乎上的问题,涉及剧透的长文一定要在标题里标注清楚,很多互联网社区本身也提供相关的功能,让读者在看到有可能剧透的内容前必须手动确认。有这种选项的话,请点上。
2、如果是在通用的社交网络,例如微博、朋友圈或其他类似场合,至少在影视作品播出后的第一个公众假期(含周末)结束之前不要无预警剧透。
3、永远不主动传播纯剧透型内容,例如剧情梗概或更单纯的“所有柯南剧场版的凶手列表”等、
4、在写文章、演说等“面向不特定多数群体的创作行为”中,不用刻意回避过往的流行文化作品中的剧情。例如用灭霸来比喻种族灭绝计划就是完全可行的。
5、有在开播后短期内的剧透讨论需求可以通过建专用讨论群组解决。例如这次《终局之战》我就专门拉了一个微信群。